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只听林如海继续说道:“我听说……也是从某位在帝都打拼的故交那里听来的,这几年皇室和首相间的嫌隙越来越大,皇室中人,有些想要加重自己在政/府中说话的分量了——想在议会要一个位置。而周家,这几年的影响力也有些弱了,所以周家的家长和皇室已经有了默契,打算拴在一起,加重砝码了。”
这些事,原本林如海是不会和黛玉说的。但是在黛玉考上大学之后,林如海也渐渐正视了女儿的成长,家里的大小事也会想着告诉女儿一句。
“爸爸是说,太子和周依依的事要成了?”
“没有十分准,总也有七、八分准了。”林如海沉吟着摇了摇头,“剩下的那几分,主要还是要看两位年轻人自己的意思。若真的按照你说的那样,周家那姑娘显然对太子还是很满意的,而太子对这门婚事也并不抗拒——如果真的是情根深种或许还好,但是如果连太子自己都并不坚定,你大表姐还有什么胜算可言?既然这样,与其一门心思地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早些放手来得好些。”
他沉厚的话音停顿了一下,又说:“不然再这样下去,早晚会碍到皇上、皇后、还有周家的眼,到时候如果没有太子护着,你姥姥家里可就坐蜡了,或许连带着别人都要受连累。”
会受到连累的人里有没有林家,林如海没有细说,黛玉也不敢深想。但是林如海表达的大致意思她都已经了解,甚至因为最近在写小说,还发散思维出了很多别的事来。她知道这件事有多重,所以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连林如海和贾敏问她,也只是摇头,“这件事我也没什么想头,只是觉得,如果太子待大表姐是真心的,能有情人终成眷属自然好。如果太子并不是真心,那大表姐一片真心错付,也太可怜了。”
虽然贾母和王夫人或许抱着别样的目的,但是黛玉看得出来,元春是真的喜爱太子的——无论是她的眼神,还是动作,那份蕴含其中的爱慕都是假装不出来的。
听到这话,贾敏和林如海也只能无奈叹息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
☆、075
没过几日就到了除夕,林家请的钟点工阿姨要回老家,贾敏索性在她给房子做完大扫除之后提前给她放了假,除夕前两天亲自带着女儿带去四处去采购年货。
虽说往年春节也只有一家三口,但是去年黛玉在帝都呆了半年,好不容易放假全家团聚,贾敏和林如海自然希望给女儿最好的、最合心意的春节。
除夕当天,三口一早吃了些早点,就收拾整齐地出了门,最后一次去采办些年货,还有新衣、新鞋等物。中午找了一家超市边上的饭馆吃了一顿,才提着大包小包地赶回家里。回家后,把东西一放,林如海先去泡了一杯茶,给妻子和女儿一人斟了一杯,让她俩坐下喝茶歇歇。等歇得够了,又一家三口齐上阵,开始准备饺子皮和饺子馅。
林家虽然常年生活在姑苏,但是贾敏是在帝都出生、长大的,身上很有些北方人的习惯,其中之一就是过年除夕吃饺子。而林家,早年也在帝都生活过,林如海也早就习惯了“饺子”这种食物,还有除夕吃饺子的习俗。虽然林家平时并不怎么吃饺子,但是过年除夕的时候却是一定要吃的。
忙了一下午,晚饭时先吃了一锅饺子,还有几样炒菜。三口之家虽然不比贾家热闹,但是却也别样温馨——至少在父母面前,黛玉说话做事都不必有太多顾忌,心理上就觉得十分自由。
吃过晚饭,黛玉又在贾敏的撺掇下给贾宅贾母的别墅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人毫无意外的是鸳鸯——据说鸳鸯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哥哥已经成亲,一家人都在粤省讨生活。鸳鸯和哥哥嫂子关系不好,每年过年都只打过去一笔钱,算是给小侄子的压岁钱,本人并不过去那边。所以虽然是春节全家团圆的日子,她也并不回家。
一听是黛玉的声音,鸳鸯就先惊喜起来,“是林小姐?林小姐新年好,也替我和姑老爷、姑太太说一声新年好!”她先道了两声吉利话,又说:“林小姐是打电话来给老太太拜年的吧?”
黛玉忙说:“是啊,姥姥现在可方便接电话?”
那边鸳鸯似乎往外张望了一眼,“家里刚吃完饭,老太太正和宝玉、三位小姐一起吃茶说笑呢,我这就去叫老太太。”
黛玉有些疑惑为什么鸳鸯不提两位舅母和李纨、凤姐两位嫂子,还有为什么是“三位小姐”,是元春不在?还是惜春不在?正思忖着,就听那边已经传来了贾母的声音,“黛玉打电话过来拜年?还是黛玉懂事……”贾母一边说着,已经走了过来,她接起电话,“喂,黛玉啊?”
