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再说了,朕知道你的意思。”皇太极这个枭雄故意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多尔衮,像是欣慰他在自己面前的言行举止,又像是不满他拿八旗儿郎面子做借口。总之,如此的皇太极,是现在年轻还未独当一面的多尔衮不能看透的。
“范爱卿说得没错,为今重要的是安抚八旗贵胄以及再搜罗一批能够铸造红衣大炮的工匠,至于追绞贼子之事,就由十四弟你全权处理。”
皇太极心知追绞之事多半没有结果,索性就丢给多尔衮处理。而多尔衮呢,也猜到皇太极几分心思,也不以为意,反而表现出一副受到重用的感动表情。
“臣弟一定竭尽全力将贼子捉拿归案,以雪其耻。”
不提后金那一票表面上兄友弟恭的家伙们暗地里是怎么争锋相对,争权夺利,咱们接着说回大明之事。
这场血腥风波,在厂卫们干完坏事连夜出了盛京后几天,成功和厂卫们接了头的明达有些遗憾的表示:
“怎么不趁机将满洲鞑酋也一并刺杀了。”
此次任务的统领袁侯山拱手笑道:“魏大人,咱们也想趁机解决了鞑酋,只是鞑酋所住的皇宫守备森严,咱们并没有一击命中的把握,因此只得选择完成任务。好在鞑子们虽说要靠那些工匠帮他们铸造红夷大炮,却并没有多看重他们,甚至仍将其豢在牛棚马圈里,所以咱们才能如此轻巧的完成任务。此一下,至少能够拖延后金暂缓三五年铸造红夷大炮。”
“三五年吗。”明达叹了一口气,转而回望正蹲在一旁检查火炮的孙元化。“孙兄来的时候说,太后娘娘已经准了徐阁老(徐光启)的提议决定招募红夷炮手。不知此事何时能成?”
“徐师精通西学,早在先帝爷还在时,就已经跟红毛夷打上了交道。由他出面,应该很快就有结果,魏兄不必太担忧!”
“如此,下官到算松了一口气。”明达笑了笑,却又是对着袁侯山道。“小弟知道袁大哥忙着回京复命,也就不留你了,等大哥下次来辽东之时,咱们哥俩再好好的喝一杯。”
“好说好说!”袁侯山不以为拱拱手,并哥俩好的互报了一下,就带着稍作修整,恢复了体力的厂卫们骑着高头骏马,浩浩荡荡、不遮不掩的出了辽东地界,赶往京师。快马加鞭,昼夜兼程,等袁侯山一行人回到京师时已是五天后,而这时杨太后正在为皇太极一封侮辱意味浓重的求娶信件而大动肝火。
“求娶哀家,他皇太极够格吗。”杨太后面色阴冷、带着凛然煞气的说道。“别以为现在披着人皮哀家就不知道鞑子是什么货色。哀家虽说出身小门小户,但总觉比他那个父不详的老子高贵到哪儿去了,当初还在李成梁脚边舔靴子的奴儿生出的货居然也敢来一封愿结两姓之好的信,呵呵,是欺哀家孤儿寡母,无人撑腰吗!”
满头大汗的施首辅已经想哭了。他妈的到底是谁手贱,将这玩意儿夹杂在奏折里,给杨太后看的,本来杨太后因为湖广武陵、澧州两地地震之事,有点气不顺,想找茬骂人。如今闹出这一出,呵呵哒,他绝逼没好日子过了。
已经哭了的施首辅一抹眼泪,扑通一声跪附在地,锤着地板嚎嚎大哭道。“太后娘娘是臣等没用,让娘娘遭此侮辱,这事决不能善了,当命辽东守军主动出击,为娘娘雪此大辱才对!”
施首辅这一跪,其他的文武大臣也跟着霹雳巴拉跪了一圈,并抹着眼泪嚷嚷“君辱臣死”决心跟后金鞑子血拼一回,以鲜血洗刷此耻辱!
杨太后……
看到这一幕的杨太后突然不那么气了,她现在严重怀疑皇太极之所以来这么一封、露骨、调戏意味浓厚的求娶信,就是为的大明官员的这个反应……
主子受辱,满朝文臣闹着出战,远在辽东的守军自然不可能避战。可一旦出战,说不定反而会落入算计中……
失了怒意的杨太后有些头疼的揉揉太阳穴。她不太看得上皇太极以及范文臣这对君臣,也因为成功算计了两人几次而沾沾自喜,没曾想一封不伤筋动骨的求娶信,就搅得风起云涌。打吧,肯定有陷阱等着,不打吧,皇太极也没啥损失,反而占了便宜……
想到此处,杨太后磨了磨牙,皮笑肉不笑的道。“打,为什么要打。咱们不是讲究礼尚往来吗。既然鞑酋敢写一封书信求娶哀家这位先帝爷的未亡人,为何哀家不能回写一封书信,让鞑酋将膝下女儿送来,给皇帝充盈后宫。哀家仁慈,只要他敢将人送来,哀家和皇帝定不会吝啬区区贵人之位的。”
满朝文臣瞬间懵逼了。娘娘,你这反应不对啊!明明上一刻气得要死,恨不得亲身上阵抓花皇太极的脸,怎么下一刻就笑得这般凉飕飕的……
满朝文臣望着笑靥如花的杨太后,齐齐打了个寒颤。这样千百年难出一位的主儿,也只有咱们先帝爷能放在心上宠。哎,先帝爷,你真厉害!
