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互相打招呼时,不禁暗含机锋。只不过等到书法比赛过后的诗词比赛,沈曼总是看向贾环,王熙鸾不禁心中一动。王熙鸾担心沈曼和她争段芝,不禁道:“沈姐姐,你看,那可是我贾家的表弟贾环。他可是才高八斗,十四岁高中二甲传胪呢!虽然和姑母姑父出了点事,可他的才华还是被圣上所器重。”
沈曼倒是没有听说过贾环,他中进士时,她已经进宫,她出宫这几天一直在准备比赛练琴,家中更不会和她说起贾家的事。
沈曼奇道:“十四岁就中进士?!”她的父亲也是有为之人,却也到了二十五岁才中进士,若非如此,父亲身为二房人哪里娶得了县主。
王熙鸾道:“不错。如今他不过十九岁,已经是五品官了,前途不可限量。”
沈曼更是心惊:十九岁就五品!五品和六品之间这个坎都过了!只怕到三十岁也是要到四品了。果然邢岫烟不安好心,还假意给她选了段芝这样的三十出头的人,听说原本不过秀才而已。秀才哪里比得上进士!三十几岁的未中进士,这贾环十四就中进士,天差地别。
原本,她听了怡郡王妃的劝,还在考虑,此时心中一分析便看段芝处处嫌弃,而看贾环越看越觉俊美年轻潇洒。
在比赛结果时的颁奖典型上,皇帝为男子项目的冠军们颁奖,而皇后为女子项目的冠军们颁了奖。礼乐大振,旌旗招展,让此次慈善大会在高/潮中结束。
之后一个月,京都的百姓还在津津乐道盛事。
活动的总收入在结束五天后就统计出来了,呈到宫中时,徒元义一见善款居然有二十九万两之多,不禁咋舌。
“这也太夸张了吧?”
辛秀妍笑道:“这还是不成熟的呢!以后要是年年办个大会,地方的人才也来参加,可以筹到更多的钱。这也从经济和文化上加强京都与地方的联系,总的来说没有坏处。只不过要防止有些权贵非法模仿集资,危害百姓。”
徒元义自信一笑,说:“这简单,朕下令民间商户不得举办便是。”
辛秀妍笑道:“民间不准做慈善,天下那么多事,就我们做得过来吗?而丰富百姓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好?自然是允许民间办,但是分为慈善和非慈善,财务皆要上报留档,受官府监督,非慈善的要征收重税。”
徒元义不禁蹙眉,说:“如此下去,为一个行业项目多出官员来,朝廷不是要有冗官之祸?”
辛秀妍道:“我不这么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天下本来就会更加细化分工,更少的人种出更多的粮食,织出更多的布,原来的劳力就有富余了,那么创造一个新的行业和岗位是这个社会所必须的。况且,每年吏部候缺的进士不知有多少,并且读书人会越来越多,读书人都会想解脱出‘农民’这个苦差的行业。在他们改变科举当官的观念之前,朝廷还是要给他们希望的。”
徒元义忽然陷入了沉思,良久抬头看着她说:“秀秀有没有想过……著书,朕是说正经的学问的书,不是话本。”
辛秀妍道:“著书立说?我只怕也难有这等功力默出我那时代的著作来。”
徒元义说:“不是让你原原本本抄袭,以你所知为基础,以你所实践和史实为明证,写出正经的学问著作并非不可行。”
辛秀妍想了想,说:“我哪有时间呀,这事起码也得北伐灭了后金再说。”
后金一直是徒元义心腹之患,但是有隋征高句丽为鉴,他也不敢在准备不足时轻易兴兵,至少国力要积累充足时。而他的雄心大业也早与她共享共担,前朝诸事和子女教育等等,她确实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著书。
徒元义笑着握住她的手,说:“待大业完成,铁柱也大些了,将来朕也传位于他当太上皇,你便是太后了,咱俩可学父皇著书立说。不然朕辛辛苦苦为了江山,后世大家都光记得老圣人一部《乾正大典》了,他们还以为咱俩就是个武夫,不像老圣人是文化人呢!”
辛秀妍不禁捧着肚子笑,忽道:“谁要当太后了?我才不要自称‘哀家’呢!”
徒元义道:“朕没死,你怎么称‘哀家’?你瞧两宫太后敢自称‘哀家’吗?”
辛秀妍说:“皇帝不是要说‘驾崩’的吗?”
