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哭着呼救,誓死不从,可道士们却没有一个出来救援。她最后因气力不足,终于还是被班行达所污辱。班行达还将她捉回,锁在一间屋子里。可是第二天,班行达到屋内想继续侮辱玉女时,却发现昨日那个美貌女子,居然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瘦病异常,连话都听不清楚。班行达啧啧称奇之后,就将老迈的玉女丢弃,最后不到一个月,她就丧命了。
PS:这个故事是由记载于《太平广记》中的真实传说改编,当时看到之后,就觉三观尽毁……(案件内容请看作者有话说)
双成双手都在颤抖,沉默地递给陆压,陆压瞧完之后道:“怎么会这样容易,好歹也活了快一百岁了。”
杨戬道:“这与她所修的道术有关。她所修炼的应该是素女功。这种功法只适合女子修炼,前期实际就是缓慢的淬体过程,通过断绝五谷,服食灵药,来保持身心洁净,元阴充沛。这时除了身姿轻盈外,实际与凡女并无差异,但是如此坚持一两百年,修成清净无垢之体后,再来修炼法术,就有一日千里之功。只可惜,她才刚刚起个头,就前功尽弃了。”
双成的拳头都攥得死紧:“那个王八蛋呢?!”
杨戬道:“自然转世投胎去了。玉女死后到地府状告班行达。可班行达辩解道,玉女本就是道观的婢女,他已经向观主买了她,她就是他的所有物。主人对待奴仆,本来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况且,他也没想要她的命,他在事先并不知道奸/污她的后果,最后,阎罗判决,罚他五年鬼役,之后就又投胎去了。”
做出这么龌龊的事,毁了一个女人的一辈子,就只被罚了五年劳役。流黄挥金剑感应到双成的怒火,不断抖动,发出声声剑鸣。陆压忙按住她,对杨戬道:“你是想借这桩案件,改变仙女们的婚姻规定吗?”
双成一愣,杨戬挑挑眉:“没有看起来那么蠢。”
陆压气急,双成忙道:“您能具体说说吗?”
杨戬施施然起身:“玉女是有仙缘之人,可最后沦落到这个下场。班行达固然是罪魁祸首,可那些道士,她名义上的主人也是重要凶手。他们之所以能对玉女施加束缚,死后还能逃脱罪责,就因为尘世的主仆关系。那么,为了保护这些有仙骨的女子,避免悲剧的重演,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予她们更多的个人自由,比如,无论是父母还是长官、主人都不能干涉她们的婚嫁。一旦干涉,就是触犯天条,天庭有权解救这些女子。”
陆压无语道:“这就是钻法条的孔子。制定这条法规是为了凡间的女子,可七仙女和三圣母却也在法规的约束范围之内。如果法条通过,她们俩也不必受父母长官的束缚,那就可以无罪释放了。你想得是挺美,可天界那么多神仙,哪个不是聪明人,岂会连这点都看不出来,如果六御联席中三省长官坚决反对,到头来还是白忙活。”
杨戬道:“所以,我不能出面,你也要掩饰好身份。同时,应再加一条,女仙之事最终决定权应该在王母娘娘手中。”
双成喃喃道:“这样,他们只会以为这又是娘娘夺权的把戏,不会想到,我们的目的其实是在天庭的女仙。可是,就算成功了,我娘的命运依然不能自主,只是决定她命运的人由玉帝换成了王母而已。”
杨戬摆摆手道:“岂不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的目标太大,太过心急,所以才会失败。而我这个,就没有你的那么显眼,受到的阻力也会小上许多。再说,王母娘娘那边,比玉帝要容易说服得多,至少她目前需要我母亲与我师门的援助。”
陆压思索片刻道:“那个叫玉女的女人还在吗?”
杨戬点点头:“因怨气太重,一直滞留阴间。”
“我不得不泼你们一盆冷水。”陆压皱眉道,“这个女人四十岁才遇仙,又遭受这样的命运,从另一方面也论证了,她其实仙缘淡薄,就算成仙,估计也是个小角色。事隔多年,又是个小人物,就这样就想动摇天条,砝码太轻了。”
陆压看向董双成:“最近可有什么天资卓绝的凡女有成仙之机,与其去挖当年的旧事,不如你们现制造几桩骇人听闻的事件,结合当年的惨案,一定能引起轩然大波。当然,我不是让你真弄几个姑娘被那什么,在千钧一发时,你可以把她救下来啊。天庭那边,你好歹弄上去那么多女人,挑一些与你交好,比较有正义感的,为你打抱不平,争取形成群体舆论,到时候凌霄殿会审,多少会有一点帮助。”
双成点点头,接着默了默道:“你还记得,我们在成都府见过的那个小姑娘吗?”
