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是军工行业了哦,或者说现在不是。我这次和他谈的是一个游戏企划。”
“游戏?”
“搭载在VR平台上的虚拟游戏宇宙,名字暂定是绿洲。”
“现在VR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普及民用了吗?实验室外还没怎么见到诶。”
她印象里VR技术早归早,但设备的优化和普及都是很后期的事情了。之前在1973年她也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科技树点得似乎非常之歪,有些地方和她印象里差不多甚至稍微落后,有些方面却跳跃式地发展,水平之高令人惊奇。
“这就是为什么要谈合作的原因。不过目前的瓶颈不在技术高度而在设备成本,现有设备的效果已经足够支撑游戏了,只是成本还没压下来。等年后一期工程渲染完成,就可以边试玩边改进设备。我个人还是挺看好这个项目的。”
“如果设备问题能够解决,确实很有前景,想想有生之年能玩到大型VR游戏还是很令人振奋的。”
立香一边搭话,一边在心里回忆话题是怎么从虚拟行星模型毫无违和地转移到虚拟游戏宇宙的。
虽说沉迷虚拟世界的确实很符合医生的风格就是了……
漫无边际地又聊了一阵,右边肩膀上忽然一重。
立香转头看了看,发现医生靠着她睡着了。
听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无法独立完成,还要依靠X教授帮忙才能校正的工作绝不可能是什么简单工作,这些Caster是一个个都准备过劳死吗。
转头看一眼左手边电子屏幕里的贾维斯,这位不知何人设计的高级AI会意地调整了座椅的角度方向,并将驾驶室的光线调到了微弱柔和的夜灯模式,飞行高度也调到了气流最平稳的区域。
立香顺手把挂在一侧的风衣取了下来,盖在他身上。
又过了大约五个小时。
美丽的曙色在天边浮现,漆黑的天幕一点点过渡成蓝色,天际线破开一缕柔和不刺眼的浅金。
“医生?”
她侧头低声询问。
“嗯……”
搁在右肩的脑袋轻轻动了动。
“我们到了哦。”
“唔……”意识还有些不清晰,他隔着衬衣衣袖握住立香的手臂,“贾维斯,麻烦你自己开回去吧。”
处理各种临时危机经验丰富的立香及时拽住了孤零零留在一边的围巾,果然下一秒的坐标已经不在飞机上,而到了那幢位于马里波恩的公寓内。
感谢霍格沃茨图书馆里那些前代巫师留下的实用家务咒语。
立香对自己和医生各扔了一个清理魔咒之后把人放到床上,盖上被子。
“好好休息吧,有事醒来再说。”
她合上房门,自己也到楼上属于自己的房间睡了。
室内重新恢复安静。
作者有话要说:
圣诞节=收礼物+送礼物+开节日语音
披衣服的梗是官方新出的概念礼装图集的封面,医生身上披着咕哒的衣服。
第24章 圣诞前夜
想安安稳稳睡个好觉终究是个奢望。
看着纷纷扬扬在空中飞舞的白色花瓣,立香的表情有点木。
“梅林……”
你不是应该在纽约圣殿加班、加班、加班吗。
为什么又跑出来了。
“之前不是说有事要做?”
“嗯,我觉得立香的事比较重要。”
“我看你是自己加班就不肯让别人好过……”
“唔,明明换了一个世界,居然还是拥有这么准确的判断力!无论如何,以后还请务必进行更深层的睡眠呀,这样我才能更好地打扰你。”
……
指望梅良心的魔术师自我反省是不可能的。
立香揉了揉额角,走到他身边坐下。
纯白的花朵在两人身边簇拥,散发着芬芳的香气。立香伸手碰了碰那玲珑美丽的花瓣,指尖也仿佛沾染了几分柔软气息,仅从风景和气氛考虑,确实是符合梦境的梦幻场景。
“你已经把书看完了吗?”
