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家有仙妻 (桃之夭夭夭夭)



江堇姝了然,想着这样倒省事,又问:“租子是交钱还是交粮?地里种的东西,是由着佃农么?”

原主虽有五十亩地,但都是许青料理,有了收益也是许大娘许叔帮着收着,尽管每次都会跟原主讲一讲,但原主对此并不上心。

江堇姝觉得应该多了解一点儿,毕竟田地是一项稳定的收入。

“交粮,这个稳定。至于地里种什么,稻米居多,我们分得地有大半都是水田。大伯说了,若是我们没空,他会替我们看着,也没什么大事。”顾庭显然也是做了功课。

见他样样清楚,江堇姝就不再问了。

第二天,两人锁了院门,返回府城。这次不仅带上许大娘和草珠儿,还带了顾庭先前的书童常乐。如今顾庭正式读书,常乐这个书童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回城的途中,江堇姝还计算着手中的钱,想着是不是再置办些地。毕竟田地出产虽不多,却省事也相较稳定,若要经商可费心力的多。之前想开铺子,是没料到顾家突然分家,那点儿底子对大房二房来说不多,但对只有小夫妻的三房来说,很丰厚。

大房不大计较这些,二房虽计较,偏因顾康的事儿正心虚,日后少不得也要嚼舌。

回到府城,顾庭先让许叔跑一趟章家,告知老师明天去听课。许大娘草珠儿在厨房里忙晚饭,柳叶儿收拾屋子。

饭后,江堇姝叫来许叔,说了想买地的事儿。

许叔道:“怕是不大好办。咱们这边地虽多,但没地的人也多,好些权贵之家都来这儿置办田庄,好比顾家的那些地都是祖上做官时才置办起来的,代代传下来,只有卖出没有买进。当年先夫人给姑娘置办的地也是寻摸了很久,好不容易才买着,那边的地可没顾家的地好。”

早先还担心地多了招眼护不住,现在却是想买买不着。

“那先打听着吧。”

屋子里,顾庭再看书。

耽搁了三天,再去章家,老师一定会考察他的功课进度,即便是家中有事,也不愿他耽搁读书。顾庭虽然天资聪慧、记忆绝佳,然而读书到底晚了,彰泰的确说他可以明年下场,但童生试原本就相对简单,特别适合顾庭这种记忆绝佳的考生,然而乡试才是分水岭,彰泰有心好好儿栽培他,自然要让他根基打的牢固。

再一个,彰泰之所以要他明年下场,也是有所考量。

顾庭之前毕竟是个傻子,只要有心就能打听的出来。彰泰倒不在意外人议论,但流言多了怕影响顾庭日后科举之路,若是顾庭能得了功名,流言便不攻自破。

“这么用功,真可惜,明天竹山文会你去不了啦。”江堇姝打趣了一句。

文会持续的时间看似长,但真正举行只有三天,恰好明天开始。

顾庭为难的抓抓头:“我也想陪你用,但是读书不能耽搁……”

“你就好好儿去听课吧。”

顾庭点头:“明天我不用车,让许叔驾车送你,带上柳叶儿草珠儿,小心点儿。”

文会虽热闹,但人多容易出事,她们都是女人,带上许叔勉强放点儿心。

“放心吧,没事的。”江堇姝自是有所依仗,并想着,或许应该找个出处露一露自己的身手,往后行事也方便。

不如、再拿清风道长做个幌子。

*

早饭后,顾庭带着常乐出了门,稍后,江堇姝也坐车出门。

竹山文会在竹山书院举行,书院在城外万竹山中。顾名思义,这山的得名就源自于山上多竹,而书院的创建人也是看中绵绵竹林,才将书院设立在这里。

从月前开始,万竹山脚下就开始热闹,到了今日更是熙熙攘攘的人。

出了城,越靠近书院方向人越多,车马也多,举目望去,四下里搭建了不少凉棚,已然是人满为患。权贵富贾之家早早就支了自家的棚子,不仅方便自家女眷歇息,也提供给前来参加文会的学子,算是结份善缘。

离山脚尚远,马车已然进不去了。

“许叔,就在这儿停吧。”江堇姝取了帷帽戴上,薄薄的一层轻纱飘在眼前,虽对视线影响不大,却挡住了仅有的一丝清风。幸而她有修为在身,灵气运转全身,热意顿消。

“娘子,扇子。”柳叶儿递来一把海棠团扇。

如今天热,拿着团扇既能扇风去热,也能遮脸。放眼望去,到处彩衣飞舞,有不少年轻女子,有戴着帷帽的,也有胆大的直接拿扇子伴遮了脸,亦有原本戴着帷帽,却又将轻纱撩起,扇子遮着脸四下张望,说不出的新奇。

