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迎春送子 完结+番外 (芳年)


  可惜,人力不能胜天,生死有命。贾母听说,那位爷如今只是靠老参吊着最后一口气,圣上兄弟情深,死活不愿意撒手。不过一二日的工夫,只怕那位爷便要一命呜呼。
  届时,圣上失去左右手,前朝沉渣泛起。圣上虽春秋鼎盛,却于政事上格外勤勉,不说事必躬亲,也算大权总揽。积年累月下来,身子早被掏空虚。膀臂既失,儿子们也均长成,眼见着要重蹈覆辙,皇上、皇后怎会事先没有准备、应对?
  之前那场弥天大祸,有贾代善做主护航掌舵,贾府总算没有卷入漩涡,勉强全身而退。如今可不一样。贾赦、贾政兄弟没有一个可以扛住事的,再卷入一次夺嫡之争,贾府抄家夺爵只怕近在眼前。
  山雨欲来风满楼。贾母昨夜将这些事前前后后颠来倒去思量了多少遍,终于打定尽早抽身、袖手旁观的主意。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皇后娘娘一句话荣国府就将再次卷入漩涡中心。迎春虽小出嫁可以是十年以后,但是亲事今日便可定下。皇后娘娘虽无亲生儿子,但皇后娘家势力庞大,家族枝繁叶茂,不知有多少适龄子侄。
  哪怕皇后娘娘今日什么话也不说,她只需略略透个口风,在座诸人都是见证,便相当于她在迎春身上做了标记。除非她不要,第二个人再想打迎春主意都要先掂量掂量她的心意。
  荣国府也算家大业大,一旦站队,再不能轻易转换门庭。性命攸关的大事贾母也不敢擅言专断。
  只是,皇后娘娘问话,谁人敢不回答。贾母脑中思绪纷乱,嘴上却赶忙应道:“迎春蒲柳之姿,不敢当皇后娘娘赞誉。”贾母有心再说些什么,只是话儿在舌尖转了又转,始终无法出口。
  正巧,皇后娘娘下手一人接口道:“国公夫人太谦虚了!二小姐心善才高,若非我这儿媳才刚有孕,不知男女。咱们家怕是要早早咬定这门亲,腆着脸和国公府做亲家呢!”
  贾母今日入宫觐见思前想后时刻紧张无比,自打落座除了注意到面对面坐着的两人乃北静太妃婆媳外,旁人并不敢多看一眼。迎春更是眼观鼻鼻观心,只略略偷窥了一下皇后娘娘,旁坐何人均不知晓。
  贾母闻言回望,赶忙笑答道:“怡亲王妃可莫折煞老身。敝府小门小户,迎春更是个野丫头,怎敢与亲王府攀亲?”
  迎春也随声转头望去,这一看便惊呆了。迎春并不认识开口说话的怡亲王妃,可是怡亲王妃背后所站之人迎春却有过一面之缘。正是元春及笄礼上宛平郡主请自己为她把脉的华服丽人。
  彼时华服丽人正身怀六甲,却煞气直透华盖,面色异常,贴身闻去胸腹间更隐有麝香味道。迎春把脉后惊诧莫名,本欲和宛平郡主细说分明却被桂姨等人前来送匾耽搁。
  临散席前,迎春还专门拉着宛平郡主的手去到无人处,旁敲侧击告诉宛平郡主要为华服丽人请“合适”的大夫好好诊脉。宛平郡主含笑抚摸迎春发顶,直夸“迎春是个好孩子”!
  之后,迎春再未见过华服丽人。却不成想今日在皇后娘娘宫中相见,且看其穿着打扮竟比北静王妃也不差毫分。
  原来华服丽人乃先皇孙媳,正经的亲王世子妃连氏。只是父亲坏了事,出嫁女虽无干系,到底心有郁结。又逢多事之秋,世子侧妃娘家显赫,心机深沉,手段狠毒,真情牌、连环计让连氏误以怀孕为生病。连氏日日吃着侧妃娘家送来的补药,闭门不出,还怕过了病气给世子,亲自送世子去侧妃房中安歇。
  如此种种,连氏一时不察,若非宛平郡主临时起意,迎春又人小鼻灵,把脉准胆子大,连氏险些便着了侧妃的道。失子事小,怕是小命难保。
  那日回府后,连氏寅夜派人暗地里请来盛京名医,果然水落石出。连氏气愤不过,当场便要将事情捅破,让那侧室好看。多亏被心腹丫鬟拦住,连氏和宛平郡主几番合计,如此这般,将计就计。最终那侧室作茧自缚,被世子厌弃,只差被驱逐回娘家。
  连氏和世子爷重归于好,琴瑟和鸣。怡亲王妃马上要抱金孙,更是宠的连氏上天入地。连氏本是大家闺秀,谨守本分,相夫教子,经此一事也长了诸多见识,亦越发感念迎春恩德。
  正因连氏性情温和、知书达礼,深得皇后娘娘欢心。迎春入宫之事,便是连氏在背后推波助澜,只是这一切迎春都不知晓。连氏在迎春并贾母初进殿时,便不停冲迎春使眼色。奈何迎春拘谨,不曾注意。此刻连氏见迎春、贾母等人过于紧张,便推推婆婆,让婆婆开口替二人解围。
  迎春抬头看向连氏。连氏眼含笑意,带羞低头,右手似有意似无意在肚腹间滑动。迎春明白,连氏在暗示她已知有孕、无需自己担心,忍不住嘴角翘起。
  北静太妃也打趣道:“看看,果然一家有女百家求。不过你家哥儿还没出生就打人家孙女主意岂不是太贪心!”众人哄笑起来,殿上气氛为之一松。
  皇后娘娘更是叫人给迎春赐座,待众人安静下来,握着迎春的手问道:“读了哪些书?”不知是皇后认为女子本应读书识字还是她早清楚迎春底细,故而有此一问。
  迎春字斟句酌道:“《女诫》、《女德》都有读,《论语》才开蒙。”其实迎春四书五经早已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皇后娘娘笑道:“可有读史?”
