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王玥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个傅大人如此照顾他,原来是因为这个。
既然那个周旋是知府大人的心腹爱将,说不定在考场之上要没有这个傅大人替他说话,府尊大人真的要压他一压了,而这个傅大人如此照顾他,肯定是看在贾政的面子上。
看来他又承了贾政的一次人情。
察觉到王玥脸上的变化,周润新便笑着道:“看来王兄是认识傅大人了,倒是我多虑了。”
王玥忙道:“这次真的是要承周兄一个人情的,要不是周兄提醒我,我还不知道我有这么大一个隐患呢,是周兄帮了我一个大忙,日后必有重谢。”
周润新笑着谦虚了两句,并没有打算放弃刚才的问话,而是继续刚才的话题问道:“我刚刚看王兄听到那位贾大人脸上有些变化,是认识那位贾大人吗?”
君博文一听到这个话,便知道他要隐瞒的消息这下子是隐瞒不了了,当下他想要开口阻止王玥将事情说出来,但一想自己的确没有什么理由要求王玥隐瞒这个消息,便也只能在心下叹息一声,早知道就放下身段,多帮帮他这个小师弟了,师兄师弟,可不正是打好关系的最佳途径嘛。
王玥自然不知道他这个师兄心中的所思所想,他并不觉得将他跟贾政之间的关系透露出去有什么不妥,虽然他自己无意宣扬,也不想仗着贾家的势力做什么事情,但是这种事情根本隐瞒不了多久,有心人只要查一查他最近跟贾家频繁的联系就能够看出来他与贾家之间密切的关系,所以说不说出来都无所谓的。
因此周润新一问,他便道:“算是有些关系吧,按照辈分来算,我该叫他一声姑姥爷的。贾大人是个是很和善的人,对我多加提携,他身边的清客先生们也都极有学问,我时常上门请教功课,因此来往间关系挺熟的。”
“却没想到王兄还有这么一门亲戚。”周润新笑着调侃,心下去暗惊,既然他叫贾政一声姑姥爷,那么关系自然是从贾政的太太哪边算起的,也就是说他和王家有亲戚关系。
贾家如今倒还罢了,不过是姻亲故旧还有些能量,荣国公的名号也就是吓吓那些小官员,但凡有些见识的虽不会轻易得罪贾家,却也不会多敬畏他们家。
反倒是王子腾家,那可是个简在帝心的人物呀,能够一步一步爬到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上可绝对不简单,据说这次外放便是出去镀金,等他从外头回京便要进入内阁做阁老了。
那可是阁老呀,跟宰相也差不多了,若是王玥跟他有亲戚关系,哪怕只是一个远亲,那也不容小觑啊。
怪不得君博文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还想在他面前隐瞒消息,换成自己处在君博文的位置上只怕也会跟他做出一样的选择吧。
也幸好自己机灵,看出他们的不对来,否则还真让他忽略了这么一个大消息,今天把从他那个世叔口里扣出来的消息放出去没白放,不过具体要怎么办还是要回家问一问家中的长辈。
具体要怎么和王玥相处还要看长辈们斟酌,最重要的还是要去打听一下他和王家的关系究竟如何?
好有好的处法,坏有坏的处法,可不能像君博文这样一下子就转变态度,难免有些前倨后恭,让人看不起。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发现一本挺不错的书,叫做直播之荒野挑战,很好看,最重要的是男主一心专注直播,虽然有女角色出场,但描写不多,可以直接忽略掉。追了一天了,所以今天更得有点晚!明天补上!!