许叔留着看车,其他人顺着行人往里走。

这边已经形成一个小集市,吃喝尽有。

当然,人们聚在这里主要是观赏文会。文会便是由竹山书院提供一个场地,各地学子齐聚,一起辩论学问。高深之处外人不懂,但其中一个环节很得民心,那便是诗才大会。例如人们津津乐道的章铭、苏桐等才子,便是以诗才出名。

江堇姝看似游赏,实则早被万竹山吸引。

山的外围尚且不太显,但深处便觉不同,哪怕离得远也能感应到灵气的浓度比莲花山那边更甚。早先读地志就了解了这片山,二三百年前这里寺庙道观兴盛,更有传闻此地出过仙人,还有各种成精的草木传说。传说不可尽信,但综合各样故事,不可否认此地是个宝地。

若是在这座山里修行,应该事半功倍。

现在顾庭恢复正常,明年若下场,过童试不难。

她应该安排个合适的时机“离开”顾家,在此之前,得安排好柳叶儿等人。

这比她一开始预定的离开时间提早了好几年。







第41章 第 41 章
走得累了,江堇姝找了家尚有空位的凉棚歇脚,叫了一壶花茶。

站在山脚下,只看到绵绵竹林深处隐约透出书院的白墙,倒是一条石条步道依着山势横卧,一头通往书院,山脚这头显得更热闹,搭起了宽阔场地,收拾的格外干净整齐,桌椅条案一应俱全。

“来啦!来啦!”周遭一片骚动,人人引颈眺望,但见从书院的方向走来一群人。

这些人衣着分明,后面跟随的人乃是书院院长、老师以及出众学子,为首的几人穿着各色官服,旁人眼生,倒是本地知府姚缙是见过的。按理来说,知府已是本地最大父母官,但此时姚缙却站在副位,正中间站着的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儒雅俊朗,笑意温和。

江堇姝看着面熟,略一想,记了起来。

犹记得先前夜出,归家时在巷子里遇到三个人,那三人似被人跟踪,面带忧色,脚步匆匆。哪怕她对此事并不在意,但到底修真之人,过目难忘,清楚记得对方长相,正是今日地位显耀之人!

再听周遭之人议论,顿时明了此人身份。

季文扬,本省提督学政。

提督学政乃是主管一省教育科举的官员,由皇帝钦点到各省主持院试、岁科两试,并督察各地学官和生员。学政并没有固定品级,都是各带在京的品级,因此有从二品的,亦有三四品,甚至五六品。但不管品级高低,都与地方官截然不同,因为学政不属于地方官系统,而是钦差,哪怕品级再低,却能和从二品的一省布政使、按察使平起平坐。

季文扬在京时只是正五品工部郎中,旧年钦点到本省,一直在各府督管考试。

姚缙这般恭敬季文扬,也是希望对方对本府教育科举方面不要太苛刻,毕竟学政归京会得皇帝召见,若是季文扬说了什么不好的,对他也颇有影响。因此,宁愿恭敬些,大家客客气气、和和气气。

竹山文会算得上是本府一项盛事,邀请本省学政主持,倒也在理。

江堇姝到底对文会兴趣不大,见人群都往朝涌,反其道而行,朝后退。草珠儿心急,险些裹在人群里走丢了,退出来就不大高兴,觉得离得太远看不清楚。别提草珠儿孩子性情,便是稳重的柳叶儿都垫着脚一看再看。

“我去那边凉棚里坐,你们俩搭伴儿去凑热闹。”江堇姝提议道。

草珠儿高兴的咧开嘴角,柳叶儿却犹豫,到底摇头:“那怎么行,我得陪着娘子。”

“不用担心,今日不少衙役在这儿巡视,出不了事儿。”江堇姝安抚道。

柳叶儿见的确有不少衙役,又见她指的凉棚里坐着不少戴帷帽的女眷,便点头应了。

“那行,娘子稍待,我们一会儿就去找你。”柳叶儿玩心不重,难得被场面渲染的生出好奇,毕竟是十年难得一遇的盛事。

说定后,江堇姝就跟她们分开。

江堇姝选的凉棚离的较远,依着山脚,搭的很宽敞,棚子前面挑着幌子,一个大大的“茶”字,底下缀着两个小字“王记”。

王记茶楼在城里颇有名气,不仅茶好,点心也好,还有绝妙的说书人。如今搬到外头来,一来是响应知府号召,二来也是经商之道,除了少了说书人,其他的都不少。再者,此地虽没有茶楼雅致,但山风徐来,满目苍翠,品着香茶,倒也怡然自得。

江堇姝要了茶水点心,优哉游哉的坐着。

外人以为她在专心品茶,实则她神识已出,除了分出一丝关注柳叶儿草珠儿,其他心神都在探索万竹山。尽管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合适的脱身时机,但她打算先给自己选个灵气浓郁的地方安置洞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