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欢能治吗?当然能治啊。一颗红药,药到病除。
可是她就是不乐意。
她就是要让这倒霉孩子好好喝上几天苦药汤子,让他好好感受一回出门的感觉。
为着这个,她还特意在药里多加了三钱黄连,药苦喝吐了没关系,继续重新熬嘛,反正咱们家买药的钱还是有的。
一日三餐的苦药汤子,喝得李世民脸都成了黄连,谁见到都觉得这个孩子苦兮兮的。不过这事儿还有点附带效果,半个月的中药喝完,原本一个小胖墩居然瘦出各府大概模样来了,虽然瞧着还是胖,但是已经不是之前那种球型身材,而是那种瞧着可爱,肉呼呼的胖了。
“这一天三顿的中药,换做旁人,胃口早就被败坏的差不多了,咱们家这个呢,只不过就是从前吃三盘,现在吃一盘罢了。”李建成对此表示嗤之以鼻。瘦还不容易嘛,他当年比世民现在还胖呢,不也轻轻松松就瘦下来了?
李琛在一旁冷笑:“合着当年为了督促大哥减肥,大哥那哭天喊地的样子全都给忘了?”
李世民年幼不记事儿,那时候他还是个襁褓之中喝奶的小娃娃呢,自然不记得。可是他不记得,李琛记得啊,小姑娘早就知事了。
李建成难得脸红,犟嘴道:“我那时锻炼,锻炼你知道吗!”
李琛懒得理他,“是是是,你勤奋,你锻炼呢。”说完,一个转身走了。
气得李建成只想蹦高,指着李琛的背影问李世民,“你姐这是说我坏话呢吧?”
李世民:“……”
呼——姑姑说了,好孩子不参与这个话题,他还是吃糕点吧。
李世民来长安的事情倒是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毕竟让李琛和李建成留在长安倒也能够理解,都是要入学的孩子了,趁着机会建立起自己的人脉来也是重要的。一直呆在陇西那块地方有什么用呢。
但是他们俩留下来,自然是因为他们都是大孩子了,可以留下来。只是当这个人换成四岁的李世民时,就不免让人觉得奇怪了。这么大的孩子,一般人家还百般护着呢,怎么就让他这么远的从陇西赶到长安来呢?莫不是家里呆不住了?
一时之间,不少人开始阴谋论起来。
李建成也听了几耳朵,只觉得这些人成天闲着都要闲出毛病来了,再怎么普通的一件小事儿都能被他们给琢磨出事情来,怎么就这么闲得慌呢?
谨欢对此却是毫不在意的。毕竟也没哪个不长眼的跑到她面前来说这话啊,这得多缺心眼儿啊。
好吧,缺心眼儿的还是有的,比方说谨欢自己的姐姐,李谨安什么的。
自从王采言和杜家订了亲事,李谨安就借机留在了长安。她也不想再回太原王家受罪去了,就算杨广和她不亲,但是也得叫一声表哥,扯了这一层虎皮当大旗,李谨安就直接留在了长安给王采言置办起嫁妆来。
李渊和谨欢也没有虚言,作为舅舅和小姨,都给了王采言一份非常可观的添妆。李渊代表的是唐国公府,他出手阔绰,那是对她的看重,李谨安心里当然受用,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她那个小妹妹准备的东西竟然比哥哥准备的还要更好上几分。尤其里面那几件秦汉的东西,说句实在话,就是在王家,都寻摸不到这样的好东西,到时候直接给王采言带出去当嫁妆,才算是真正得意又体面的事情呢。
“外头传得风言风语,有鼻子有眼的,说是咱们家出了以庶灭嫡的事情,嫂子这才赶着把儿子送到你身边呢。你和我说句实话,世民为什么会来长安?”李谨安很是忧虑的样子。
谨欢无语到特别想把李谨安的脑袋切开给看看,看看她脑子里面到底是进了多少水。
“阿姐这是说得什么话,咱们家这么会干出这样的荒唐事儿呢,以后还是不要再提了。”谨欢出面斥责了小白菜一顿。
李谨安颇有几分委屈,她这也是为了娘家好,怎么能叫荒唐呢。“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儿!”
“什么怎么回事儿?”李谨安喋喋不休的,让谨欢觉得五肚子来火。
“就是世民这事儿啊。”李谨安又车轱辘了。
谨欢冷笑了两声,狠狠拍了一下桌子,在桌面上留下了一个清晰的掌印,“早就和你说了,这事儿根本就没那么复杂,就是嫂子想把世民送过来让我给管教着,哪来这么多的问题!”
