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贾琰傻笑,反正他开心,不管媳妇说什么他都开心。
“之前避暑的时候,梁家姐姐还和我提到结亲的事情。”黛玉放下头发:“她和正行兄的长女视娘正好比咱们家非儿将将大了三岁。女方大些,我觉得倒没什么,你说呢。”
这也太早了吧,贾琰用眼神表达了看法,黛玉笑道:“当然是等孩子长大了再说,梁家姐姐也就是觉得咱们非儿好,提前说一声罢了。”
“我觉得,等到孩子们都长大了,正行兄怕是会改念头。”贾琰随口道:“你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他们如今可也就一个儿子。”
黛玉躺在贾琰身边,她沉默一会叹道:也是。
两家人丁都不多,许直那里,他弟弟读书只是一般,考了个秀才罢了。这样的话,许直的孩子和贾琰的孩子成婚联姻,对双方只是加强情谊,并没有实际益处。许直眼看仕途越走越好,凭着他,儿女婚事也不会差了。
可是将来顶门立户还是要看他们家许祈,读书也好,做官也罢,总要有人帮。这么看来,不管是和孙家联姻,还是和梁家再次联姻,都要比贾琰的儿子更合适。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想太多也没用。”良久之后,黛玉轻笑:“谁知道十年之后什么样。”
贾琰半睡半醒中,忘记了自己说什么,好像是说,他们的孩子都会有最合适的人等着之类的话吧。
端平末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平安州节度使段隆入狱,段隆检举出了许多曾经想要投机插手、甚至控制皇位更迭的人。一时间,京中老勋贵们惶惶不安,自杀、逃逸,加入检举者不计其数,可是,皇帝司徒阔在将他们捏圆捏扁之后,高举轻放,并没有废黜所有的老勋贵。
多少人在家中念佛,在极度的恐惧之后,反而开始感谢司徒阔:皇帝仁慈,放了他们一码。
真正被追究的也只有一个定城侯府,老定城侯自己因为军功而被皇帝网开一面,世子和世孙锒铛入狱一个死刑、一个流放;宁王那一病也没有挺过去,在第二年的冬天,上皇召他入宫之后,回府就咽气了,宁王的长子被封了个国公,在京中闲散度日。
此案相关人犯死的是、流放的流放,幽禁的幽禁,彻底结束之后的第二年,皇帝司徒阔改元“景初”,立皇长子司徒循为皇太子。
一个新纪元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准备开更,欢迎收藏
明天会有一个长番外,谢谢支持到现在,非常感谢。
第110章
景初二十三年
景初皇帝司徒阔决定南巡祭孔,借此机会让皇太子司徒循监国, 想当年他并没有监国机会就登基了, 如今太子年将而立、也娶妻生子, 他想让儿子补上这一课。而此刻,司徒阔正想着一会要和自己的爱卿们多喝几杯, 如今大吴国土辽阔、国力日强,这都是他的努力成果啊。
不止国力,还有人口。皇室从司徒阔这一支开始, 算是日渐凋零, 而景初皇帝以一己之力增加了近枝宗室的人数。虽然并没有如周文王一般有一百个儿子, 可总比宗室零落的景象要好多了。
这是皇帝南巡之前的宴会,邀请所有的宗室亲贵、朝廷重臣来参加, 将近开宴的时候, 同样人到中年的总管太监高亭对皇帝耳语:静安伯夫妇不能来了。
静安伯贾琰和夫人林佑年不能出席?
司徒阔奇道:“伯衡那边出什么事了吗?之前他还让夫人代笔给朕写过贺表、贺诗。他们俩挺好的呀, 难道是, 阿易要生了?”
皇帝的长女、太子的同胞妹妹司徒易嫁给了贾琰和夫人的幼子林是。算算时间,怀孕的公主也到了该临盆的时候, 皇帝猛然起身:朕要去看看!
高亭怎么也拦不住, 只好派人请皇太子过来。司徒循进入内殿的时候, 就看见父亲手足无措的表示要去看女儿是不是安全!
司徒循哭笑不得:“父皇,静安伯和林先生你还不知道吗?一向是疼惜小辈,对妹妹更是关爱有加。”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瞪了一眼, 太子噎住,赶紧改口:“您要是不放心, 我亲自带人去瞧瞧,您看成吗?”
