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完结+番外 (小二娃)
谁知士隐乃读书之人, 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些时候,越觉穷了下去。
士隐知找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等见了僧道后便跟了去,封氏这才傻了眼,只好一边与两个丫鬟做针线养活家用,一边寻人。
后来贾雨村起势,纳了两丫鬟中的娇杏为妾,留下百金赠与了封氏之父封肃,以寻回女儿英莲。
封肃得了银钱,只收了起来,也不肯助女儿找英莲,封氏无法,眼都要哭瞎了。
谁知柳暗花明,竟有人带话说英莲被找到了,正在金陵城中,为母则强,她便不顾老父阻拦,执意带着丫头跟着报信的人上路了。
左右他收了自家不少家财,又贪了贾雨村给的银钱,便是自己走了,也能过得不错。
这时交通不便,封氏又身体不好,这一来一往,竟过了三月有余。
而在金陵贾府老宅里,贾瑚跟贾珠正开始考县试了,他们两都是顾老爷子手把手交出来的,身体又不像普通读书人一样羸弱。
因此看过试后除了大睡了一场,竟没有生出病来。
等一月后放榜时,两人双双上了榜,贾瑚更是高居榜首,贾珠也不差,正在第七。
顾妩赶紧让人传了喜讯回去,可他们却还得等两月后的府试考完了才能回去。
这些时日英莲跟迎春处的极好,迎春虽然被惯成了个混不吝的性子,可不知是随了谁,她对着哥哥们倒回撒泼打滚。
对姐姐妹妹倒极温柔,英莲小她一岁,又生的玉雪可爱。
迎春虽没有宝玉颜控的严重,可也喜欢漂亮的人。
对英莲好的不得了,两人每日同吃同睡的,才两月就好的跟一个人似得,吃穿用度皆一样,竟有一种亲姐妹的既视感。
英莲刚到时因为被拐子们打骂过,胆子极小,看着傻呆呆的,还总战战兢兢。
可到底是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忘性大,得了关心爱护就慢慢地忘了那些不愉快的经历,每天跟个小尾巴一样追着迎春,跟她一道玩。
林绪之不让顾妩拘着女孩子们,顾妩也没这个意思。
每天就只教两人背一背汤头歌什么的,就任她们满府折腾。
而拐子们招了的东西,林绪之早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回京承上去了。
皇帝看了龙颜大怒,派专人查探无误后,也不管涉案的还有皇亲国戚,一个不落的全处置了。
这次拐子案牵扯甚广,朝野上下皆震动了,倒也因祸得福,堵住了御史们不满皇帝派明.慧郡主一届女流领了差事的不满。
而贾代善觉得极长脸,在府里闲着无聊,身体又大好了,因此常出去跟老交情们叙叙旧(拉仇恨)。
等长孙次孙皆过了县试的消息传来就又出去炫耀了一圈,羡煞了一帮人的眼。
第74章 红楼27
贾瑚跟贾珠不过小小年纪, 就能在县试中取得如此成绩, 自然也是声明远扬, 得了不少同科的读书人的推崇。
林绪之跟顾妩深知同科举子对于读书人的作用, 就没有拦着他们出去赏花赴宴,参加诗会。
反正他们到底跟寒门举子不一样, 自小刚会说话就开始读书, 既有大儒倾心相传,又有绝世孤本随意翻看, 底子早已经打的牢靠无比。
没必要为了保证府试的成绩一直窝在府里闭门造车,能出去好好放松一下也不错。
何况参加这些诗会也不是没有好处,同科举子是天生的人脉,要是以后想要入朝为官, 不仅要依靠荣国府的人脉交情,还得自己会来事。
不然还不如早早的拉倒,再寻其他的出路,不管是去哪个书院教书育人,还是进老老实实进军营子承父业,都比进官场得罪一票人来的好。
不过顾妩让林绪之提前说明了,不管怎么浪都行,但绝对不可以学别的文人骚客那副眠花宿柳的臭毛病。
别说他们虽然从小没有刻意教他们从一而终的观念, 毕竟这是在古代, 强制要求绝对不可行,还不如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本身都有这种观念。
可在成婚前, 绝对不能有这方面的事,现在一时好奇乱来了,不光因为他们年龄小,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还不成熟。
就是让顾妩林绪之来看,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个和和美美的家庭,现在浪惯了,以后还怎么收心?
