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最佳导演 (江边一只橙)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江边一只橙
- 入库:04.09
真巧刷见埃迪发了张图片。
是他今年出演的《辉煌年代》的海报。
思忖许久,普莱瑞思点开了与埃迪的聊天界面。
上一条信息还停留在上次《硫磺岛来信》拿奖的那天。
想了想。
普莱瑞思发了个“Hi.”
埃迪许久没有回信。
算算时间,此刻他应该正在剧组拍戏。
索性合上了手机。
吃了几口蛋卷便回了公寓。
第二日。
埃尼奥如约来到了剧组。
他今日穿了件棕色的毛衣,柔顺的头发蓬蓬松松的,就像是一枚刚出炉的松饼。
普莱瑞思将他带到了饰演他母亲萨冈的朱丽叶·比诺特面前。
朱丽叶显然喜欢极了这个俊俏的年轻少年。
许久,普莱瑞思才将他从朱丽叶面前带走。
来到了拍摄场地外的湖畔。
普莱瑞思坐在木椅上瞧着觅食的白鸽。
埃尼奥从隔壁的老妇人那儿讨了些面包碎,便开始喂鸽子。
许久,才坐回椅子上。
“你认为朱丽叶如何?”普莱瑞思问。
“挺好的。”埃尼奥答。
刚想举手理理耳旁碎发,便瞧见方才喂得鸽子扑腾到了埃尼奥怀中。
而被鸽子扑腾的埃尼奥则一脸享受的撸了撸鸽子的羽毛。
.......
不知为何,普莱瑞思竟想到了中国画里的抱鸡少年。
就这么撸了许久,直至又来了位喂食的妇人,鸽子才离开了埃尼奥的怀抱。
埃尼奥一脸失落的看着鸽子离去的方向。
“.......你很喜欢鸽子?”
“之前养过。”埃尼奥说。
阳光下,少年眉目温和,淡蓝色的眼睛透露着不谙世事的天真与单纯。
照理说,有这样一位的母亲的埃尼奥,不该是这样的。
普莱瑞思打量着身侧的少年。
约莫是视线太过肆意,竟使得少年的耳根都微微泛红。
直至少年轻咳一声,普莱瑞思才收回视线。
手机响了起来。
接起。
发现是剧组人员催促她回去拍接下来的部分。
普莱瑞思同埃尼奥说了下,便要转身离开。
没走两步便又听到身后传来了少年略带青涩的声音。
“我明天还能来吗?”
转头。
埃尼奥似是说出去就后悔了,低下了脑袋。
“当然可以。”普莱瑞思说。
言罢,便转身离开,未看到身后少年通红的脸颊。
第50章
朱丽叶换了身素色的裙装。
棕红色的口红显得她格外忧愁。
道具师给朱丽叶拿了支万宝路。
朱丽叶夹着万宝路走在赌场的长长走廊上。
直至Pierre找到最美的拍摄角度, 方才休息。
普莱瑞思坐在监视器前。
朱丽叶走到普莱瑞思身侧, 化妆师拿出工具箱开始给她补妆。
“你们好像聊了很久。”朱丽叶打趣的挑了挑眉。
普莱瑞思不可置否的耸了耸肩。
“他在追你?”朱丽叶问。
“不。”普莱瑞思答。
朱丽叶抽了口烟, 挑了挑眉。
她敢打赌, 那个俊俏少年绝对是在追普莱瑞思。
从助理那儿接过手机, 谷歌了一下德尼斯的资料,发现他同他母亲一样, 也是个作家。
作家配导演。
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
朱丽叶打趣的瞧着普莱瑞思。
普莱瑞思被她意味深长的视线看的有些尴尬。
无奈的抚了抚额。
“嗨, 朱丽叶, 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
“别这么紧张,承认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难不成你没谈过恋爱吗?”朱丽叶笑着吐出烟圈。
“……”
普莱瑞思白皙的面庞泛起了红色。
“……难道你真的没谈过恋爱吗?”
