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贾琏 [金推] (香溪河畔草)



贾琏顿时愣住,为了异族娘们竟然把身家性命全部搭上?

世上竟有这种阿物儿?

冯唐回去之后便把贾琏的答复一字不漏汇报给了乾元帝。

贾琏的意思很明白,现在从别处调任将军去统领永定军,显然不合乎海疆的情势,永定军的统领最好就在海疆就地产生,只有他们这些跟倭寇周旋多年的将领,才是最了解倭寇之人。也只有他们才能知道如何对付倭寇。

再有,要想取得海疆胜利,朝廷在给养上头给予最大帮助。在闽浙地区还要给予将领充分的自主权。

一句话,就是放任海疆统领自己去打仗,朝廷只要最大限度支持粮草就成了。

乾元帝当然知道要打胜仗将军很重要,但是,把闽浙地区军政交给一个异姓之人,乾元帝可是不放心。

乾元帝知道,到了该给倭寇一个教训的时候。可是,统领闽浙军政大权之人,必须是自己人才成。

可是,让谁去呢?

熙郡王?现在已经是熙亲王了。

乾元帝身边离不开他。

英亲王?

说实话,乾元帝已经忌讳他,一是他跟忠义郡王自有较好,二是英亲王与他同父同母,两人对于黄伟有着同样的继承权。

且英亲王自有身子不好,不说乾元帝不乐意派他去,他自己也不乐意。

最后,乾元帝把眼光看向四大郡王。

这些人就因为姓水,就白白食朝廷俸禄,多年来养尊处优,如今,是该让他们为朝廷出出力了。

可是,让谁去,乾元帝心中还没有主意。

翌日,正是朝会之日。

乾元帝首先把闽浙的紧急情况抛出来,言称,海疆请示恶化,浙江福建沿海的许多城池已经被倭寇攻破,百姓屠杀殆尽,财物掳掠一空。情势危急,再不出兵,只怕倭寇明日就要打进紫禁城来了。

然后,乾元帝言道:“朕决定,集结兵马,出兵海疆,痛击倭寇,消灭倭寇……”

乾元帝此言一出,百官振奋,尤其是武将们,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虽然前有黄忠祥,但是,武将血液中的好斗因子总是蠢蠢欲动,武将要建功立业,必须到战争中去洗礼。战争会死人,也是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机会。

可是,当乾元帝说道:“但是,由谁统兵前往海疆。朕的意思,要在宗室中挑选一人为大将军,兼闽浙总督,总领闽浙军政大权,众卿以为如何?”

百官寂静。

这是朝廷的老规矩了。宗亲挂帅印,将官们流血牺牲,最后,胜利了,功劳是统帅的。失败了,好的结局,将战败之人抄家发配。倒霉的甚至抄家灭门。当初太皇天后的娘家蒋家便是如此,满门忠烈落得个灭门绝户。最后历史歌颂的却是太-祖爷用兵如神,勇冠三军。

当初太皇太后在世,人们还提起蒋家,如今,天下人谁还记得蒋家?

乾元帝原本这些日子戾气就重,此刻在上看着百官缄默,顿时心生一股无名怒火:“怎么都哑巴啦?平时都挺会说的啊,你们口口声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苟利社稷,如今朝廷危及,君父有难,你们却袖手旁观,这就是你们的忠孝节义,这就是你们的礼义廉耻?朕都替你们脸红,羞耻!”

张家舅舅只得出列,将手中玉芴一举,言道:“启奏圣上,百官缄默,并非对君父不敬,亦或是怯懦畏缩,微臣相信,若是此刻陛下身陷危难,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必定会飞身上前,挡在陛下前面,替您挡灾消祸,可是,如今事关海战疆土与朝廷尊严,百官们不得不慎言慎行,三思后行,还请圣上明察。”

乾元帝闻言面色稍微缓和:“是这样吗?”

百官忙着附和:“回禀陛下,正是如此!”

乾元帝一哼:“那好,这会子你们已经三思四思了吧,说说你们思虑的结果吧。”随即,乾元帝一眼看见已经官复原职的金尚书,点名道:“调兵遣将,举荐贤能时兵部的职责,你三思过后有什么建议啊?”

金尚书说实话是真的在思虑,可是,黄忠祥的前车之鉴摆着呢,他也不敢冲动,此刻被点名,那是不得不说,不然,乾元帝可定一顶尸位素餐的帽子砸下来,他又得去刑部蹬着,因道:“启禀陛下,微臣却是有所思虑,方才圣上言道,要在宗室中挑选大将军,微臣以为,既然是挑选,就该拿出章程来,要统领一支军队,必须要懂得兵法谋略,微臣建议,不如效法武举,让有意争夺大将军的宗亲们保命参选,陛下出题,三场定输赢。”

此事文臣没有发言权,发言也是嘴把式,一起缄默,眼睛盯着西边的武将。

这时候,站在西边的武将深以为然,因此,一众武将齐齐躬身禀奏:“微臣们附议,比武夺帅可行!”