第51章 院试
既然自己想隐瞒的秘密已经无法隐瞒,而且眼看着周润新在他面前给王玥透露出一个这么重要的消息,君博文自然也不甘落后。
虽说君博文家中的长辈,担任的官职都比较低微,不过都是小吏而已,但是地位低也有地位低的好处,若是论起消息灵通来,那些顶头上司只怕还比不上他们这些属下的官员知道的更多。
而君博文的一位叔叔恰好就在学政官的手下做事,院试是学政官作为主考官,了解他的偏好,就成了考生们的重要功课。
君博文的家族虽然在下面的乡镇中可以算是大家族,但是在京城这一片不过只是微末而已,也就哄哄那些小老百姓。
究其原因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家族的男子大多资质平庸,最多也就能过了乡试,做个举人而已,再想往上走就十分困难。
按照朝廷的法律,举人也同样能够授官,但是朝廷同样有个潜规则,举人出身的官吏最多能做到五品,同进士出身的官吏最多能做到三品,再往上只有进士出身的官员才能有资格担任一二品的大员。
君家这些年最大的愿望便是突破这一桎梏,培养出一个高品级的官员,君博文作为这一代最有天赋的后辈子弟,自然是承担着家族的希望,还有长辈们的期许。
虽然他今年还未加冠,但是家族中的许多资源已经向他开放,尤其是在参加考试的期间,整个家族都为他服务。
他那个叔叔自然也要去打探上司的偏好,为他这个侄子考试的做好准备。
这些消息在君家也属于机密,不是那些最核心的人员,又或者是参加考试的子弟是根本无法知道这些东西的,这些东西也仅限在君家内部流传,绝对不容许外泄。
君博文能把这消息告诉王玥当真是当了巨大的风险。
君博文自然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同志,在开口说话的同时自然是把自己要担的风险又放大了三分,说得王玥差点开口拒绝了他的好意。
不过稍微想一想,王玥自然知道君博文说这些话的用意,如果他真的拒绝了,君博文反倒面上不好看,于是他也只好做出一副十分感激又感动的模样来,叫君博文欢喜一场。
君博文的消息的确十分有价值,他说的事不是别的,而是学政官的一个外号,葱花御史是也。
“葱花御史?这是什么外号?”
“这就要说到几年前的事情了,咱们这个学政官名唤鲁庄,原先是都察院的,做着从五品的监察御史。”
“既如此,那咱们这位学政官便是高升了?”
都察院的检查御史算是从五品,学政官是五品,当然算是升职。
不过这也并非全是好事,学政官这个官职虽然品级更高一些,而且颇为清闲,又是个能够博取美名的官职,甚至能够培育弟子,为自己增添人脉,但是担任这个官职的大多是年纪比较大的官员,算是一个养老的职位。
尤其是那些年纪稍大,学识出众的大儒,他们不愿意掺合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但是朝廷又想任用他们为自己博得一个选贤任能的美名,这个学政官自然成了一个好职位。
而监察御史的官职虽然地上半阶,却是年轻官员历练的好职位,只要在监察御史这个职位上历练几年,在往六部转上一圈,然后外放,等回来的时候最起码也是个三品的高官,基本上是那些颇受皇帝看好的官员历练的固定途径。
所以朝堂之上都有个共识,那些从翰林院出来的官员只要是往都察院或者是六部放,大家便都知道这个人是皇帝看好的对象。
如果能走上这一步也并不意味着前途无量,只有干得好才能走向下一步,要是干的不好等待他的自然是调职冷落。
他们这位学政官从御史转到学政,怎么看都有点历练失败的味道在里面,实在是颇有些耐人寻味。
这一点出身官宦世家的,周润新和君博文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王玥却不清楚里面的潜规则,他只以为是学政官升职了,所以便有了这么一问。
对于王玥好奇的话,君博文却只是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来,王玥便知道其中有蹊跷,不由得好奇心起追问道:“这里面可是有什么事情?还不赶紧道来!”
“这就有关咱们这位学政官大人的外号来历了,你道如何?咱们这为学政官大人乃是两榜进士,学识丰厚,刚入官场便被选为翰林院侍讲,可谓是大大的有前途。”
“那是自然,否则也不会让他做一府的学政官了,更何况是在京城,天子脚下呢?”
君博文听到王玥的话又笑了,他看了看左右,见没人注意他,这才凑过来压低了声音道:“这件是算是学政官的一件丑闻了,虽然大家私底下都笑话他,但是惧于他背后的权势,这件事在市面上流传的并不广,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不愿意说出来,所以今天我把事情告诉你们了,你们也要替我好好保密,千万不要跟人说是我说出来的。”
君博文越是这样说,两人越是好奇,他们两人忙点头,示意君博文赶紧往下说。
君博文这才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眉眼高高挑起,在两人催促的目光下道:“咱们这位学生官大人在翰林院做侍讲官做得很好,因此才被调到都察院做监察御史,你们也知道这也算是一种历练,估摸着他在御史台做完几年,就能升职了。而且咱们这个学政官出身可不简单,不但本人出自于江南的书香门第,而且老师还是有名的大儒,子弟门生遍布朝堂上下,作为最小的关门弟子,他可是被家族和师门寄予厚望,所以他一入都察院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他说不定要做个强项令,狠狠的参上几位官员,为自己立下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