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琏 [金推] (香溪河畔草)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香溪河畔草
- 入库:04.09
贾母手里正端着茶杯,闻言气得就扔出去了,满口的茶水虽然不烫,却把贾政砸得眉毛上胡须上都是茶末子,狼狈不堪。配上贾政那副正经的嘴脸,十分滑稽。
贾母这时候骂字才出口:“这是什么时候,家都要散了,元春丫头的心都碎了,你这个爹爹可曾安慰过她一句?却在为那个赵不死的东西讲情,你老了老了怎么这么不懂事呢,让我偌大年纪,情何以堪啊?”
贾母都事看着贾琏哭起来:“琏儿啊,这个家你若不管,他日我死了,如何闭眼睛啊!”
贾琏却道:“老祖宗,人活七十古来稀,二叔今年才四十有三,他还有几十年的好光景,难道就这般靠着兄弟子侄养活一辈子吗?”
贾母噎得无话可说:“你……”
贾琏看着元春:“我以为这倒是个好机会,二房趁着守孝扶灵回乡,大姐姐正可以借此整顿家务,教导宝玉,一年的时间,足够大姐姐把所有遗留的问题都处理了。那时,大姐姐或是上京,或留在老家,以大姐姐的人品才学,说一句想要议亲,只怕媒人要踏破门槛了。”
元春一笑:“二房所有人最好留在金陵,别再上京城给你惹麻烦就更好了,是不是?”
贾琏摇头:“两房已经分家,二叔即便是闹出麻烦,也不能让我这个侄子替他担待……”
这话没说完,贾政顿时大怒:“孽障,你说什么,谁闹出麻烦?我堂堂正正做官,会有什么麻烦?”
贾琏冷哼:“要不要把顺天府的衙役请回来?那时候,二叔心爱之人,心爱之子恐怕就保不住了,二叔想不想试一试?”
贾政怒道:“你想怎样?”
贾琏伸出三跟指头:“第一,马上上丁忧的折子,不然,王家也不会答应。第二,借着返乡之际,带领二房搬出荣禧堂。第三,未免王家人发现端倪,七日后启程,护灵回乡,二叔即便舍不得京都的繁华,也要想想大姐姐,大姐姐可是等不得了。还有宝玉环儿,他们前程二叔也该想一想才是。”
贾政今年才刚四十三岁了,他在部里有没有建树,一旦丁忧,只怕这一辈子就永远离开朝堂了。
贾母嘴唇直哆嗦:“丁忧还有夺情一说呢?”
贾琏言道:“那就请二叔与侄儿一起上折子吧,看看圣上会不会夺情!”
这时候贾赦贾政也到了。
贾赦开口就没好话:“二弟做了十年五品官,到底有什么建树啊?你是养活了自己,还是光宗耀祖啊?是朝廷不可或缺的惹人才,还是支撑社稷的柱石,竟然这般让朝堂让陛下恋恋不舍?莫不是二弟离开了,乾清宫房顶上的瓦片没人捡了?”
贾赦竟把他比作泥瓦匠,贾政气的差点呕血:“你,你……”
贾赦闻言又骂:“你自我标榜读书人,书都读到狗嘴里了,一声兄长叫不来?”
贾政气的晕头涨脑,摇摇欲坠:“我,我……”
贾母见状顿时气的血崩心:“你这个孽障啊,我早就说了,你的事情我不管,我只想清清静静的过日子,你还要来闹我,你这是想要逼死我啊,我活不成啦?”
贾琏顿时面色铁青:“老太太这是要上告顺天府吗?那好,林之孝,那我的帖子去请顺天府!”
贾珍闻言唬了一跳,忙着跪劝:“老太太,您这是做什么啊,说起来大伯父这些年也够委屈了,身为继承人偏安一隅,这些年来并无怨言,难道还不够孝顺吗?”
说着话贾珍忽然看见元春,不由责怪道:“大妹妹,老太太这般多半是为你啊,你怎么不劝劝?大妹妹进宫将近十年,整个府里的银子一大半送进皇宫中,大妹妹难道不知道?大伯父多少苦水要吐没地方,如今真的告到顺天府去,难道就能得偿所愿,把大房撸了,爵位给二房吗?大妹妹身上的爵位是哪里来的不记得了?这是琏二弟仁义啊,若不是他甘愿舍弃爵位换取大妹妹一条活路,大妹妹你好能好模好样站在这儿?做人要讲良心啊,大妹妹!”
贾母愕然:“珍儿,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贾珍叹息一声:“琏二弟原本立下了擎天之功,圣上准备赐封他一等轻车都尉,恰巧那时候大妹妹出了事情,生死两难,琏二弟这才进宫去了太后娘娘,愿意将功折罪。太后娘娘仁义,这才给大妹妹赐婚忠靖王府,老太太您难道不知道吗?您这样逼迫大房一脉,叫圣上与太后娘娘知道,将会如何看待您?”
