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五个班的学生,谨欢是准备全都培养成管理型人才的,也就是说,不管她们日后专精哪一个方面,她们都要负责起这方面的事务,当然啦,实在想跟着学厨的,她也不拦着,个人喜好不可剥夺嘛。
可是这帮女学生们日日跟谨欢相处,不被带歪又怎么可能呢。
她们开始勤加练习武艺,开始翻阅各类典籍政令,开始学习排兵布阵。人,本来就是应该没有局限的,学宫里的每一个女孩子都在拼尽全力地想要去证明,同样的事情,她们可以做得比隔壁那群男人们更好。
她们越努力,谨欢投注在她们身上的心血也就越多,相对应的,王宫里的醋味也就越发浓重了。
被打入冷宫的大王和公子心有不甘,就这么暗戳戳摸来了学宫,在试探了一番“敌情”之后,自觉敌人太过于强大的公子忍不住向他亲爹开始求救。
“若是要开这些课程的话,那么女子可否为官这件事,势必就要在朝上提出来了。”嬴政摸了摸下巴,刚刚冒出来的胡茬还有点扎手。
按说嬴政的年纪,原本应该蓄须来着,这样也显得成熟稳重一点。但是谨欢看到嬴政一脸胡子的“排斥反应”太过于强烈,偏生谨欢身边的还都是面白无须的那种,自觉必须要争宠的嬴政干脆就不蓄须了。这上行下效的,现在朝堂上蓄须的人也就随之越来越少了。
这有胡子的一少,嬴政自个也觉出差别来了。啧啧啧,这没胡子看着就是比有胡子顺眼一点啊,有胡子的看起来老气横秋,颐指气使的,一看就惹人嫌弃,唔嗯,还是他姐明智,这胡子什么的,还是过几年再说吧。
为着这个,农学院那边还有人改进了一下刮胡子的东西,以谨欢的眼光来看的话,这玩意儿活脱就是一个简易版本的手动刮胡刀嘛。
“可是开了这些课,她们就越来越忙了啊。”扶苏颇有些不怀好意道。
谨欢可以教武术,可以教兵法,她甚至还能教厨艺,但是时政这方面她没法教啊。公主殿下她就不是搞阴谋诡计的这块料,她可不管什么阴谋阳谋,她奉行的是一力降十会。除开这个,她所依仗的就是自己的公主身份了,她有嬴政做靠山,女学的学生们可没有啊。两相结合之下,如果真开了这一类的课程,学生们自然是要好好上课的,她们课程安排一多,自然也就没有这么多时间缠着谨欢了。
嬴政心情复杂地看了一眼儿子,也不知道是该夸他,还是该心塞。
儿砸,你这么努力琢磨主意,捎带手还帮了女学生们一个大忙,就为了把你姑姑给弄回来?
你咋这么成器呢?你信不信朝堂上那群蠢货知道了之后哭死在你面前啊!
可是话又说回来,嬴政也想把他放飞的都快不记得自己姓啥的姐姐给弄回来啊。
自打这女学开始办,谨欢就一门心思全放在女学上了。一开始还知道每天回王宫呢,现在连着十天半月都不会回去一趟。嬴政感觉自己跟扶苏就跟留守儿童似的。自己的点餐福利饭后爱心点心没了也就算了,厨子们的手艺也是凑活可以的,但是上完朝憋了一肚子的话没人说这件事,嬴政巨巨觉得他实在是忍不住了。
这一肚子话没人说,巨巨觉得自己都要憋爆炸了啊!
满王宫上下,除了他姐和华阳太王太后,其他女人,要么就是想睡他,要么就是想睡他,要么就是想睡他顺便再生个娃。呸,他是这么容易就被诱惑的大王嘛,不行,他必须把他姐给扒拉回来。
“咳咳……”嬴政清了清嗓子,“此事干系重大,先行回宫,再行商量。”
这事当然要干,可是也不能直接明着来,等想法子在背地里搞,等到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木已成舟,他们就是跳脚也没办法了。
于是乎,好不容易赶上个不加班的休沐日,在家陪师弟下棋的李大人,在花园里慢慢悠悠地跟龙阳君学武的甘大人,已经教甘大人快要教得跳脚可是还是面无表情的龙阳君,又全都进了宫。
这年头嘛,谁还没点眼线啥的呢,尤其是甘相李廷尉二位,那都是真正的心腹重臣,可以说,全咸阳超过一半的官员们,都时时刻刻地关注着这二位的动态。
一听消息说这俩又进宫之后,各种猜想瞬间甚嚣尘上,而其中最主要的传闻大概就是对赵国的用兵不利,大王要惩处王翦这件事了。
还在奋力表演打败仗的王翦:“……”
宝宝委屈,宝宝要说!!!
