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强推完结+番外 (糯米水晶糕)


  …………………………
  钱尚书是个聪明的,被武平一席话点清醒之后,便在下午又进宫面圣去了,因为无外人在场,别人也不知道这个死要钱和陛下到底说了些什么,只知道陛下还留了他吃饭!
  朝中都在猜测,大约是户部拿出了一个让陛下满意的方案了吧。
  等到两广押送着木箱麻袋若干的队伍进京之后,原本都矜持着的朝臣们这可是忍不住了,恨不得天天围着十六打转,中心思想就仨字:
  要种子!
  但是出乎众人意料,这匹早禾的稻种,最后谁也没落得,全部都被收归皇庄去了。
  因为陛下说,早禾乃是南边的稻种,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谁也不知道早禾栽种到北边之后到底是何情况,贸然叫百姓改种,万一欠收,则损害了百姓利益,不若现在皇庄试种一年,以观后效。
  啊,陛下说的这么有道理,又有三位阁老之中的两位都点头赞同,纵使其余的人再怎么心急,也是没用的了。
  倒是另一样随早禾种子一起入京的东西,一开始并不引人注意,却在不久之后被广为人知。
  …………………………
  京城的冬天多下雪,下雪之后,出门便格外麻烦,尤其走了几步,雪水渗到鞋底鞋面里头去,纵使是千层底,也抵不了几步路。
  这日,学士们讲课完毕之后,大皇子喊住萌哥儿:“贾将军有包裹给你呢,父皇叫我同你说一声,先别急着走。”
  萌哥儿楞了一下,继而很快想明白:爹爹要给我的包裹定然是什么不一般的东西,所以才要在陛下面前过一过的。
  等他从大皇子身边的贴身侍官手里接过一个包袱之后,觉得这手感有些熟悉啊——怎么像是先前环三叔给爹爹寄来的胶球呢?


