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剔除了那些不稳定分子之后,胤祉将这个消息隐晦地透露给了兢兢业业负责着日报的这群人,一时间,负责日报的众人越发的勤勉了起来。
银子,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他们一定要努力,还要更加努力,让日报卖得更好,让五贝勒,让长公主,让万岁爷看到他们的本事和才华,也为了更多的银,哦,不对,润笔费,润笔费。
日报这边鸡血打得太足,消息那边因为事情重要还在慢慢磨蹭,在上报了之后,胤祉决定先发行日报。
于是乎,这一日,京城多了个新鲜玩意儿,育婴堂的孩子们斜跨着一个布包,满京城的吆喝,“日报日报,京城日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有,看日报啦,一文钱一份,看日报啦……”
一文钱一份,多便宜呢,还是有字的纸,当下就有略微识字的人拦住了报童,掏出一文钱来买了一份日报,开始阅读起来。
报童们贩卖的还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朝廷官员们的订购,他们的报纸自有专门负责的人送到门子那里。除此之外,就是各家酒馆茶馆里,今天说书人没有说书,而是在面前铺了一张报纸,向堂下客人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报纸的来历,倒是没说是翰林院编的,只假托说一句“有识之士”,而后就开始读起报来。
世人皆敬仰读书人,不管是谁办的,既然是有文化的,他们的声气也就低了,这时候便仔细研读又或者是侧耳倾听起来。
谨欢一开始生出办报纸的想法就是为了在这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换个方式搞臭高启思的名声,故而今日日报上最显眼同时也占了最大的篇幅的就是高启思的故事,为着这个,谨欢还特别委屈的把女学的广告给挪到后面去了呢。
“话说某年某月某日,朝中有一位高姓大臣,出身江南,现居……”
这一天,全京城的茶楼酒馆都在讲某一位高姓官员停妻再娶,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故事。
要说指名道姓嘛,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可是这细节写得这么清楚,当然会有人能够猜出来,毕竟可不是所有官员家都天天上演全武行的。至于说为什么要把姓名给春秋笔法嘛,当然是为了到时候死不认账咯,反正我又没有点名道姓说是你高启思,你看,都没说是哪一朝哪一代呢,你这么积极地跳出来,果然是德行有损吧你。
文人的笔杆子,胤祉这点坏心思全都点在这上面了,平常谁逮着他都能欺负,可是论起这个来,哼哼,终于轮到我们五贝勒欺负人了。
这故事可是难得由谨欢操刀,由她口述,再由胤祉润色,胤礽胤禛添油加醋给写出来的。完完全全的白话,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得明明白白,而且言辞讥讽,字字如刀,只听得人怒发冲冠,恨不得将那负心薄幸之人拖出来,狠狠揍一顿才好。
一开始一个个还是老老实实听故事,可是越听就越迷糊,尤其是某些知情人士,怎么觉着这故事的主人公跟住在东香胡同的那位高大人那么像呢?
姓高,江南人士,娶了座师的女儿,又纳了妾,家里天天家宅不宁……
“这不就是那位高大人嘛,往日里看他斯文得很,没想到竟是个人面兽心。”
“呸,这样的人也配当官!”
“嘘嘘嘘,禁言禁言,此事既然写了出来,那么只要这事闹大,圣上就会知道,等到圣上知道此事,必会有定论的。”
“正是如此,我们该把这事儿再闹大一点,才好为那无辜的韩氏讨一个公道才是。”
“此言有理,正该为那韩氏讨一个公道!”
听到这里,在各处煽动群众的人相互间使了个眼色,默默后退了。
今日休沐,昨夜高宅又爆发了一次争吵,吴氏仗着正妻之位狠狠修理了妾侍一番,可是等到高启思回来,妾侍有了依仗,倒是吴氏又落了下风。只是吴氏在这家里经营日久,自然也不是好相与的,夫妻俩又狠狠吵了一回,只听得左右邻居恨不得往他家里砸东西,才都偃旗息鼓,各自歇下不提。
因着晚上闹得凶了,这一日高启思自然就起得迟了,而且谨欢还特意交代了,“漏送”高大人家的报纸,所以等到高家门外聚集了不少人时,高家上下还没人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呢。
“老爷老爷,不好啦,外面围着许多人,正在不断叫骂呢。”管家一头大汗,匆匆跑进偏院禀告道。
“什么?”高启思刚从小妾的床上爬起来,闻言一惊,脚下一绊,跌了个狗吃屎。
第71章 大清药丸
管家和小妾连忙上前把高启思给扶起来,高启思顾不上被磕破在流血的下唇,连声追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门外会聚集那么多的人?”
