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双面美人鱼)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双面美人鱼
- 入库:04.09
“听说选址在白山,想模仿已经有上百年以上历史的岳麗书院呢。”
“那要花不少钱啊,难道又要征加税外之税?”
“不曾听闻,好像是布政司大人亲自找了山西的十大晋商,恳求他们为了山西以后的所有学子们出了一份力。”
“布政司大人真是父母官啊!廉洁贤明,通达有情!”
“可不是嘛,上回有人谣传说大人要说什么□□税,其实是十大名妓自愿要纳税的。”
“她们可是出了名了,以前还能偶尔一见,眼下都端着架子呢,身价银子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听说有名江苏富商为了讨其中一位丽娘回家当小妾,付了十万两银子呢。”
“十万两!布政司大人实在是太仁慈了,怎么才收她们一位五千两?”
“今年说是不只经由官府挑选,要由大家票选才公正呢,布政司大人也是为难,还要三年之内填补亏空,所以今年倒真是要提高到一万两一位了。”
“一万两也不多啊,到时候怎么票选,我们也有一票吗?我们可不能去妓院啊……”说没去过肯定是假话。
“你骗鬼呢,你能没去过?据说到时候就在博味楼的水上舞台公开票选,会有绢花为凭……这还没定下来呢,只是我父亲是太原的县丞之一,知道一点儿罢了。”他话虽谦虚,可看他的脸色却是得意万形。
“那可就热闹了!”真可恶啊,又被他比过了,到时候一定要去凑这个热闹不可。
大家看着一车车的书往城内运,议论的就更热闹了,谁不是山西人?自己的家乡越是厉害,说出去他们面上子也有光不是。
“怎么样?我就说,他们会反过来求您不是。”
王桂枝真想插腰狂笑,她让博味楼偷偷放消息给一些读书人,就是为了造势,眼看着书籍到位了,那些晋商们修书院的钱还敢不到位,名声都放出去了,他们不赶紧开始修造,难道要让布政司大人的苦心白废!商人就是重利啊,真不要脸啊!贾政是外地人士,他们这些晋商可是山西人啊,当地人的唾沫星子不喷他们一脸?
哈哈哈~
贾政摇头轻笑,看夫人这么高兴,也不会再像以前给她泼冷水,免得她又不给自己好脸,“是是是,夫人你说的对。”
“那是,夫人我是所算无遗!”王桂枝恬不知耻得自夸道。
“……那夫人怎么会去查渠源候兴,难道这两个毛头小子,你也要派大用不成?”贾政兴味得端起茶碗,她那里要露不露,要查不查的,反而让人迷糊。不过以他的猜测,只怕是别有原因吧。
王桂枝的笑便凝在了脸上,“你,你怎么知道了?”她皱起了眉头,难道是她们走露了风声消息?
“你啊,就算你的丫头们再聪明,到底没干过这些事,就算是不说,多问上几句,还不是一样露了迹象嘛。”贾政爱怜得抚了下她的脸,她可比自己更浅显呢,“以后这样的事情,还是交给为夫吧。”
王桂枝不由低下头道,“我若说了,你肯定不会同意。”
“你不说,我怎么同意?”
作者有话要说: 亲爱的小天使们果然给力,么么哒!这里双更都送上~
第112章 缘故
“那, 那我可说了?”王桂枝犹豫着道, “我是听他们说,这两个孩子长的都不错,人也有些聪明,便想, 便想着能不能跟我们家元春相配。”
贾政一听就绝不赞同,他摇头道,“渠家候家不过是商户之子, 如何能配得上我们的女儿!”他觉得夫人这种想法太荒唐了, 贾家是什么门弟, 她是什么出身,他俩的女儿,怎么能配给一个晋商之子,这要是传出去,贾家跟王家的颜面何存?他的元春,就是做王妃也是不差的, 她值得最好的!
“就此打住,不可再做此等狂想, 别说元春, 就是大哥庶出的迎姐儿都不可能嫁给商贾。”
王桂枝虽然知道他是会反对, 可没想到他是这样反感,“为什么?”
“夫人!商人重利,要知道暴贵无识,猥富不仁, 他们是长袖擅舞,看起来人善嘴甜,可他们也四处钻营,见利忘义。可一旦你我失势,只怕他们转头就会倒向你的敌人。你难道就不知道当初的吕不韦吗?他便是以奇货可居之商人辈首。”贾政言道。
“要是没有吕不韦,异人能做得了秦王吗?还能有赢政吗?还会有以后秦王朝一扫**吗?谈何来的秦始皇?”王桂枝反驳着,“每个人都不一样,你怎么会一杆子打死一船人,若是要这样说,那还有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呢。难道所有的读书人都是负心人吗?”
