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蕙又做出一脸为难的样子,“家母年迈,无法长途跋涉,幼妹的婚事,都交待兆蕙全权处理。只是兆蕙一个爷们,如何懂得操持婚事。本想着待兆蕙与金家小姐完婚后,家中有了女眷也好操办幼妹婚事。所以小王爷所说之事,兆蕙实难从命。”
上赶子不是买卖,这个道理丁兆蕙还是知道的。等到柴文意再三肯求,丁兆蕙才‘勉强’同意。
“不过此时已经进了腊月,就算是再着急,年前恐怕也来不及,日子便定在年后吧?”
今天是腊月初九,离过年还有二十天。正月里不兴嫁娶之事,最快也要二月初。
柴文意听丁兆蕙如此说,细算了一下日子,于是果断摇头。两人你来我往,最后直接将时间定在了10天后。
最后在丁兆蕙的勉为其难之下,柴文意与丁月华的婚事就定在了腊月二十日。
其实今天若没有在外面遇到柴文意,丁兆蕙也会想办法见一见柴文意,然后再将柴文意邀回家中,来上这么一出戏。
之所以会如此安排,还是因为丁兆蕙接到通知,说是丁兆兰极为不满意丁兆蕙给丁月华安排的亲事,可他这个兄长在自家弟弟面前一点兄长的威严都没有,便决定回家请老娘过来作主了。
算了一下行程,再有半个月老娘和兄长就要进京城了,为了不让老娘和兄长破坏自己的计划,丁兆蕙只能出此下策了。
想到柴王爷对自己的赏识,再加上年后就可以上任的军中官职,丁兆蕙就不会让任何人破坏这门亲事。
在一顿酒水后,丁兆蕙送走了柴文意。喝了两大碗醒酒汤,又冲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丁兆蕙便去了礼部尚书府。
拜访一下岳父,再见一见未婚妻,然后想办法将他的这门亲事也提前......
喝得醉醺醺的柴文意到是将张玉莲和杨家声给忘到了脑后,满脑子想的都是丁月华。
至于公主府里的那位‘外室’,早就不在柴文意的心上了。
......
在寒舍用过了午膳,包大人等人便带着展昭一起离开了。
展昭出了寒舍直接去了郑府,而包大人则是回了书房准备写办公笔记。
今天中午,莫愁提醒了包大人一句,让他将仁宗驾崩后的日子里处理过的朝中大小事情都按日期写成回忆录。等到小皇帝开始亲政后,也可让他随时翻阅参考。
包大人深以为然,便准备利用今天下午的时间多写一些。
在他看来只要这东西对小皇帝将来有用,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作用,他也会认真对待,坚持完成。
莫愁也正是看明白了包大人那颗古代士大夫之心,这才如何提议。
莫愁可是准备在将来给包大人出本书呢。
话说,蹭了午膳的几人离开后,莫愁睡了一会儿子午觉,便收拾好了自己去了开封府。
今天晚上的这一出大戏,莫愁真心不想错过。
郑宁在展昭去叫人的时候,就特别配合的跟着回来了。态度非常好,见人都是彬彬有礼的样子。不过在开封府众人看来,那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一脸没啥表情的将郑宁送到了一间厢房后,王朝马汉就站在门口,一动不动。
郑宁皱着眉打量这间厢房,他没有想到包大人竟然会将他晒在这里。
至于公孙策说的临时有紧急公事要处理的理由,郑宁是不相信的。
多疑的人很难在听到旁人一句话的时候,不想出几种意思来。
郑宁也是如此。
于是坐在厢房里的郑宁,一边喝着开封府那没滋没味的茶水,一边想着包大人这般晒他意欲何为?
下马威?
有这个必要吗?
他那受先皇敬重的姐姐已经失了势,听说数日前竟然暴毙了。虽然他不相信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可不管怎么说,他现在真心不需要什么下马威了。
自从仁宗去前,他应刑部之令去掉一切职务,留京守审开始,他的境遇就真的一直在变。
且不说这个案子能不能证死了他,只说他被放了出去后,也很难再捞上个一官半职了。
郑宁越想,事情和理由就越多。越想,脸色就越不好......
冬季天黑的早,不等包大人升堂,太阳就已经落了下去。
厢房里漆黑一片,郑宁不得不打开房门,让人给他送些蜡烛来。
只是他打开门后,发现下晌还站在他门口的王朝和马汉不见了踪影,透过廊道里的光,郑宁看着之前二人站着的地方,那里竟然有两块白色的绣花帕子......