皇帝烦躁的挥手,赶紧去!一定要保你妹妹平安周全。
太子领命而去,皇帝独坐内室,突然没了出去主持宴会的心情。
他的皇长女司徒易因为母亲早逝,自幼被上皇、太后养在膝下,可是她尚在幼年的时候,上皇和太后相继去世。皇帝看着娇弱的小女儿,心肝似的将她带回了自己的紫宸殿,和她的同母兄长、太子司徒循一起抚养。
等到司徒循到了必须搬去东宫的年纪,兄妹俩才分开,那之后就只有司徒易待在父亲身边。如果说皇帝最关注、期待的是皇太子司徒循,那么皇帝最心疼的就是自己的长女,说是爱逾珍宝绝不为过。
等到公主成人,皇帝在京中名门子弟中千挑万选,挑了本人挑父母,最后才决定将女儿交给贾琰的儿子、已故大学士、太子太师林文忠公的嗣孙林是林正则。彼时林正则的兄长贾非因为父亲封爵的关系、直接带着官衔步入官场,如今正和他父亲当年一样,在东宫做官。
而林正则本人,当时是京中许多人家的乘龙快婿首选,热门的抢手货。
虽然当时贾琰因为随从皇帝北征有功而被封为伯爵,贾非才是伯爵继承人,可林是本人带着皇帝赏赐的七品衔不说,又已经考上了进士。当年林是还未及弱冠,皇帝大喜之下夸他一门三进士,还为这个国家勋臣之后题字:克绍箕裘。
而让他成为头号抢手货的最重要原因……因为林是太有文字上的才华,也长得太好了。
这孩子同父亲不像,他的文采轻轻巧巧就能将父亲比下去,贾琰在发现儿子天生好记性、又文采过人以后,就一直不直接教导他的功课,担心把孩子给教坏了。他自幼是母亲启蒙,跟着母亲读书,长大些去了崇文馆,号称诗文第一。
之后他越长大,相貌越像母亲林黛玉,虽然他身量和父亲一样颀长秀挺,男孩子脸部线条要更硬朗,可还是被称为画中仙郎。司徒循每次看见贾非、林是兄弟俩一起出现都要大笑,贾非长得也好,男子汉的那种英俊,但是和弟弟林是往一起站,就被比下去了。
贾非自己也承认:我和小二站在一起,大家就只能看见我弟弟,若是本朝民风再开放一些,我们家也不必买水果。
当时贾琰和黛玉夫妇也在头疼,他家小二真的变成了一家有子百家求,梁、孙、许、楚等等故旧都上门询问。连镇守边关多年,挂着兵部尚书衔的谭正奇都写信过来,上书“觍颜询问二公子正则婚事定了没有”云云。
当年贾非成婚的时候就折腾过一次,几家都盯着这个女婿,最后贾琰负责在前头吸引火力,黛玉负责撬开儿子的嘴,结合本人意见和父母意见,还是决定娶当时翰林学士孙钊的女儿孙笕。而内阁学士许直的女儿嫁回了舅舅家,和长乐公主的长孙梁照成亲,兜兜转转,几家还是成了姻亲。
可林是这一次更甚于从前,何况这小子比兄长更狡猾,等到庶吉士散馆,父母想和他谈婚事的时候,林是马上就道:“二表叔的儿子这一科也考上进士了,爹、娘你们知道吗?”
黛玉楞了一下,随即同贾琰道:“是,二表哥宝玉的儿子贾芳吧?”
林是在一旁赶紧道:“还是娘亲记性好,就是他,考上了二甲二十四名,很厉害了。他上京来去了三表姨那边,本来我也不认得,石磊表哥告诉我的。”
这个名字的出现,让夫妻两个一起回忆起了从前,林是一看赶紧趁着机会告退溜了。
贾琰叹道:“一晃都这么多年了,连宝玉的儿子都考上了进士,说来,那孩子咱们没见过吧?”
黛玉默默点头,她也没见过那个孩子,只是听说过。
当年大舅舅贾赦和表哥贾琏作为平安州一案的证人,总算有功,皇帝也没必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只黜了荣国府的爵位,贾政也以“昏聩”的名义被勒令致仕,但又以“恤老”的名义保留了老太太的诰命。
老太太在一日,他们就还能在京城立足,可史太君终究没能撑多久多久,在那之后的次年就过世了。那时候贾芳刚刚出生,自然无法见人,而那之后就是宝玉丢失了通灵宝玉,又突然失踪。而林家这边,林海和贾敏上了年纪,又相继生病。
先是贾敏病逝,林海承受不了老来丧妻之痛,一病不起,旋即过世。黛玉当时又赶上第三次怀孕,又累又痛悼父母,身体心情都不好。贾琰上要顾着老人们的丧事、下有二子年幼需要顾念,旁边还有妻子让他担忧。
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忠顺王指使人弹劾贾琰,说他在平安州一案中假公济私,勾结如今的平安关守将谭正奇,又有宁国府的证词说定城侯府当时给贾琰送礼,他收受贿赂。
当时在朝上,皇帝还没表态,贾琰又累又怒,一气之下表示,舅父舅母教养他长大,又将爱女嫁给他,如今二老过世,自己当尽人子之礼。他要给二老守孝,他要丁忧!
司徒延爱指使人就指使,有本事就弄个“莫须有”的罪名给自己下狱,让自己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