徒元义听她这一句,从前她也这么说,但想她此时记忆未复,心中难免惆怅。那百年亲情、相爱过程中时的甜蜜和痛苦只有他记得,现在的她更多的本能上的亲近感,他也足够聪明不会被女人失忆这原因而拦在外。
到了九月下旬开始,皇后就为属下们和宫人们准备着结婚的事谊,从内务府整出一副副嫁妆来,又借属下们院子布置准备成亲。到十一月,他们也该带着娘子们回四川了,而她却要到明年再巡幸那边几个月。
男方自然是在第一时间报了心仪的女子的号码上来,而后妃们到底是女子,矜持得多,久久未报上来。到是染房诸婢要坦诚得多,私下都报到了皇后案前。
辛秀妍看到心腹的染房诸婢报上来的人心底就嘀咕了,她们是不是眼神不好。明明段芝最有文化;陈逸最有钱,年轻俊秀,官位也高。她们怎么一个都没有瞧上他们?
看看瞧上的都是谁呀?吴大富那肌肉男武夫、张谊那个七品校尉、许长贵那想媳妇入魔的家伙,还有镖师出身的张虎、孙方。
辛秀妍怕她们不好意思,唤了她们来问缘故。
辛秀妍见她们笑而不语,不禁又问:“你们是不是谦虚来着?紫玥,你确定你想嫁的是吴大富?其实……陈逸不也挺好的吗?”
紫玥目中有丝受伤,说:“他……他选的不是我吗?”紫玥不禁心中恼恨,若是不喜欢她,为什么见到她总偷看她傻笑?
“本宫不是这个意思,就是……陈逸选的也是你。”
这里反正没有选他的人,辛秀妍说出来也没有关系,不会伤到她们。
染房诸婢顿时嬉笑出来,青璇笑道:“哎呀,紫玥姐姐,你去当陈将军的四品诰命吧!”
紫玥脸涨得通红,却问辛秀妍:“那……那傻子选谁?”
辛秀妍找到吴大富上报信封打开来递给她,紫玥一瞧,心中乐意,说:“那……也不用改了。”
诸婢又是一阵哄笑。
辛秀妍一问:“干嘛这么嫌弃陈逸?”
紫玥深吸一口气,说:“陈大人自是人才出众,但他家大业大,老家在杭州,人却在四川为官。谁要嫁给他,是不是得替他在杭州孝敬父母?奴婢幼年被拐卖,直至遇上娘娘才得庇护,但在大户人家终究不容易。”
蓝玖忽笑道:“紫玥姐姐看着吴大人好拿捏吧!”
陈家虽是商户,家庭终究比吴大富要复杂复多,还有被长辈赐婢和夫妻分离的危险。这几个丫头是在宫中掌权习惯了的,一心出去“作威作福”拿捏男人。段芝是读书人,她们也怕他迂腐规矩多,且读书人到底清高一些,她们也担心他就看不上婢子出身的她们。
齐大非偶,辛秀妍想想自己如果有选择,当年也不会选秀进宫。
第231章 缘分之妙
接下来一个月时间, 辛秀妍就忙着配对事宜,除了几个贴身婢女, 那些妃嫔也多少在大会上留心男子。能进宫的女子大多不会如沈曼这样自大没脑。后妃们选的有近一半是对她们有意的男子, 那慈善大会毕竟还是有机会让男子和女子遇上的。比如逛园子的时候,只要相遇,一个眼神就可以表示有意或无意。
但是也有不少让辛秀妍为难, 就是没有配对成功, 男方和女方选的都不是自己。
辛秀妍不得不再次整理,又进行双方的谈话, 一一配对, 妃嫔们长相才华出众, 男方是基本没话说的,而身为妃嫔曾经的身份有碍, 对嫁得有官职在身的人也不错了。
辛秀妍总算是将包括贴身婢女在内的二十几位宫人八成都配对了。
陈述原想娶个皇后身边的贴身女官,可惜染房诸婢自有处理生活的哲学,竟然都不选他, 后来却有谢菀莹中意陈逸。
辛秀妍刚想促成这门亲, 林黛玉却进宫来, 说贾探春中意。宫中妃嫔自是皇后会做主, 但是宫外报名的女孩儿却不用皇后做主了,底下看中,可自行婚配。是以贾探春将在心事告诉了林黛玉, 林黛玉到底心善, 知道探春悔改, 也想拉她一把。
辛秀妍此时已然听说过贾探春的事,她倒不置于在意曾经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挑衅,不过谢菀莹到底在这件事上为她所用,她的心当然偏向谢菀莹。
辛秀妍便称陈逸中意的不是贾探春,这事难办。林黛玉倒也知辛秀妍不是记着过往的人,并不怀疑,又问其他高官。
辛秀妍笑着将没有配对成功的剩余男子名单拿出来,说:“玉儿真有心帮贾姑娘,在这些人中挑挑,便是让姐夫、妹夫看看也好。若是贾姑娘瞧不上这几个,也得尽快告知我。”
林黛玉拿了名单道谢,说:”娘娘有心了。”
辛秀妍道:“本宫也是能凑一对是一对,当是修功德。贾姑娘……倒也有可怜之处,人生更像是一场修行,难有人生来得意,也难有人从不犯错,往事不可追。这婚姻跨出一步,其实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