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完结+番外 (小二娃)
要是碰上周末的,还一道看个电影,逛逛街啥的,两人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而这段时间里,也不是没有严打的时候,偏偏这人就靠着自己那张三寸不烂之舌,和一手不凡的手艺,在各处都打下不小的交情来。
所以就算最严的时候,人正经小两口走街上牵个手,都要被巡查队的人关起来,隔离审查一下是不是当街耍流氓的。
顾妩林绪之这两连证也没领的小鸳鸯,倒能光明正大的出双入对。
碰到巡查队的人时,人还会招呼一声:“呦,林哥带着嫂子出来吃饭啊?”
要是队里有刚进来不晓事的问老人,还会被教育一句:“不知道的别瞎叫唤,这位可是我们这边的一个宝,一点也不敢得罪了。”
这两年这位不知道鼓捣出多少好东西出来。
可别说这年头的国家奖励没啥油水,光他手底下的那些东西,就没少给他们省争光,更别说换来的各种资源了。
没看旁边几个兄弟省份的领导看得都眼红了吗,跑来挖人的更是自一批一批的。
啥时候人才都是最首要的,前几年的革命狠不狠?只要能抓到马脚,多大的领导都得遭一趟罪,到如今都没爬起来的还有一大片儿!
但手里有重要技术的人才照样吃香的喝辣的,别人二话都不敢说一句,待遇比部队里那帮人还舒坦呢!
没办法,说句不好听的,要是把这些人给得罪了,小到场子里的技术活谁指导?大到各种国防事业都不能迅猛发展了。
这位现在就是这种拿着免死金牌的情况了。
再说了,就是不看这个,光是为了队里那几台电视机坏了有人修,也不能得罪这位祖宗不是?
人家那可是大手,只要是机械的东西,上手就能鼓捣,一鼓捣就能出惊喜。
可不比上头派下来那帮派头比谁都大,技术比谁都菜的技术工好用一万倍吗?
而且据可靠消息……要不是他就被手里这个黄毛丫头牵绊着,有这么大功绩,人早就能回京城逍遥了。
所以别说他在大马路上跟自己媳妇牵牵手,看看电影了。
就算人两干点更出格的,只要人女同志不往上告,大家伙还真的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
毕竟林同志可是省上一把手,指名道姓要留的人才,要是因为他们队的人把人弄跑了。
自己哥几个有几个头够领导迁怒的?
而且林绪之这小子向来会来事,这省城里有头有脸的单位,哪家没受过他的好处?
谁那有个缺手的东西,他都能神通广大的弄回来。
这时间长了,在哪没有几份香火情?
所以别看人家只是个下乡的知青,连个正经的编制都没有,但认真论起来,整个g省过得有他体面的人还真不多。
——————————————
领高中毕业证的时候,学校里一片哀鸿遍野的。
没办法,这时候高中能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的,基本都是后台比水泥都扎实的人。
而这个名额,整个g省也就那么几个,其他的人怎么办呢?
户口在农村的倒也好,想办法去招工,或者找个老师、会计啥的工作也算立业了。
但城市户口的就比较惨了,基本每家都得出一个名额,去全国各地的农村上山下乡去。
这些天,为了家里哪个走,哪个不走的问题,兄弟姐妹都快打破头了。
但政策如此,不管怎么说,该走还得走。
所以放在后世要撕书庆祝一番的毕业季,搁这时候就比较愁云惨雾了。
而这期间,为了工农兵名额的事,顾妩他们学校还闹过一场呢!
这时候没有私立中学一说,所以各个干部子女们,除了各个厂校方便外,就是扎堆似的往省一中走。
所以本来就没几个的工农兵推荐名额,省一中就占了一大半。
而这事本来跟顾妩是扯不上一点关系的,毕竟她虽然成绩好,家庭成分也不错。
可再怎么样,也没法跟一群干部子女争。
但谁让她有个牛的一逼的未婚夫呢——上报推荐名额的时候,省上领导为了刷一波林绪之好感度,特意给顾妩留了个名额。
这消息一出来,学校里那群二代们可不得炸吗?
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是在他们一群人里出没错,但省上有头有脸的官员多了,偏偏名额就那么几个,所以他们也得在此基础上拼爹、拼娘、甚至拼爷爷,才能如愿的把名额拿到手。
这时候忽然冒出来一个空降占了名额的,大家可不得不乐意吗?