“不是那一本哦。”
在梦中换回了白斗篷装束的魔术师从怀里拿出了一本新书,比他从立香手上借走的那本书薄了一些,但无论书籍的装帧风格还是纸页的材质和黄化程度,都和X教授送出的那本礼物非常接近,出版时间差距不会超过五年。
“温斯顿·丘吉尔的《英语民族史》,这一本是四卷中的第一卷,讲的是不列颠的诞生,希望你能在圣诞前读完它。”
立香从梅林手里接过那本书,只见书的红蓝封面上印着作者的头像照片,作者的名字也用和标题差不多的超大字号印在书的腰部位置,大概是因为作者本人实在过于有影响力。
温斯顿·丘吉尔。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在二战期间抗击德国走向胜利的首相,同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诺贝尔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由于他在描绘历史和传记方面的造诣和他那捍卫人的崇高价值的杰出演讲”。
他写的英语民族史或许包含了很多个人见解,或许是基于政治意图的片面选取的史料,但即便如此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作品。
“真稀奇,梅林你居然拿出了这么一本正经的书。”
“这叫什么话!我可是一直都很正经的。”
魔术师的脸上露出了孩子气的表情。
立香不是很想跟他计较这句话的槽点,因此很配合地点点头:“好吧,我换一种说法,你不觉得这本书跟你的画风很不符吗?”
一个传奇故事中的角色推荐严肃历史书什么的,稍微有点微妙啊。
“完全不觉得!这种‘在黑暗年代中唤起信念和希望’的风格明明应该让你觉得很有亲切感。总之拿出读攻略的态度来好好读这本书啦,读完之后你应该就有不列颠史基本考级三级的水平了。”
这又是什么奇怪的考级。
敢不敢先把X教授送的永恒之王还给她。
本来听到是王的故事已经有点不太行了,但现在勾起了她满满的好奇心,到底为什么不让她看,还要塞一本别的给她。
“好,既然东西已经送到,那么我就此告辞了。虽然我不会像X教授一样让你交阅读感想,但一定要在圣诞前读完哦。”
醒来的时候枕边多了一本保存良好的精装书。
梅林大概真的是从加班途中偷跑出来的,交代完就从她的梦境中退了出去,此后直到约定好的那天前都没有再见到。
立香看了眼床边电子钟上的时间,午休早已结束,差不多到英国人开始喝下午茶的时候了。
她也不是很饿,于是也不起床,把备用的两只方形靠垫叠起来垫到身后,坐在床上靠着床头翻看丘吉尔那本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一册,不列颠的诞生。
全书按时间线一章章往下说明,脉络非常清晰,第一章讲的是凯撒指挥罗马军队入侵不列颠岛的事,第二章讲了以布狄卡女王为代表的布立吞人对罗马的反抗,以及罗马成功征服不列颠,将不列颠变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政治家的思考高度、历史学家的广阔视角、演说家的煽动力、文学家的笔力与一个英国人对自己国家所怀抱的深深热爱让这本简史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再加上登场的主角有自己认识的英灵,甚至有自己经历过的特异点的原本面貌,立香看得十分入神。
第三章讲的是成为罗马行省的三百年里,罗马的文明和风尚怎样影响浸润了不列颠。
立香对英国的印象其实停留在维多利亚时代那个强大富裕的日不落帝国,但丘吉尔描绘了名为不列颠的小岛艰难挣扎的幼年期,土地贫瘠,封闭落后,一次次遭受侵略征服。
这时候才能理解亚瑟在白情收到蔷薇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说出“在我的故乡,这真是无法想象的奢侈形容”这种话。
舀完一罐酸奶,她继续往下翻,来到第四章。
没看多久,她就发现自己刚才想到的名字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书页上。
“亚瑟王和圆桌骑士……?”
不是说亚瑟王传奇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后人虚构的吗,怎么会出现在正史里。
这种诧异的心情甚至压倒了对梅林果然只会送王的故事的吐槽。
她将垫在身后的靠垫往上挪了挪,身体坐直,书本往前翻回两页重新阅读,防止有漏看的部分。
“根本没有亚瑟其人,至少不能证明此人存在。”
稍后一些的段落里,不出意料讨论起了亚瑟王真实性的问题。
然而作为作者的丘吉尔态度十分明确,明确得近乎煽动——
“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也应该是真实的,甚至比我们知道的真实更为壮丽。”
“亚瑟曾作为不列颠野战军的指挥官,率领人马转战各地,当地民众携手抗敌,一旦认可了这些史实,那么对于斗争细节、战争场面的描述就大可各抒己见了。”
“亚瑟王的传奇在苦难深重的黑暗岁月广为流传,因为他的形象承载了人们对救星的期冀。”
曾照亮了比夜更深的乱世之黑暗,唤起人们心中的信念和希望——
将那样的传说凝聚升华而成的结晶,就是亚瑟王那柄清澈至极也闪耀至极的星之圣剑的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