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个年纪,皇上要当真赐婚,只怕寻不到好的。”皇后还不知道皇帝的赐婚,大多数都是门当户对的,还有是那些臣子求的赐婚圣旨。皇帝日理万机,哪里可能知道那些女子的事情。
“她是大将军,要找一个配得上她的男子也难。”皇帝担心的可不就是这个,女子入朝为官,年纪大一些的,要是让他赐婚,他可做不来。
不是他杞人忧天,而是他觉得太上皇真的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让他去拉郎配。太上皇现在就是嫌弃事情不够热闹,嫌弃朝堂上斗得不厉害,就想着给他搞事。
皇帝也没有办法,太上皇是他亲生父亲,手里也有一部分人。
这让皇帝就只能听着,所以他现在就只能想着太上皇不要再闹腾了。
太上皇现在还真没心思去管那些女官的婚事,他又不是媒婆,管这么多事情做什么。官媒又不是摆设,民间也有媒人。
邢家,薛蝌前来邢家见邢岫烟,他想了许多天,还是觉得要过来跟邢岫烟说一说。
“岫烟,你可想过要参加科考?”薛蝌心想两个人已经定下亲事,邢家又处于弱势,只怕邢岫烟参加科考还得考虑他。
“暂未想。”邢岫烟明白自己的水准,在闺阁中女子吟诗作画倒是还好,要是去科考只怕不行,“我是读过书,但没有不及那些举人进士。科考考的不是简单的吟诗作画,考的是江山社稷。”
“你若是想去,也可。”薛蝌道,“我薛家没有阻止你去科考的道理,即使你嫁入薛家,依旧可以参加科考。”
邢岫烟微微摇头,“我可不成,若是让……让儿女去参加科考,倒是可以。”
她不想那么累,不是不想给家里争光,而是她现在年纪已经大了,水平有限。邢岫烟不认为自己能考出一朵花来。考不上,那也就没有去考,倒不如安心嫁人,这也简单,再想着让孩子去科考,便可以了。
邢岫烟从小生活在贫困之家,明白怎么过才是最好的。人当知足,不应该去谋求自己求不得的,她现在就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前些天,表嫂还说过了。”邢岫烟道,“思考了几日,便觉得还是没有那个能耐。就算现在去努力,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
薛蝌没想到邢岫烟竟然会这么说,他还以为邢岫烟会想去参加科考,“你不差。”
“不差是不差,可是还是比不上那些学子。”邢岫烟轻笑。“不必觉得我是因为薛家才不参加科考的,我自幼便跟着父母寄居寺庙,虽然没有见过大世面,却也受过不少苦楚,明白该怎么做的。”
邢岫烟不想要功名吗?不,她想要,可是她又明白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不是不想尝试,而是没有尝试的必要。
说到这个,邢岫烟倒是想到一个人,妙玉。
如今,妙玉倒是在京城,借住寺庙里。她是一个代发修行的尼姑,因着她师父的原因,入了京城,她师父去世之前,让她留在京城,说是妙玉的机缘在京城。
在《红楼梦》里,妙玉是要被接去大观园住的。只是现在没了大观园,妙玉依旧待在寺庙里。
女子可以入朝为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妙玉的耳朵里。
妙玉便想,难道这就是师父所说的机缘吗?妙玉这几年一直都在等着所谓的机缘,可是一直等啊等啊,却没有等到,如今听到女子可以入朝为官的消息,便觉得这个便是她的机缘。
“靖远将军裴钰便是一个女子。”丫鬟走到妙玉的身边,见着妙玉捧着一卷书,继续道,“皇上没有处置裴大人,还让她继续当官。”
妙玉思考,她是出家人,出家人如何好去参加科考呢。
“姑娘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何不试一试呢。”丫鬟道,“您的师父让您留在京城,只怕等的就是这个。”
“且让我思考一二。”妙玉现在还拿不准主意,她本就是官宦人家,因为一些事情才出家的。她若是去参加科考了,便不能以出家人的身份,得先还俗。
要是真还俗了,便也不好住在这寺庙里,还得找个居所。
第137章 妙玉还俗
妙玉本是一个清高之人, 哪里想过女子还能科考。猛然间得知女子能科考了, 她自然要多加思考, 但她心里认定师父说的机缘就是这一个。她在寺庙里借住许久,也见过不少贵夫人,可即便如此, 那些贵夫人对她也未如何。