第132章 大秦长寿
只可惜,王翦人并不在咸阳,而等到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关于他“战事不利”的传言早就被更大的新闻给覆盖了。于是乎,可怜的王将军除了吃了这个闷亏之后,并无任何办法。
什么?让他找罪魁祸首?
算了吧,王翦宁愿在外头多打几年仗,也不想赶着这么个寸的时候怼上公主殿下这位从来都不按道理出牌的人。
真心不是王翦不尊敬谨欢,而是现在谨欢某些不大雅的名号已经暗地里在官员当中流传疯魔了,而且这回不管文武,都被谨欢给吓到了。
若说从前谨欢怼文官吧,还有武官在后面给撩火助威。可是这回呢,撩火助威的不但跑了,而且还跑去了“敌营”。于是最近朝上的局势就变成了,双方对峙,一方吃瓜。
对峙的自然就是谨欢打头阵的三人集团,嬴政,谨欢,还有扶苏,和他们三人相对的,就是部分固执的文官武官,而剩下的吃瓜群众,则是以李斯甘罗几人为首,哦,王室中其他人也都投靠了不同的阵营,甚至于前魏前韩的一些旧人,也开始在背地里捣鬼。
一时间,咸阳城的局势可谓是风云变幻,黑云压城。
至于说为什么乱成这个鬼样子还没出任何问题,时局没乱,朝政该处理的还是照常处理,军备该送的还是继续输送,工坊该开工的还是正常开工,这约莫就要仰赖于李斯甘罗和暗地里总领暗卫的龙阳君了。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三万城防军和三千骑兵所带来的的强悍有力的武力保障,这绝对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说到底,大家心里都明白,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兵权在谁的手上,那谁还是大爷。
城防军和三千骑兵都是谨欢一手调/教出来的,说句大实话,只要她想,分分钟把这些给她唱反调的全都宰了,保管嬴政和扶苏还在后面递刀子。至于说为什么还没宰,这不是为了名声好听嘛。当然不是为了谨欢自己的名声,她才不要名声这个鬼东西呢,纯粹就是个负累,但是她不能不顾及到嬴政和扶苏的名声啊。
坚持跟三人唱反调的文官武官们也就是仗着这一点,才敢硬咬着牙和上位者们唱反调。要知道,除非将来秦国出了什么大变故,不然这得罪的,可就是一连两代秦王啊。
端看嬴政这么小心眼,想想也知道,扶苏公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没有错,他们现在已经不夸奖扶苏公子仁厚了,跟着公主那个疯子,怎么可能仁厚!
不过话说回来,连李斯和甘罗都没敢掺和进这件事,不仅没参与,两人还费尽心思维持着朝政,说是吃瓜路,实则还是站在谨欢这边的,只是明面上不表态罢了。
可是尽管众人都心知肚明,却还是不敢太过分,只是每日里都来不断地游说还保持着“中立态度”的这些人罢了。
官员们想尽各种办法都解决不了吃了秤砣铁了心的王室疯子三人组,再加上文有李斯甘罗维持朝政,武有三万城防军拱卫咸阳,三千骑兵护卫王宫,就是他们有心联系人推翻了这三个“昏庸无能”之人都不可能。
一时间,原本都在庆幸自家大王比起各国那些个傻逼国君来实在是太英明神武的官员们全都悔青了肚肠。
要是自家大王没这么英明,没这么能干,能听他们摆布,哦哦哦,不需要听他们摆布,只需要平庸那么一点点,大家不就相安无事了嘛!
只可惜,他们期望能够昏庸无事的人只在对他亲姐的事情上“昏庸无事”,在对着其他事情的时候呢,英明决断的能活活气死个人。
被划成反派的官员们:“……”
我们能怎么办!
我们也很绝望啊!
听说了咸阳城如今的近况之后,还在和赵军玩着小心眼反间计的王贲和白婉儿都不由得开始担忧起来。
没有错,这位白姑娘的芳名就叫做白婉儿。在知道了这个名字之后,早就跟着谨欢觉得“红颜白骨,皆是虚妄”的王贲再一次地怀疑起了自己的人生。
婉?呵呵哒,这位姑娘浑身上下到底有哪一个字表明了她是个委婉顺服之人了?
说真的,真不是王贲自己嘴贱,单看这位白姑娘上阵杀敌的架势,王贲就打心眼儿里觉得,这要是真成了婚,大概就不是白姑娘要逃婚,而是那个被放了鸽子的未婚夫要逃命啊!
可是可怜的王贲不知道的是,他爹,他的亲生父亲,已经暗地里传信给他亲娘,商量起了他的婚事了。
如今的男子都讲究个先立业后成家,尤其这几年正是对外征战博得军功的好时候,王夫人倒是有意先给儿子娶妻的,却被王翦给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