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强推完结+番外 (糯米水晶糕)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糯米水晶糕
- 入库:04.09
后半句说的可是委婉,总归耆老应该知道军户制度。
果然不出小半天,汪小鱼就赶来了——耆老听说汪狗儿等三人想要从军,忙不迭叫人去拦,没在六垛乡的驻地找到他们仨,回头一打听:哦,这三人居然还算有脑子,先去找贾大人了。幸好,幸好!
最后,他们三人跟着汪小虾回去了,被耆老训斥得抬不起头暂且不说,末了,汪狗儿和汪狗蛋先被放走了,毕竟这两人胡闹的前科多,耆老看他们如今的样子也觉得不能要求再多了,反倒是汪壮被留下。
一把年纪的耆老看了看这个小半个月就瘦了一圈的汉子,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若不是这样的事情,壮娃子家里的日子是全村数得上的……唉……
最后,他也只能劝说:“你啊,你们家娃儿年纪还小,这事儿,也怨不得他,都得怪倭寇!”
汪壮眼眶红了红:“您也别劝我,都怪我平时太宠他了,叫他分不清轻重好歹的,要不他瞎胡闹爬上高台子去,他娘也不会因为他……早知道这样,当初他一生出来,我就该摔死他!”
耆老眼睛一瞪:“瞎说什么话!既知道是你原先太过宠爱了,现在反而怪他顽皮?都发烧那么多天也不给请大夫?家里被倭寇害死了一个还不够,还得在发烧烧死一个?”
“您……您就别管我家的事儿了,总归,我就当没有他这个儿子!”
“瞎胡闹,你还是汪家村人,就得归我管。”
…………………………
汪家村的男丁以极其积极地态度参加了自卫队,同时,京城的圣旨也下来了,宝玉因为焰火能够广泛应用于军情传递的功劳,又往上升了一个品级,成了从四品,距离他老子贾政(正四品的工部郎中)的品级只差一脚了,更是荣国府两房四个玉字辈男丁中官职最高的。
又恰逢宝玉和扬州巡盐御史、江苏府台林如海的掌珠定下了亲事,一时之间,小贾大人可谓是双喜临门。
江苏上下的人算是看明白了,往年一次次觉得贾瑛贾大人失宠,那都是讹传,人家依旧还是吴郡王殿下面前的红人;又因为今年殿下巡视高邮的时候特意去拜访了某乡的里正人家,一时间倒是也瞒不住一些事体,说殿下和贾大人是患过难的情谊,好着呢。
所以钱嬷嬷的男人,即宝玉带来江苏的管事和二更(一更还在休养)最近忙得足下生风,又要接待来贺喜的人、又要给贺礼登记造册等等,这还是因为贾大人如今在淮安的郡王府住着,拦住了好一些档次不够想要登门的人,据说射阳县海通镇,还有人直接把贺礼放在宝二爷宅子门口就跑的。
以及养殖区那边,十里八乡,尤其是汪家村的人,都纷纷给贾大人送来贺礼——他们庆贺的是贾大人定下亲事这件喜事,倒是显得比那些来攀关系的要诚心得多。
如今养殖区的事情是三更和四更轮流带着汪小鱼和汪小虾做的,也算是要把这两个机灵小子培养起来的意思。
前头说到了攀关系的人,就不得不提一提贾雨村。他的官儿本就是贾政先前帮忙活动的,凭着钻营,也坐到了金陵府尹一职,但是月前被参贪酷之弊,落马了。如今好不容易散尽家财把人捞出来,总归是不甘心仕途中断,但是污点仍在,短时间是没办法被起用的,这一点贾雨村自己也清楚,遂还想走走路子,譬如说像甄士隐那样做王府一门客也行。这便求到了宝玉和甄士隐的门上。
宝玉对这远得不能再远的族亲原本就没什么好印象,尤其是贾政当初还特意嘱咐了来江苏之后要相互关照——凭便宜爹的情商,能想到这一点?绝对是贾雨村背后撺掇的;流言纷纷起时,说自己被殿下‘流放’的时候不见对方上门;又因为去年冬天海蛎子的事情,才叫下人来攀交情……一应行为足以表明,贾雨村圆滑世故有余,不宜深交。
此事,且不说十六本就不是爱广招门客的性子,便是宝玉也不愿意举荐这样一个人,遂搪塞了过去。
倒是甄士隐那边,和贾雨村还算有些前尘往事牵绊着的,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现如今是贾雨村的正妻——扶正的。因着这层关系,娇杏还特特拜访了甄士隐的妻子,封氏。主仆见面,又是一番泪如雨下,封氏倒不一定是多么可怜娇杏,不过是想起从前家里落魄的时候,自己求助无门的样子,有了移情作用。
封氏被娇杏感动了,可是英莲并没有,在育婴堂多年,见过贪墨好色的掌事、勾心斗角的女儿家,甄英莲觉得回家的日子好比是天上过着的一般。前头的事情她不懂,但是娇杏一个侧室能在正妻死了之后被扶正,足以证明她的手段不一般,以及贾雨村贾大人后宅不修。
