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强推完结+番外 (糯米水晶糕)


  “什么毒?”太子追问。
  “应当是,十日醉。”沈千针答。
  【听也没听过……】在场的众人心有一致地想到。
  “如何医治?需要耗时多久?可能完全康复?”太子再问。
  沈千针答:“草民只是游历四方的时候听说过这种毒,并未解过。”
  乾清宫中,一片哗然。
  虽然众人见到皇帝怎么都唤不醒,就大约猜测了万岁爷这恐怕不是‘病’,但是刚才御医拿捏着不敢说中毒,他区区一个民间非官方册封的‘神医’有什么底气说整个太医院不敢说的话?更别提他居然说自己只是听说过这种毒,并没有解毒经验!
  点破了陛下中毒这件事,就代表了需要追查下毒的人——可是如今,没有时间了!乾清宫内,没有时间了!
  虽然现在皇宫乃至整个天下的主人昏迷不醒,但是皇宫中的禁卫军仍旧是尽忠职守地守卫宫殿,但是,齐郡王一开始就靠着攻其不备占了大便宜,在禁卫集合之前就打散了对方的队伍——下手之快准狠,叫人不得不怀疑,铁甲禁卫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齐郡王带着人破了顺贞门之后,还在御花园和殊死抵抗的禁卫打斗一番。终于还是他带着的人更为狠辣,走的是江湖的路子,路数繁多、攻势下作,竟然在两刻钟之内闯过御花园、破了坤宁门、绕过交泰殿、直奔乾清宫!
  乾清宫中,禁卫一次一次来报,就连方才跟着十六而来候在殿外的楚沂、孙云飞等人,都已经另收了武器,准备投入到防守之中——别忘了,他们原就是乾清宫的铁甲禁卫。
  户部尚书谏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眼见乱臣贼子要至乾清宫外了,太子殿下请带着陛下暂避吧……”
  然后礼部尚书却说:“陛下如今不宜挪动,依臣只见,请派人与齐郡王喊话,争取时间,以待京中守卫赶来支援。”
  兵部尚书郭大人摇摇头:“只怕先前因为诸郡王遇刺的事儿,京中守卫分散开来,一时半会儿赶不来!”
  “京郊大营赶来也不远,正好包抄齐郡王……”
  工部尚书的孙女阴氏是闽北郡王妃,而闽北郡王和齐郡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往日愣不隆冬的阴大人现在啥意见也不敢发表……
  ……
  六部尚书里,认同暂避的和附议固守抵御的三三开,于是众人又把眼光移到三位阁臣身上。
  三位阁老中平日是默认了以陈阁老为首的,今次他主张暂避。
  蔡阁老认为不战而避太窝囊。
  卫阁老往常都是和稀泥的,见所有人都盯着自己看,居然还说出了一句有建设性的话:“安知退走未有遇伏也?”
  对啊,谁知道避走出宫,外头有没有埋伏呢?
  在宫内,好歹有不断整队出来的铁甲禁卫,禁卫们也是目标明确地直奔乾清宫护驾的。要是大家伙儿撤退了,这么几十个没有战斗力的人,恐怕走不多远,就被射成筛子了——此时乾清宫内,就连智商掉线的太子都明白了,今日刺杀弟弟们的杀手十有八/九就是老七的人,没跑了。又有小十六说了,杀手们用的是军中制式的武器,连弩/箭都是具备的……
  一群人抬着御驾、打着华盖和灯笼,跑出去当靶子么?
  太子本是想避走的,但是又恐出去被射成筛子,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还是靠阁臣和六部少数服从多数,选择了先固守乾清宫。
  既是要守,就得立即安排防守事宜,不然禁卫投鼠忌器,也不知道上头对齐郡王是诛杀还是要活捉……平心而论,活捉比格杀勿论难多了,可是对着皇子,天然有敬畏之心的皇宫禁卫不敢下狠手,也是被逼着打退的一个原因。
  蔡阁老原是军中出身的,后来投戎从文,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见此自愿站出来去与齐郡王喊话谈判。
  “殿下,蔡阁老既是要与……交涉喊话,臣愿助阵。”不知如何称呼齐郡王是好,干脆隐去称谓。宝玉拱手,他实在是烦透了这些龙子龙孙们,尤其是齐郡王这样的,尽走歪门邪道,贩私盐、养死/士、搞谋/杀……光明磊落在哪里?
