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完结+番外 (小二娃)
前七八年还有三格格跟五格格嫁过去了呢!再去一个也没啥大不了的。
这要是公主真能插手漠北政权,那可不仅看住了喀尔喀,还能对科尔沁形成个包围之势,也不说打不打吧,至少以后不用做梦都怕人家反了。
这要是公主在喀尔喀出啥问题了,也不吃亏,圣上这不正愁没借口发兵吗?
一旦帝女没了,那大清再动手,就是科尔沁也没话说。
要是他们再没眼色瞎逼逼,那干脆一起打好了,他们有五阿哥在手,怕个毛啊!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有,这反对的人还挺棘手,众臣正三呼万岁圣明,把这事彻底定下来的时候。
太子为首,三、四、五阿哥跟着……十、十一阿哥打底,一串儿阿哥们齐刷刷地不同意。
尤其五阿哥,他就咬死了一句话:“要打我去,想搞政治联姻,就三个字——不同意。”
这都什么毛病,光看着大清的格格们抚蒙去的人多,也不看看去了多少,活过了三十的又有几个?
这要是以前,去抚蒙也是没办法,可现在明明占着先机,要想让喀尔喀滚还不容易?偏偏还得搭上个格格。
也不看看这次要尚主的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是个啥德行,说他庸碌无为都算轻的。
前几年大格格五格格她们嫁的时候顾妩没话语权就算了,但到了如今这局面还保不住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们,那他也就白折腾了。
而且康熙能同意这个,多半还是没歇了打喀尔喀的心。
说实话这别人打过来自卫顾妩没问题,可喀尔喀现在这么乖,单纯为了一句千古名君的名声跟疆域问题主动挑事就有病了。
大清百姓吃饱穿暖还有问题呢,不搞内部建设搞什么外部战争啊。
而且这蒙古问题解决了,喀尔喀迁不迁都是小事,你答应我回来就封亲王的呢?
倒不是顾妩官迷,才一个劲的盯着个亲王爵位不放,实在是他真想赶紧搬出去。
本来他这个年纪,还搁宫里本来就不像话,满朝文武都不知道怎么猜的,连太子看自己的眼神也不对了。
偏偏最近陈庶妃生的小十八刚学会走路就往学会自己府里钻,一天三次跑得比自己还勤。
果然爱新觉罗家出颜控,这么点小屁孩就知道粘美人了,还把自己满月抓周时抓的玉佩给林绪之了。
这就算了,偏偏这小子居然赖林绪之怀里不走,还试图叭叭叭的亲他脸。
林绪之:“……”
我看这小子怎么莫名这么不顺眼,真想掐死他。
偏偏林绪之一让人抱走他,他就跟死了爹一样的哭,一点也没有康熙说的那种又乖又不爱哭的劲儿。
顾妩倒是不至于跟个毛孩子见识,更何况这孩子长的粉雕玉砌的,看着还挺可人。
她担心的是林绪之,这人向来也就对自己女儿有点耐心,这辈子……嗯,再加个弘晖。
别的任何雄性在他那都是一个待遇,况且顾妩怀疑他最近有点产后暴躁症——除了啪啪啪的时候生活还算愉悦,其他时间一律处在怼怼怼的状态。
你是不知道他搁外头修理她手下的兵收拾的多惨,后来还把给自己送江南瘦马的官员差点给折腾成了重度抑郁症。
那沉迷宅斗不可自拔的样子,顾妩看了心里都直打哆嗦。
所以看小十八不知死活的缠着林绪之不放,她都担心他一生气,吧唧一下把人从院里里扔个院子外头。
再把他那小脖子给撅了!
然而自己这好心,那倒霉孩子一点也不体谅,背着林绪之偷偷对自己做鬼脸,翻白眼就算了,自己一碰他还能哭的厥过去。
顾妩:“……”
自己养了这么多孩子,才一岁多就这么戏多的还是第一次见。
他是不是就是因为明知道自己就算说出去没人信,才跟她这挤眉弄眼的陷害她?
哎,孩子,不管是穿越、重生、还是生而知之,你暴露了你知道吗!
这又不是正经修仙世界,哪来那么多天生灵智?
当然也不排除这孩子面部肌肉有问题,连带着眼睛控制不住也要时不时也要外翻。
想尽办法刷林绪之好感度,并挑拨人家夫妻关系,还觉得自己干的挺不错的赫连瑜:
“ 啊嚏啊嚏!”
嗯,时辰差不多了,又到了日常刷好感度的时间了。
不过为啥好感度一点都没涨呢?而且顾妩好像不怎么喜欢孩子的样子。
不应该啊!她当初不是很喜欢林绪之装幼齿扮可爱那套吗?况且薛蟠那种蠢货都能讨她喜欢,自己这种的应该更合她胃口才对!
