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娇女迎春 完结+番外 (无法忘记的遗憾)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 入库:04.09
贾琰立刻道:“父亲,姑爹怎么了?”
贾赦摇了摇头,道:“很不好。据说最开始的时候不过是感染了风寒,结果转为了伤害,直到七月底才确认为疟疾。因为错诊了,白白耽搁了一个多月。偏生六月开始,鲁地和黄河两岸都开始闹蝗灾,鲁地是最先爆发,黄河两岸,是当地的巡抚隐瞒得好,如果不是万岁派出了钦差,如果不是流民,京里跟南面的音讯也不致于断了这么久。如今也只有军国大事能够及时传达了。总之,琏儿有差使,走不开,老二,他如今也在这节骨眼儿上,也只有我能带林丫头去扬州了。”
林黛玉含着眼泪拜谢贾赦,然后急急忙忙先坐了她跟贾琰左惯的翠盖青幄车,回去收拾行囊了。
这里贾母又问起了贾赦要如何去扬州;
“……不是说这道路都因为流民给堵了吗?”
贾赦道:“回老太太的话,我已经让严家准备了船,回头,我们直接走海河顺流而下,去大沽口换海船,直接走海路。这都是严家走惯了的。不会被流民冲撞到。至于老二家的,林之孝正在外面,他会陪着老二去许县。”
正说着,贾政也来跟贾母辞行,并且把贾宝玉交到了贾母的手里。
贾宝玉听说林黛玉要离开贾家了,原本是极难过的,可到底他就在贾政跟前,他又最怕贾政,因此不敢哭,不敢招了贾政的眼,只能闷闷地看着贾赦贾政带着林黛玉出了门。
第81章
贾宝玉离了贾政跟前就要生事,更别说如今贾政要出远门, 肯定是没一两个月不会回来的, 因此越发放开了耍,他不但围着薛宝钗转, 还磨着贾母接来了史湘云, 又有贾母和他屋子里面新挑上来的漂亮又伶俐的小丫头,很快就乐不思蜀把贾政临走时的交代,还有他的功课, 都丢到天边去了。
史湘云到底是史家的,又是被娇养大的,因此对很多事情都没数。可薛宝钗却不同。比起陪贾宝玉玩耍, 她更加关心贾赦和贾政这次能够从蝗灾之中得到多少好处, 分别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她跟贾琰同岁, 都是十三岁,而且还是元月里出身, 又是一惯极有上进心的。虽然王夫人已经不止一次提到这金玉良缘了,可对于薛宝钗来说, 观察贾家, 看看自己能够从这金玉良缘中得到多少好处,这才是她的作风。
如果好处不够,或者有更好的选择, 薛宝钗是不会选择贾宝玉的。
而这一次, 不正是贾家贾赦贾政两兄弟的转折点吗?她能够从这金玉良缘里面得到多少好处不就是看这一次了吗?
因此, 薛宝钗往邢夫人贾琰这边跑得更加勤快了。
横竖史湘云肯定会缠着贾宝玉, 反而让她有了更多的私人时间。
邢夫人也看出了薛宝钗的打算,不过因为薛宝钗跑的勤,哪怕十次里面有一多半邢夫人拦了,邢夫人也不可能次次都拦着。因此,薛宝钗几乎隔天就能来贾琰院子里一次。
这天薛宝钗又来了贾琰这里。
一进门,就看见满院子的鸟雀扑腾着翅膀。无论是画眉、鹦鹉、白头翁,都没有关在笼子里面,而是换成了那种铜质的架子,架子上的左右还带着连个圈圈,分别坐着两只小碗,一只盛着水,一只盛着谷子。
不过,如今这些鸟雀也没几只停在架子上,而是满院子的乱飞,追着那些蚂蚱跑。
至少在薛宝钗进屋之前,她的脸上就被一只蚂蚱往脸上来了一下。哪怕是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了,可对于薛宝钗来说,依旧不是什么好的体验。
所以进屋之后薛宝钗的第一句话就是:
“二妹妹这里就没有供奉蝗神吗?”
这也是旧风俗。
有那迷信的地方,遇到蝗灾就会举行祭祀供奉蝗神,祈求飞蝗早些离开,蝗灾早些停下。
不独大户人家、内宅女眷是这么做的,就是外头的官吏,也多是这么做的。
可对于贾琰来说,供奉什么蝗神?任由那些飞蝗祸害了一处地方然后族群变得更大去祸害别的地方?
贾琰宁可拿这个钱粮养一堆的麻雀呢!
贾琰请薛宝钗入座之后,这才道:“宝姐姐是知道我的。我从来不信这些。与其花费钱粮供奉蝗神,我宁可拿这些钱粮养着一堆的鸟雀,然后让它们捕猎这些害虫。”
“可是……”
“没有可是。就是在万岁面前,我也是这么说的。”贾琰十分干脆地打断了薛宝钗的话,“对了,宝姐姐,你特特地来找我,可是为了什么事儿吗?”
