[综]唯我煌煌大唐 完结+番外 (无法忘记的遗憾)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 入库:04.09
老亢头一听,立刻夺了过来,仔细地看了起来。
不过是几页纸,又是用毛笔抄写的,字很大,看着多,其实没几页内容,可就是这么几张纸,却在这些商人们中间宛如珍宝一样,被仔细地传阅了一遍。
良久,才听常彪一声长叹:“果然是新朝新气象啊。”
众人齐齐地,点了点头。
在今天之前,他们何尝想过,这皂隶竟然也有了翻身的一天呢?
第270章
因为这道诏令,最终导致了伍秉鉴跟这些晋商的聚会提早结束。立刻晋商会馆的时候,伍秉鉴坐在马车里面,一声不发,连他的长随和车夫都小心翼翼,生怕坏了他的好心情。
而伍秉鉴,经过半个时辰的思考之后,终于下了一个决定。回到客栈,他好好地把自己收拾了一番,沐浴更衣,甚至连头发都洗了,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在宣徽府衙门口等着了。
辰时一过,宣徽府大门就开了,然后,一个小吏走过来,问明了他的来意,就把他领到了负责招商的相关官员的桌子前。
伍秉鉴表面镇定,实际上很紧张,尤其是看到那小吏还给他倒了水,他更加紧张了,只是面上不显而已。
不是伍秉鉴说,从他在宣徽府大门口等着的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这宣徽府衙门上上下下的态度都很好,好到了他心里发虚的地步。
以前,他跟满清的那些官员打交道的时候何尝有过这样的体面?可就是这平白无故的、天上掉下来的体面,才让他如此地不安心。
伍秉鉴暗暗地给自己打气,然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那负责的羊姓官员也利落,取过一份表格,让伍秉鉴填写。虽然那表格的空格倒是不大,但是,伍秉鉴担心的,却是自己的籍贯,以及自己的目的。
果然,填好表格之后,那官员一看,就皱起了眉头,道:
“嗯?先生来自广州?”
“是的,大人。”
“那先生是想要在广州开设纺织工坊吗?”
“是的,大人。”
“如此说来,先生是想要在两广之地养羊喽?”
伍秉鉴连忙道:“不是的,大人。小人尝听说过,欧罗巴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而天竺距离两广很近,不说在两广种植棉花的本钱,就是从天竺进口棉花,也是有利可图的。”
那官员这才笑道:“伍先生很敏锐。不错,天竺的长绒棉举世有名,但是,天竺人在某些方面实在是太懒散了,而且他们对女人的约束和歧视非常多,因此,在那边设立工厂,麻烦多多。你若是要在两广开设纺织工坊,宣徽府的确可以提供支持。这份文件你且拿着。回到广州之后,去当地的宣徽府衙门,他们会告诉你,要在两广开设新式纺织工坊需要作哪些准备。毕竟,两广每年的暴风雨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着,就把文件中最后两页取了下来,递给伍秉鉴。
伍秉鉴大喜,双手接过,连声道谢。
等他拿着那份资料走出宣徽府大门,这才想起来,他好像一个铜板都没有出!
站在宣徽府衙门的大门口,看着自己手里的文件,伍秉鉴狠狠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引来周围好几个人诧异却又了然的视线——又一个不敢置信的。
而站在宣徽府衙门大门口的伍秉鉴,在这记耳光之后,终于发现,自己不是做梦,即便已经是了不起的大商人,伍秉鉴还是失态了。
他的内心充满了狂喜,甚至有一种冲动,想学小孩子,手舞足蹈地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可是另一方面,他又身为广州十三行行首多年,颇有城府,因此虽然激动,可到底还是把这心情给强压下去了。
他的长随在远处小心翼翼地看了他好一会儿,这才打着胆子过来,道:“东家,你这是……”
伍秉鉴道:“回去,回去再说。”
这些事情肯定是不适合在这宣徽府衙门大门口说的,而且,他也的确有事儿需要跟顾盛商量一下。
这几日,伍雨薇就跟出了鸟笼的鸟儿一样,开心得不得了。这里,没有她的姆妈唠唠叨叨,要求她像个大家闺秀,因为唐人闺女们,一个个比她更洒脱,文则赌诗泼茶斗酒,武则赛马蹴鞠,甚至扛着武器硬杠。
也因为洛阳如此氛围,让伍雨薇在征求了父亲的意见之后,把自己的那双小脚给放了——她不但放了,她还去唐人的医馆里面做了矫正手术。虽然眼下还不能下地,但是伍雨薇很期待,百日之后,她能跟唐人家的女儿一样开开心心地在草地上奔跑。
伍秉鉴回来的时候,就看见女儿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那天刚买的邸报,跟顾盛讨论最新的诏令呢。
听见父亲从外面走来,伍雨薇立刻给了父亲一个大大的笑脸,道:“父亲,按照这份诏令,女人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您说,我去试试如何?”