她看向贾政,心里隐隐不安,深呼吸两下之后,看着贾政问道,“你难道还想着送元春入宫?”如果他有这个心,那怎么办?难道她还要眼睁睁看着元春入宫不成?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王桂枝的手不禁开始手颤……
“她到了年龄,自然要入宫采选。”贾政理所当然道。
“不行!元春凭什么进宫,她好端端地,为什么要进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到时候连半点父母亲情都没有,对着女儿还要行君臣之礼,深宫后院红颜易折,上百个女人争一个男人,你怎么能把女儿往火坑里面……”推,王桂枝激动的后半截话被贾政吓得死死捂在了嘴里。
贾政压住夫人坐到椅子上,看她双眼冒火得怒视着他,连连给她耳朵眼里吹了好几口气,才让她敏感得发抖不再硬绷绷地,他小声道,“我的夫人啊,我的好夫人,小点声呐,您声音也太大了点!怎么能把皇宫说成是……是那什么呢,这要是让有心人听见,我们这回可真是辨无可辨了!”
王桂枝仍是气得双眼微红,“你松开,松开我。”
“你答应我,好好说话我才敢放开你……还是算了……”
贾政搂住她不放,在她的耳边道,“你急什么,怎么突然间气成这样?这天下哪个五品以上官员的适龄女儿不得进宫待选?这是国礼圣命,我如今都是二品官员,怎么敢有违此等规矩?冒天下之不违?而且就算是要入宫,那也没说一定要成为后宫主位。夫人你当初一样进入皇宫做过赞善,怎么就嫁了我呢?难道夫人都忘了不曾……”
呃,王桂枝立马就不再挣扎,努力一回想,倒是真有这么回事,可当初王夫人就跟走了个过场一样,跟八公的女儿家一样,在宫里晃了一圈就回家了,要不是贾政提起,她真的半点没记起来。
她喃喃着,伸手扣着贾政的腰带,“我不想,不想让女儿进宫。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我们的元春,不能让她过那样的日子。”
“知道知道。”贾政见她总算安静下来,由着她做些小动作,“你呀,这脾气越来越大了,动不动就生气。不愿意女儿入宫就不入宫,去相看商户人家就过了,知道吗?”
王桂枝靠在贾政胸前,“我只是觉得,不一定非要有门户之见,再说,虽说商户之人,还是要看其人品性格,而且你是官,他是商,只要你有势一日,他既然是商户重利,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也会倒让她三分,再说他们山西人可不认为商贱呢,老爷你没听过他们山西的民谣?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有儿开商店,强如做知县;买卖兴隆把钱赚,给个知县也不换……”
提到这个,贾政也头痛,山西是十年九旱之地,大部分晋省天寒地瘠,生物鲜少,人稠却地狭,岁之年入,不过秫麦谷豆,一应家常需要,皆需要从外省远地运送过来,晋地商人由此增多。
他看了各省州县的呈报,虽说可能有些夸张艰辛,但减去二分,再从地志也能看出,他若想勤于农事,难啊!山西乃是八分山丘二分田,春天短促多风沙不说,还常干旱;夏季多是随之而来的涝灾;冬季寒冷干燥;地形崎岖者多,岭谷相间,旱地为主,不地的面积少,风雨雹霜冻害频繁,天灾如此,民多田少,如何能让农者精于耕种?
他略与夫人讲明,又道,“商贾之利倍于农,重商崇商的观念自然会浓重成风,但此风却不可涨!”
“是!我的布政司大人说的有理。”
王桂枝也想与他平心静气得谈一谈,随口想把这点先支过去,跟他继续谈女儿的婚事问题,“士农工商兵,要五环相扣才能平衡,商人多了是不行,哪样缺了当然不可,你为任一方,是要平衡平衡。再说旱地怎么了?每种地形都有自己的潜力嘛,旱地不是能种药材?耐旱的果树,花椒,烟叶,还有玉米土豆苦荞高梁,好像听说有种莲藕浅水窝里也能种吗?噢,人家两广江南一地,水稻小麦都能种,山西有些地方能种,就全部都得种一样的呀?那山西的醋这么出名,人家江南那边就没有产醋的坊了?一定要等着山西的醋?你因地制宜不就行了,农民们也聪明着呢,天下人谁不趋利而往……那两个孩子,听说有一个还精通外国话呢,蒙语俄语,他们的生意都做到海外去了,我们这边少粮,也许他们不少呢?这完全可以利用……”
贾政被她说的一语开塞,立马解开烦闷,真是局限了,在金陵可以桑基渔塘,在山西何不药果相接?既然山地多,山石山泥可用,国中瓷器可在外国乃是高价,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