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姐妹姑嫂,其中李纨只是微笑着在旁边看着,她并不想插手这种事情,她不像这几个小姑娘还未出嫁,家中自然对她们宽松一些,她是嫁过来做媳妇的人,丈夫又已经早早去世,自然是要事事谨慎,这种事情她看着就好,插手是万万不可能的。
迎春和惜春虽然对此也很有兴趣,但是她们也知道自己的底子,以她们的诗才自然是比不上薛林二人的,对比上姐姐探春自然又差了一层,这种事情他们自然是围观就好。
探春和薛宝钗都是自觉自己身有才华却偏偏做了女儿身,一身才华不得施展。平常自己在私底下读书做诗,未尝没有有过以自己的才华便是去参加科举也能够榜上有名的想法,如今恰好给了她们机会。
若玥哥儿能够用他们的写出的诗答在考卷之上,从众男子中脱颖而出,岂不是正证实了她们的才华。
林黛玉本人也是自负才华的,当初贵妃让大家作诗,她本想好好施展才华,教众人惊讶,却不想贵妃有意查看宝玉的功课,只给姐妹们一人一首,其他全叫宝玉写,虽然她最后替宝玉代写了一首,但是未免有不尽之意,如今正好机会送到她面前,她今天必要好好施展自己的才华,助玥哥儿一臂之力。
想到这里,林黛玉心中一片火热,她大略看了一下王玥写下的诗,心中难免有些不屑,正要提笔写下自己的,好叫他看一看自己的才华并不输于男儿。
却不曾想刚刚抬起手就被薛宝钗私底下拽了一下的自己的衣袖。
林黛玉停下手里的笔,转头看了一眼薛宝钗,就见薛宝钗努努嘴示意叫她看一眼王玥,林黛玉便转头看了一眼,就见玥哥儿正笑着与探春说话,并没注意到这里,林黛玉还在纳罕为何薛宝钗非要让她看玥哥儿,她待开口要问,却突然灵光一闪,明白了薛宝钗的意思。
玥哥儿虽说开口希望她们斧正,自然是让她们修改的意思,她们帮忙修正一下玥哥儿的诗倒也罢了,若是另起炉灶,直接写了一首,难免有看不上玥哥儿的意思。
若是玥哥儿心胸开阔,那倒还好,若是心胸狭窄一些,觉得自己作为男子在女孩面前丢了脸面,只怕…
毕竟并非人人都是宝玉,将女孩儿看的那般高,即便比不上她们也不觉得不好,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想到这里林黛玉心中高涨的热情陡然冷却了不少,不过修改几个字而已,谁都能做,如何能展现她腹内的才华?
“宝姐姐和林妹妹两人今天也犯了难,难不成这诗就这么难写?”
迎春见两人半天都没动笔,不由得开口问道,以两人的捷才写一首王昭君的诗不过是小事一桩,莫不是觉得这件事太过重要以至于犹豫起来?
“这题目虽然看上去容易,却不能像我们平常那般只写闺怨,而是要借闺怨述志,更何况按玥哥儿刚才的意思,这是要借古喻今,这便又难上加难了!”
林黛玉虽然心有不甘,但到底对王玥还很喜欢,便顾及着他的脸面,找了个理由。
“更加难得是又要限韵,又要如同八股文一般要破题、承题,要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面还要后股、束股,要求太多,实在不容易写。”
“这么难写啊,”惜春听到这个话,立刻惊叹道:“我原还以为很容易,却不成想竟然这般难,我们在这里提前准备都这样呢,要是放在考场上,岂不是更难写。”
林黛玉听到这话心思一转,也觉得自己想的太容易了,试帖诗原就要求繁多,又有时间限制,能规规矩矩的写出来已是一件难事,要想写出彩那更是难上加难呢!