这种事除了虚荣心跟刺激感,可没有任何好处。
贾瑚/贾珠不妨父亲/大伯就这么义正言辞地提了这种要求,两人对视一眼就都脸红红的答应了。
毕竟贾瑚知道父亲的深意,他自小就没少听父亲年轻时很荒唐,跟母亲的关系一度都僵着。
要不是后来自己落水,母亲难产,差点一尸两命他才醒悟过来,怕母亲现在还整日的以泪洗面。
父母亲闹得特别凶的时候他已经懵懵懂懂记事了,到现在一想起那时候都还心有余悸。
那时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每日都能闻着浓浓的药味和母亲抚着肚子时不时地掉泪的形象。
说句大不孝的话,他甚至都有些感激自己忽然落了水,因为自那他这才有了个温暖的家,有了笑意盈盈的母亲和坚实可靠的父亲。
既然已经有了这么明显的教训,他自小就发誓,一定不能学以前的父亲,为了一时欢愉闹得家宅不宁。
何况以顾家的家风,自己若是在外面乱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就……当然得洁身自好才对。
贾珠年龄更小,对男女之事压根不开窍,可因为父亲的周姨娘就是从那地方赎出来置办的外室,后来才进的府。
母亲生元春时屡次动胎气都是因为她,他自小听这些话想大,也对这种妖娆美丽的女子避之不及,又怎么会行如此之事?
更何况不说别的,光是被父亲知道了,自己都得掉一层皮去,想想都可怕。
林绪之对这两个小崽子的醒事还是很满意的,他这可是为了他们好,自己过了几百年,吃的盐比他们吃的饭都多。
别看现在少见了很多世面,可以后有了心爱的人,现在的荒唐事可就都是慢慢黑历史。
别看现在是封建社会,对于男人比女人宽松的多,可真正爱女儿的,嫁女前都会细细的筛选一番,要真的私德有亏的,也会早早的避开,毕竟婚前看着好的,成婚后都不一定能过得好,何况以前就有前科的。
这两孩子以后选妻身世都差不到哪里去,越是这样的人家,选婿越严格,为了以后,他们也不能早早被排除出去,万一这里头就有以后的心爱之人呢?
看自己多明智,早早就斩了许多桃花,一门心思等着阿妩,这才抱得美人归,修真.界有许多人都因为年轻时放浪形骸吃了多少亏。
不说别人,就战飞就是因为以前的情史太轰轰烈烈,后来遇到了道侣也还时不时的被关书房独守空房,哪像自己这么逍遥,阿妩对他向来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的——某人就是个金鱼脑子,选择性遗忘了自己独守空房这部分经历了。
警告一番后夫妻两就放开了两孩子的交友,毕竟自家的孩子自家知道,这两孩子还真不是光读书不会为人处事的人。
贾瑚天生一副笑面,端的是君子如玉,处事也大气。
他看着跟林绪之像,其实两人完全不一样,林绪之看着整日笑眯眯也挺有君子之风,可亲近的人知道那只是个保护色,他这人本质上可小心眼了,别人亲自占不到他的便宜。
可贾瑚却是真有君子之风,为人诚信坦荡,舒朗大方,从不计较一时得失。
大概还是因为生活环境的问题。
林绪之自小生活在继父家里,他娘在时还好,他娘难产走了,境遇就不太好。
后来又入了修真.界,那里更不是什么善地,就是有顾妩他们一起扶持走着,也免不了吃了不少亏,这才养出来表面君子实际上有点睚眦必报的品性。
而贾瑚却是荣国府长子嫡孙,顾妩林绪之又掌着府上的实权,他刚一懂事就被送到顾府,学的又是圣人之学,父母教他的也只是作为大哥的责任和宽和坚韧。
因此他颇有些豁达谦恭的君子气度,不怕吃亏的人人缘向来不会太差。
何况贾瑚也不是那种没脑子的包子式性格,他本身身份尊贵,又是县试榜首,所以在学子中还颇有人缘。
而贾珠心思缜密又学识不错,性格正好跟贾瑚互补,贾家基因又不错,兄弟俩往一起一坐,真真是各领风骚。
一两月下来,就成了这一科中金陵城里举子的领头羊身份,还交了不少的知交好友来。
这些人有官宦世家的的,也有寒门子弟。
不过但凡他们带回来的好友,林绪之都一一郑重的接待了。
他不是真正的世家子弟,对着寒门豪门的也没什么偏见,只要是儿子/侄子带回来的朋友,就都是小辈,压根没必要区别对待。
倒是在这些人里狠狠地刷了一把好感度,毕竟能不论家世背景的长辈就挺少见。
何况还是这么个学识渊博,亲易近人的侯爷,不由暗暗感叹,安远候真不像传言中不学文专习武的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