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强推完结+番外 (糯米水晶糕)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糯米水晶糕
- 入库:04.09
正是听闻贾琏三不五时对许夫子的夸赞、目睹了贾琏的进步、以及自己过来听许夫子讲了一天的课,宝玉晓得许夫子是一个豁达不羁的性子,对贾家族学的当下的情况有所不满,但是碍于是聘来坐馆的,不好多说什么。
“宝玉,你瞎胡闹什么呢?”贾琏昨个儿看见宝玉领着小厮进来占据了最前头的座位时,那表情好似可以吞下一个鸡蛋。昨天他身边带着的那个小子倒是不显眼了,原以为是宝玉新收的小弟,结果对方也默默地坐到最后的座位上……亲爹娘,这么小年纪来夏锄班,现在的神童是要论打来计算了吗?
其实这只是贾琏的夸大了,至少许夫子就没觉得宝玉和武平是神童,充其量也就是基础扎实,比较勤奋罢了。
宝玉摆出纸笔,对众脸懵逼的蒙童与夏锄班学生说:“先前我与武平因故来了夏锄班,倒是我思虑不周了,现恳请许夫子考校一二,但凡百三千等蒙书,任意抽查背诵默写。也好为我等的莽撞行事做个了结。底下春耕班,但凡有能答出的,经掌塾与许夫子允许,也可升入夏锄班。”
这夏锄班和春耕可不一样。
春耕是蒙童班,凡贾氏族人中的男子,年满七岁,便可入学,笔墨自理,不收学资,五年后如学无所成,则或是继续念书(公费改自费)、或是另谋活计;若是有成绩优异,则可升入夏锄,继续苦读。
族学规定,升入夏锄班的学生依旧是笔墨自理,无需学资,除此之外,每年年末有考试一场,成绩优异者可得奖励:文房四宝并纹银十两。是为“勤学金”。
在夏锄班呆到了火候,便可以去秋收班,那里都是准备下场考童子试的学生了。每年二月举行县试,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于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
当初,贾珠便是十四岁入学。因现在入官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故而贾珠在成为生员之后便是另拜了名师逢三六九上门学习,自觉到了火候之后参加下一级乡试。第一次没过,第二次倒是中了,终于成为举人。然就败在去年的会试,现因岳父那边使了力气,进了国子监,是为优监。
宝玉也是正月后,进了族学之后才晓得这样的规矩的。于是颠覆了一开始他的印象,他原是将县试(包含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分别以为小学升学考、中考、高考与国考……
明白过来才发现,这步入读书人的第一步,县试可比小学升学考要难多了,不然哪里来这么多的白首老童生。
而偌大一个贾府,现在玉字辈唯一的举人便是贾珠,再下一辈从草的小辈里,连个生员都没有啦!
真可怕!数数宁荣大街前后住了千百来号的族人……
再接着,尽管宝玉断断续续在春耕班里呆了不足一个月,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六叔爷(贾代儒)年纪大了,实在不适合讲学,而他那孙子贾瑞……实在是不堪一提。
“宝二叔说的可真?”春耕班里头大部分都是小童,也有几个年纪略长的,自觉学得不错,不过因为某些原因,一直不能升入夏锄,眼见在不久就得掏钱上学(家里不会准许的)或者是去谋个活计(极大有可能会这样)。但是谋了伙计,一辈子的出息也就那样了,读书三四年,总是有人不死心的。
宝玉看了许夫子一眼,得到对方一个肯定的眼神,于是斩钉截铁地说:“自然作数。”
“好,那便算我一个。”说话的是贾府旁支五嫂子的儿子贾芸,现年十二岁了,到了明年便超过了春耕班学生的年岁限制。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很忙,没摸电脑,没办法感激小霸王们。回头列表郑重感谢。然后,过年很累,之前一直单身是被催婚,现在有个对象,又被催生孩子!我天,都还没见过家长,生孩子?
不,我想丁克。我不要变丑。我不能离开隔离遮瑕粉底液眉笔口红香水染发指甲油……我是大作比~我妈一直觉得她那么糙,怎么能生出我这样千瑟瑟的(家乡话)女儿。
第35章
贾芸的开口倒是□□耕班的人都吃了一惊, 这……芸哥儿这样子可是断了后路破釜沉舟啊, 如果被瑞叔晓得了, 可是不太妙。
恰此时,有人从门外走进来。来人正是贾代儒爷孙俩。
“聚众闹事,是都无心念书了?”贾代儒被贾瑞请来, 一路听到的话都比较片面,还以为是武平心有不甘, 煽动春耕班的人闹事。果然到了夏锄, 看到武平正在磨墨, “武平,你……”
没等贾代儒说出斥责武平的话语,宝玉便抢先给代儒行了礼:“六叔爷好。一众草字辈的小辈见我才入学没几日,就能来了夏锄,很是生出一些志气,倒是等不得年末的考试想要试一试了。宝玉想着, 他们既有这般胆量, 想必是六叔爷平日教导有方, 恰好今日一试, 也好叫他们服气我这个做叔叔的。六叔爷,您说是也不是?”
