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黛玉冷眼旁观,贾家的家教大体还算是严格,不说一定要求子孙成才,却也不会轻易肆意纵容了孩子们,并且要求子孙在上学时要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低调。唯二的例外,只有元春和宝玉。
黛玉压下心中闪过的诸多念头,打开车门坐进了后座,笑着和前排二人打招呼,“三妹妹,云妹妹。”
探春一打左转向灯,车子就顺势拐上了正路。帝都大学东门往前不远就是立交桥,沿着左转不过一站地的距离就是惜春就读的重点高中。从惜春就读的高中出发,右转上大路,再走不远就能走到快速环路上开回贾家,一条路都是顺的。
“林姐姐,你们今天的课要上到这么晚啊?”史湘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扭头寻黛玉说话。
“你们早就没课了?”黛玉奇怪地问。她下课时间是下午四点半,回宿舍收拾点东西再走到东门门口,也还不到五点半。惜春上的重点高中,又是艺术生,平时住校,周六周日倒是不用补课可以回家练习画画,因此周五还能比别的学生放学早些,六点放学,她们现在开车过去时间刚好。
史湘云嘻嘻一笑,“我们今天下午没课呢。”又指了指正在专心开车的探春,“我们两个学校离得近,我中午的时候就过去找她了。”接着一瘪嘴,有些遗憾的样子,“可惜爱哥哥今天不在学校,不然还能找他出来玩一会儿。”
“二哥今天有个广告要拍。”探春这时才插话,“一大早袭人就过来把他接走了。”
“爱哥哥又接新广告了啊?”湘云又开心起来,“等我的店做起来,我也要爱哥哥给我拍广告。”
“那你可要赶紧。”探春也笑,“如果到时候二哥已经签约了其他同类型的牌子,就不能再给你拍广告了。”
湘云嘴角一翘,露出一脸自信,“我才不怕,到时候和袭人姐姐说一声就行了。”她又扭头看了一眼黛玉,“我和袭人姐姐关系最好了,认识的也早,不怕她不给我这个面子。”
黛玉对湘云和袭人间的交情过往不大熟悉,此时也不方便多说,就浅笑着旁听,并不插话。恰好探春的车已经开到了惜春学校门前,惜春正站在校门口,手中还提着画板,看到堂姐的车忙向前小跑两步。探春将车缓缓听到路边,黛玉也向左挪了个位置,惜春这才打开车门上车,坐到湘云身后。
十一月的天气比起十月自然更凉了一些,已经上了大学几个姑娘都已经换上了稍微厚些的外套。只有惜春身上只在校服外面罩了一件薄外套。黛玉轻轻摸了摸她的手,问她,“外面等着凉不凉?”
“不凉。”惜春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天色黑得早,一过六点,道路两旁的路灯就同时亮了起来,看着很是热闹。路上有些堵车,在湘云安静些之后,黛玉就同惜春聊起了惜春学习上的事。
“四妹妹是不是快该参加艺考了?”探春听了一会儿,突然问。
“是啊。”惜春叹了口气,“我最近也在赶着准备艺考的事,还不能在功课上落下了……幸好有林姐姐送我的复习笔记,不然还不知道怎么应付老师呢。”
湘云也是经历过高三艺考的,她心有戚戚焉地拍了拍胸口,也回忆起自己的那段噩梦般的经历来,“准备艺考的时候真的累……不过那两、三个月过去就好了。”在这方面,她比黛玉和探春都更有发言权,又问惜春,“你一共报了几个学校?”
但凡艺考的考生,尤其是美术特长生,不只要考过专门的美术评定考试,还要参加不同学校的面试,而这些学校的面试内容,有些是鉴赏提问,有些是临场作画,就不一而足了。考生如果报名的学校多,需要准备的自然也就多些。
“我只报了两个学校。”惜春回答,“一个是帝都美术学院,一个是帝都传媒学院——不过大姐姐说,我的水平上帝都美术学院没什么问题,其实只报这一间学院也无妨。帝都传媒学院其实是为了稳妥起见,我画室的老师建议我报名的。”
元春就是帝都美术学院毕业的,她会这样告诉堂妹,似乎也有一定道理。而惜春的话里也表达出了在这两所高校中,她本人也更偏向于报考帝都美术学院的意思。
听到惜春的话,第一个拍手叫好的自然是湘云,“就上美院!”她点着头道,“那到时候你就是我学妹啦,我带着你熟悉学校!”
