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娇女迎春 完结+番外 (无法忘记的遗憾)


  皇帝当然是来见贾琰的,他在贾赦的陪同下进入贾琰如今住的这座小院子。
  沂王足足比皇帝小了十一岁,如今才二十七岁,也是新上任的宣徽府令。
  显然,贾琰的话,皇帝听进去了,才会把这个最得自己信赖的弟弟放到宣徽府令这个位置上。
  沂王也知道这个,因此对这个还没有正式进宫的小嫂子好奇到了十分,一进院子,他就被那只露天放着的四四方方、边长约莫一尺的大瓷罐子吸引住了注意力。
  沂王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只罐子是蛋壳瓷的。蛋壳瓷的工艺要求比一般的瓷器的要求要高出不知道多少,这种瓷器又薄又通透,不需要很好的光线,就能够从外面看清楚里面的水有多深。
  沂王原以为这只蛋壳瓷罐子里会养着金鱼,就跟宫里的那些妃嫔那样,品级够的、有钱的就用玻璃做鱼缸,品级不够的就用蛋壳瓷。可是凑上去一看,发现里面竟然是空的!
  沂王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仔细看才发现,这只罐子的底部有一点水渍,还很新,应该是今天的露水蒸发之后留下的痕迹。
  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沂王摸不着头脑,而皇帝的脸色……
  好吧,当今皇帝的脸色很少有好的时候,但是跟今天这样不好的,也是少数情况。只是贾赦跟皇帝不熟,因此看不出来罢了。
  皇帝冷着一张脸直接进入了花厅,在主位上坐下,而得到消息一直在正房门口跪迎的贾琰只能跟过来,进入花厅以后,再度跪拜君王。
  沂王跟皇帝早就配合默契,见皇帝心情不好不想开口,就先开口了:“这就是小嫂子吗?小嫂子如今身份不同了,可还习惯?”
  贾琰原本不认得沂王,不过,方才皇帝没有进来之前,她就已经得了司赞少监季童的指点,知道这是当今皇帝如今最信赖的弟弟,连忙笑道:“劳王爷垂问,可不是不习惯。只是大家都说,宫规如此,我也无法……”
  皇帝这才道:“哦?什么地方不习惯?”
  贾赦立刻发现皇帝的口气有些不对。
  他用当年在宫中做伴读的经验发誓,皇帝还真的是心情不好。
  贾赦害怕贾琰答错了,可是偏偏这会儿是在御前,无法给女儿指点,竟然在这初春时节硬生生地急出一阵冷汗。
  贾赦不知道女儿到底有没有发现皇帝在生气,他只听到女儿如此答道:
  “不习惯的地方多着呢!别的不说,就说这衣裳,一天换两三身衣裳是爱干净,可一天换五六身衣裳就是折腾了!我原说不用这么费事儿,可身边的八位女官还有诸位公公都说这是必须的。还有家里,竟然还真的给我裁制了无数的衣裳,不但家里开了老库,严家也给了无数的孝敬,就连林妹妹家里也拿出了几十年珍藏着的顶好的料子!这一年半载的还支撑得下来,若是日子久了……只是委屈家里的众姐妹和将来的侄女儿们,只能捡我的旧衣裳穿了。”
  沂王道:“咦?你们贾家的女孩儿们还捡姐妹们的旧衣裳穿吗?”
  在沂王的眼里,贾家奢靡无度乃是京里出了名儿的,就是公主郡主们都不及贾家的女孩儿们来得惬意。
  贾家的女孩儿们竟然要捡上头姐姐们的衣服穿?在今天之前,沂王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儿。
  贾琰笑道:“不独姐妹们,就是我,在得了皇家礼聘之前,也穿姑姑当年的旧衣裳呢。也亏得朝廷在这方面的律令比前朝放松许多,因此,我穿过的衣裳,姐妹们都能穿得。要不是因为这些衣裳被收起来的时候看上去还是簇新的,我也不敢收下林家的衣料啊。”
  言下之意,这众姐妹里头自然是包括了林黛玉了。
  这些衣服都是顶好的料子,加上这每天换四身的规矩,因此每一身衣裳被收起来的时候,贾琰最多也就穿了一两个时辰,就跟后世里面挂在橱窗里面被人试穿过一次两次的,对于贾琰来说,这样的衣裳自然是跟簇新的没有什么两样。
  对于两世为人的贾琰来说,她上辈子在商店里面、在网络上买来的衣服,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被多少人试穿过,她自己也不清楚,她又怎么会觉得这种她穿过不到三个小时的衣服是旧衣服呢?
  皇帝听说这些衣服回头要分给林黛玉和探春惜春等人的,这才不那么生气了。他道:“听说你收了薛家五万两银子?”
  贾赦一愣,贾琰却已经开口了:“回万岁,是有这么一回事儿。薛家的儿子早些年犯了事儿被定了个厉鬼索命而亡,没了户籍,薛家的女儿这才到处撞木钟希望有人帮她们了了这桩案子好让她们家不致于在律法上成了绝户人家。就是在我这里,这薛家的女儿也拿着几万两的银子求了两回了,加上我需要银子,因此才帮她出了主意。”
  皇帝皱着眉头,道:“你会缺银子?”
