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权后之路 (月下清泠)


  一路上不禁傻眼,古代人对于土地的渴求当真令人震撼。这才多久,一路南下到红河平原,这里已经纵横阡陌,秧苗如碧了。到处是新建的木屋竹楼形成的大小村镇,已经不拘汉、苗、瑶三族了,其它住在贫脊山区的出来闯一闯的民放也不少。
  这原是异国他乡,占了地,土客旧仇矛盾倒小了,而从大周移民过来的各族也是受平南军节制的。行政文官已经开始丈量土地,划归村镇界线,登籍造册了,这是一项大工程。
  升龙城拿下花了半月之久,之后蛮族大军又集团不间断的偷袭攻打,此时平南大军的火器装备渐渐吃紧,得皇后之令暂不进行主动南下的任务。
  这样的局面,这些大周移民对军队的帮助是很大的,他们一边清扫潜在山里的蛮人,另一方面时不时给平南大军提供消息。
  皇后圣驾来临,前来迎接的排场并不很大,各军都有驻守任务,暂时还没有到轻离的阶段。
  段芝被任命为“北越省总督”,此时倒是带了一些官员迎她。
  此时他们对她倒是大礼参拜,过后段芝道:“督都,您一路来辛苦了!”
  邢岫烟笑道:“我有什么辛苦的,饿倒是真的!”
  段芝笑道:“臣已经令人备好了酒席,请督都移驾。”
  邢岫烟当先往前走,笑道:“也得先洗把脸,我受得了,我底下的这些女兵却是受不了。这地方也太热了。”
  徒圆圆道:“督都,我哪里受不了了?”
  萧盼儿道:“就是,我可是习武之人。”萧盼儿从小就得聂夫人教导武艺,她长得如黛玉这样稀世俊美,绝代风流,却是个喜好武功的女子。
  她和徒圆圆感情好,徒圆圆由皇后带着教导,她要跟过来和公主作伴,黛玉夫妻虽舍不得,却也不能拘着她。
  段芝笑着奉承了一句:“公主和萧小姐果然巾帼英雄!”
  邢岫烟哧一笑道:“哪比得了你这北越总督的儒将风采?”
  段芝感怀盈胸,道:“全仗督都提携之恩,否则芝一介穷秀才哪有今日?”
  邢岫烟说:“那也是你能干,我观今日之北越,一切井然,我大周算是报仇之后又拓土开疆了。”
  段芝抱拳道:“那也是皇上和督都文治武功,微臣不敢居功。”
  说着诸官簇拥着皇后进城,进了“总督府”,即前安南国皇宫。段芝身为总督不敢僭越居于皇宫中央,只敢居右边的院落。
  而将邢岫烟迎进了皇宫正宫大殿,又进了原安南国主王后的后殿,洗漱后摆宴,且有卢坤、张虎等人驻守地较近,赶来参拜。
  邢岫烟当下赐宴,君臣共饮,甚是和乐,且不细述。
  休息一夜后,由着段芝陪伴巡视一下红河平原大周军队和新移民控制区域。汉人客家人的所占比例还是没有少数民族人多,但是身在新土地中,面对安南人,汉人又是这些新移民的靠山,倒出现“五族共融”的场面。
  当年四种境内就有许多苗寨,她也选任了一些有志的会说汉语的苗人为官,为她之后让他们去外省联系土人打下了基础。
  土人对汉人还是不太信任的,但几年间做些生意,两相安好,又有土人为官,信任感就有了。这样跟在大军之后就有地肥沃的土地分,白捡的好处,对于少地重税的外省土人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而大周皇后也一如既往兑现承诺。
  安南的自然条件一年三熟都有,对于山区贫脊地区出来的人,这里像是天堂一样。为了占有更多的地,种更多的作物,田园间到处是那些身材精悍的小伙儿挥着锄头开垦。
  少数民族的民谣和鸟鸣相和,呈现令人陶醉的景象。一个汉语口语带着口音的苗族少女来陪伴皇后,给她介绍移民的过程。这少女的父亲也是心机男,他自己是早几年为大同军做事了,现在当了一个苗人为多的大村镇的镇长。他早就教女儿说汉语识字,这就有机会表现了。
  徒圆圆和萧盼儿跟在皇后身边也听那苗人少女说得有趣,苗人少女拣好的说,但还是免不了感叹一句。
  “就是那些猴子躲山里去了,时不时夜晚会来突袭我们的村寨,甚是讨厌。前几日他们还坏了我们的庄稼,阿爹很生气。”
  邢岫烟问道:“损失重吗?”
