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琏 [金推] (香溪河畔草)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香溪河畔草
- 入库:04.09
探春闻言赞叹:“好厉害,好聪明的丫头,爱得我真想抢过来,这样聪明的丫头跟在身边,那才叫爽快呢!”
于榴玥伸手将两个丫头藏在自己身边:“这不成,人是我的了,谁也甭想抢!”
众人大笑。
于榴玥又问两个丫头:“你们都叫什么名儿?”
“奴婢叫翠儿,她叫柳儿!”
于榴玥闻听皱眉,觉得名字乡土了,遂道:“我给你们改个名字吧!翠儿,你今后就叫紫苏,柳儿你叫紫芝,都是香草,可喜欢?”
两人从小被卖给人牙子,家住哪里忘记了,姓儿也不知道,谁还会在乎叫什么名字呢,好好活下去才是她们的愿望。
“奴婢紫苏(紫芝),谢姑娘赐名!”
“你们赶了半天路,也累了,下去梳洗歇息去吧”
凤姐言道:“平儿,你带她们安顿下来,月例衣衫都按照咱们这里的规矩。”
平儿最是心慈之人,一手一个拉着两个小姑娘下去了。
于榴玥却是冲着迎春几个拱拱手:“夺人之爱,本不应该,只是我情况特殊,也只有厚脸皮了,还请几位妹妹谅解!”
迎春姐妹只有迎春知道贾琏的安排,忙着起身回礼,拉着于榴玥重新坐下:“姐姐怪小气,些许小事也要啰嗦,下棋下棋,这回我可是要赢了,不许跑哦!”
贾琏知道于榴玥留下了两个丫头,这才出来见隆儿:“你使人告诉你昭儿哥哥,就说关师傅差事办得好,赏赐他一件羊皮袍子,月例翻番,再有孩子们都辛苦了,叫他们宰一头猪,犒劳犒劳!”
转眼就是二月初,于榴玥因为要从燕候家进宫选秀,带着两个丫头回了燕候府。贾琏被告知从二月起轮值时间改为戊时到亥时。
贾蓉依然是白班。
这到方便贾琏,正好柳湘莲答应了贾琏的邀请,马上要去江南走货,各种路引关防都要置办起来,不然就会被官府层层盘剥,贾琏自己不用赚了。
这边柳湘莲收拾停当就要开拔,贾琏忽然想起黛玉,径直到了荣庆堂给贾母请安。
贾母甚是讶异:“这个时候不早不晚的,你怎么来了?”
贾琏笑道:“是我忙糊涂了,早上来忘记告诉林妹妹了,我手下有人要去江南,我来问问,前几日妹妹说要寄信,可写好了没有?”
贾母闻言十分欢喜,忙着打发小丫头鹦鹉:“快去学堂里问你林姑娘去!”
不过一刻,黛玉急忙忙来了,小脸累得通红,可见一路飞奔而来。瞧着贾琏笑盈盈福身,声音娇柔喘喘:“二哥哥,我还有几句没收尾呢,可等得及呢?”
贾琏一笑:“妹妹别急,是咱们自己的商队!”
黛玉欢欢喜喜进屋去了。
其实,黛玉一早写好信了,只是她跟甄英莲一起给他爹爹林如海绣了一双鞋子,因为前些日子受伤,身子不舒坦,故而耽搁了,这几日听说贾琏有人要去江南,这才日夜赶工,还差最后几针才收口。
黛玉进屋,甄英莲正合着紫鹃一起赶工,见了黛玉慌忙动问:“是不是就要动身,我还差几针呢?”
“姐姐别急,二哥哥说自家商队,不急这一时半刻!”
黛玉坐下铺纸,吩咐雪雁研磨,沉思片刻,写下一封书信,书信详述甄英莲父母的情况,托付父亲替甄英莲寻找父母。
然后将信笺封口,卷筒,塞进一个中空的竹筒里,再放入一个小藤条箱子里,然后上锁加了封条。雪雁又在外面套上锦带,用线封口,这才罢了。
她们小女儿的信件可不能随随便便,让人偷窥了去。她信得过贾琏却不是十分信任那跑商之人。
林如海的鞋袜也是这般包裹,一阵手忙脚乱,总算收拾妥当,黛玉再次出来,身后跟着紫鹃雪雁,一人手里托着一个包裹。
黛玉冲着贾琏福身一拜:“多谢二哥哥替我们父女想的周全,容后再谢!”
贾琏原本对黛玉诸多愧疚,这一世是真心帮扶,哪里会贪图她的答谢,一笑收起包裹:“妹妹客气,些许小事罢了!”