再者说,科举事关一生前途,考生写文必然要百般考虑,既要顾全主考官的态度,又要考虑朝廷的决定,这不能得罪,那不能得罪,那里像她们闺阁女子写诗这般自由,也难怪玥哥儿写的不出彩。
便是自己自负有柳絮之才,遇到考试只怕也难写的太好。
再一想玥哥儿今年才八岁而已,自己八岁的时候未曾就比得过玥哥儿,再者玥哥儿能考过县试,八股文必然写的不赖,他又会画画,诗做的不好便也情有可原了。
因此林黛玉一下子又高兴起来道:“这试帖诗顾虑重重,我们怕是写不来,也只能帮玥哥儿改一改字,别的怕是能做的不多。”
“这说的倒是有些道理,玥哥儿已经写的很好了。”
探春也这样说,迎春和惜春相视一眼,虽然并不明白一直以才华自负的林姐姐和宝姐姐今日怎么就这般谦虚了,可是见探春也这般说,她们便是想不明白也跟着住了嘴,只管看着就是。
王玥听了这话如何还想不明白这是林妹妹薛宝钗等人怕薄了自己的脸面才这般说的,他不由得苦笑一声,他还真不在乎这个所谓的脸面。
科举考试可不想他之前想的那么容易,不是说四书五经背全了就能考中的,还要看文章写的怎么样。
八股文在他看来倒也简单,八股文就像是议论文,先把圣贤的话用圣贤书解释一遍,在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证,摆例子,用数据,或者单纯的讲道理,都行,只要时时刻刻记得规则,在拼凑一些典故,显得有文采一些就大差不差了。
可说到写诗,那是个什么鬼,能写出这些诗还是他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写出来的,只勉勉强强达到及格线而已,出彩?那是想都别想。
但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却不同,古代男尊女卑,又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因此能在历史上留名的才女并不多。
林黛玉和薛宝钗虽是虚构的的人物,却是文史上鼎鼎有名的才女,这是大家后公认的。
在红楼世界,她们不再是虚构的,而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但才华却不曾改变。
身边有这样的才女,王玥当然想要作弊了。
却不成想她们却顾全着自己的脸面,不过好在还愿意帮忙修改一下他那几首惨不忍睹的诗,也算是达到目的了。这下子先生再不能说他诗写的不好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看了一下大家的留言,有很多都不太喜欢清朝背景,希望改成架空,所以问一下大家,是继续用清朝背景呢还是架空呢?
第34章 改诗
“既然是修改,倒不如大家都来提个意见,也好参考一番。”
薛宝钗这一说,大家自然都没有异议,薛林两人和探春原本就是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虽然最后并不是她们想象的那般,但能够参与进来原本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了,自然由不得他们挑三拣四。
迎春和惜春原本以为自己又要在旁边看着,参与不进去,但是薛宝钗的提议让她们也能开口说话,她们两人自然是愿意的。
至于李纨,她仍只是微笑着摇摇头,几人都理解她的处境,并不强求,几姐妹说着说着便对王玥的诗评头论足起来。
大家先是试探着提出一些小毛病,说着说着便忘了王玥还在场起来,不再像开始的时候那般顾虑重重,等几姐妹回过神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们已经将王玥的几首诗批得面目全非,几个姐妹不由得开始心虚起来,现在可不是心胸宽广不宽广的时候,便是宝玉来了,被她们这样一批,只怕也是要生气的。
“这…玥哥儿…”便是一向能言善语的探春和薛宝钗两人也开始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雪糕毕竟是他们的晚辈,他们这些做长辈的怎么一点情面都不给晚辈留,这可不是一个长辈该有的模样。
便是玥哥儿真的因此生气了,说出去也是她们理亏,说不得还要被人说一句刻薄,这可不是一个好女孩儿该有的名声。
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的李纨这时候开口试图给姐妹们打个圆场,玥哥儿毕竟是她婆婆王夫人家的亲戚,她婆婆原本就看她不顺眼,若不是上头还有老太太,而她又是自愿守贞,王夫人早就不知道要早出多少事端来磋磨她了。
她自然不愿意,给王夫人留下把柄。
不过不待李纨开口,王玥已经看出她们的窘迫,王玥对于她们得批评还真没有计较的心思,他是知道自己水平的,她们的批评并不是无事生非,
他小时候跟老爷子学画的时候什么难听的话没听过,这点子批评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
再者说姑姑们的批评,都是善意的,不带半点恶意,前世的时候,他因为家事原因被那些同行恶意编排了不少话,要真是事事都计较,早就气死了。
再者说他又不是真的只有八岁,前世的时候他都已经快三十岁了,对这些小姑娘们来说,差不多是叔叔辈的年纪了,哪里会跟这些小姑娘们计较?
因此王玥赶在李纨开口之前站起来笑着鞠躬道:“多谢姑姑们的教导,晚辈受教了。”
见他脸上当真没有半点不虞之色,更没有丝毫勉强,姐妹们复又欢喜起来。
迎春和惜春胆子小,这时候又开始不说话了,但是薛林二人和探春却仍然胆大的试探了几句,见王玥真的没有生气,她们这回没有再批评王玥的诗,而是开始指导他如何写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