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娱]最佳导演 (江边一只橙)


  打电话给吕克·贝松,表明了《萨冈》或许在明后两日排片大幅缩减,叫他做好准备。
  而普莱瑞思并未想到的是。
  次日。
  由好莱坞顶级影评人肖恩·索普带领,一群好莱坞影评人开始对《萨冈》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赞美与褒奖。
  其中肖恩·霍普是这么形容的。
  “灿烂与薄凉——浮华背后的绝望哀歌。”
  制片主任看到肖恩·霍普的影评后便迅速拨通了斯皮尔伯格的电话。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肖恩·霍普!
  一篇影评十万美金的影评届大拿!
  而这个数字还是十年前的了!他早就归隐许久,专心投身于电影教育了!
  而今天!
  此刻!
  他竟然为了一部法国电影再次出山?
  电话接通,制片主任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你为你徒弟买了肖恩·霍普的影片?”
  “没有。
  等等,肖恩·霍普给《萨冈》写影评了?”斯皮尔伯格不可置信的问道。
  制片主任呆愣的看着屏幕中来自肖恩·霍普的影评。
  讷讷的回答。
  “如果我没有在做梦的话,是的。”
  看着近乎火箭般上升的上座数据。
  制片主任愣了。
  在从业的二十余年里,第一次开始对自己的预测开始了怀疑。
  一天之内,拯救一部濒死的电影,可能吗?
  原本毫无悬念的答案在飞速、甚至有些可怕的数据攻略下,制片主任开始疑惑起来。
  呆愣着看着屏幕。
  直至次日凌晨。
  拨通了数据部的电话。
  语气微颤。
  “《萨冈》的上座率多少了?”
  “百分之.....等等.......天呐!.......百分之九十七???”
  制片主任颤抖着手。
  他愣愣的看向前天原打算下发的排片缩减通知。
  似乎看见了那个漂亮而自信的英国姑娘。
  “还减排片吗?”数据部工作人员颤颤悠悠的问。
  “不减了,加两倍!”制片主任吸了口气,道。
  深夜的洛杉矶灿烂而美丽,像极了天上闪耀的明星。
  而在这璀璨的一夜,一部名为《萨冈》的电影,以披靡之势!一飞冲天了!


