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家有仙妻 (桃之夭夭夭夭)



进入腊月就要开始办年货,顾孟成父子没在京城多待,专程去圆觉寺上了一回香,且亲自见到了大德禅师,感谢了一回。

这也是江堇姝请大德禅师帮忙。

虽说出家人不打妄语,但大德禅师知晓事情始末,还是应了。面见顾孟成父子,大德禅师的确没有口出“妄语”,全程只是微笑,口中颂句佛号。

送走顾家父子,江堇姝也开始置办年货。

这日顾庭从李翰林府上回来,道:“李家老夫人请你去府上赏梅。”

“哦?”江堇姝先是意外,继而一脸了然:“去圆觉寺的事传出去?”

李家可不是才知道她的存在,顾庭每月至少要去李家两回,还跟李家长子李正良来往亲密,只怕她一出现李家就得了消息。李翰林看在彰泰的面上,一直拿顾庭当做后辈看待,按理江堇姝是该先登门拜访的。然而江堇姝这事儿,自己的说辞是一回事,别人如何想是另一回事,贸然去登门拜访,万一主人家不乐意,不仅自讨没趣,还影响顾庭走动。

顾庭未必在意,却不得不考虑彰泰跟李翰林的关系。

有章铭在其中,她的情况定然李家会细问,既然没有表示,显然还是顾虑。既如此,干脆双方就维持原状。

谁知顾孟成父子这一来,形势变转。

比起传说中的清风道长,自然是圆觉寺的大德禅师看得见摸得着,有大德禅师“作证”,自然不会有假。信佛的,亦或是想结个善缘的,都会对江堇姝变化态度,李家这时候对她发出邀请,也不足为奇了。

顾庭也是个心思通透的,对于李家的邀请,他脸色淡淡的:“李家后园子有几株梅花儿,开的不错,但赏梅只是个由头,主要是为李家姑娘。”

顾庭明显有些不高兴,纵然李家先前避讳是人之常情,可他还是不高兴。他并非不通世情,这么几年下来,人情往来方面他可以做的很好,但现在他就不乐意,耍起了脾气。

江堇姝笑着扯开话题:“莫非是借机为李家姑娘筹谋亲事?”

顾庭点头。

李家这个姑娘是庶出,但自小记在嫡母名下,也是由嫡母教养长大的。她上头只有两个兄长,最小的便是她,再无其他兄弟姊妹,所以哪怕她出生上略低,但后天也足以弥补,外人提起,也是正正经经的“李家大姑娘”。

姑娘名叫李箐,今年十三。

这已是年底了,翻年就是十四岁,正是说亲的好年纪,再晚两年可就迟了。古人的亲事很讲究,越是高门大户越是如此。便是说定了亲事,也得一两年才成婚,照李箐的来说,十四岁定亲,十五及笄后,最迟十六岁恐怕就得出门。

既然要去李家,头一次登门,少不得要备些东西。

顾庭又道:“现在天这么冷,去坐坐就早点儿回来吧。”

“我心里有数。”

顾庭是担心那边人多嘴杂,未免有人说些不好听的话,她又只是举人之妻,难免受气。这也是听闻李家邀请,他心里不乐意的原因之一。

江堇姝却没这种烦恼。

外间的各种看法言论,她都有所预料,但她乃是修道之人,凡尘俗语哪里能轻易触动她的心境。如今一切,她只当是一场历练,不论将迎来外界何种纷扰,她都要体会一番,否则也白费了这趟入世。







第58章 第 58 章
三日后,江堇姝去了李家。

李家人口不多,却因李翰林先后娶了两任妻子的缘故,内里并不平静。如今的李家老夫人虽不管家,却明明白白偏心着大孙儿,乃因李正良的生母是她亲自挑的,又是娘家侄女,自是不同一般。

后来的这位李太太,不论内里如何,面上却是一碗水端平,端庄贤惠也是有名儿。李老夫人因此也没给她下过脸子,婆媳两个算是和睦,偏生进门儿的曾孙媳妇拎不清,让李太太失了颜面,那边儿的大儿媳妇隔着一层,不好说重话,说嫡亲的小儿媳妇,偏左耳进右耳出。

李太太本就闹心,谁知前几日小儿媳妇突然病了。

本以为是真病,瞧着人面色苍白,卧在床上起不来,着急的请大夫诊治,大夫的话却很是含糊,开的药方子也多是温补调养。在内宅里过了大半辈子的李太太还能不明白?这是装病呢!

