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完结+番外 (小二娃)


  虽然贾珠不是顾妩的亲儿子,可这孩子自小懂事,她还真没有害他的意思,而且府里要是真进了品行不好爱兴风作浪的,就不是贾珠屋里的事,肯定还会闹的府里鸡犬不宁。
  顾妩自诩辛辛苦苦十几年,才把荣国公府管成现在这样兄友弟恭、和睦相处的样子,这要真来个搅家精,怕是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而且就算有贾母把关,可接手贾珠婚事的毕竟是她,这要是真弄进来一个不合心意的侄媳妇,这责任怕还真的落到自己身上。
  这么一来,剩下的不过三家,一家是定城侯谢家的二小姐,他家只两个闺女皆是嫡出,只大小姐已嫁了三年了,只剩下她待字闺中,这谢家原是侯爵。
  只几代下来,他家的长子谢鲸只袭了二等男,现在正在林绪之手下做个五品的京营游击。
  因他智勇双全,倒是很得林绪之的看重,据他说前后吏部考核时,怕能升个正四品的副骁骑参领,而要说于贾珠的这位二小姐正是他的胞妹谢姝。
  这姑娘倒是没有辱没了这个名字,生的真是姝丽无双,单论起容貌来,怕是跟可卿各有春秋。
  只是……怕是武将世家使然,这姑娘是个爆裂性子,因此在京城中名声不怎么好听,且极有主见。
  还有一家正是孔翰林家的小姐,这孔翰林只是翰林院一四品官,按理说是入不了贾珠婚事的名单的。
  可这孔翰林官名孔继宗,乃是衍圣公孔子的嫡系,虽为人迂腐,不得圣上看重,但在仕林中颇有名望,连顾家这种文人泰斗都不敢轻易怠慢他家。
  要是娶了她家的女儿,以贾珠的情商跟孔家的地位,那他还真能少奋斗几十年。
  只是他家的女儿被教的……怎么说呢?刻板有余,温柔不足,整个一女版的贾政,且长的也过于普通了。
  不过这……看着还剩下的这个名单,顾妩难得有点沉默下来。
  因为这姑娘正是原著中贾珠的妻子……李纨。
  这李纨乃系金陵名宦之女,她父名李守中,正为国子监祭酒。这李家乃耕读世家,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
  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纨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她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①
  在初初开始给贾珠相看的时候,顾妩就想过要不要给他们这对苦命鸳鸯拉红线。
  可单单这么一想,顾妩就拉到了,因为她虽然也时常关注着李纨,但现在毕竟与原著不同,而且她对这种典型的封建教育下的姑娘是有些避之不及的,更别说主动牵红线了。
  因此也就没有刻意把这两个人往一起撮合,只顺其自然罢了,但就是这么巧——她跟贾母算是把满京城适合贾珠的姑娘筛选了一遍,可留到最后的还是有她。
  仔细一想也能理解,原本贾瑚早亡,贾珠就成了荣国府的长孙,二房掌家,他读书又好,以贾政从五品工部主事的官职,加上荣国府的暗中加成,能娶到正四品国子监祭酒之女,倒也门当户对。
  毕竟这年头普遍讲究一个嫁女高嫁,娶妇低娶,一个工部主事之子能娶到国子监祭酒之女,若没有荣国府的加成,怕还有高攀的意思。
  而且古代的官职弯弯道道多的是,国子监祭酒乃是国子监乃朝廷最这高学府,要是贾珠没有顾老爷子这种大儒教导,怕就得进国子监读书,这时候若有这么一门岳家,那可就非同一般了。
  毕竟整个国子监最高的官职就是正四品祭酒,它的含金量自然比一个六部四品官大的多的多。真要认真算,在文官中,国子监祭酒是能跟各部尚书旗鼓相当的。
  而现在,虽然贾珠丧失了原本的优势,可荣国府也非比寻常了,就是单论贾珠,他是从三品翰林之子,自己就是翰林院新秀。
  所以才能把李纨也归纳到适婚名单中。
  不过这位李祭酒最是看不惯明.慧公主,当初甄贵妃训斥顾妩时,他还连着前边的几个御史一同参了她一本。
  而且因为她前前后后参与了些朝政,这位也是屡次三番上表承情。
  这不光是因为他看不惯顾妩以一届女流之身参与政务,居然还辖制安远候(自认为),妄想教出一群不安分守己的姑娘出来?
  更重要的是荣国府的几个公子都是不入国子监的,直接由顾家教导,可非但没有被教坏,反而却一举得了个大三元的成绩,把他教出来的几个得意门生都衬了个灰头土脸。
  这不是显得自家学院的教育水平不行,硬生生的打他的脸面吗?