说着,收起了笑脸,定定地望着薛宝钗,道:“可别拿往日的话搪塞我。”
跟薛宝钗虚与委蛇这么多天,贾琰也有些心烦了。
她也想有私人时间,
她也想好好乘机补个眠呢。
贾琰的话立刻勾起了薛宝钗的心事。
她很清楚,这一次,一旦林如海没了,她那个好姨娘王夫人肯定就看不上林黛玉了,她只会鲸吞掉林黛玉的钱财然后把林黛玉一脚踢开。所以,林黛玉不会是她的对手,她只需要让史湘云那个捧高踩低、百无禁忌的丫头狠狠地得罪了林黛玉顺便让贾母对这个史湘云起了心结,就可以让史湘云也跟着出局。
因此,林黛玉和林如海不是她此行的目的。她今天的目的,是贾政这次是否能够立下功劳,是否能够升官。
只不过,她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加上贾琰的身份如今越发尊贵,少不得拿着王夫人说话。
只听薛宝钗笑着道:“二妹妹,不怕你笑话,今儿个我是代替我姨娘来的。我姨娘到底牵挂着姨爹,只是她到底是长辈,不好过来,因此我来讨二妹妹一个话。”
贾琰很清楚薛宝钗其实自己想知道,王夫人不过是薛宝钗的借口。
不过她也不点破。
她只是道:“宝姐姐这么说,可为难我了。我终究是个女儿家,这些事儿,我也只知道些父亲母亲愿意让我知道的那些,可帮不了二太太的忙。”
薛宝钗立刻就注意到了贾琰的称呼。
对于贾赦和邢夫人两个,贾琰从来就是老爷太太父亲母亲混着叫,具体用什么称呼,则要看语境,显然,在贾琰的心里,是真心敬着贾赦,也只是真心感激邢夫人的维护、把邢夫人当成亲生母亲一般的,而不是跟一般人那样,把邢夫人当成摆设。
至于王夫人,薛宝钗极少从贾琰的口中听到婶娘二字,除非是需要讥讽王夫人的时候或者是有什么特别的事儿需要强调的时候,贾琰才会用这个称呼,别的时候,贾琰大多数是用二太太来称呼王夫人。
显然,这一次贾赦带着林黛玉去扬州,把露脸的机会让给了贾政,贾琰不是一无所觉。
或者说,这一次贾赦让出来的,可是一个大机会,就连贾琰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才会用这样的口气说话。
从这么一个小小的称呼和贾琰说话的口气中得到分析出这么多东西,薛宝钗心底更加高兴了。
因为贾政的身份越高,将来贾宝玉的身份自然也跟着越高,对于对金玉良缘有三分意动的她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薛宝钗自以为得了重要的消息,因此,这笑容也越发亲切了。就是贾琰刚才打断她的话,她也放下了。
见好就收。
薛宝钗迅速决定今天不再问这个问题。
薛宝钗立刻换了话题:“也不知道林姑老爷好不好。”
林如海是贾琰探春的姑爹,就是惜春也能叫一声姑父,他是贾家的女婿却跟薛家不相干,只不过,贾琰跟着贾宝玉叫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所以薛宝钗也跟着贾宝玉叫林如海林姑老爷,其实都是看着贾政王夫人的面子上。
贾琰道:“宝姐姐,你我都明白,这疟疾本来就是要命的病症,姑爹又赶上了今年的流民和蝗灾,已经耽误了一个多月。父亲带着林妹妹去南面,能够赶上见姑爹最后一面都是好的。”
林黛玉不在跟前,这里除了她们两人的丫头就只有她跟薛宝钗两个,贾琰越发不想废话了。
“你要说什么就直说吧。”
薛宝钗被贾琰的不按常理出牌闹得心慌慌,只得陪着笑,道:“我听说,林家庶支不盛,这么说来,林妹妹是要在这府里长住了?”
贾琰点了点头,道:“可不是这话。姑爹一心为国为民,却也不致于一点都不为林妹妹打算。林妹妹肯定是要在我们家里为姑爹服丧的。”
从贾赦带着林黛玉南下的那一天开始,贾琰就在心底琢磨了。
原著里,秦可卿超乎规格的丧事一传开,林如海就急急忙忙地赶着冬至把林黛玉接了回去,由此可见,即便之前林如海对秦可卿的事儿一无所知,以他的政治嗅觉,也肯定会从秦可卿的丧事里面发现端倪,自然也看得出来,秦可卿死后贾家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
可惜,人争不过天,他的命数到了,亲族又远、护不了林黛玉,因此也只能把林黛玉交到贾家、交到贾母的手里。
也许林如海做过什么安排,只不过,原著是断臂的维纳斯,这些安排也许都在那些失落的残稿里头,已经不为人知。
原著里,关于贾家拿秦可卿换了贾元春的富贵却也让贾元春得了跟谥号差不多的封号,由此可见,皇帝对于秦可卿之死也不是没有反应。至少,在皇帝的心中,敢拿着皇家血脉换取荣华富贵的贾家就跟死人差不多了,只不过他不急着弄死贾家因为他知道,凭着贾家的行事,用不了多久贾家就会把自己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