甄英莲不动声色地扯了扯母亲的袖子,好歹叫封氏没有大包大揽把事情应下来。
等到晚间甄士隐回来,不由地夸赞女儿智慧肖己。
…………………………
前前后后,因为海蛎子(洪总兵后院妻妾多是众所周知的)、拳谱和枪谱、以及焰火,宝玉也算与洪总兵结了个善缘,遂分发制/式兵器的时候,老洪还吩咐下面还多照顾了一下汪家村。
这如今是盐铁官营,其中,朝廷对铁矿的把控远远严苛于盐矿,毕竟海岸线长得很,海边的人自己悄悄煮自己吃的盐也是没法禁止的;可是铁就不同了,哪里一发现铁矿,朝廷必是要派重兵把守的,等闲穷苦人家,连一口铁锅都买不起。
因此,先前譬如说孙云飞的刀断了,要换新的,都得把旧的交上去——尤其那是禁卫用的是宫中造的,精铁,不能流落在外。
再说眼前,自卫队得有兵器,但是民间是不允许私铸武器的,就得去附近的驻军那里领。按照以往的规矩,识相的给精良一点的,不识相的给些残次货——此风气非一时一地才有,宝玉有所耳闻,但是也无力改变,只庆幸好歹洪总兵带的人胃口不大,不算太贪心。
秋日里,倭寇又登岸三四次,倒是没有在一意孤行地认准汪家村了。
因为宝玉拟方子、六垛乡驻军专业生产的焰火已经送到江苏沿海各村和驻地之中,当倭寇再登岸倒是时候,发现的人在村口高台上点燃的焰火,“咻啪啪啪——”不远处也响起的焰火,一条金丝银线窜天而上,叫登岸的倭寇都看呆了:这是个什么好东西?回头抢走吧,春节放起来肯定很喜庆。
就在倭寇们看花眼的瞬间,焰火依次传递,不到小半刻钟,驻军处就确认了消息,整装出发了。
因为各个村的自卫队在吴郡王的倡导宣传下,既知道了汪家村附近郡王殿下和贾大人的养殖区会在每年抽出红利来抚恤对倭寇战死、受伤的人;
并且村与村子之间签了一份互助协定,约定好,不论哪个村落受到倭寇攻击,附近的必须出人援助(有偿的);
再加上壮丁们一直是玩命儿似的训练,从军营里领出来的武器也很不错,甚至比一般倭寇用的还强一些。
既无后顾之忧,又有飞速来的援助,头一回竟然,仅靠着百姓自己的人,就抵挡住了倭寇的攻势,叫他们止步村头十里地——随后这伙倭寇被及时赶来的驻军从后面包饺子围起来了,一个都没跑。
从倭寇身上缴来的银钱,当地自卫队和驻军三七开分了,本次抵御倭寇中一些人受了轻伤,仅有的重伤二人第二天一大早就收到了养殖区汪小鱼送来的银钱。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再后来,听闻苏北有黄金,所以从浙闽等地转来苏北的倭寇们纷纷都倒了大霉了,不仅没发财,还折损了不少人手——百姓特别勇猛,打起来不要命似的;百姓的武器也特别好,舞起来呼呼作响;□□的援军也来的特别快,真不知道是长了狗鼻子还是怎么地,一找一个准。
后来,来这边的倭寇就少了:这么硬的茬子,就算有黄金也得有命拿啊!
十月份的时候,洪总兵得了吴涛的提示,晓得了这是倭寇入冬前最疯狂的时候,等再冷起来,他们便不会出海岛来劫掠了,故而加紧了巡视,但是没想到,也许是因为这几个月在苏北碰壁的倭寇实在是太多了,十月份,闽北倒是被倭寇光顾了不少次,惹得闽北郡王在府里摔了好几十个杯子:贼十六,祸水东引!
呜呼哀哉,也是难得,十五皇子居然能用成语了。
十五在闽北的郡王府里头如何咒骂自己,十六自然是不知道的,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如原来那般暴跳如雷了。
那样猪头一般的庶兄,还真不值得他去分神关注——越发成熟稳重起来的十六觉得和十五斗气都拉低了自己的档次。不只是从大的来说,自己如今是一等郡王,食邑更多;还因为——十五没儿子,同年前后脚大婚的,自己家亮亮都会喊人了,十五还是没儿子,哈哈哈哈哈哈哈!
十一月初,吴郡王府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藩王三年一进京,下个月,府里主子三人都要北上了,随行伺候的人、要带的衣物用具、进京各处交际的礼物都得准备起来,事情可不就是多?
幸好,十六有得力的人帮衬,郡王妃郭氏安排后宅的,初一料理前院的,宝玉打理府外的,还有甄士隐这个老成持重的门客查漏补缺,一时间,十六反而是只要负责逗儿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