第60章
  《萨冈》首周全球票房5600w!
  这是法国文艺片, 至今第一次在好莱坞席卷过如此庞大的风潮!
  无可置否的!普莱瑞思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欧洲文艺的票房神话!
  而出人意料的, 这部在票房上如此优异的电影, 它的口碑竟然也达到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克鲁斯、凯特·布兰切特........甚至是“法律规定必须提名”的梅丽尔·斯特里普都在公众媒体上大肆赞缪了《萨冈》的优异, 并表示倘若有机会期待与普莱瑞思合作。
  于此同时的,普莱瑞思正式签下了《阿凡达》技术供应的合约, 合约规定她将无偿将“杜比全景声”技术提供给《阿凡达》, 但同样的, 《阿凡达》上映后,除了普通3D放映点的, 她所设定的“杜比全景声”放映点的全部收入所得将全归“杜比音效工作室”。
  普莱瑞思所代表的“杜比音效工作室”正式成为了《阿凡达》的制片之一。
  《硫磺岛来信》与《萨冈》在票房上的大获成功,一时间让普莱瑞思成为了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新星,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有个叫普莱瑞思的年轻姑娘, 她拍的电影还是不错的。
  连续在好莱坞参加完几个聚会, 与安妮·海瑟薇、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克鲁斯等人交换完联系方式后, 普莱瑞思便回到了法国。
  吕克·贝松有意让《萨冈》竞选今年的凯撒大奖,并公关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
  约莫也是美法两地的文化差异, 凯撒奖的公关模式并不像奥斯卡这么疯狂,也许其中也有法国人自视清高的原因, 吕克·贝松在通知《萨冈》将要竞选本届凯撒奖后,并未说什么便匆匆离开。
  直至凯撒奖提名名单出来那日普莱瑞思依旧是懵懵懂懂的。
  不过结果还算好, 《萨冈》一共获得了六项提名, 除了意料之中的最佳导演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外, 还额外提名了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原创音乐。
  不过吕克·贝松似乎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因为同档期的玛丽昂·歌迪亚主演的《玫瑰人生》获得了凯撒奖的十二项提名。
  “《萨冈》哪里比《玫瑰人生》差了?偏见!一定是偏见!”吕克·贝松皱着眉道。
  普莱瑞思则云淡风轻的说“只是提名而已,又不是最终的拿奖。”
  “现在提名就少了一半,谁知道等到后面那些老家伙最后会怎么样。”
  吕克贝松似是有些愤怒,拿起手机便开始给评委会打电话。
  《萨冈》是一部优秀的片子,要是只是因为评委会对于“好莱坞”的偏见而刻意打压,那样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
  吕克·贝松深知评委会倘若想“打压”一部电影有多么容易。
  电话很快被接通。
  雅克·里维特的声音出现在电话那头。
  未等吕克·贝松开口,雅克·里维特便道。
  “嗨,吕克,我知道你找我做什么,我也在为这件事苦恼。”
  “怎么回事?”
  “你知道的,往年保守派与新锐派的人数持平,可今年的评委会一下子便多了好几个保守派,他们总认为在好莱坞获得高票房的电影不够艺术。”
  雅克·里维特的声音略有疲惫。
  连续三天的唇枪舌剑让他的嗓子都有些沙哑。
  “《萨冈》不够艺术?”吕克·贝松简直要被气笑了“当时《萨冈》还没在美国上映时,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人总是健忘的,更何况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吕克·贝松皱紧了眉,还未等回答,便又听见雅克·里维特道。
  “玛丽昂·歌迪亚这次对凯撒奖势在必得,据我所知大半评委会委员都打算投给她。而最佳导演与最佳影片,保守派则偏向于阿布戴·柯西胥的《种子与骡子》。”
  “你的意思是?”吕克·贝松皱起了眉。
  “本届凯撒奖,《萨冈》可能会颗粒无收。”雅克·里维特道。
  “颗粒无收?”吕克·贝松不敢置信的重复了一遍。
  “对。”雅克·里维特略带疲惫。
  其实《萨冈》的六项提名也是他誓死保来的,原本委员会只打算给它个最佳原创音乐了事。
  提名都如此困难——何况获奖?
  雅克·里维特叹了口气。
  吕克·贝松此时愤怒的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都说好莱坞排外,可实际上呢?
  瑞恩·高斯林是个加拿大人,莎拉·鲍尔森出生在弗罗里达,艾米·亚当斯出生在意大利维内托大区的维琴察,娜塔莉·波特曼出生在耶路撒冷——
  只要纵观好莱坞影视,你会惊讶的发现,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他们或许有各异的信仰、各异的肤色——但是有一件事一样的,那就是对“电影”的爱。
  无可置否的,“好莱坞”凭借其工厂化的资本侵袭、流水线般的类型片制作,在真正将“电影”变成商品的同时,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
  好莱坞成体系的规模体系使得他多元而繁复。
  这是法国电影永远也不会有的场面,因为在好莱坞,电影是商品,而在法国,电影是艺术品。
  艺术品永远不可能形成一个工业体系,也在某种层面上远比商品狭窄。
  在好莱坞大受追捧的《萨冈》,因为其高超的票房,注定会被保守派歧视。
  这一点吕克·贝松早就料到,可他没想到的是,保守派连表面功夫都不做,直接让《萨冈》“颗粒无收”。
  思忖许久,吕克·贝松拿起了电话,拨通了《电影手册》编辑员夏尔的电话。
  直截了当的说。
  “嗨,我想让您再写一篇报道。”


第61章
  次日, 一篇名为“《萨冈》——法国文艺的背叛者”的文章迅速在网上传播。
  文章不仅批驳了《萨冈》在剧情上有刻意美化弗朗索瓦丝·萨冈的嫌疑, 还刻意针对于“导演”国籍大做文章。
  阿兰是本次“凯撒奖”评委会的一员, 同时也是一位实打实的保守派, 几十年的学院教育使得他对于“票房等于无脑”异常坚定。
  阿兰看到这篇关于《萨冈》的评论是在保守派早餐会的餐桌上。
  由于他们整体的平均年纪超过70的原因, 组委会特意替他们订了报纸。
  阿兰随意拿了一份,首页版的, 便是来自夏尔的这篇“《萨冈》——法国文艺的背叛者”。
  阿兰认识夏尔, 甚至在年轻时还同他有些交情, 可这种交情早已随着年岁渐长而逐渐淡了。
  在阿兰的印象里,夏尔就是一个口味古怪、总喜欢些“不符合大局”的目中无人的老顽固。
  他甚至在不久前还看过夏尔的另一篇关于《萨冈》的报道。
  不过那篇他可不喜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