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完结+番外 (小二娃)
但直到看到报纸,她们才晓得:自家三杆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的亲嫂子,摇身一变,成了上海滩最大黑帮的“五爷”。
连顾家那么大的家族,一听女儿嫁的姑爷是她的前夫,立马把人关起来,单方面发了离婚启事。
李肇源接连“被”离了两次婚,早成了圈子里的笑柄。
恰逢顾妩自己作死,一连得罪了洋人和帮里的弟兄,被人设了套儿。
姐两个忙撺掇着李肇源找了人,准备出一口恶气。
谁成想关老头儿的棺材本儿都被输光了,还欠了整整十万现大洋。
这他能认吗?
他转头就找了李肇源,要他不管是卖房子,还是砸锅卖铁嫁妹子。
反正自己的损失,一定要还回来,要不然他就昭告天下去,看他这个大文人以后还怎么混。
李肇源这个人,平身最爱面子,被红鼻子这么一威胁,当时脸就绿了。
回家就卖了房,还把眼睛瞄在了李秀秀姐妹身上。
李秀秀这时候哪还藏得住,赶紧把李老太太临终的话给交代了。
兄妹三个一听这话,乐颠颠地回了老宅。
可一进地下室,金银财宝没见着,见了墙上刻的“人不要脸不如驴”这七字箴言。
李肇源还真以为是自家老祖宗特意留下的“宝贵”财富,当场就厥过去了。
心里只存了一句——老李家,我日你祖宗。
醒了以后,这娃简直疯了,到处嚷嚷着要改姓。
关老头看他都这样了,咬着牙少要了他一万现大洋。
顾轻舟后来还逃出来找过他,但原本的李宅,早就人去楼空了。
……
这一家极品没了音讯,倒是顾妩偶尔在码头查场子的时候,遇到了当初护着原主到了上海滩那家人。
那男人带着兄弟在码头上扛大包,而他家的小媳妇儿,就带着两小子在不远处开了个茶棚。
男人眼里,早没有了当初那种心如死灰的颓劲。
他就地扛包儿,扛累了,就转头看看插着腰一脸凶悍跟人讨价还价的小媳妇儿,眼里就一阵笑意。
小媳妇儿偶尔不忙了,就指使两大头儿子看摊子,自己端碗特意放了糖的水,给自家男人解渴。
惹得码头上一群没成家的光棍汉羡慕的嗷嗷叫。
这小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些,但也算有滋有味儿的。
顾妩见了后,特地去喝了碗茶水,王家小媳妇见了她乐得眉不见眼:“你也到上海滩啦!当时你不见了,我还以为你们回老家去了呢!”
顾妩边喝边打量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啊?”
小媳妇用围裙擦了擦自己的手:“蛮好,刚来那段时间,码头上还乱,当家的扛大包都扛不安生。”
“后来实在闹得过不下去,我还想把孩子给小叔子们看着,带着他去外国打工呢!”
顾妩吓了一跳:“去那儿干什么?”
小媳妇撇了撇嘴:“还不是那群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坏痞子,骗大家伙儿说去外头等赚大钱,一天十块钱呢。
可这些人暗地里就是往外卖猪猡,我家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吗?就想着上外头闯一闯,哪晓得他们是骗人的。”
说到这里,她又笑了:“好在俺们青帮来了个好头头儿,喂那群狗日的吃了枪子儿。”
不然他们这帮人早就被骗走了。
“现在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她眼睛忽然一亮:“哎,你找找你男人没?”
顾妩一指脖子上扛着个小丫头的清俊男子:“喏,就是他了。”
王家小媳妇有点可惜地咂了咂嘴,当初听她那样说,她还以为这男人不是个好东西。
“我还想着把你介绍给我家小叔子呢!”
没想到这男人还算有点良心。
顾妩听了这话笑了笑:“我成过亲,还带着个孩子,长得也就这样了,你把我介绍给他,他不得跟你拼命啊!”
小媳妇儿不以为意的撇撇嘴:“这年头过日子,看的是人品心地,黄花闺女是多个尾(yi)巴还是怎么的。”
能活命就不错了,哪还有那么多讲究?