  当然,东宫也没好到哪里去:玩绑架、玩联姻、坑臣子家私、放出风声引倭寇北上就为了能够师出有名地遏制齐郡王势力(这是洪总兵悄悄告诉林如海,林如海转告宝玉的,宝玉还没来得及找机会告诉十六)……受害受苦的,都是百姓。
  作者有话要说:  土豪大大:
  哈哈哈,你们真是小说看多了,套路深,吓得我差点想玩神转折(并不敢)
  now理顺思路时间:
  如果没有宝玉替元春造势,元春是入齐郡王府而不是皇太孙府。
  如果没有宝玉宝应县救了十六,十六那时候死了,对皇后打击很大,皇后不久也会死。
  皇后提早死,太子和皇帝之间的缓冲没了(皇后、十六),然后太子内忧(宫内胡嬷嬷)外患(老七)被废,齐郡王登基。
  然而现在是:
  元春换老公,
  十六没早夭,
  皇后多活了几年,
  太子没被废(秦侧妃生的小郡主就是原著中的秦可卿,但是本文中宁国府的秦氏并不是原著的可卿,前文暗示过几次),
  齐郡王私盐案被揭露,
  江北大营北上抗击倭寇(明)、遏制山东(暗),
  老皇帝精神瞿烁,沈千针诊脉都说他身体好,
  所以齐郡王等不住了,动手了……


第110章
  “事关重大, 闲杂人等还是不要添乱的好。”刚被驳了撤退意见的陈阁老第一个出口呵斥宝玉, 仿佛要把刚才的恼火找一个倾泻地儿。
  宝玉没有理会迁怒的陈阁老,也不在意自己第二次被称为闲杂人等。而是转身给太子殿下、醇亲王行礼:“殿下, 蔡阁老既是要与……交涉喊话,臣愿助阵。望太子殿下、醇亲王殿下成全。”
  此时, 回神过来的十六也给宝玉帮腔:“皇叔、皇兄,宝……贾瑛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且让他随同蔡阁老一起去吧。”
  巧了, 太子和醇亲王都从各自的渠道听说过荣国府二房的贾瑛天生神力、身手好, 此时也不乏有病急乱投医的意思。
  尤其是东宫更为心焦,往前一步逼近宝玉:“你可有十足的把握?”
  宝玉还没开口,十六就出言维护:“情势危急,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贾瑛有胆识出来相助已经是难得了,皇兄难道还要我府长史立下军令状非诛贼首、不无罪么?”
  【贾瑛是‘我’府里的‘长史’, 并非东宫的人;本职也非铁甲禁卫,要十足的把握, 皇兄未免太咄咄逼人了。】
  说着, 十六扫视了一眼在场的宗亲和大臣们, 眼神之锐利, 一时间震慑住了不少人:“诸位,若是对自己身手有信心,此时站出来,才是真勇士, 日后父皇必有重赏。”
  真勇士?有重赏?也要有命享福才行/也要陛下能醒来才行!
  最终,由于卫阁老和稀泥,蔡阁老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下,吴郡王府长史贾瑛的请命被准了。
  陈阁老犹未死心,从旁说:“谁知其是不是哗众取宠之辈?”
  “此外,臣还需斗胆借用一物。”宝玉无视了陈阁老的哔哔,他不知道,这样一个口无遮拦胸无城府的人是怎么做到阁老之位的,听说还是出身世家?
  甩甩头,暂时不去质疑老皇帝任用人才的品味,宝玉指了指挂在墙上做装饰的紫檀贴犀角三石弓和箭/筒——那紫檀弓倒是和年幼之时陛下赏赐自己的那一把挺像的。
  (事后宝玉同十六闲聊说起这事儿,十六眨眨眼地说:“父皇挂在乾清宫的和赏赐你的三石弓,就是番邦进贡来的,同一批,当然像啦。”)
  【贾瑛要这个干什么?】
  以上是乾清宫内众人不解的内心……
  【莫非,他要以为自己可以拉开这三石强弓?呵呵呵,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以上是对宝玉观感不太差,甚至还有些欣赏的人,譬如安静如鸡的工部尚书、譬如爱屋(女婿十六)及乌(‘十六的人’宝玉)的兵部尚书。
  【哼,黄口小儿,目中无人。】
  以上是今日大失颜面的陈阁老以系的轻视。
  弓倒无事,太子做主叫人取下来了,但是箭/筒里的箭么……太子看了醇亲王一眼,醇亲王面色奇异,点点头道:“可。”
  最后,大家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念头,多贾瑛一个不多,同意放任他和蔡阁老一同出宫殿、上宫墙去了。
  并点了精锐禁卫军、弓/箭手随行保护。
  禁卫军统领刚才两度对东宫的命令置若罔闻,此刻却是肯听命了。
  宝玉不动声色地看了站在龙塌下首的第一人,平安总管一眼——那乾清宫的禁卫统领分明就是看了平安几眼之后才开始听任众人调度的。
  【一个太监总管,居然有这么大的权利,老皇帝莫不是被平安下了毒吧?】也不怪宝玉脑洞大,中国历史上还出过九千岁呢,【不对不对,如果平安是太子的人,早早给皇帝下了毒,太子早就能够登基了;如果平安是齐郡王的人,用什么十日醉啊,能给皇帝下毒,还漏了太子干嘛?统统在乾清宫家宴的时候放倒了,齐郡王直接登基,大家都不用这么麻烦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