乾元帝盯着站在武将前面的东西南北四大郡王,目光很是不善,恨不得伸手打人。这四个王爷,三个是乾元帝的兄弟,唯有北静君郡王是小辈,没有上过战争见过血。堂堂郡王,还不如张爱卿一个文弱书生有胆量。

四大郡王被乾元帝定的浑身别扭,功劳谁不想要。可是你得有本事啊,陆战谁也不含糊,海战,委实心里没底儿。

乾元帝一边宣布散朝,一边让人传话,让四大郡王乾清宫觐见。

四大郡王交换一下眼色,知道乾元帝大约要在自己四人中挑选大将军了。

东西南三王爷自都想争取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却又有些顾虑,毕竟大家没打过海战。若是北疆选将,他们早就跳出来争取了。

乾元帝这边却不知道这几个人苦衷,见了面不等几人说话,就跳脚骂起来:“你们可真给朕长脸,朕都把话说的那样明白了,你们却一个个缩头缩脑不接招,平日一个个人五人六,英雄了得,今日正经要用他们,一个个活似鹌鹑,祖宗得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东南西三王被骂得有些下不来台,唯有北静郡王是小辈,忙着请罪:“小王并非怯懦畏战,只是怕才疏学浅,难当大任,耽误了朝廷大事,倘若陛下以为小王可用,小王愿意披挂上阵,与倭寇一战。”

乾元帝闻言面色这才好转一些:“熙亲王说的不错,少年英雄,果然不错。只可惜,海战不是儿戏,宗室四大郡王,三位尚武,你就别参合了,潜心读书,跟着你熙王叔学习朝政吧。”

东南西三郡王这时候都抢着说话了。

三王的话大约都是一个意思,他们不是畏惧战争,而是不精通海战,故而不敢毛遂自荐,怕耽搁皇帝的大事。但是,皇上既然信任他们,他们愿意参加比武选帅。

乾元帝这时候面色彻底和蔼了,似乎这时才发觉几个王爷还站着,笑道:“各位王爷请坐啊,朕这些日子也是忧心国事,心里烦闷,难眠说话有些冲,我是自己个着急生气,不是对谁,王爷们不要往心里去啊。”

三大郡王忙着表示不介意。

乾元帝此刻表现的分外和蔼,将这些年来王子腾报告回来的多有关于海疆的邸报,分发给三位王爷们,还有熙郡王这些日子带领兵部、几位大学士,日夜连轴综合所有材料,总结出来有关海疆的地理特征,倭寇盘踞的地域简图,还有倭寇的习性,使用的武器等资料,可谓海疆敌我双方人文大全,一起分发给三位王爷,让他们拿回去研究消化,各自写出一份有关海战的详细报告书,三日后当众比试。

贾琏很快得知比武夺帅的的消息,贾琏毫不意外,前世就是这般发展,最后,北静郡王出面收拾残局,和亲赔款了事。

真正屈辱。

后来,战争并未平息,盘踞在海岛上的倭寇越发猖獗,探春却失去了踪迹。

贾琏想着在茫茫大海上,探春一个弱女子,要么忍辱含垢,要么将身赴清池吧。说起来,前世探春之所以远嫁,都怪贾母留着探春待价而沽,否则,探春那时候已经十八岁了,早该嫁人了。

如今因为贾琏的重生,铲除了二房,府中女儿基本逃出前世的命运。若非还有兄长与母亲之死横亘心头,贾琏真是可以安枕无忧做太平爵爷了。

只可惜,且乾元帝在他身上也有投入,只怕也不甘心就此放过他吧。

贾琏自己也不甘心,虽然七皇子倒了,英亲王这个强敌尤在。还有,贾琏很想弄明白英亲王妃那一句‘水炽,你好心狠’,到底有什么隐情。

京都万人空巷,都去兵部广场上观看三位王爷比武较量之时,大皇子水澄辗转递给贾琏一封信,他听人说,皇上有意抽调御林军的水字营与魁字营,参与奉圣军南征,意在让贾琏做好被卸磨杀驴的准备。

旋即,张家舅舅传来同样的消息,吩咐贾琏稍安勿躁。

贾琏闻讯却并不惊讶,乾元帝的心思贾琏早就有些警觉,但看水纹有没有能力统调魁字营,魁字营的校尉当初是石磊,结果,贾琏奏报给石磊晋升正名的折子被乾元帝留中,今年年初却忽然空降一名叫水烽的宗亲担任魁字营校尉。

水烽自从到了魁字营,对贾琏也恨客气,贾琏心知乾元帝的谋算,要用水纹或者是水烽替代自己。如今从大皇子提供的细细来看,乾元帝还是留下一块遮羞布,把平子营留给了自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