第435章
  萌哥儿抱着包袱,出殿门之后还有点懵, 一旁的小太监很有眼色地弓着身子伸手来接这位小爷手里的东西——哪能让这位直接抱着这么大一个包袱走到宫门口呢, 自己要真这么傻呵呵地做个‘引路并且只会引路’的内侍, 明儿就能被初一爷爷撸了差事!
  贾萌行至宫门口,禁卫军们早得了信儿这小太监帮贾家小公子捧着的东西是陛下那儿赏的,便走个形式查看了一下就放行了。
  一更数年如一日地准时准点在宫墙之外候着——每天, 天不亮他就陪着萌哥儿一起出府, 然后回府去处理日常事务, 三不五时巡视一下铺面, 中午小眯一会儿, 看着日头差不多就来宫门口候着,再把萌哥儿安全带回。
  今日见萌哥儿身边的小太监抱着东西, 他也不吃惊——咱们萌哥儿得陛下和娘娘的欢喜, 三不五时有赏赐也是正常的。遂他伸手接了, 还顺手给小太监塞了几个银锞子,叫这小太监十分欢喜, 哪怕刚才一路走来冷风吹得冻手也觉十分值得。
  萌哥儿上了马车, 一更倒是不用赶车的,遂也坐在车厢里头, 笑眯眯地问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小主子:“是陛下还是娘娘的赏赐?”
  “是爹爹寄来的!”萌哥儿笑着摇摇头, “只是不知道爹爹为何没让车队的人带来。”
  “许是什么十分要紧的东西吧?”一更如是猜测。
  “或者是……什么新奇的、需要‘上行下效’的东西。”萌哥儿隔着包袱再捏了捏里头的东西,“打开看看!”
  一更也没矫情,在他眼里,首要是要听爷的话, 其次自己被留在京城不就是让萌哥儿差遣起来更为方便的吗?至于什么从陛下手里转交给萌哥儿的这个包袱到底是爷在南边弄来的什么好东西——这还用问么,一定是爷给他亲儿子置办的好东西啊,不然怎么会点名是送给萌哥儿的呢?
  打开之后,却发现,是一叠一叠捆好的鞋垫——不不不,看那中间低四周一圈带着边的样式,应当说是鞋底才对。只不过这鞋底既不是木头的也不是千层底糊的,而是一体成型的灰黄色胶面。
  胶质的东西有什么样的特性萌哥儿和一更都明白,现在见到这胶鞋垫,两人的眼睛就是一亮!
  同一时间的皇宫内,十六已经穿上了胶底鞋——真不愧是一国之君,从收到胶鞋底看到开始,吩咐宫人按照宝玉所说缝制鞋面,宫人的手速也就简直了,不出半个时辰,一双黑色缎面绣如意云纹的橡胶底鞋就呈到他案头。
  宝玉很贴心,不论是进献给十六的这一份还是托付十六转交给自己儿子的那一份脚鞋底子全部都是码数齐全的,所以十六只是下令让人赶工,但是初一眼尖地直接挑了陛下的尺寸,如是,十六可以说是北地第一个穿上胶底鞋的人了。
  …………………………
  萌哥儿从宫中带回来赏赐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这一回听说这是宝玉这个当爹的托陛下中转的东西,所以大房二房的人都很好奇,是夜,聚集在老祖宗院子里,想要开开眼——当然,贾赦是照例不在的,不过也没人在意他出现不出现。
  萌哥儿傍晚归家的时候就把这玩意儿给老祖宗看了,众主子吃晚饭的时候,鸳鸯就带着几个针线灵巧的丫鬟把原本背着的几付鞋面给套用在了胶底上,虽然瞧着有些奇怪,但是老祖宗饶有兴致地试了一圈。
  “怎么样,老祖宗感觉如何?”要说最关心胶鞋底脚感的,莫过于贾政了,毕竟这么多年的工部侍郎不是白干的,当年庶子给嫡次子送的胶球那是没被他瞧见,不然他当时应该就有发散思维了。如今见到更加成熟的橡胶制品,看到这灰黄色的胶鞋底,贾政首先想到的就是防水,随即很快又想起了避震。
  老祖宗如今都已经九十四了,哪怕是从厢房走到花厅,鸳鸯等人都不敢不搀扶,就怕哪时间天黑路滑叫老祖宗摔了。但是今天,明晃晃的荣庆堂花厅里头,老祖宗下地走了几步,然后又走了几步,步子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拖沓,之后还特意在地上蹭了蹭,花厅中打磨得平整光滑的青砖面儿竟然一点都不滑!老祖宗笑眯眯地说:“这鞋底子可真软和,并且半点不打滑。”
  贾政手里拿着放在胶鞋底一起的、宝玉写的信细细看了,又说:“宝玉说这鞋底还防水,鸳鸯,拿水来。”
  好么,鸳鸯拿来一盆浅浅的水,贾政迫不及待地把一只胶鞋底放进去——果然半点不渗水。
  这可真是好东西!
  雨天雪天,最怕就是弄湿了鞋子,或者鞋底打滑。
  贾政想得更加全面,盯着那十几双胶鞋底,眼睛直发光要不是老祖宗发了话,大家分一分,恐怕他就只舍得匀出老祖宗的份儿,其余都抱走去琢磨这橡胶的用处了。
  不过知父莫若子,尤其宝玉这么多年应付贾政的经验可不是白得的,如今贾政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工科男了(尤其在他有意无意的引导之下,擅长建筑和基建方面),见到这样对于工业和生活方面具有十分潜力的玩意儿,一定是会想要深入琢磨用途的,所以胶鞋底的最下面,还有一小罐子密封的橡胶树汁。
  贾政心里舒坦极了,抱着罐子美滋滋地走了。
  于是一旁的萌哥儿深觉又学到了一招:哦,原来有时候,不只是可以和祖父请教学问,还可以这样让他忙碌起来无暇他顾的啊?】
  其余诸如邢氏和王氏这样见识一般般、眼界一般般的女眷,对胶底鞋倒是不怎么感兴趣——样子既丑又古怪的,也就是胜在一个雨天方便了吧,可是雨天咱们可以不出门或者乘轿子,也不会弄湿鞋子呀。
  【所以……呵呵……】
  邢氏是这么多年已经认清现实了,知道想要过好日子,就不能得罪二房,于是尬吹尬捧说胶底鞋好。
  王氏则是出于‘我儿做什么都是好的,我儿给什么都是好的,就算很丑就算很鸡肋也是好的’这个念头于是叫丫鬟们收好胶鞋底,昂首挺胸地走了。


第436章
  南边的冬天要比北边暖和多了,尤其是将军府里头的主人和下人们, 基本都是京城人氏, 从前呆过江苏, 又呆过京城,不少还跟着宝玉去过一趟西域,哪怕是大明最北边的黑省也生活过多年, 却从来没有一处, 好似雷州府这么暖和。
  听跟着爷身边的几位小厮说, 琼州岛上更加湿热。
  钱嬷嬷点点头道:“可不是, 不仅不下雪, 连霜冻也没有,这儿的树, 叶子也不枯不黄不落, 真是奇哉怪哉。难怪年初的时候整理行李, 爷和奶奶都说不必带棉被来。也幸好奶奶教人弄出了棉麻布,真当透气。”
  “我不过是瞎读了几本书, 还是小赵管事能干, 外头跑上跑下都是他出的力气。”小赵管事便是钱嬷嬷的长子,黛玉不适合出面的场合, 便是他代办了不少事宜的。
  钱嬷嬷摇头:“哪能, 外头人终究是看在爷和奶奶的面子上才给那小子几分面子的,凭他,谁知道是哪个旮旯头的排名?”
  黛玉见钱嬷嬷一把年纪,还兢兢业业地铺床、套被子等等, 便开口劝着:“嬷嬷总是这般费心,这些小事叫丫鬟们做着就是了。”
  一旁的赤儿等人连连点头:“就是。咱们奶奶都发话了,嬷嬷你就歇着吧,让我们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