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琏 [金推] (香溪河畔草)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香溪河畔草
- 入库:04.09
二十个孩子无论记不记得自己姓氏,都兴奋不已,因为贾琏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却是意思表达的很清楚,贾琏说的是族人,而不是说的奴婢,这些孩子都是被潘又安跟柳湘莲从各种渠道买卖而来。
他们原本已经是一辈子的奴婢了,这个时候忽然又成了平民了。
成了贫民,昭示着你可以读书,可以入伍,可以各种渠道建功立业,且今后有贾氏家族依靠,即便不能建功立业,也可以顺顺当当一辈子,成家立业,传宗接代,再不是随时可能冻饿而死的乞丐。
谁不高兴?
二十个孩子齐刷刷给贾琏跪下了,磕头道:“多谢二爷!”
“咱们必定竭尽全力。
“咱们绝不会辜负二爷!”
“二爷放心。”
“二爷定会旗开得胜!”
贾琏再一次劝说贾芸:“京都的事情需要你主持,平安洲还是换人去吧?”
贾芸却异常坚决:“二叔,侄儿已经跟着二叔历练三年了,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去遛遛,不然,侄儿心里也不安,再者,族人那么多,侄儿受到二叔青眼栽培却无所建树,今后在族人中也难有威信。”
贾琏闻言颔首:“你觉得何人可以接任你手上的差事?”
贾芸思忖半晌,方道:“最合适还是柳湘莲柳公子。”
“家族的子弟,论读书,贾菌贾蓝,珠大叔家的兰哥儿都不错,叫他们结交豪门清贵不成问题,可是让他们结交江湖人氏就差强人意。”
“贾菱跟着我三教九流接触不少,可是,他没上府学,又没上过国子监,勋贵这个圈子他进不去。
“东府的蓉大哥倒适合结交豪门公子。二叔若请不动柳公子,只有让蓉大哥与贾菱两人分担起来,然后再汇总。这就还需要一个综合分析的人出来,从庞大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东西,也不轻松。”
贾琏闻言叹气,族里的孩子这才进学一年。还没完全历练出来,或者说,贾琏忙碌的还没来得及把她们引入京都贵圈。
再者,一个人再是姓贾,你也不能无缘无故硬把他塞进某个圈子。像是贾芸,他当初被豪门圈子接纳,是因为贾琏贾蓉这两府的继承人亲自带着他四处交际,这才结识了冯紫英卫若兰这些贵公子,此后,只要有冯家人或者是卫家人在场,贾芸就能够从容介入,慢慢的他自己也有了意气相得的朋友。
而他能够得到江湖草莽的认同,则是因为他从小跟着他舅舅在街面上讨生活,他人又机灵,乐意助人,故而积攒许多人脉。
贾兰倒是可以信任,可惜他受了他母亲李纨影响,一心向往清贵圈子。经过魏保住的事情,李纨杯弓蛇影,不许贾兰结识门勋贵家的少爷,怕近墨者黑。
李纨寡妇养儿,贾琏也不好强逼他改变心意。
贾菌是个胆大的,也是宁府嫡出玄孙。可是,她母亲也是寡妇养儿,经过上次的事情也吓坏了,至少目前不喜欢儿子跟勋贵家的少爷们来往。
贾琏思来想去,蓦地发觉,还只有贾蓉跟贾菱合适,贾菱不愿意读书科举,合适跟下九流接触。贾蓉吃喝嫖赌门门耍的开,又是太后跟前的红人,很适合混勋贵圈子。
至于归纳汇总,目前也只有让他们一股脑儿攒着,自己回来再定夺了。
贾菱就在府里,当晚,贾芸便跟他交接清楚,并把帮助跑腿的十几个孩子交给了贾菱。
翌日凌晨,贾琏堵住了参家晨练的贾蓉,托付他暂时接管收集京都情报的差事。
贾蓉早就想替家族做些事情,一口应了。
贾琏自己,则马不停蹄去了西山召集兵马。
冯唐将军已经接到了乾元帝的密扎,知道贾琏已经秘密受命,向往平安洲救援,故而,贾琏到达西山之时,整个鸟枪营与骁骑营已经整装待命,接受贾琏的挑选。
贾琏被冯唐携手登上兵营的点将台,将贾琏介绍给两营的官兵:“此乃皇帝陛下秦简,新到任的平子营的校尉贾琏,现在由贾校尉给大家训话!”