这姑娘虽然带这个孩子,但心地好着呢,不然也不会在那关头,就因为自家男人替她赶了两次流民,就把救命的口粮让了出来。
要不是她非要找自个男人,当时自家小叔子就想娶她过门的。
第363章 民国奇事23
又过了些日子, 顾妩总算坐稳了青帮的第一把交椅。
可这好日子刚没过几天, 国父逝世, 举国哀悼。
接着, 国、共合作,打起了北伐战争, 不久之后, 上海又换了新政府。
这次的新政府比上次的还懂行,一来上海, 就派了人来青帮,跟顾妩好一通乱聊。
顾妩又不是个见谁扎谁的刺头子,所以从善如流的接受了他们的示好,时不时就带着林绪之去参加政府高官们举行的高级酒会。
整天品品酒, 跳跳舞,那小日子,过得不知道多舒坦。
大概是老天也见不得他们两口子到处卖狗粮,新政府忽然派了人来,要求青帮辅助政府军“剿匪”。
顾妩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哪个山头的匪?你们终于舍得对牛头山那群狗日的动手了?”
那群土匪可恨得很,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顾妩跟政府军反应了好几次了,这帮人都打着官腔一推三四五。
今儿太阳这是从西边出来了?他们怎么忽然想通了。
那副官被她梗地脸色一变, 老半天才憋出来一句:“是红匪!”
顾妩:“……”
都怪家里的小妖精太会玩儿, 闹得她脑子一懵,一时之间没听出来这话的意思。
副官看她这个脸色,小心试探道:“五爷您这是……”
顾妩回过神, 懒洋洋地喝了口茶水:“没什么,就是你忽茬茬地说什么红匪,我还没反应过来,这上海滩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股子势力。”
国父没死之前,您们装的跟个人似的,现在翻脸倒翻地猝不及防。
在此之前,以青帮的势力,她都没收到任何消息。
“那您的意思?”这位莫不是也偏红?平日也没看出来啊。
顾妩又喝了口茶,淡定道:“放心吧!一切听从政府的指挥。”
副官看她这话不假,放心的走了。
等他出了门,顾妩清了清嗓子,阿生闻声过来了,挤眉弄眼道:“小妹夫行啊!”
看把咱五爷给整的,面色红润、眼色含春。
自己看着墨老板平日里那副软趴趴的样子,还以为他不太行呢。没想到还挺扛造。
顾妩斜了他一眼:“少跟我开(黄)腔,派几个绝对信得过的人,跟组织递个话,说黄皮子要咬人了,要他们赶紧跑,越快越好。”
阿生闻言脸色一肃:“消息确切吗?”
“都来我这儿找枪使了,你说确切不确切?”
阿生也不再多话:“我亲自去办!”
副官来后的第三日,政府军亲自带着青帮众人去“剿匪”时,大部分“红匪”据点儿都已经人去楼空了,就抓着了三瓜两枣。
还一问三不知。
当局委员长气得光头上冒圈圈,当局内部也有人怀疑顾妩“通匪”,故意疏远了起来。
再有什么“好差事”,也不再便宜青帮了。
顾妩乐的如此,从此约束帮众,让他们低调,别碍着当局的眼,就暗搓搓地蛰伏了下来。
偶尔她也会接到命令,帮忙救一救被抓紧去的同志们,杀一两个卖国贼。
每次抓一两个“红匪”,当天晚上人就没了,当局也不是没怀疑过青帮。
但始终没人想到,青帮最大的头头儿,也是个“红匪”。
所以虽然时不时就有人跑过来嘲讽顾妩“没种”,连这么好的机会都把握不住。
但终究没有什么大动作。
当然,可能这事,也跟顾妩表现的太匪了有关,反而被清出了怀疑名单。
毕竟虽然眼下“红匪”被归于匪了,但那帮子人向来纪律严密的很,轻易不打打杀杀的。
哪像这位,当局只要派出去嘲讽她一次,当天那人多半就会倒霉——被套麻袋是最基本的,被废了也不是不可能。
要是有人话里话外再带上她家那个戏子,这人多半儿要连着倒霉大半年。
这样的人——“红匪”怎么可能会收呢?
当然,当局也是不要的。
…
…
日子就这么又过了五六年,隔壁鬼子忽然发难,当局这回好不容易硬气了一次。
这一仗,足足打了三个月。
从这时候开始,这片国土上,战争基本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顾妩两口子这下也不装死了,往前线上捐了大量的抗生素。
各种物资储备、医疗用品、改进武器,更是一天都没停过,成车成车的往前线送。
短短几年内,两口子这些年挣得钱,就一点儿不剩的都填到了里面。
到了后来,连空间里储备的金银也全用光了。
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也出了不少。
林绪之每天晚上进空间,看着越来越光秃秃的库房,一脸的心疼:“哎,我现在真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