宝玉一番话, 赞许了春耕班学生的志气,又吹捧了贾代儒教学的功劳,最后有些孩子气地表示这是比试,是自己这个做叔叔的要立威风, 贾代儒倒是不好驳了这事儿了。
再者说,代儒觉得这一年一度的考试早考晚考都没甚区别,自己班上的那些个应当都不是宝玉的对手,倒是不怕老太君的心头肉被下了面子——如此说来,对自己那侄儿贾政的嘱托也算是有所交代。
倒是贾瑞暗暗道不好,搀着贾代儒说:“这,考试都是在腊月里进行的,如今恐怕小子们都没做好准备哩。”
然而在一旁看好戏的贾琏似乎看出其中一些名堂,到底是站在宝玉这边的,不耐烦地催促:“什么准备不准备的,我看春耕班里头很有几个年岁大的,拎出来试一试又怎么了。那便赶早不赶晚吧。好叫这些小子们看看春耕同夏锄的差距。”
荣国府二房嫡子的提议,长房长孙又赞同,这事儿,便这么定了。
而春耕班里的人,除了贾芸之外,另有四五个跃跃欲试的学生,大多是年岁已经较大的。
如何考校此处不多做笔墨,宝玉、武平与春耕班另六人一起搁笔,最后显示宝玉、武平、贾芸、贾蘅皆具备进入夏锄的水准,另有一子唤作贾芷,稍稍差一些火候。
许夫子提议:“宝二爷与武平既是半途进入春耕的,现在直接再进夏锄倒是好说。倒是这贾芸与贾蘅既已接受贾掌塾教育多年,很该善始善终,将这后半年念完。一来可以夯实基础,二来也可促进春耕中其余学生向上……不知贾掌塾意下如何?”
因为贾芸与贾蘅的争气,算上贾芷,今年年末最起码春耕有三人可入夏锄,比往年的情况倒是好了不少。
这样的结果于贾代儒来说非但没有丢面子,反而还挺不错,于是他也捻了捻胡子应下。
眼见贾瑞在一旁转眼珠子,宝玉拉了拉贾琏的衣袖,于是贾琏再次开口:“就这么简单的事儿。那年后贾芸、贾蘅便来夏锄,贾芷……想必再半年,水准也够了,六叔爷,你说是不是?”
事关“升学率”,贾代儒点头:“只要他这半年不贪玩,应当是可以的。”
于是最后,贾代儒领着一群春耕的学生回去了。贾芸等三人暗暗相互使了几个眼色,留在最后走,与宝玉等人作了个揖。
宝玉与武平留在夏锄。
如此结局,让跟在贾代儒身后的贾瑞直想跺脚:唉!唉!
诸事完结。许夫子安顿好了武平:“你个子小,当坐到前头来。”便继续讲课。
课间小憩。
“谢过琏二哥啦。”宝玉对贾琏拱手。
“只一句空口白话我可不依,要怎么谢我?”宝玉的感谢不无道理的,因为贾琏毕竟年纪大一些,说出来的话在贾代儒面前更有分量——盖是因为代儒虽然知道贾母疼宝玉,但是贾宝玉年幼,这么一比较,老祖叔爷打心眼里还是觉得作为荣国府的长房长子嫡孙,贾琏的前途会更光明一些吧。
“且先记着,等琏二嫂子进门了,再与新婚贺礼一道给你?”宝玉调笑。
【我堂弟的皮好厚,我竟无言以对。】
没错,贾琏这年纪也有十五了,老祖宗算是看明白的,指望邢氏给他张罗个靠谱的媳妇儿是不能够啦,于是只好托了王氏出门子交际的时候去留心一下。看来看去,王氏给贾母几个姑娘家备选——皇亲贵胄那是做梦,几品大员的女儿那也是不用想,贾赦身上不过是一个虚职……端是高不成低不就。
好在数一数贾琏也不是没有优势的:琏二的亲妈死了,嫁进来的姑娘上头没有嫡亲婆婆,继母毕竟好应对得多,另外,小姑子迎春也是庶出么,更不必担心她刁钻;第二,尽管那公公贾赦领着虚职,可也是一品的,轮到降等袭爵到贾琏也是二等,贾琏的嫡子还能轮到三等奖军……贾琏这样的条件,也有人家考虑起来觉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