  贾琰道:“是的,万岁,我要在豫州、齐鲁之地置办庄子安置流民预备灾荒,所以我缺银子。”
  沂王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了看贾琰又看了看他的皇兄,可巧,皇帝也正好看过来,兄弟俩交换一个神色。
  沂王道:“小嫂子,您说的,该不会就是让文德公的家仆做的那些吧?”
  贾琰答道:“是的,王爷。救助天下百姓,再多的人手都不嫌多。我们家之前乱了许久,在家风上就不如文德公家。更别说林妹妹如今还带着的人,几乎个个都是办事儿的能人。银钱易得,机会易得,但是办事儿的人却不容易得。我不清楚文德公当初如何训练这些人的,我只要捡这现成的便宜,让这些人动起来,以防今年的旱灾甚至是有可能出现的蝗灾就可以了。”
  皇帝都傻眼了:“你说什么?今年还有蝗灾?”


第92章
  不是皇帝控制不住神色, 实在是去年已经闹了一场蝗灾了,因为贾赦准备了很多红薯, 这才化解了这场危机。在金銮殿上奏事的时候, 贾赦是说他准备了上百万斤的红薯,可实际上贾赦最后拿出来的却是足足两千多万斤红薯。
  贾芸靠着自己在别人的商铺里面做掌柜的舅舅还三个以前放印子钱的泼皮尚且在一年时间里面种了一万两千亩的红薯,贾赦手里的能量比贾芸多多了,摆弄红薯的时间也长,自然拿得出这么多的后昂书。
  要不是因为这两千多万斤红薯,皇帝也不会封贾赦为庆荣侯。也正式因为这两千多万斤红薯,皇帝往贾赦身边安插了许多探子,就是害怕贾赦有异心。
  去年中原,特指豫州、齐鲁等地的收成已经完蛋了不说, 朝廷还要拿出大笔的钱粮赈济灾民, 今年又闹蝗灾!
  加上去年年底的时候, 皇帝让后妃们家里盖省亲别墅的诏令。
  皇帝完全想象得到, 今年会有多艰难!
  一个不小心,他的皇位都有可能被掀翻!
  不止皇帝想到了这一点,就连沂王也想到了这一点。
  沂王道:“小嫂子,这话可不能乱说。”
  贾琰微微侧过来,用眼神示意沂王注意外面:“方才进来的时候,我注意到王爷在看那个瓷罐子。王爷可知道这个瓷罐子是做什么使的吗?”
  沂王想了想, 摇了摇头, 道:“我想不出来。”
  贾琰道:“这是为了测试降水量的。我不知道钦天监那边是不是早就这么做的, 也不知道前朝是不是早就有人这么做了。横竖我家里之前是没有的。打去年年初的时候, 我就叫人在院子里面放了一张高几,并且把那只瓷罐子搁在了那上头并且每天定时检查、记录罐子里面的雨水|深|度,也定时清空里面的雨水。这是这一年多来的统计数据。万岁可以看到,比起去年,今年京师的降水量足足少了一成有余。”
  说着,贾琰就叫何尚侍抱出一堆的卷轴。
  沂王当时就傻了。
  他忽然发现有点不懂这个小嫂子。换了宫里的那些妃嫔们,听说外头有灾荒,立马会表示要裁减用度为朝廷分忧,可是到了这个小嫂子这里,明知道国家即将面临一场大天灾还在这里奢侈无度,就不怕皇兄生气吗?
  沂王忍不住多看了贾琰两眼。
  皇帝倒是没有管那么多,他迅速地翻过那些图纸,尤其是贾琰做的那张降雨量对比图,好半天没有说话。
  过了大约一刻钟之后,才听皇帝冷冷地声音响起:“淑妃的意思是,今年京畿很有可能闹蝗灾。”
  贾琰再拜,礼毕,直起身体答道:“回万岁,从目前来说,数据太少了,只有去年和今年的数据,很难知道闹蝗灾的降雨量临界值是多少,是否还需要参考别的数据。但是,我记得去年三月里的时候,后花园里面的蚂蚱就开始到处乱扑。如果到了三月里……去年的时候,我就已经让严家在岭南广种红薯,在那边稻米尚且能够一年三熟,换成红薯这产量应该更高。这是元月里严家送来的岭南红薯种植情况和预定的收获季节的报告,一旦三月里面,京畿出现蝗灾的兆头,严家就会用海船把红薯运到京畿来。”
  贾琰早就做好了准备,横竖岭南那边地广人稀,严家又有钱,沿着珠江两岸种植红薯,然后走珠江转海路,都是容易的。如果今年京畿没有闹灾荒,那么,大不了贾琰把酒精和蛆壳做了缝纫线以及外科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告诉皇帝,让皇帝在军队里面普及,这样,红薯可以用来制作烈酒,成为军需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