就在满朝文臣一起怀念朱由校时,朱慈燐左看右看,突然笑得灿烂的来了一句:“听说鞑子们长年不洗澡,即使女儿家也有狐臭,朕才不要纳小鞑子呢,就算只给贵人位也不成!”
好吧!朱慈燐这张嘴里所说的话,很奇异的让杨太后心情舒畅了。杨太后抿嘴笑了起来,如同暖日里盛开的娇花一样儿,笑语盈盈的道。
“皇帝说得没错,区区蛮夷岂是配得上一国之君。施卿,哀家记得你写得一手好字,怎么回信哀家就交给你了,哀家也没什么别的要求,只要你将鞑酋气得吐血就成……”
有些懵逼的施首辅眨了眨眼,见杨太后笑得越发花枝招展,不免连打几个寒颤,有些哆哆嗦嗦的道。
“臣…臣领命,臣一定竭尽所能,好好的发挥才智为太后娘娘出这个气!”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o(* ̄︶ ̄*)o
☆、第七十七章
其实汉时, 刘邦嗝屁后、吕雉扶持幼子登上皇位, 遭遇匈奴围城时也发生过这种事儿,不过那时的匈奴过于强大,即使如吕雉那般女子、气急败坏之下, 也不得不婉言拒绝,以自己年老色衰,配不上匈奴王为由将求娶事情糊弄过去。
杨太后生气自然是生气的,不过那气在看到满朝文武的反应后,又很快的去了。杨太后心知打是不可能的,但要让她学吕雉那样婉言拒绝,杨太后也做不出,索性就让文采风流的施首辅写一封言辞激烈、恶毒的回信, 能气死皇太极最好, 不能气死、而是气得吐血的话也好,杨太后相信以明达为首的辽东将士正磨刀霍霍、等着鞑子兵打上来呢!
哼, 你诱我大明主动出击、有陷阱等着,为何我大明不能设下陷阱、等着你送上门来呢,所谓礼尚往来便是如此……
至于皇太极会不会被气, 那是显而易见的, 要知道就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来讲, 要说最毒的,除了不通人~伦礼仪的蛮夷之辈,便是读书人了。读书人的那张嘴啊,有时可真是杀人不偿命!
这不, 被杨太后授与重任,施首辅只熬了一个通宵,就写出一篇用词华丽、没有一个脏字却让看的人无不气血上涌、面红耳赤,只想挽袖子跟始作俑者拼命的回信。
施首辅写完后,先是摇头晃脑感叹了一番自己的好文采,然后才挺着大肚腩,如慷慨就义的勇士一般、兴冲冲的进宫面圣。
“很好,哀家就知道施爱卿一定不负哀家的所托!”
杨太后满意一笑,然后暗搓搓的开始期待皇太极这凑不要脸的大叔收到回信的反应,是气得吐血呢,还是气得吐血!
皇太极现在刚满四十,相比二十岁就守寡做了寡妇的杨太后大了一轮,的确当等大叔这个称号。不过杨太后料错了一件事,那就是皇太极收到讽刺意味十足的回信,根本就没有气得吐血,反而哈哈大笑……
“这慈禧当不得吕后,性子也太刚烈了。”
好吧,听皇太极这意思,他自比匈奴那时的王者冒顿单于,兴起写了一封意思与冒顿单于写给吕雉意思相近的求娶信,本以为杨太后最多学吕后那般婉言谢绝,却不曾想杨太后盛怒过后,没有说兴兵相对,而是回了一封通篇看不到骂人的字眼、却句句就在骂人的信来。让被人明讽暗刺、骂禽兽不如的皇太极都忍不住对写信之人的风采大为叹服!
皇太极生气吗?肯定是生气的,但却没有到气得吐血的程度。皇太极到底是一代枭雄,眼界自然与常人不一样,至少在一代狗腿子范文臣的眼里,皇太极如此当得明君楷模!
“慈禧原为皇贵妃,因子登高位,因有气度魄力,却比不得历经风雨、在众藩王环视中扶幼子登上高位的吕后。”范文臣恭声说道,话虽婉转,可那轻视之意还是显而易见,至少皇太极是听明白了的。
“杨氏当不得吕后,却不容小视。”皇太极将手中信笺丢入火盆中,红焰一哄而起时,他勾唇冷笑道。“既然不上当,那么就主动出击好了,八旗儿郎悍不畏死,又岂是区区大明边军能够抵挡的。”
范文臣极力符合时,皇太极突然又问:“朕让你联系起义军高层联系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