  迎春垂下眼眸,徐徐摇头道:“不曾读。”
  皇后娘娘低叹一声道:“那倒可惜。”似有所感,片刻后皇后娘娘方才接道:“听闻你乃圆清大师俗家弟子,不知当真否?”
  本是平常一句询问,迎春却莫名心中一动,仿佛皇后娘娘早先一番长谈、几处机锋都是障眼法,唯独这个问题才是切中要害正中靶心之处。
  迎春不由联想起相国寺山门前趋之若鹜的高门,“正巧”“偶然”相遇的东平王世子穆莘和恩师的谆谆教诲。
  “民女有幸因残谱之惠得入恩师门下。”迎春反客为主,点头恭敬答道。
  “哦?说来听听。”皇后娘娘兴味盎然追问道。
  迎春老生常谈,又将她如何偶得棋局残谱,误入碧竹园,侥幸与圆清大师对弈之事删繁就简从容道来。故事经过皇后娘娘本听宫人转述过,只是听迎春自己说来,别有一番奇遇滋味。
  “不知圆清大师都传授了你哪些独门秘技?”皇后娘娘好奇追问道。
  迎春已有对策,沉声道:“民女愚笨,并不能领悟恩师高深佛法、世间至理。不过习得师父医术的细枝末节,仰仗恩师药方和祖母、爹爹的俸银,聊做恩师治病救人之臂助。恩师乃世外高人,不为红尘虚名所累。民女冒名顶替贪天之功反得了一个好名声,实在愧不敢当。”
  事已至此,大方承认更好。皇后娘娘句句问话看似随意无心,却知己知彼环环相扣,目的为何迎春实在琢磨不透。既如此,迎春决定主动坦诚,有问必答,事无巨细,坦坦荡荡。任它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果然收效甚好!皇后娘娘满意点头,挥手让宫女端来一盘子金银首饰玉器古玩,统统赏给迎春。迎春诚惶诚恐,无功不受禄,不敢领受。
  皇后娘娘不疾不徐道:“荣国公孙女天资聪颖、福源深厚,更难得其天真无邪、心如明镜、不贪虚名。小小年纪,倒有诸多值得学习之处。”
  迎春兵行险招却也歪打正着。朝局眼看不稳,荣国府却异军突起。荣国公到底曾经兵权在握,至今军中仍颇有威望。贾府儿孙一个衔玉而生,一个观音转世,比皇家还气派。
  若说皇上、皇后没有一丝猜忌必然是假。只是今日皇后娘娘亲眼见过,迎春目光澄澈、心直口快,宝玉婴孩一个、万事不知,荣国府老的老、小的小,确实不足为虑。而且迎春有心投其所好,语言爽利,举动大方,甚和皇后娘娘脾味。
  皇后娘娘语带机锋,借夸赞迎春,顺势敲打有心之人,一箭双雕,俱各得利。
  却便宜迎春被扣了好大一顶高帽!远胜满盘子金银珠宝!
  迎春晕乎乎,晕乎乎;
  贾母乐悠悠,乐悠悠。
  不知何时席散了,贾母、迎春在宫女带领下离开。
  皇宫门前,迎春正扶着贾母上轿,连氏丫鬟追上前来。“国公夫人请留步!”丫鬟抬高声音唤道。
  贾母驻足回首。丫鬟已喘气走近,行礼罢说道:“国公夫人,我家世子妃有礼送给贵府二小姐。”说着从怀内掏出一枚玉佩双手捧给迎春。
  迎春一时迷惘张口问道:“敢问贵府世子妃是哪位?”
  丫鬟笑道:“二小姐贵人多忘事,可不就是早先您把出喜脉的怡亲王家世子妃嘛!”
  迎春恍然大悟,恭敬不如从命,开心收下玉佩。
  丫鬟送礼毕,低声对迎春说道:“世子妃嘱咐奴婢一定转告国公夫人和二小姐,得空务必请去怡亲王府做客。日后,世子妃定登门道谢!”
  也就是说待连氏产子后必登门致谢,迎春又即将成功送子。
  等贾赦、贾琏父子接到贾母祖孙三人时所见便是老少同乐、其乐融融的场景。迎春天生笑眼,总是笑意盈盈并不稀奇。贾母按品大妆,本需端宁有礼,却也笑得后槽牙都闪闪发光。最可乐的是贾宝玉,窝在贾母怀中,嗦着自个儿的大拇指,睡得直吐鼻涕泡。就这样他还时不时笑出声来,咯咯咯,跟小猫咪打嗝似的。贾赦、贾琏见状,对视一眼,也情不自禁笑开了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