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贾琏 [金推] (香溪河畔草)



柳湘莲之前一直替生药铺子走货,接受掌柜一职很是顺利,店里伙计甚至没察觉掌柜换人的事情,因为生药铺子开张就有柳湘莲的帮衬,柳湘莲是个爽快人,性子一来就对店铺的事情指手画脚,潘又安很尊重他,是故,柳湘莲在铺子里很有话语权。

店里伙计也不过在几月不见潘掌柜之后,偶尔想到,潘掌柜怎么好久不来铺子了?

这是后话,且不说了。

却说柳湘莲接手顺利,贾琏大喜过望,从此之后,贾琏一心扑在科考上。在宫中除了当差的时辰,大多数侍卫会发觉贾侍卫如今是书不离手。

贾琏在家的时候偶尔陪伴凤姐,其余时间多数都在温书。虽然他肚子里记忆了许多诗书,信手拈来可用,可是,贾琏想趁着现在有时间,人年轻,把所有的东西都过一遍,熟悉熟悉,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子用起来更顺手。

贾琏如今有体内元力加持,无论记忆力,还是敏锐力,反应度,都有了质地飞跃。即便马上参家秋闱,贾琏自信可以榜上有名,日日读书不缀,不过是贾琏梳理知识修心养性的过程。

七月底,贾琏基本把记忆中的诗书重新梳理了一遍,贾琏特特按照记忆把梦坡斋中有关兵法得书籍,都挑拣出来,预备科考完毕细细研读。

贾琏觉得在文官中慢慢熬资历进阶太过缓慢,他既不想依附文官,也不做纯粹的武官,背皇帝忌惮,被文官排挤,他想走一条文武结合的官路。战时立马扬刀,高歌猛进,战后马放南山,手持象牙芴板,身着紫蟒玉带,立身朝堂。

八月初一,贾琏下值之后向王子腾书面提出休沐请求,因为他要参加秋闱考举人。

贾琏预备从初六开始休沐,贾琏上半年还没休沐过,算起来一月一天,他也该有七日朽木时间,初六开始,正好考前准备两天,靠后休整两天,开始三日,七日时间刚刚好。

参加科举是好事,被王子腾找到张舅舅一通嚷嚷,结果连皇帝老子也知道了,一听贾琏要科举,这是好事儿,大笔一挥,贾琏连请假折子也不用写了,圣上特批贾琏休沐七日。

皇帝心里高兴,兴致颇高,口谕侍卫处,从今往后,侍卫处额外添加一条规矩,今后凡有侍卫参加科举,一律给予七日休沐时间。

皇帝以为,朝堂之上多一些这种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才是兴旺之兆,这个必须大力支持!

八月初八,贾琏再次提起他祖父曾经用过的柳条书箱,张家舅舅赐予的文房四宝,身着紫色澜袍,排着老长的队伍,经过严密的搜查,最终走进了贡院。

据闻,贡院的考棚就有九百九十九个,跟紫禁城的房间一样多。

贾琏很快拿到了的自己号房六十六号。贾琏拿着号牌一路数过去,找到了自己的号房,还好,号房一边挨着茅厕,一边挨着一片吗,满满的大水缸,预备走水之用。

贾琏号牌六十六号,正好挨着这些大水缸,大水缸里种着睡莲养着鱼,八月的天气,热得很,挨着水缸却有阵阵的清香带着凉意飘过。

贾琏闭目感应,那清香轻轻刷过鼻端,倏然一下沁入心脾,让人心旷神怡,惬意之极。

一时开考,监考官带领一队全身武装的护卫送上考卷。

贾琏展开考题,第一天考作诗,诗题《君明臣贤》。

君明臣贤,重点在君明。

譬如历史上最有名的君臣李世明与魏征就是君明臣贤。

这题目明显是要学子们替皇帝歌功颂德。

这个不难做,抓住君王贤臣的政绩,恭维颂扬。贾琏碍着时辰,等着大多数人交了试卷,他才交了。

第二天考试做赋,卯正十分,考官带着侍卫挨棚赐饭,早膳已毕,贾琏得到了赋题幅《将相和》。

这篇赋礼仪更加明确,将相和,国安宁,八方朝。

贾琏在其间惨参合了自己的思想,文官不贪不吝,武官智勇双全,国难当头赶赴死的思想在其中,然后做成一赋。

无论诗赋,贾琏都按照张舅舅的吩咐,本着中庸之道,不争头名,不落孙山。

或许,张舅舅是怕贾琏考不中解元故意安慰,贾琏却对张舅舅所言深以为然,解元会元且不提。

殿试若中状元,固然荣耀,在官场却会受到排挤,且三鼎甲都是皇上亲简,当殿授官,没有入部跟师学习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的同年师生情谊,大多数发展下来都成了孤臣。