贾母一双眼睛盯着元春:“元丫头啊,你不是说你自己立下大功吗?”
贾琏言道:“这不怪她,太后娘娘交代了。”
元春泣不成声,她有自知之明,虽是太后娘娘交待,却也是她乐得顺水推舟!
贾母又惊又怒,捶胸大哭:“我老婆子老迈昏庸啊?我带累儿孙啊?”
贾母仰头就倒了,倒下之前,她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元春,曾经她是那般骄傲,因为她的孙女便百伶百俐,才貌双全,品貌皆优,如今,她从宫里走一趟,竟然一切都变了?
元春忙着上前一步搀扶贾母,泪眼婆娑看着贾珍与贾琏:“这下你们满意了?”
贾琏冷笑一声接过贾母,接着搀扶之机,贾琏将元力度进贾母经络之中,瞬间,贾母就缓过气来,不过她依旧十分虚弱,他艰难的抬手拍拍贾琏的手背:“量大福也大,你是个好的!”
贾琏眼圈一红:“孙儿从来没有害人之心,孙儿不过想要支撑荣府的门楣,不能让老祖宗的功勋被人践踏,不能让功勋卓著的老祖宗最终绝嗣!还请老太太体谅!”
贾母点头:“我知道,不愧你祖父信任你!”
祖孙们握手说着话,贾琏把元力源源不绝送进贾母体内,贾母几次想要挣脱,都被贾琏制止了。
贾母有八十三岁的高寿,若是被贾赦气死,会折损大房的福气。
贾母明白贾琏的心意,顿时泪眼婆娑。曾经她也很疼贾琏,什么时候变了?贾母想着,大约是从元春丫头被算出贵命开始吧!
命贵之极!命贵之极?
盼了多少年啊,终于盼来了身孕,却是个反贼之子!
贾母这时候看着贾琏,想着宝玉,她终于理清楚了,这孩子不能生在忠靖王府,那就不能生!
这个孩子是祸害啊!
贾母抬头,盯了元春半晌,贾母招招手;“元丫头,靠近些!”
元春顿时心如刀绞,她抹着眼角,哭哭啼啼靠近贾母,她以为贾母要留遗言呢!
第117章117
元春泣道:“祖母,您有什么话只管吩咐孙女,再是艰难,孙女必定替您办到。”
贾母点头:“知道你孝顺,这就好了,回去收拾收拾吧,咱们娘儿们一起回金陵去吧。”
元春一愣:“祖母?”
这话不对啊!
祖母之前对她说过,让贾琏跟父亲贾政回金陵去送葬,自己留在京都打理荣国府的府务啊!
贾母摆手:“就这么办吧!”
元春看了眼贾琏,闭了闭眼睛,她知道,这一去金陵,只怕再无归期。回到金陵能够重头再来吗?
元春很是后悔,当初她若是听了贾琏与贾蓉的劝说,不一意孤行去南苑,是不是如今还好好的待在宫中?
元春悔恨之泪终于落下!
时光不能倒流,世上买不到后悔药!
当日,王氏的灵堂搭建起来,因为贾母贾赦贾政俱都健在,王氏虽然生前住在荣禧堂,死后却没有资格停灵荣禧堂,王氏的灵堂设在荣禧堂右侧,王氏死前居住的院子面,跟她五品淑人的身份很相称。
当日,贾政贾琏丁忧的折子就送达吏部,吏部上报,结果,乾元帝批了贾政丁忧,贾琏的折子被夺情。皇帝允了贾琏半月的假期处理家务,待王氏启灵之后即刻赴任。
翌日开吊。
京都四王八公都派了人上门道恼,王家张家史家这些姻亲则由留守京都的夫人奶奶们上门吊唁。
王家来了王子胜夫妻与王家独子王仁,对于王氏之死,王子胜夫妻三缄其口。
孰料王仁这个二五眼,竟在灵堂上唆使宝玉哭闹:“你母亲原本住在哪里呢,怎么如今死了竟被人丢出正房?”
宝玉却道:“表哥别误会了,我母亲病了之后一直就住在这里!”
王仁却骂宝玉傻。嫌弃王氏没有停灵荣禧堂,再三再四唆使宝玉哭闹。
王仁之言很快被林之孝告到贾琏面前。
凤姐气的肝疼,这是她亲哥哥吗,这是有多恨她啊!亏得今日来的都是本家亲戚,若是叫外人听到,不知道怎样编排他们夫妻。
贾琏却命人去往荣禧堂请来王子胜,将王仁之言告知。
王子胜闻听,顿时火冒三丈,抬手一耳光将王仁扇了个口鼻流血,然后派人拘押回家去了。
却说史家。
忠靖侯史鼎在南方做官,因为接到他兄长史鼐的信件,知道南疆不太平,或许很快就会爆发战争,史鼎赶着把家眷送回京都。
史家回京堪堪赶上给王氏送葬。
史湘云恰好跟着她婶子回到京都,这日又跟她婶子前来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