  因此这帮生怕女子多才的“恐女派”还真上蹿下跳的蹦哒了一段时间,不过随着后来顾妩研制出了牛痘……有效药物,在民间名声大噪,皇帝又越来越偏听偏信,狠狠地发派了其中几个跳的高的,他们这才安分了下来。
  只是顾妩日常诊脉时他们还是一直以祸国妖女的眼神看她。
  让她还真有种自己就是皇帝求仙问道时,他身边那种光进谗言,诱导皇帝偏听偏信的那个假道长的心虚感。
  不过能当被偏听偏信,被无脑袒护的一方,这感觉是真爽,尤其是能把这群自以为正义的老学究气的吹胡子瞪眼睛,还假惺惺地说情的时候。
  既然李祭酒是这种态度,那李纨虽然是贾珠的命定真女,但能嫁过来的可能还真不大。
  罢了罢了,先去探探这三家的口风,等同意了先让贾珠相看相看才是正理,说不得他看上的谢姝呢?
  虽然他明说喜欢温柔顺从的,可少年慕艾,哪个小伙不喜欢漂亮姑娘呢?
  


第117章 红楼70
  贾母还处在挑花眼的状态, 跟顾妩看哪个都不尽人意相比, 她是哪个女孩儿都觉得好。
  光在粗挑阶段, 她就有些举棋不定, 哪个都舍不得划掉。
  可还是那句话,嫁女高嫁, 娶妇低娶, 贾政日后的前途再光明,可眼下还只是个无甚实权, 战战兢兢编书的从三品文官。
  而主人公贾珠再年少有为,在这京城里,也还嫩的很,在这一片瓦砸下来, 十个里头起码打死九个都是四品官以上的京城里,都算不得上了台面。
  而他们最大的靠山荣国公府——实际上已经只剩下这一个名头了。
  因为荣国公贾代善早已经把爵位传给了长子安远候。
  别看这一大家子现在看着熙熙攘攘,热闹无比,可荣国公眼见着年事已高,等他一去,这里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安远候府,跟二房就彻底没了关系。
  那贾珠顶破了天也只是一个从三品官员之子,他的婚事就只能在三品官员之下找。
  什么?再找家事更好的?那贾珠自己就不见得愿意, 齐大非偶, 这年头成两家之好最是讲究门当户对,谁也不是傻子,除非沾亲带故, 知道女儿嫁过来会有保证,不然谁会愿意把闺女低嫁?
  就是愿意的,也多是庶女之类,可这种多是拉拢看好的农家进士之类,像贾珠这样的宁肯找个门户相当的,也不会考虑。
  毕竟本朝嫡庶之分还是挺严重的,庶女要是没个特别得宠的娘,那基本都不会有太好的婚事。
  因此三品以上官员之女,不用顾妩开口,老太太就自动划掉了。
  而家事太低的,自然不肖说,也是早早的划掉了,因为居移气,养移体,小家碧玉固然温柔腼腆,有的是男人喜欢,可这些人家毕竟资源不足,对女儿家的教养也不会按着大家主妇的标注培养。
  贾珠作为二房嫡长子,日后可是要顶门立户的,他需要的媳妇自然是能内能管家理事,外能应付内宅交际的当家主妇。
  不是说小官之女必然不行,但按比例来说,这种可能性就比大家之女低的多。
  贾母跟顾妩可是亲祖母亲伯母,真要选了这类的,就算再好再完美无缺,旁人都会只当她们两跟贾珠有仇,才强压着他娶一个门户这么低的。
  除非是相看继室填房或冲喜,不然这一类是定然不会考虑的。
  剩下门户相当的里头,撇去外放的不谈,只京里的,那门门道道可就多了,以顾妩的情报系统,也得多加挑选数日,才能除去人品、身体、已定亲、正在议亲……有原则性问题的人家,还能剩下的这三家可谓是相当合适了。
  至少在贾母看来,谢姝是武将世家,家事人品样样拔尖不说,更难得的是她家室简单,与作为家主的哥哥谢琼感情甚好,她自己为人豁达爽快又粗通诗书。
  而孔明灯家世更了不得,虽严肃些,但颇有孟母风范,只要把她娶回来,珠儿的前程无忧不说,连下一代的教养问题都顺带解决了。
  连向来跟大儿媳不睦的李家的闺女李纨也是标准的贤妻良母。
  这时候要不是顾妩死扛着,早已经出现了这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风尚。
  不说远的,连荣国府的姻亲王家就严格恪守这一点,老一辈王夫人、薛姨妈就是如此,除了粗识几个字,基本也就教教管家理事,至于诗书什么的,那是一概不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