伍秉鉴本能地反对:“胡闹!你一个女孩子家,去考这个做什么?”
伍雨薇道:“可是父亲,按照唐律,可不止进士科,他们还有明经科和明算科。若是明经科,我还担心,可是这明算科,却可以试一试啊。”
没错,当初磨着伍秉鉴让她放了脚,她就存了这样的主意。作为伍家的小姐,她也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只是她自己也很清楚,以前家里给她提供优质的教育,为的,还是让她提升自身的修养,顺便给自己镀镀金,将来嫁个好人家。
如果是之前伍雨薇没有跟着父亲来到洛阳,她怕是会接受家族给她的安排,跟她的姐姐们一样,选择嫁人,相夫教子。
可是来了洛阳,看到那些唐人女孩儿们自由自在的模样,她心中也升起了这样的念头:作为女儿,她享受着家族的栽培之后,自然也是要回报家庭的,不过,在今天之前,她唯一能够回报家庭的,就是结婚生孩子。
可是她并不想这么过一辈子,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遇到一个跟自己的父亲一样出色又宽容的人。
如今有了另外一条路,而且一样能够给家族带来利益,她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如果是别的考试,她是没有信心的。可是,这个皂隶的考试,她却想试一试。
伍秉鉴听女儿这么说,立刻放下了脸,道:“胡闹,你养好自己的脚是正经!皂隶是什么身份,你难道……”
伍雨薇道:“爹~!大唐的官吏制度跟前朝都不一样!前朝这皂隶是贱籍,可是按照唐律,这皂隶一样能升官!爹~!女儿想着,就是要这一科去考才好呢!现在大家还没有回过神来,因此考的人必定不多!等日后那些人回过神来,怕是又一个科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家里多一个做官的,给家里也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不是吗?唐人可不忌讳女人做官呢!”
伍秉鉴没有办法道:“可是你的脚……”
伍雨薇道:“这个考试,在三个月后呢。大夫也说过,伤筋动骨一百天。三个月后,我差不多应该可以走路了。可以参加考试了。”
“可是你是女孩子,而这个皂隶,算是半个武职……”
伍雨薇立刻举起了诏令,道:“爹,你看,这上面也有文职呢!”
伍秉鉴无奈,只能应允。
好吧,就跟伍雨薇说的那样,既然唐律是这么规定的,也不忌讳女人做官,那么,女儿想去,那就去考好了。给家里带来好处是其次,女儿做了唐人的官儿,也是镀金,到时候给家里钓个唐人女婿,那才叫真的好呢。
这样一想,伍秉鉴也不再反对。
不过,既然伍雨薇想考这基层官吏,伍秉鉴就想再尽一下父亲的责任,至少,全程陪考,陪女儿走过这一关,那么,他在两广开设新式纺织工坊的计划,就只能委托别人去做了。
而这个人选,不用多说,就是顾盛。
伍秉鉴把顾盛请到房里,跟这位好伙伴好生商量了一番,第二天,就把顾盛送上了南下的船。顾盛孤身南下的时候,怀里就揣着那份文件和伍秉鉴的委托书。
而这边,伍秉鉴到底十分上心女儿这次的考试,他不但关心女儿的脚的痊愈进度,还花费了重金,求来好药,只为了女儿的脚能好得快一点。
等三个月后,到了考试的那一天,伍秉鉴送女儿入考场,结果看到了好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陪着家里的孩子来的。显然,聪明人不止他们父女俩,晋中也有很多人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而且,从考生的角度上来说,女子的数量甚至比男子还多些。
这一考,就是三天,也亏得考场提供现成的热茶、凉水和藿香正气丸,让考生们不致于在考号里面中暑。从考场出来之后,伍雨薇都怀疑,自己身上都馊了。
不过,伍雨薇对自己这次的考试很有信心:一来,考卷术数的比分很大;二来,基础的试题,那些经史子集部分,她都答上了;三来,典故的部分果然容易,所以她很有信心。
果然,这一次的基层官员统考,伍雨薇的成绩不错,甚至因为她在后面的术数,账本类的附加题上,她得了满分,因此被常平仓要去,做了一个见习小吏。而伍雨薇专业够扎实,账本做得干净漂亮,工作还努力,很快,她获得了升职,甚至比那些跟她一起考中的晋商家庭出来的女孩儿升迁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