管家看到门外的人就先慌了神,哪里还记得外头那些人在叫骂什么,只是隐约记得一两句“狼心狗肺,忘恩负义”这样的话,这些话他又怎么敢说,想了半天,才想到了一句,拍掌道:“对了,外头有人叫嚷着老爷停妻再娶呢。”
停妻再娶?
高启思眼前一黑,两眼一翻,厥了过去。
高启思晕过去的消息很快就被送进了宫,也很快就被放了出去,对此百姓们纷纷表示,果然是做了亏心事心虚了,这种人,就该被天打五雷轰!
围在高家门外的百姓们顿时更积极了,有扔石头的,还有扔烂菜叶子烂瓜果的,还有那促狭的,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了鸡血鸭血这类的东西,居然在高家的院墙上写了“乌龟王八蛋”,惹得众人哄堂大笑。更有好事的搬来了桌子,站在桌子上给越来越多的围观群众读报,专将高启思这一篇翻来覆去地讲,一副不把高启思给彻底搞臭誓不罢休的模样。
“老爷,这前门后门都被围了个严严实实,还不断有些蠢货高声叫骂,这可怎生是好啊!”这妾乃是江南送过来的,平时也算有几分眼力见识,乍然遇上这么一桩事,却也慌了手脚,等到高启思醒来之后,坐在床边不住哭诉说道。
高启思面色青白,饮完了一碗参汤之后才觉得四肢百骸有了气力,咳嗽了几声后问管家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打听清楚了没有?”
管家抖似筛糠,冷汗直流,直到高启思狠狠拍了一下床板,他才一脸如丧考妣的拿出了掖在袖子里的报纸,递到了高启思面前。“老爷,这是报纸。”
报纸一事事关重大,所以除了相关负责人等,其他人并不是太清楚,只是知道长公主又领头作妖了,说是要弄个类似于邸报的东西,反正万岁爷纵容长公主又不是一天两天,他们忍受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由着她去呗。邸报讲的自然都是国家大事,官员们也就没太当回事,在派人来问询的时候就顺理成章地定了一份,还有多订几份的。反正就是一文钱或者几文钱的事情,再说了,人家都定了你不定,不仅显得不合群,还显得落伍不是。
又因为胤祉把《参考消息》顶在前面,《京城日报》的事情就不那么为人所知了,再加上翰林院主办的那些人也成日里含含糊糊不松口,众人原本还当这个《京城日报》就是跟邸报差不多的那什么报纸呢,等到今日送来一看才知道,完全不一样啊!
《京城日报》是今日一大早就被分送到各家官员府邸的,但是这毕竟是第一次,高家这边没收到也没当回事,只当是时间晚了。周围也都是官宦人家,只是与高家的关系都差得很,还有那些看不上高家的,所以也没人会去好心提醒高家发生了什么事。故而直到百姓们涌到高家门前,管家冒死出去弄来了一份报纸之后,他们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高启思一目十行,匆匆将头版的故事读完,嘴里不知嘀咕了两句什么,而后呕出了一口鲜血,又晕过去了。
那小妾正坐在高启思身边,一口血正好吐在她脸上,吓得她登时就尖声叫了起来,活跟被人捏着嗓子的鸡一样。
正院里,对镜梳妆的吴氏手中的眉笔一顿,画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眉毛,接过身边伺候的小丫环手中的帕子擦干净之后才若无其事问道:“死了没?”
吴氏的大丫环摇了摇头,“死不了。”
吴氏闻言冷笑道:“好人不长命,祸害留千年,千年王八万年龟,他且有的活呢!”
次日上朝,高启思就被人拿着“停妻再娶”的名头给告了,说到最后,更是将高启思说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最后剥夺高启思官职,贬为庶民,家财充公,责令永不录用。旨意传到高宅,还在病床上的高启思彻底瘫软如泥,觉得浑身上下的骨头都被人抽走了,小妾在旁边不停地哭,倒是吴氏在那里又哭又笑,最后狠狠抹了把脸,说了一句“报应”。
“这个下场你还不满意?”总不能就因为停妻再娶就把人给宰了吧,也没这样的规矩啊,康熙忧愁地看着妹妹说道。
谨欢双手托着下巴,胳膊放在桌子上,“倒不是在意高启思,反正他玩完儿就行了,就是觉得他两个老婆都挺倒霉的,尤其是韩氏。”
吴氏吧,有个贪官爹,但是她本人倒没什么,除开天天在家跟妾侍斗来斗去之外,原先风评还不错来着。韩氏就更不用提了,百分之一百的纯可怜人,要不是东家厚道,这会儿骨头只怕都不知道去哪儿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