顾妩倒一点也不愿意要这个名额,别说再有半年就要恢复高考了,她压根就不想走这个后门。
再说了,这时候的工农兵学员,虽然都叫大学生,但真推荐上去了,上大专还是上大学、上哪个大学、上什么专业……基本都不由自己。
更何况最后一届的工农兵学员的毕业后分派,讲究的是“社来社去①”。
这跟她以后的打算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了。
但大家不知道这一点,在顾妩直接拒绝了推荐名额的时候,一帮同学都是拿她当勇士看的。
而李秀英更是跟难得的跟她闹了好久的不自在。
——李秀英没念过多少书,所以尽可能多的念书都成她的执念了。
这一点从顾五、李玉香、李永安、顾六这群孩子们上学时,每个人都得了全力的支持上就能看出来了。
更何况这时候工农兵大学毕业了,还能当干部呢,就算专业再差一点的,也能上各个工厂当正式工人。
这出路在哪个农村人看来,都是典型的山窝窝里飞出去了个金凤凰。
所以顾妩拒绝了名额这种事,在李秀英看来,跟凭白扔了一罐袁大头①也没啥区别了。
气得李秀英有半个月,一句话都不跟顾妩说,顾庆海也跟着劝了顾妩不少次,让她别瞎搞。
不过两口子为这个烦恼了没多久,更大的事来了。
林绪之打算趁着顾妩毕业的机会,先跟顾妩把酒席给办了。
第259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29
至于结婚证, 能领也趁早领了。
顾五上学早, 又因为政策的原因, 上的又是“五二二”的学制, 所以知道今年毕业的时候,她满打满算才刚满十六。
这时候的婚姻法还是五几年领袖亲自起草的那部, 所以男女结婚的年龄限制还是男的二十, 女的十八。
所以要认真论起来,顾妩想要领证, 还得等个两年。
但林绪之显然是不准备等那两年的,人打算给派出所送点礼,然后把顾妩的年龄改大两岁——对的,林同志的年龄是够的, 他这次跟顾小妩同学的年龄正好差了四岁。
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个最佳岁数差。
这么算下来,他今年真好二十,刚够结婚年龄,所以只要把顾妩的年龄改大两岁,两人就能光明正大的领证了。
顾庆海夫妻一听这提议,先是面面相觑的愣了一会,随后毫无压力的同意了。
毕竟林小子在家待的这两年, 不光对他们两个没得说, 连两个小的,都拿他当亲哥看了。
因为相处的太好,他们都把这娃以前压根就不是自己家的给忘了, 领证啥的更是一点也没意识到。
所以这次要不是他提起来,他们还真把以前说好的等闺女毕业后就办事给忘的差不多了。
因为这个人生大事在前边戳着,李秀英很快就把工农兵名额这事给忘的差不多了。
夫妻两开始专心操办起两人的婚事来。
本来两人特意找阴阳算过日子后,商量好的日子是在一年后,但不光林绪之等不住。
九月一过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刮出来的妖风,说今年冬天,可能要恢复高考了。
这消息一出来,本来还算稳当的知青点彻底闹翻了天。
知青们活也不干了,饭都不吃了,初时小心翼翼的四处打听,等确定消息是真的后。
才算彻底闹翻了天,找队长开病退证明的;当下就往城里垃圾场跑找课本的;疯疯癫癫连饭也不吃上沟下洼跑的……不一而足。
更有甚者,当场就拉着自己的老婆/老公,就要闹离婚,浑然不管自己的孩子抱着腿哭。
顾庆海两口子一看知青们这架势,心都凉了。
理都没理几个看热闹的,扛着铁楸就跑回了家。
等回家的时候,顾庆海舔了舔起皮的嘴唇,小心翼翼的问蹲在那忙活的林绪之:“你……你今天去知青点那边了吗?”
林绪之正在给顾小七的小汽车扎轮子,忽然被他给问懵了:“去了啊!怎么啦?”
他的户口虽然提到了顾家,但工分还是从知青点那边走的,所以每天早上都得过去签个名。
但今天那边闹的狠,一帮知青们连点卯本都给撕了,见签不上名,他就趁早回来了。
“那……那酒席还办吗?”
看着平时说一不二,这会儿却颇有些期期艾艾的老丈人,林绪之忽然就明白过来了。
他收起脸上的笑,斩钉截铁的说:“办,怎么不办?陈叔不是说我跟小五的好日子落在这个月十八跟明年三月吗?我看这个月的那个日子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