几人一路聊着回了贾家,一进门,自然都围绕到贾母身边,又尤以湘云的嘴最甜,“老祖宗,我可想您了!”湘云挽住贾母一只手臂,看上去倒是比几个亲孙女和老人关系更为亲近。
“好。”贾母笑弯了眼睛,拍了拍湘云的手,“你是好孩子,知道孝顺。”老人家并不厚此薄彼,又对另外几名孙女道:“我知道你们几个都孝顺,今天特意让她们准备了你们爱吃的,就咱们几个吃饭。”
坐在一旁的邢夫人和王夫人都笑着说,“老太太有了孙女们陪着,就不要我们了。”
几个小辈听了都捧场地跟着笑了起来,贾母却正色道:“你们都有家里的事要忙,尤其最近凤丫头要照顾巧儿,老二家的你身上的担子就重了些。这样还要抽出时间来陪我吃饭解闷,你们的孝心我也都看见了。”
似乎没想到贾母会在此时说出这样一番话,王夫人怔了一下,才遮掩似的掩唇笑道:“这是媳妇分内的事,再说公司里的事大部分秘书们就能办了,费不着我什么事。”
邢夫人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咽了回去,继续堆出一脸笑来。刚刚贾母的那番话,虽说重点突出了王氏,但是也没忘了捎带上她。而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家中的存在感也就是这样了——多说也只能自取其辱。
“那今天我们就回去松快松快,让小辈们替我们尽孝一天吧。”一直不说话似乎也不是个事儿,组织了半天语言,最后邢夫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然而这句话,又从侧面说明了往日陪贾母吃完饭只是“尽孝”,并且不能“松快”。贾母的面色瞬间就沉了一下,王夫人唇边的笑意,却多了几分超然的味道——有这样的人做对比,自己真的是毫不费力就能得到婆婆的青眼。
“那你们就回去吧,在这边呆着,我们也不能松快,你们也不能松快。”贾母对待两个儿媳的态度冷淡下来,话里话外只抓着“松快”两个字不放,迟钝如邢夫人,这时才隐约发觉自己刚刚好像说错了话。
不过她也不敢多争辩,只好唯唯诺诺地答应一声,和王夫人并肩离开了贾母的别墅。当然,一个是刚得到婆婆的夸奖,又在言语间不战而胜了对手一筹;一个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自己到底哪里说错了话,这离开时脸上的神色,自然也就不同了。
就连黛玉、湘云等几人听了,都不由得摇头,又想幸亏迎春才此时不在,不然不知道要感到多么羞愤了。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可以多收藏,支持一下,谢谢
☆、049
邢、王二位夫人离开后,黛玉、湘云等人又不停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很快就把贾母又哄得眉开眼笑。
但凡老年人,待孙辈总要比待儿媳妇慈爱和善得多,更何况在愚钝的大儿媳的衬托下,几位孙女都显得更加聪颖伶俐。聊着聊着难免聊到迎春的事,“没想到二姐姐会去学跳舞,咱们家大部分学的专业都和艺术相关,但是真的还没有一个是学跳舞的呢。”
“什么跳舞?”贾母皱了皱眉,显然是第一次听说自己有个孙女去学了跳舞。老人家对“跳舞”这个词的印象似乎不是很好,话音里带着些不满。几个小辈显然没想到平常看起来很开明的贾母竟然对跳舞有些偏见,对视了一眼,努力在脑海里搜刮着词语,试图帮迎春解释。但是她们并不知道贾母对跳舞的偏见源自于何,想解释也无从切入。
贾母看了一眼时间,继续不满地说:“宝玉也就算了,那孩子忙起来什么都顾不上我是知道的……但是二丫头怎么还不回来?”
黛玉和湘云都下意识地去瞄探春,对于迎春的行迹,她们两个自然没有那样清楚,惜春又正是高三,平时在群里和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都不是很多,显然更没有时间去了解为什么今天晚上迎春迟迟没有回来。
这时也确实只有探春适合出来说话了,她和迎春向来交好,从小一道在贾母身边长起来的,又都没有亲生母亲在身边照拂,后来加上惜春,姐妹三个在血缘关系之外,也多少有几分同病相怜的情谊。并且,虽然探春在年纪比迎春小上两岁,但是她性格更强,遇事时反倒是迎春更依赖妹妹、依从妹妹的意思多些。探春觉得二堂姐生性懦弱,容易被人欺负,也不擅长与人争辩,在众人面前对迎春也多有维护。
刚刚一听贾母话里的意思,她就已经有心要为迎春辩解一、二,此时她佯装未听出贾母话中的不满,笑着说:“我们姐儿几个商量着明天去二姐姐学跳舞的地方看看呢,二姐姐说有客人去了,她们老师难免要让她们为我们表演一曲,她平日疏于练习,今天怕是临时抱佛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