李谨安觉得有点委屈。
又不是她一个人这么觉得,是大家都这么说啊。
第256章 大唐盛世
还好, 一个看不明白眼色拎不清事情的娘亲还有个聪明女儿, 王采言见情况不对,连忙好说歹说地支走了李谨安。
子不言母过, 她一个当女儿的,万万没有说娘亲不是的道理,也只能打着自己的旗号赔罪了。
“行了,你是个聪明孩子, 小姨心里明白,你娘这人呢, 在家被养废了,你多看着她吧。”谨欢也不和王采言来虚的, 明明她阿娘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笨女儿呢,谨欢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来着。
王采言俏脸一白, 却还是施了一礼, 应下了谨欢这句话。
李谨安脑子进水拎不清楚也就算了, 王采言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的。就拿她的婚事来说好了, 小姨为自己筹谋了那么多,最后还把最合适的送到她跟前让她择选, 这样的事情,换做她亲娘, 那是绝对做不到的。这份恩情,她王采言死都会认。
一家人是不用说两家话,可是她到底姓王啊, 若是小姨不乐意,何苦要费这个功夫呢。王采言不是白眼狼,李家的情,她记住了。
“去吧,你是个好孩子,小姨记得呢。”到底还是个孩子,谨欢忍不住又出声安抚了一句。
王采言眼睛一酸,偏过头去答应了一声,“小姨放心,我都晓得的。”
这风不管再怎么刮,只要李家人自己不拿当回事儿,众人嚼了又嚼,没了意思,自然也就不说了。
窦氏原本在家还担心着呢,怕二儿子在长安城不习惯,哪知道这个臭小子如鱼得水的,成天都乐乐呵呵的,窦氏接了两回信,气得就不乐意再管了。
乐吧乐吧,等到开始学习的时候,有的你哭的。
不过现阶段的李世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谨欢正忙着呢,没时间管他呀。
营建东都的事情,打从杨广继位就开始了,历时十个月,征调民夫百万余人,才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新洛阳城。
建成之后,各家都在里面置办了不少产业,李家自然也不例外。不过这些事情谨欢都没插手,而是尽数交给了李渊,反正他离得近,事情交给他也是应该的。
“皇帝近日在朝堂之上频频对我等发难,看来是要对我们这帮老臣下手了啊。”高颎显得很是忧虑。
这是谨欢暗中在长安置办的宅子,挂在了暗卫的名下,没人知道这是李家的宅子。谨欢总不能在自家明目张胆地见高颎吧,所以一般都会选择这里。
再加上也没人会想到她和朝廷重臣结交,所以到目前为止,倒是不用担心其他问题。
“皇帝的位置也坐稳当了,他身边的忧患都已经除了,该杀的杀,该圈的圈,也该轮到你们这些不听话的大臣了。”谨欢冷笑道。
“去年先是刘方攻下占城,接着又是韦云起率病攻打契丹,如今直接迁东都洛阳,咱们这位陛下啊,心里的主意深着呢啊!”高颎这几年也暗中联络了不少人,只是为了安全考虑,并没有策反,而是和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只希望到了日后能为谨欢所用。至于现在嘛,他是绝不可能让谨欢暴露而陷入危险之中的。
“洛阳重要,迁都一事我的这位表哥做的还是妥当的,只是十月而成,这一座洛阳城下,又不知道埋着多少民夫的尸骨啊!”隋朝的劳役太重了,杨广想做的事情太多,百姓因为服役到最后十不存一,活不下去了,自然要造反的。“至于刘方,这里头猫腻可不少呢,他前脚把占城给打下来,后脚占城王商菩跋摩就在比景、海阴、林邑三郡故地复了国,此一战,我军阵亡十之四五,不然刘方怎么半路就病死了呢。”
高颎和杨素,一个是左仆射,一个是右仆射,只是两人侧重不同,高颎主要负责的还是政事。并不是他不想插手军事,但是皇帝防备着,他还能怎么办呢。
“哎,只去年一年,先是修阳渠汴渠,再是修洛阳,禅定寺那边也还没完工,还想要再修建新的行宫,便是倾尽天下之力,可有这么多征夫可调啊!”高颎一脸无奈。
他这一辈子,除了谨遵先父遗命,奉谨欢为主之外,其他无不是为国为民。如今眼看着皇帝大肆消耗民力,他自然是坐不住的。
“高大人,你现在着急有用吗?且看着吧,这才只是个开头呢,咱们这位陛下啊,所图甚大呀。”
“您这是?”
谨欢直接展开了河道图,这是她贿赂系统得来的现阶段的最详尽的天下河道图,但凡是从前开凿过的河道,图上都标绘的清清楚楚。
“看这儿,皇帝今年修阳渠故道和汴渠故道,西段自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循阳渠故道,东段走汴渠故道入淮水,二者并为通济渠,除此之外,今年还修了东汉开的邗沟直道,自山阳至杨子入长江。如果之后疏浚汉代的屯氏河、大河故渎、白沟,再疏浚春秋吴运河、秦朝的丹徒水道和南朝运河——”高颎的目光随着谨欢的视线在地图上游移,看着她将一道道河流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