  苗人少女道:“要重新播种了,要到农业部多赊粮种。阿哥提议让阿爹和大同军多买几支火铳,准备进山清剿,不然咱们种多少被人坏多少也不是法子。”
  邢岫烟道:“进山是挺危险的吧。”
  苗人少女笑道:“我们苗人世代住山里,也常打猎,不怕的。”
  邢岫烟听到“打猎”二字,感觉闻到了血腥味,可是朝廷之事就是很现实。她从来不是国际主义者,除非外星人入侵地球,不然亲疏有别。她一要稳定边疆,保护自己的百姓,也要为穷苦的人寻条生路,转移国内矛盾。
  从现状来看,到了新地方,各族和谐相处,不因祖先、信仰、习俗、语言不同而冲突,汉土军民体现了“鱼/水之情”。说明这个双管齐下占地的方法是有用的。
  “那是什么地方?”但见大姑娘小媳妇来回成群出入几座新建的建筑。
  到是跟在后头的段芝笑道:“那是始祖庙。”
  “始祖庙?”
  段芝道:“一在这里安定,百姓自然在祭祀的,九黎之族建了蚩尤神庙,汉人也建了炎黄庙……”因为还是在升龙城郊区,作为多年在四川的二把手,段芝也是有眼光的,让他们不要任性乱建,要有预见性的未来城市规划。建庙也是在特点的区域的,这就在升龙城集中了。
  邢岫烟听说是这个,不由得也要去瞧瞧拜一拜,皇后拜祭无小事,段芝也早料到会有这种情况,有了预案。
  便以有人维持现场秩序,但也并不驱离百姓。
  邢岫烟先进炎黄庙上香,之后也像蚩尤庙献了香,只不过不像炎黄庙三跪九叩以后裔之礼,不然她也怕人说她“淫/祀”。圣人有云:非其所祭者而祭之,是为“淫/祀”。不过,土人见皇后承认他们的蚩尤大帝,还是非常高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华民族又怎么会没有信仰呢?首要的信仰就是祖先,祖先留下的基业才有现在的生活。中华民族比哪个民族都明白东西是祖先传下来的,不是上帝赐予的。


第245章 黛玉南下
  到广西境内的官道之上, 车队浩浩荡荡, 连绵不绝, 近一年都是这样的常态了。其中有从四川运往广西的战争物资, 也有四川特区政府从江南采购,让江南商人直接运到广西的。
  还有些南方各省的土人或贫寒汉人得到消息,去北越省能分到肥沃的土地,有很多怀着博一把心思的人,不院在贫寒中卖身为奴, 举家跟随南边来的领头人南下。
  “前方又堵了?”白芷喃喃一声, 又看向自家夫人。
  夫人却是闭目养神当中, 不一会儿外头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叫起来:“娘亲, 前方就是驿站了, 但是这车队却堵着官道,祖母说让你下车步行过去, 其它事先交给管事们。”
  黛玉出了马车,未戴帷帽。如今她也不是未出阁的少女了, 况且聂夫人行走江湖从不戴帷帽,义姐皇后身边四川大督都兼平南大元帅统领千军万马见到的也都是男人,又何曾戴过那东西了。黛玉当然也不与当年在闺中里一样。
  萧小小骑在一匹小马驹上,当然不是当年她的那匹阿拉伯马“踏雪”, 那匹千里良驹早就给了萧景云当战马爱驹了。
  聂夫人和萧朗怀中还各坐一个漂亮的小男孩, 是萧家的老三和老四, 小名就叫“三儿”、“四儿”。三儿九岁, 四儿七岁, 正是爱闹的时候,萧朗夫妻又宠孙子,他们要骑马,就带着他们骑了。
  这一路是新建官道,方便运送物资,是四川出品的水泥修的,施工队也是四川人,加上每到一地也会雇佣乡民开道,效率自然十分强。这近一年也足以修出新道来了。
  下车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堵道了,黛玉想着就她在京都筹集的支援前线的药材就有八十车,也可想而知别处运往南边的东西有多少了,还有那些往南边的移民。
  到了驿站,萧朗都不禁傻眼,喃喃:“这叫驿站吗?这比‘京都国宾会馆’都大。”
  “京都国宾会馆”可是萧朗的骄傲,还是黛玉在南城改造项目之后帮忙做工程预算的,而萧朗有参与设计,还有投资股份。
  聂夫人的侄孙聂鸣远过来了,他不像哥哥聂致远,他没有考上武举,那年实在连特科都高手如云也没有考上皇家学院,近年就好好经营起聂家镖局生意。
  而以萧家的关系,聂家镖局的生意自然火爆,这次运送支援前线的药材,因为萧家人除了萧景云之外都一起南下,聂鸣远就亲自陪同。
  聂鸣远道:“姑奶奶,侯爷,婶子,驿站天字号贵宾房都住满了。”
  这驿站也就是个现代的多功能“官方国有酒店”,集餐饮、住宿、交通、补给于一身。之前他们也到过四川人建的驿站,却没有这个大,这一个若是包括后边的“停车场”“马棚”“仓库”占地有三百多亩,足有好几栋大房子。也是没有办法,不建这么大,吞吐不了现在的人流、物流,而镇上原来没有这样功能强大的客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