她也不好一直待在这寺庙里, 妙玉跟寻常的出家人又不大一样, 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儿。
妙玉心里清楚, 她仔细思考了两天,便去住持那儿。
“阿弥陀佛。”妙玉见了住持,便把自己的来意跟住持说了, “贫尼……妙玉打算去参加科考。”
既然决定要还俗了, 就不能再自称贫尼。妙玉借住寺庙许久,寺庙的住持对她也算不错。
“那便去吧。”住持没有阻止妙玉, 妙玉本就六根未净, 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妙玉的师父跟她有些渊源, 那人跟她说过,让妙玉在这边住几年, 妙玉很快就会等到她机缘。
如今, 女子能够参加科考, 而妙玉素日就喜读书, 明白不少道理。若是妙玉愿意去科考,愿意造福百姓,那也是极好的。
住持哪里可能阻止妙玉, 只希望妙玉不忘初心。
“我这里有些银钱,就当是给庙里的香火钱。”妙玉没有白住寺庙,这些年来,也有给寺庙一些银钱。
“贫尼便收下了。”住持没有跟妙玉客气,“你此次还俗,以后便不是出家人了。只是你一个女子,在外多有不便,你不若去长宁侯府走一遭。你师父圆寂之前,便也说过,若你有朝一日下山,去往那繁华之地,还是得找一找人。”
妙玉本就是一个妙龄女子,长相又很貌美。一个女子带着丫鬟婆子,哪里有那么容易生存的,哪怕妙玉本身有不少银钱,这也极为危险,总有那不轨之徒盯上妙玉。
妙玉微微蹙眉,她不愿意去麻烦别人。
“你心气高,可山下到底不如山上。”住持继续道,“可你还是听听你师父的话,还俗后,这性子也得改改。”
住持是一个出家人,本不应该说这么多的,可是妙玉到底在寺庙里待了许久,她也知妙玉是一个不错的人物,只是心性高,以至于让人觉得她清冷,不愿意过多接触。
寺庙里的那些尼姑便不愿意跟妙玉多接触,那些尼姑的俗家身份也不如妙玉。
“若你真的当了官,就得为百姓着想,得离百姓近一点。”住持见妙玉一副清冷孤绝的模样,到底不大放心妙玉,“否则,即使你当了官,只怕也是……”
要是妙玉继续如此,一来可能被人孤立,二来就是不作为,没有为百姓做事。住持不愿意看到这两种情况发生,即使她是出家人,也得跟妙玉说这些,再有下一次,只怕她什么都不说了。
“妙玉明白。”妙玉微微点头,她以前只是觉得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什么好期待的,却又想要些什么,又什么都抓不到。
“长宁侯是为官不错,你去吧。”住持挥手。
“是。”妙玉双手合拢,拜了一拜。
两天后,妙玉便搬去了新买的宅子,搬了宅子的第二天,便去了长宁侯府。
贾敏听闻妙玉来了,便让她进来了。贾敏已经许多年未见妙玉,就是去了寺庙,也不一定就是去妙玉借住的寺庙拜佛,去了,也不一定就遇上。因此,贾敏见着妙玉时,不禁感慨,当年的小姑娘已经长这么大了。
妙玉已经换下出家之人穿的袍子,改成了寻常姑娘的装扮。
“夫人。”妙玉给贾敏行礼。
“来,坐。”贾敏笑着道,“这是要参加科考吗?”
最近就这一件事情闹得最厉害,有不少人家的姑娘都想去考一考,考一个功名回来。
“正是。”妙玉回答,“已经从寺庙搬到京城了,这才来拜见夫人。夫人来京城多年,妙玉都不曾过来,还请夫人见谅。”
“你这孩子,客气什么。”贾敏见着妙玉的气质比较清冷,心想是妙玉在寺庙待久了,才变成这样的,“你一个人住在外头,只怕不安全,不如这样,我给你选几个护卫,你带过去。”
虽然妙玉没有开口说这些事情,贾敏却是懂得的。妙玉之前住在寺庙里,寺庙里人多,又是香火相对旺盛的寺庙,妙玉住在那边也算是安全的。可妙玉搬到京城里住了,她身边的丫鬟、婆子也是女子,不顶用。要是真有人要欺负妙玉,还是能翻墙去欺负的,还是得给妙玉找几个护卫。
贾敏曾经见过妙玉的母亲,若不是妙玉的父母遭难,妙玉如今也不用独自一个人面对这些事情。妙玉出家,空有那些银钱和值钱的物件,如今还俗了,若又没人护卫,只怕妙玉也很难在外头活下来。
妙玉这一次过来长宁侯府,本也是想着这一件事情,没成想自己还没有开口,贾敏却已经说了。她抬头看向贾敏,见到贾敏脸上的笑容,心想难怪师父临终前说让她日后找长宁侯府。
“多谢夫人。”妙玉感激地道,“妙玉此次前来,还有一件事情。”
“说吧。”贾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