郑宁见此,犹豫了一下,这才上前几步捡了起来。
当看到那两块帕子上的绣花后,郑宇脸色陡然一变。
下意识的将帕子塞入袖子里,可心念转动间,郑宁又将两块帕子拿了出来。
举着两块帕子,郑宁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最后一咬牙,直接拿着这两块帕子回了房间。
只是郑宁刚走到房间门口,正是一脚在里,一脚在外时,房间里便有一个白影一闪而过。
白色的衣袍,披散着的头发,还有一闪而过的苍白脸孔上那红得不可思议的嘴唇......
郑宁瞬间便坐在了地上。
浑身的血液仿佛倒流一般,郑宁看着黑漆漆的厢房,转头看了一眼挂着灯笼的门外。
然后就是这一眼,让郑宁双眼发黑,浑身止不住的颤动。
王朝和马汉正背对着他站在门外。
郑宁缓了半天的劲,僵硬的扯了扯嘴角,扶着门框站了起来。
“两位差役兄弟,请问包大人什么时候会开堂?天色已然不早了,若今日无法开堂,郑某改日再过来。”
王朝抱拳对着郑宁行了一礼,很是客气的说道,“请郑大人稍等,卑职去问过包大人再来回禀。”
王朝看了一眼马汉,马汉配合的点头。王朝这才对郑宁示意了一下,便转身离开了这里。
郑宁见王朝离开,便准备回厢房去,可是黑通通的厢房,实在让人胆怯,于是向马汉要了烛火。
马汉摇头一副并不想现在离开他工作岗位的样子,只是在说话间,看了一眼挂在廊上的灯笼,于是对郑宁欠了一下身,抬脚解了一个交给郑宁。
“职责所在,不敢擅自离守。”
郑宁点头,维持着曾经高等官员的骄傲,拎着灯笼进了厢房。
只是等到他拎着灯笼进了厢房时,之前他一直坐着的桌子前,竟然,竟然摆放了一只金钗。
郑宁几步走过去,一把将金钗拿起来细看。发现这金钗一如那两块帕子,都是当初他渣心大悦之时,让人给那些个‘秀女’定制的东西。
看到这些莫名其妙出现在眼前的东西,郑定首先怀疑的便是开封府在故布疑阵,让他自乱阵脚。
他想要让自己稳住,可是在这四处透风的厢房里,忽明忽暗的烛火下,郑宁竟是越想要让自己镇定,就越是会想起当初的事情。
那些姑娘,那些洪州的百姓,还有那些行辕的守卫......
第151章
很多时候, 来自旁人的惊吓, 只是‘吓我一跳’就可以概括的。但是自己吓自己, 却总能将自己吓个不轻。
此时的郑宁便是如此。
他声色厉荏的告诉自己, 这一切的事情都是那个包黑子干的。可是他的心中仍是止不住的恐惧。
越是害怕, 越是觉得所在的地方不安全。
看着灯笼里的蜡烛总是在跳动,郑宁的心跳也跟着加快。
就在郑宁的心跳非常快的时候, 灯笼里的蜡烛突然灭了。
瞬间, 房间里一片漆黑。
蜡烛一灭,郑宁便从凳子上跳了起来, 神色极为慌张的左右看着,就在他想要打开房门, 哪怕是吹冷风也不独自一人呆着的时候,他的肩膀突然被人拍了一下。
尖叫就在嘴边含着,马上就要喷了出来。敲门声却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 刚刚灭掉的蜡烛竟然又亮了......
郑宁:......
包黑子, 你真会玩。
并不知道郑宁将一切事情都赖在他身上的包大人, 狂打了个通喷嚏后, 又接过公孙策倒过来的姜茶喝了半杯,这才站起身扭了扭脖子。
他奋笔疾书的写了几个时辰的字,此时当真是又累又乏。
“大人, 展夫人让人送来了晚膳,您用过再去开堂吧。”
公孙策看到包大人准备去换公服,然后直接去开堂,连忙将人喊住。
这么冷的天, 去那么冷的大堂,还是吃饱了再去更舒服一些。
包大人的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不注意保养。
“是呀,包大人,我让人煮了鸡汤面,好歹吃上一碗再去开堂。”莫愁手里抱着个暖手炉,身后的小丫头提着个用棉套子包裹着的食盒。“小皇帝年幼,此时正是您多多保重自己的时候呢。”
莫愁刚刚就过来了,发现包大人一点要停歇的样子都没有,便将她让人准备的面,先给其他人送了去。就连她自己也和公孙策一起吃过了。所以手中便只剩下一份包大人的了。
刚刚王朝过来请示开堂的时间,包大人说了一刻钟后,莫愁听到了,直接让王朝对郑宁说成两刻钟,给包大人留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吃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