贾琏跨步上前一步,躬身拱手,做了个罗圈揖言道:“列为将官,贾某有礼了。”
下面稀稀拉拉有回应:“见过贾校尉。”
贾琏抬手,待下面安静了,他才言道:“贾某奉圣命驰援平安洲,陛下许给贾某半个骁骑营,半个鸟枪营。所以,我要说的话就是,次去平安洲可以建功立业,也许会身首异处,所以,我的招兵的政策就是,自愿。若是你不乐意,你人跟着我去了额,出工不出力,还不如不去。我这招兵,宁缺毋滥。所以,大家听我号令,愿意跟随贾某去平安洲搏个前程的官兵们,跑步向前十步。“一个营有三百人,贾琏需要一百五十名鸟枪营兵,一百五十名骁骑营士兵。
贾琏做好了兵员出缺,用云梯队顶替的准备。结果,两营自愿出列的兵马竟然达到了三百九十八人,大大超过了贾琏的预计。
其中皇室宗亲姻亲占据的鸟枪营,自愿报名的士兵有一百六十人,剩下二百三十八人出自骁骑营。
贾琏顿时傻眼了。他手里还有二十名云梯队成员,这些人必须带上,因为他们经过贾琏的特殊训练,具有强大的偷袭能力。再有二十二名渔民,贾琏必须带上,因为平安洲的水上战斗都指靠他们了。
所以,贾琏原准备在西山两营招手二百六十人,加上这四十人凑成一个营的兵力,如今,本身报名的就多了接近一百名,再加上四十二名生力军,贾琏手底下还有贾芸带领的二十个斥候,整个一个加强营了。
贾琏可不敢抗旨乱来,乾元帝只给他三百人的建制。
因此,贾琏面带喜色,再次做个罗圈揖:“感谢各位兄弟信任贾某,各位兄弟在国难当头之计能够挺身而出,就让贾某十分感动,也十分佩服,但是,陛下给的建制只有三百人,所以,贾琏跟大家打个商议,家中只是独子的兄弟,请您出列。”
贾琏等待半天,没有动静。只得再次开口:“现在,请刚成婚还没有孩子的兄弟出列。”
还是没有人动弹。
贾琏顿时懵圈了,看向冯唐将军问道:“西山不收独子入营吗?”
冯唐一笑,挥手:“张虞官,按照花名册把家中只有独子的人跳出来。”
张虞官对这些士兵耳熟能详,很快挑出了六十个独生儿子,都是京都勋贵出身。
其中就有缮国公柳家三房的柳公子,他被拖出去一路挣扎:“我柳家这一辈有八个儿子,我行五,你们不要胡闹。”
冯唐一哼:“你们家五房却有许多儿子,可是你爹只有你一个儿子,你要去,回去让你爹写个保书押在我这里,你就可以去了。”
柳家子顿时哑口无言了。
贾琏见一下子走了六十三人,元力顿减。他看想被踢出来的六十三人笑道:“还请朱伟兄弟帮着贾某掌掌眼,把这些剩下之人中刚成了亲的兄弟挑出来。”
这六十人正在气恼,闻言顿时乐了,很快的就挑出来三十人。
贾琏一看值超标六人,勉强可以向乾元帝交差。
贾琏再次看向这三百零六人:“请各位郎官出列。”
一下子出来六位郎官。
这家伙,他把西山两营中所有的郎官都挑走了?
贾琏十分惊愕:“这么多?”
六个郎官俱都唬着脸:“贾校尉不乐意带着我去前线挣个荫封前程?”
贾琏摆手:“岂敢!”
贾琏心里很高兴,因为这些郎官的存在,贾琏控制这支部队将十分不省心。可是,贾琏只需要三个郎官,现在却出现了六个。
贾琏欢喜之余有些郁卒:“可是,我这里人手不足,只需要三个郎官啊?”
六人冷哼:“我们未必一定要统领百人呢?”
贾琏闻言,顿时开窍,笑道:“请诸位郎官收拢自己的部下。”
结果三百人很快分成六个方阵,但是人数却是多少不匀。
贾琏此刻表现出了他的果敢:“请大家排成六纵队。”
然后,贾琏将长队六十名之后的队员砍掉补充道短队后面,谁若不服从,视为自动弃权。
贾琏自己率领云梯队二十人,渔民二是二人,斥候二十人,不大不少也是六十二人,正好七个小郎队。
西山造办处,很快给这三百多官兵制造了新的身份腰牌,平子营某队某某,某等兵。虽然这些身份铭牌不能带在设上,可是,他们的名字将登记在新增平子营的营册上,战后则会花名册赏赐。
这日午后,贾琏跟六位郎官进行简单的商议磨合,达成一致,个字郎队的人员归郎官控制,可是具体执行什么军务,则有贾琏决定。
贾琏跟冯唐禁军以及六位郎官商议之后,决定翌日一天给所有官兵配齐武器装备,只要鸟枪,袖箭,□□这些保命的东西。还有就是,因为这次的驰援是秘密潜入,不能大张旗鼓运送粮草,故而,每个官兵必须自己的备足一个月的粮食,加上枪支,□□袖箭,这样子每个士兵至少要负重五十斤。
贾琏见了觉得如此的重负,不宜官兵快速奔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