前儿一晚,李太太派了人给其传话,若她的病再不好,少不得用些狠药了。

一早起,李家二奶奶无奈的撑坐起来,镜子里照出一张憔悴的脸。

“二奶奶病的这样,太太她也不太容情了。”这也是在私下里,陪嫁来的心腹丫鬟翠珠才敢小声替主子抱屈。

罗茜知道,太太强硬的要她今日“病好”,是为今儿的赏梅宴。太太看了药方子认定她装病,那府里其他人也会这么认为,先时不管她,可在今日这样场合她也装病躲着不去,老夫人便先恼了。

可谁又知道,并非她故意装病,实在是真怕了。

自从听说马道婆出事被拿到锦衣府审问,她便日日如坐针毡,生恐之前的事情败露。日夜忧思焦虑,她本就是小病初愈身子还未调养好,这么一来,自然是起不来身。也是她以往骄纵太过,如今真病也没人肯信,内里实情她也不敢跟人说。

等江堇姝到了李家,见到了李家几位女眷,很轻易就看出李家二奶奶粉饰下的真实脸色。

马道婆之事实在恶毒,罗茜之狠更是涉及幼儿,如今借此事吓一吓,长远不敢说,起码近段时间她只敢安安分分。

在江堇姝看来,她想争也没什么错,但跟妇孺争有什么用?哪怕李正良妻子都没了,依旧可以续娶,她就这么一直循环下去?只是舍本逐末罢了。倒不如盼着李正和上进。

“这就是顾娘子?生的好模样,好气派,怨不得顾家小子一直念着。”李家老太太亲热的托着江堇姝的手,毫不吝啬的称赞,又带着打趣,可以看出李翰林的确很看好顾庭,因此老夫人才拿长辈态度称呼顾庭。老太太又对着其他受邀而来的女客道:“你们都不认得她,常跟着章老翰林的孙儿来我们家的顾庭你们或许听过,这便是他的娘子,今日热闹,我便请她一起来。”

这算是正式将江堇姝介绍出去了。

京城里各家有各家的圈子,如李家,交往的多是文官,或许不如荣国府那般门第显赫,却绝对清贵,其间既有后起之秀,也有百年传承的书香世家。

“老夫人说的是那位顾举人?不是说他早年丧妻了么?”有人脱口疑问,说完忙歉意的捂了嘴,一副失口的样子。

在座众人谁也不傻,哪里看不出她是故意。

明年正是大比之年,早前京中便涌入各地学子备考,在座各家府上都有不少学子进出,时常相互说些学子的事情。有些有适龄女儿的人家,在京中寻不着好亲事,少不得瞄准这些人。再者,读书科举不易,一般而言走到会试这一关,年龄多在三四十岁往上,三十来岁就称得上年轻了,可想而知,顾庭、章铭这类不到而立之年的考生多受关注。

顾庭尤其胜之,他跟章铭都年轻,且仪表不俗,虽说章铭比他家世好,但顾庭学问更佳。再者,章铭已然成婚,顾庭却妻室空悬,虽说是娶过一任,但若会试能取得好名次,未来颇可谋划。

当今用人,不拘一格,甚至偏爱寒门士子。

在座这些太太奶奶们,自家或许没有此等想法,但亲朋故交家未必没有。他们从中做媒,也是经营一条人脉,对于顾庭之事但凡有想法的,少不得打听清楚,甚至消息就是从李家得来的,谁知今日冒出个顾庭之妻。

先前传闻她们也听说了,今儿也是当着李老夫人求个明白罢了。

这一点,李老夫人清楚,江堇姝也清楚。

李老夫人笑道:“说来也是件奇闻,顾娘子也是得佛祖庇护的有福之人。”

接下来,李老夫人便将事情原委又讲了一遍,着重便点出了清风道长和大德禅师,也是正面声援江堇姝的意思。

“果然是个有福之人!”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指不定这‘后福’就在明春。”

这时候不管心里做和想法,所有人都改了口,纷纷笑着夸赞。

清风道长在民间声望高,但多年未露面,是个只在传说中的人物。大德禅师则不同,圆觉寺的和尚的确以做法事而闻名,但不代表佛法不好,宫中几次宣召,便是请大德禅师去给宫中的老太妃讲佛法。

这样的大德禅师分量自然不同。

赏梅宴后,江堇姝的生活没有太多变化。

李家释放了善意,表示了亲近,她一月登门一次正合适。顾庭常跟李正良来往,所以每次去了李家,见过李老夫人,她多跟李家大奶奶来往。对方是个诗意文雅女子,正经书香门第教养出身,江堇姝陪着说些诗书,倒也还不错。

不过,她对这类交际应酬还是不大感兴趣,若与人论道,她几日都不嫌枯燥。

恰在此时,一个意外访客到来。

“江前辈,晚辈玉素有礼了。”来人正是曾有一面之缘的何玉素,出自清心观。

江堇姝扫了一眼,便笑道:“恭喜玉素道友筑基成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