“……”
朱丽叶不可置信的看着普莱瑞思。
似乎在脑袋里脑补了一百出年度大戏,许久, 认真且严肃的拍了拍普莱瑞思的肩膀。
“哦,亲爱的, 你真是太可爱了。”
化妆师安娜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次日, 导演没有谈过恋爱的事便传遍了整个剧组。
甚至连吕克贝松都打来了电话, 声称有个不错的年轻人或许普莱瑞思可以见一见。
而朱丽叶·比诺什则坚定站在了德尼斯的一方。
一个月内便邀请了德尼斯探班了六次。
“朱丽叶,或许你可以减少些邀请德尼斯的次数?”趁着德尼斯和Pierre说话的功夫, 普莱瑞思捧着德尼斯这个月带来的第六种口味的烤松饼走到朱丽叶身侧,无奈的说。
“松饼不好吃吗?”朱丽叶眨了眨眼。
“好吃……”
“那不就得了。”朱丽叶打断了普莱瑞思话, 随即又道“再说,德尼斯也是萨冈的儿子嘛, 来探探她母亲传记电影的班也属正常。”
德尼斯来探班是正常, 但是每次来都一脸羞涩的问她是否有空喝杯咖啡就不正常了啊……
似乎感觉有人提到了自己, 德尼斯抬头看了看,正巧看见了普莱瑞思同朱丽叶正望着自己的方向,耳朵突然变得通红,呆萌的挥了挥手。
“难不成你不愿意德尼斯来探班?”朱丽叶冲德尼斯点了点头,又看向身侧的普莱瑞思,霎有兴致的问。
言罢,还特意抬起下巴指向德尼斯的方向。
“………”
虽然很想拒绝,但看着德尼斯那张软萌无害的脸拒绝的话根本说不出口。
只好转头与灯光师攀谈起来。
而朱丽叶看到此景更是认为普莱瑞思害羞了。
**
未过多久便拍完了所有镜头,将素材全部拷到剪辑师那儿,普莱瑞思便开始了休假。
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4》也完成了初剪,邀请了普莱瑞思去看一看成效。
顺理成章的,普莱瑞思订了张飞机票便回了好莱坞。
“如何?”斯皮尔伯格问。
“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普莱瑞思诚挚的回答。
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即使内涵和视听语言并不出类拔萃,但无碍于这部电影本身在商业性上的优秀。
这是普莱瑞思同斯皮尔伯格的最根本差距,也是欧洲导演与好莱坞导演的根本区别。普莱瑞思能拍《神秘博士》,并且获得不错的英国本土口碑,靠的全是“博士”系列本身的哲学氛围,倘若换成了另外的除了DC的任何好莱坞系列电影,恐怕会票房口碑皆失。
而斯皮尔伯格不一样,以斯皮尔伯格为首的“新好莱坞”一代一直秉持着雅俗共赏的执导风格,拍商业片时极尽视听效果,而在拍文艺片时,也会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拍一些条理清晰的文艺片。
文艺片、条理清晰、不卖弄视听——这在欧洲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法国。
法国的文艺片往往带着一种特殊的特质,这种特质或许是明媚细腻的色彩、或是紧张阴郁的镜头、或许是细腻忧伤的整体氛围——但没有一种是平和沉稳,就像是高潮前的商业片的。
这种独特的特质也使得法国文艺片在一众电影中脱颖而出,只需一眼,便可轻松判定。
就像是《罗丹的情人》、《赎罪》同《肖申克的救赎》、《天才少女》放在一起,甚至连音乐都不用开,只用看画面与叙事便可轻松知道,前者是法国的,后者是好莱坞的。
这是气质的差别,同时也是立意的差别。
法国电影是艺术品,所以它拥有着孤芳自赏的勇气,常常将重心放在“人”的变化上,好莱坞电影是商品,所以它以叙事简洁明了闻名,将主要的“文艺点”放在社会、放在一个问题上。
艺术品的受众有限,而商品的受众无限,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能超过曾经电影世界第一的法国,占据了电影第一造梦场的名头。
普莱瑞思突然想起了前世流传甚广的一句话。
“法国电影为了艺术,中国电影为了说教,唯有好莱坞,才使‘电影’真正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产业。”
不由自主的,有些怅惘。
斯皮尔伯格似乎看出了她的怅惘,同样也猜到了她为何怅惘。
只是他与普莱瑞思是不同的。
他是美国人,真正的“好莱坞小子”,所以在他抉择从业方向时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商业”,选择了“美式文艺”,而普莱瑞思不同,她出身于英国,骨子里带着欧洲的敏感与细腻,她永远也无法真正做到“商业”。
这也是斯皮尔伯格犹豫的原因,早在西奥提及普莱瑞思的时刻,斯皮尔伯格便有了将这个女孩收为徒弟的念头,但这个念头一直未说出口,甚至在将自己的经纪人转签给这个女孩时也并未透露半分,因为他不确定,不确定他是否能教给这个女孩她所需要的,不确定他可以教的东西是否会反而削弱女孩本身的凌厉与天赋。
斯皮尔伯格一直在犹豫。
因为说到底,他与普莱瑞思根本不是一个流派,身为欧洲人的普莱瑞思,最佳的、最理想的老师应当是朱塞佩·托纳多雷、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那类,而非好莱坞风格明显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