这对贾琏来说,在人脉上是一大损失,这样对今后的官场生涯会留下很大的缺憾。

贾琏不想做那撞殿而死的孤臣,他想做的是能臣,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传世能臣,故而,张舅舅不提醒,他也没准备来当这个出头鸟。

入六部历练,虽然会被那些官油子的陈规陋习消磨掉新人的锐气,可是锐气也有两面性,伤人之时也会伤己,且只有了解官场规则,你才能推陈出新,做起事来游刃有余。

张舅舅对贾琏有最低要求,他希望贾琏能够在明春进士及第,而非同进士,同进士不如不进士。

所以,张家舅舅特别提醒贾琏,如果这一科乡试不能跻身前五十,不如再读三年,争取下一科。

所以,这一回贾琏十分慎重,他在打完腹稿之后,并未着急誊写,而是凝神静气凝听附近考生神经质一般喃喃自语声,这是考生在悄悄诵念自己的文章。

贾琏如今的耳力,方圆十丈之内,几乎涵盖了大部分考场,他都可以声声入耳。

足足听了两个时辰,贾琏一边听着以便修改,尽量让自己的文章不雷同词句,让人读起来清新悦目,不会有陈词滥调之嫌。

夜班,贾琏打坐修炼,吐故纳新,他胸前的挂饰正是一块磨去表皮的灵石,可以给贾琏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新灵气。一夜过去,贾琏觉得自己的听力覆盖又增加些许。

一个上午,贾琏都在磨砺文章,尽量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午膳过后未时正刻,贾琏开始誊写。秋闱不会限定时间,只要你超过当天子时即可。

贾琏这一誊写,直到酉时初刻方才完成,这般时候,考场时学子交卷者已经十之八九。

按照张家舅舅的不抢先不火候,此刻正是时候了,贾琏举手交卷。

等待监考官收卷糊名入卷匣,贾琏这才走到排雷等候的队伍,等候出闸。

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等贾琏出了龙门的时候,已经戊时正刻了。外面已经暮色四合,月明星稀。

一起出龙门的举子大多脚步踉跄,面露倦容。

贾琏本来神采奕奕,龙腾虎跃也没问题,却是为了不显的各色,贾琏也故意踉跄着步子,加上他三天没剃胡须,看起来跟其他举子并无二样。

这日正是八月初十。

贾琏出了龙门就瞧见他奶兄赵良栋与兴儿,这两个没看见贾琏,老远的伸着脖子找他。贾琏把他的柳条箱子高高一举:“在这儿呢!”

赵良栋与兴儿两个顿时笑裂了嘴巴,呼呼的跑过来,见了贾琏就作揖送恭喜:“恭喜二爷,贺喜二爷。”

兴儿道:“您老双喜临门了。”

赵良栋忙着补充:“二奶奶昨夜晚生了双胎,长公子足足四多斤呢,大姑娘弱些,刚好三斤。”

长公子,大姑娘?

我有儿子,巧儿也回来了?

贾琏顿时惊喜莫名:“孩子还好吧?你二奶奶呢?”

兴儿道:“公子小姐都好,小姐虽然小一点,哭起来声音一点也不小,跟小哥儿难分轩轾,二奶奶也好着呢,听我媳妇儿说,二奶奶生了孩子一口气吃了六个荷包蛋,还跟平姑娘抱怨说没吃饱呢,平姑娘准备再去添些,却被赵嬷嬷和亲家太太拦住了,说是不能吃太多,怕不能克化,二奶奶这才罢了,还只是委屈呢!”

贾琏闻言安心了。

十月怀胎,凤姐的预产期在九月,没想到提前了一个月,这也好,再过一个月,按照凤姐的吃法,孩子肯定会再长几斤,如今提前生产倒可避免危险。

只是为什么提前了?

贾琏问道:“怎么预产期没到就生了?太医怎么说?”

赵良栋面色有些不好,唯唯诺诺。

贾琏顿足:“说啊?”

赵良栋言道:“却是亲家太太来家探视二奶奶,不妨头那王家舅爷王仁的媳妇王大奶奶也来了,见了二奶奶说了些不三不四的话,似乎提了银子的事情,二奶奶就生气了,争了几句嘴,当时还没什么,夜班就发动起来,亏得收生婆子奶妈子刚好定的初八这日进府,恰好王太医这日也来给老太太请平安脉,都赶上了。

“府里上下人等都说二奶奶母子们福泽深厚,不然怎么样样凑巧呢,亲家太太正好抱着大姑娘亲香,合赵嬷嬷说起这事儿就都笑了,说这样的巧事儿都碰上了,真是巧姑娘来得巧。二奶奶就说;真是巧了,我没生的时候,二爷就说了她叫巧儿呢。亲家太太和赵嬷嬷一合计,就决定大姑娘乳名就叫巧儿了。”

巧姐儿?

贾琏一愣,心里暗叹天意,出声日子变了,离开了刘姥姥,巧儿还是叫巧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