及至五月,柳湘莲从江南返回,不仅带来回信,还给贾母贾琏带来大批的土仪,最最重要的是,林如海寻着甄英莲的外公与母亲了。她父亲据说已经出家,母亲封氏现在大汝州投靠甄英莲的外公过活。
如海已经通知了她母亲甄英莲的消息,据说封氏正准备上京认亲。
甄英莲闻讯顿时痴了半日,随后醒过神来,抱着黛玉哭起来:“妹妹,你真是我的贵人,那些人说是亲人,半年了也不听有消息来,想来从不把我当亲人待,幸好老天眷顾,让我遇见妹妹。”
英莲寻见娘亲,贾府上下都替她高兴,于榴玥出嫁在即,无暇分身,派苏芝送了书信祝贺,同时,她因为不忿甄应嘉夫妻两面三刀,向甄英莲允诺,她会寻找恰当的时机,把甄英莲的故事告诉太后娘娘,替甄英莲寻找一个最大的靠山。
靠山不靠山,甄英莲不在乎,甄应嘉跟她见过面,却是无动于衷,何况高高在上的太后娘娘呢。现在能够找到母亲,她已经是很感恩了。
不过,甄英莲很高兴于榴玥这个朋友,这般时候还替她着想。忙着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信中感谢于榴玥的记挂与帮助,并言称她不怪甄应嘉夫妻,至于太后娘娘,她告诉于榴玥,能搭上话更好,若是不能,也不要勉强,嘱咐于榴玥自己保重,不要为了她劳神。
总之,甄英莲把她的天真娇憨,与世无争表达的淋漓尽致。
那日于榴玥看了信,被甄英莲的天真纯朴感动,瞬间心中的戾气消散殆尽,一时感怀眼圈红了。
正巧被燕候来看外甥女儿,知悉此事,顿时大喜。
甄应嘉在京都打住很长时间,足够他把这事儿告知太后了,这两个猪狗不如的东西,为了怕小姑娘分了亲生女儿的恩宠,竟然瞒下了甄英莲的消息。
燕候可是听太后娘娘闲谈时提起过这个走丢的侄孙女,这说明太后娘娘很记挂。
燕候格外激动,狗曰的甄应嘉,平日没少挑衅,暗示他身世蹊跷。任何人被骂杂种都不能忍,可恨甄应嘉不是寻常人,燕候恨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这回真是天赐良机,岂能放过,忙叨叨让他夫人带于榴玥进宫,寻机就把甄英莲的故事说了。
第70章70
太后娘娘虽然没见过甄英莲,却是很高兴自家侄孙女苦尽甘来,遇难成祥。因此,太后娘娘忙着派人去贾府传旨,让贾母带着几个孙女儿进宫说话。
这可是莫大的恩宠。却是阖府上下不知道这恩从何来!
这般时候,贾琏正在书斋水井坊里沐浴着灵气温书,虽然他继承了满肚子诗书,可是时耶势耶,老祖宗那时候写下的文章并不适合现在。
故而,贾琏在张家舅爷的指导下,重新理顺思路,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推陈出新,力争写出带着自己思想的文章,而不是照搬书本陈词滥调。
未几,贾琏三易其稿,终于作出一篇文章,正在得意洋洋乎,忽闻平儿合着鸳鸯的说话声。
贾琏凝神一听,却是太后娘娘宣召贾母觐见。
贾府与甄家虽是老亲,荣府之前拥戴忠义亲王,并未跟太子之外的皇子有所牵连,与当初的四皇子,不过维持表面的忠臣之礼,对于当初的贵人甄娘娘,虽然每年都有孝敬,也只是让他们母亲银钱上头宽裕些。要说出力襄助,确乎没有。
是故,小皇帝上位,太后娘娘虽然没有格外疏远荣国府,却也不大热情,每年荣府女眷进宫,不过走个大面,即便赐饭,也是统一食盒,与其他命妇一般,并不单独召见。
这一回特特下旨召见,可谓开天辟地头一回,贾母对于这天降隆恩有所疑虑,受宠若惊,因此,便让鸳鸯来叫贾琏,想要打听打听消息,毕竟,贾琏身在皇宫当值,消息要比常人灵通许多,总有蛛丝马迹可寻。
贾琏从鸳鸯与平儿议论中已经知其来意,遂收起书卷,迎了出来,老远冲着鸳鸯拱手笑言:“姐姐稀客,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呀!”
鸳鸯忙回礼,笑道:“打扰二爷温书,实在是老太太有事相询,还请二爷恕罪。”
贾琏侧身避开:“姐姐代表老太太,我岂敢怪罪,有劳姐姐头里带路。”
平儿一旁冷眼旁观,心里腹议,每次见了鸳鸯,二爷就特别戏多,瞧那眼睛笑得,都成了豌豆荚了。
一时,贾琏到了荣庆堂,听贾母把经过情形说了一遍,心中有所猜测,说道:“回老太太话,孙儿前几日似乎听人议论过,说太后娘娘这几日要接见几位皇子妃的娘家人,与之商议聘嫁之事,今日约莫轮到燕候家,之前于姑娘不是说了,要替甄表妹张目,说不得就是为了这个吧。”
贾母闻言细忖,觉得贾琏言之有理,顿时安心:“嗯,这说起来咱们甄贾两家世代为婚,你的曾祖父的妹妹就是甄家老祖宗,也是今上的外祖母,论起来,甄姑娘该是陛下的表侄女儿。”
还有一宗事儿,贾母没说出口,甄家小姑娘如今在太后娘娘跟前做女官,她跟元春一样,今年二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