“姥姥!”黛玉忙甜甜地唤了一声,“姥姥过年好!新年快乐!”
“好、好!”电话那边贾母慈祥地笑着,“我这里自然一切都好。”听到外孙女的声音,老人家就像是一切都满足了一般。
黛玉不待多说,就把电话递给了贾敏。贾敏坐在沙发前,又和老母亲絮絮细语了一阵,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一转头,就看到女儿心不在焉地的拖着下巴,正在出神,原本有些伤感的情绪瞬间就消散殆尽,“玉儿,自己在那儿琢磨什么呢?”她笑着问女儿。
“啊?”听到母亲的声音,黛玉才缓过神来,未经细思就把自己刚刚的疑惑说了出来。
贾敏一听就笑出了声来,等笑够了才为女儿解惑,“傻孩子,你姥姥家规矩大着呢,你两位舅母还有两位嫂子不是不在,而是身为贾家的媳妇,需要在除夕当天亲手包一屉饺子,以示对家中长辈和祖宗的孝悌。”
黛玉还是第一次听说姥姥家的这个规矩,之前自然是不在意,而她在帝都生活的这半年,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感受到这“规矩”的时候。“那……”她又想到了“三位小姐”这句话。
然而这个疑惑,就连贾敏都无法为黛玉解答了,“据我所知,前些年四丫头都是跟在母亲身边过年的。”既然如此,似乎今年也没有例外的道理。但是如果不在家的那个人是元春……她又去哪里过年了呢?
黛玉虽然忍不住好奇,却也没有去探究的意思。陪父母在客厅坐了一整个晚上,春节联欢晚会中的节目或许不够精彩,却足够热闹。三口一边喝茶吃水果、点心、各类坚果零嘴,一边聊天,电视里的声音就好似背景音一般,让谈话不至于冷场。
等到临近午夜,贾敏又去厨房煮饺子,林如海拿了两挂事先准备好的鞭炮,出门下楼放炮去了。
而黛玉,则回到卧室,打开电脑,登陆作者后台,打算在这天给读者们加更一章。
进入作者后台,黛玉发现这天的评论尤其多,点开一看,大部分都是祝她新年快乐的。她不禁勾起唇角笑了笑,调整了一下存稿箱里的发布时间,又点开打算加更的章节,在“作者有话说”的区域内添加了几句给读者拜年的话,一番操作之后,才点击保存,又设置好时间,只等零点一到,就把章节发布出去。
对于她在网上写小说的事,她只随意地在聊天的时候向父母提了一句,并没有详细说,自然也没有告诉父母她的成绩如何。林如海和贾敏虽然很为女儿感到自豪,但是却也并不在意钱财——他们倒是更为看重小说本身,在黛玉坚持不告诉他们自己的笔名之后,也就不再追问了。
黛玉摆弄好了电脑,又转出卧室回到客厅。林如海已经放了鞭炮回来,贾敏也已经煮好了饺子,一家三口聚在餐桌前,互道“新年快乐”,林如海和贾敏又给黛玉包了一封大的压岁钱,黛玉也把自己从帝都带回来的礼物送给父母。又吃过了饺子,就算是守岁结束了。
***
初一上午,睡过一个懒觉,三口起来煎了两盘前一天剩下的饺子作为早餐,吃过后收拾了一下,出门去给黛玉的爷爷和奶奶扫墓上香——类似别人家里的祭祖。下午林如海要去单位值班,贾敏和黛玉两个回了家。
这样又忙碌过一天,初二开始,就陆续有人上林家来拜年送年礼了。那些东西有些林如海收下,有些却又退了回去,黛玉一一看在眼里,虽然偶有疑惑,却也不曾发问。等到过了初十,再过两、三日帝都大学就要开学了,黛玉这才依依不舍地收拾了行李,准备坐着飞机回帝都去。
这次黛玉离开,林如海和贾敏虽不再过去担心,却也非常不舍——尤其今年黛玉的生日就在正月十六,贾敏生怕贾家人怠慢了女儿的生日,很想要让女儿在家里过完生日再去。但是黛玉不敢错过开学,好言好语地劝慰了母亲半日,才让贾敏释怀了些。
离开那日,自然又是和雪雁约了一起。黛玉是父母还有林如海的秘书贾雨村——他又一次的充当了林家的司机——三个人一起送过去的,但是雪雁确实自己独自提着行李去的几场。两人在机场大厅相见,贾敏还温声和雪雁说了几句话,在知道雪雁是黛玉的舍友之后,还提了提黛玉生日的事——这是生怕贾家人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想着让黛玉的舍友帮她过生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