未来上洞八仙之一何仙姑,被父母逼着成婚,差点失去元阴,无缘仙道,八仙无法聚义,得道遥遥无期。这件事,绝对够骇人听闻了吧……
好几年过去了,豆腐坊的何秀姑早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削肩细腰,长挑身材,春山眉黛,秀美绝伦,虽荆钗布裙,却不掩明珠光辉。由于双成昔年所赠的仙桃,她不仅身轻如燕,而且能预知气象祸福,所以远近闻名,仰慕求娶之人,更是数不胜数。然而,她一心向道,日日除了帮父母劳作,就是抄经读经,半点儿不愿沾染俗世纷扰。
女子十五及笄就可以嫁人,已满十八岁的何秀姑照常理应当是好几个孩子的母亲了,她却始终孑然一身。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这种奇怪的现象,昔年待你如珠似宝的父母,在得知你不愿嫁人之后,一下就换了幅面孔,就像你是捡来的一样,日日瞧你不顺眼,一开口就是逼婚。何秀姑如今也面临这种困境。
她背着装满山泉水的木筒在山间徜徉,格外珍惜这一段清净的时光,因为一回到家之后,面对的永远是追求者色眯眯的目光,父亲的长吁短叹与母亲的斥责威逼。
阳光透明如醇酒,林间有新绿澄如碧玉。小径旁的野芳幽香扑鼻,翩跹的蝴蝶上下飞舞。秀姑见状不由露出灿烂的笑容。忽然之间,飞出一只粉色的蝴蝶,大如团扇,其上花纹美丽异常。秀姑见之心喜,就想扑来细看,竟然就这般追着蝴蝶而去,绕过青青的藤蔓,踏着茵茵绿草,穿过茂密的树林。
何秀姑越追越觉得有些稀奇,她身手矫捷,在山地之中都如履平地,这次居然抓不住一只蝴蝶。正因这样的想法,她越发坚持起来,非要抓住它不可。就这样一追一赶,不知过了多久,蝴蝶突然消失了踪影,何秀姑一面拭汗,一面在草丛中打转:“怎么可能,明明刚刚还在这里啊……”
她拨开草丛,往外一看,登时呆若木鸡。
这山她自小就来,可从未发现这么一处所在。野溪之上,飞桥如长虹,连接对岸。对岸则是如屏芳景,艳杏烧林,缃桃绣野,夭夭灼灼,深红浅红。她愣愣立在桥边,不敢置信道:“这、这是……”
她正犹豫要不要过去看看时,对面桃林之中忽然响起笙声。笙歌嘹亮,穿云裂石,仙鹤闻声而来,在桃林上空翩翩起舞。何秀姑见状大喜过望:“这样的异景,一定是神仙!”
她放下背上的木筒,踏过竹桥进入桃林,寻着笙歌而去。可明明是顺着声音走,到头来却不见人影,周围红香绿玉一片,景致看起来都是一模一样,待再凝神细听时,声源居然又换了一个地方。
何秀姑绕了不知多少圈,最终竟然回到了桥边。她心知必是仙人不愿意外人打扰,可她一心想要成仙,怎么能错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她跪在桥畔连连叩首,道:“弟子何秀姑志心朝礼,恳求仙人赐见。”
这磕了不知多少下,她已然头晕眼花,这时里面方传来声音,听起来居然像是个年轻女子,清脆婉转至极:“你连我是谁都不知道,就口称弟子了么?”
何秀姑闻言面色绯红,她赧然道:“不知仙人尊姓大名?”
里间之人并未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曼声吟了一首诗:“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上游玄极杳冥中,下看东海一杯水。海畔种桃经几时,千年开花千年子。”
第155章 杨陆媒氏为传音
这么年过去了,何秀姑早已不是当年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此歌名唤《王母歌》,又称做《玉女歌》。这些年她午夜梦回,脑海中总是一遍遍浮现当时的情景。她被逼婚逼得快崩溃时,总是在想,如果她机敏些,跟着那个老爷爷,是不是早就成仙了道了,不必受这些尘世束缚了。本以为,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没想到,真是得天之幸!她之前还奇怪,一个老爷爷为什么会在她问名字的时候答《玉女歌》,原来都是仙女的伪装。
何秀姑激动地脸颊通红:“您、您终于回来了。秀姑一直没有机会向您道谢,谢谢您,谢谢您!”
桃树突然发出声响,它们居然自己抽出树根走到一旁,让出一条道路。何秀姑忙走进去,双成正坐在石桌前,紫砂菱花壶中山子茶清香扑鼻,双成闻声回头,四目相对都有些惊异。
“都长这么大了。”双成颇有些伤感岁月如梭,“当年你帮我换钱的时候,不过这么点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