肯定是林绪之在她那说自己坏话,不让她亲近自己,他还是和原来一样阴险,居然还妄图把自己送走。
哼,等自己再长大些,用能让阿妩看看林绪之黑心肝的样子。
别以为他不知道,当初在乾元世界的时候,自己想尽办法送给阿妩的东西,都被他私底下给毁尸灭迹,后来但凡怼上,自己还真吃他不少亏。
况且林绪之居然还让侧福晋怀孕过?虽然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失忆了,但偷腥这种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等他伤了阿妩的心,自己就有机会把她给撬过来,到时候自己就借助系统带阿妩走。
反正以小统的说法,要不是林绪之横插一脚,她本来就应该是自己的命定道侣——能堪破功法漏洞,一同飞升那种。
虽……虽然得虐恋情深那么好几千年,才能修成正果,一同成神。但也比一次次轮回,搁这灵气稀薄的破地方看道侣劈腿的好。
……
不过不管是什么原因,顾妩都不想在搁宫里待了。
每天被康熙盯着不放,府里连多吃了一只鸡都瞒不住就算了,自己出宫进宫的也不方便。
而且因为最近太子妃常召林绪之过去说话,他都不能常跟自己出去溜达了。
顾妩看他纯属憋的,不然也不会有劲没处使。
……
儿子们的态度太明显,这里头还包括了太子跟胤禛的意思,所以就算大部分人都同意,使公主抚蒙的事还是无限期的拖了下来。
事后康熙把儿子们都带乾清宫里语重心长的分析了一遍,可他们就是咬死了不同意。
这要是以前,不同意就不同意,君命不可违,自己直接办了就是。
但眼下儿子们也大了,分析的也有条有理的,自己还真不能不管他们的意见。
第224章 清穿51
因为儿子们咬死不松口, 宫里有适龄女儿的妃嫔见有机会挣扎下, 也哭哭啼啼的闹了许久, 所以这次抚蒙一拖就是半年。
等那个时间段过了, 受了女儿们许久体贴的康熙也开始舍不得孩子远嫁,这事慢慢就没了后续。
转眼到了三十七年正月, 康熙巡视五台山, 命皇五子胤禛、大学士伊桑阿祭太祖、世宗陵。
此圣旨一出,顾妩心里就咯噔一下。
她不是大阿哥那种典型的缺爱乖儿子, 会因为康熙从小的偏心,失衡到连明知是做磨刀石,都会喜滋滋的。
所以康熙一来这套,顾妩立马就反应过来, 自己这恐怕不是被康熙警惕了,就是他认为以大阿哥的能量,已经平衡不了太子的势力,这才又替大阿哥找了个接班人。
其实也不难理解,历史上这时候,大阿哥胤禔因为三次准葛尔战争,已经积了厚厚一抹军功。
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能跟太子斗的旗鼓相当, 也能让越来越对太子不满的康熙放心。
而现在, 虽然康熙全力扶着他跟太子打擂台,但没有这军功撑着,他怕是早就敌不过因为屡次监国的太子了。
康熙这才不情不愿的又捧了自己上来, 就同九龙夺嫡时期大阿哥刚一被圈禁,他就又捧了八阿哥上来一样。
至于为什么是自己而不是三阿哥、四阿哥、九阿哥他们,这就要从时间线说一说了。
康熙三十七年这个时间点,有能力参与进夺嫡的,都多多少少有了点苗头,其他只求自保不想掺和的人,也早就明明显显的做出了姿态。
如一心表现的大阿哥、自己、九阿哥,跟不掺和夺嫡,跟谁关系都过得去的三、五、六、七众位阿哥。
再小的不论,但选的这个祭祖者,明摆着不想当炮灰也不想被当枪使的第二种当然不能选。
而第一种里大阿哥颓势已显,九阿哥因为年龄的原因羽翼未成,都是硬捧不起来的,挑来挑去也就自己这个刚显露头角的新秀五阿哥最合适了。
既能顺势逼太子党一把,看看他们的反应,还能把自己显露人前,让大家帮他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当然,前世的雍正走的不是明面上表现的路子,他刚开始一直摆出一副不掺和的样子,一心跟着太子走,后来太子倒台了,他才拉帮子自己上。
不过顾妩没想着等那么长时间,所以她在第二次准葛尔战争后,就明着把自己的野心显示出来了。
毕竟想在短时间内要打造起一副足以造反的班子,走不掺和夺嫡的路子可做不到。
况且以她表现出的军事能力,要是不自己拉大旗铺摊子,恐怕连康熙都也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