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众人本就看不上王干人品,出了这样的事情,更是不放心他去襄阳。奈何,庞太师一力推荐,皇帝又对这位王统领信任有加,包大人也是无可奈何。
唉~
“展夫人,你提起此事,可是有什么办法?”
莫愁脸上浮现一抹不好意思,“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莫愁也是实在担心这两处地方的百姓。便想着可否请南清宫的八王爷出面,以去慰问灾区的名义去陈州呢?”
“慰问灾区?”包大人等人听到这个词,一时间有些弄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莫愁点头,“陈州出了这样的大灾情,八王爷不但是皇室宗亲,他又是皇上生父,由他代替皇上去陈州,安抚那些灾民,既可稳定民心,又可监督那安乐候是否认真放赈。也算是两全之计。”反正狸猫换太子这案子没发出来之前,八王爷就是妥妥的皇帝亲爹。
张贵人马上就要生了,刘太后那边已经准备就续了。既然如此,自己何不帮她一把呢。
至于李太后,那就别出来添乱了。等到事情结束,便让南清宫的狄娘娘来主持大权,想必在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位先帝生母更有说话的份量......
包大人和公孙策在听到莫愁的话后,沉思了片刻,缓缓的点了点头。“此计可行,稍后本府便亲自去南清宫面见八王爷。”
“展夫人,那襄阳之事你可还有什么主意?”或是什么人。
莫愁这一回的回答到是更加的小心了,“莫愁以为,襄阳之事非包大人不可。”
第90章
莫愁想要做的事情, 必须成功。因为一但不成功, 她身后的紫荆洲所要面临的就绝对会是朝.廷的反扑和围剿。
为了绝对的成功和不露出一丝的马脚, 莫愁首先想到的是支开在皇室里说话特有影响力的八贤王。
八贤王如今还有一子存活于世, 便是皇帝名义上的哥哥六和王, 京城之中有六和王和狄娘娘主持乱局,便不会群龙无首。
而且, ‘先帝’还留下了一个儿子, 虽然这个皇子刚刚出生,但却是可以继承皇位的正统。
紫荆洲里能人异事非常多, 莫愁早就让人给张贵人把过脉,她已经早早的确定了张贵人腹中的胎儿是个皇子, 而且还非常的健康。
这么个皇子活在世上,其父亲被其父的养母所害,其养祖母也在叛乱中与庞贵妃同归于尽, 于是皇子继承皇位, 其母张贵人升太后, 仿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国事?
那好办, 就效仿顺治时的那什么顾命大臣制度。也许数百年后,当顺治提起顾命大臣的时候,还可以依据此时的历史来做依据和参考。
提前让先皇留下遗诏, 也不用多,跟那个时候一样,也是四位。
分别是开封府府尹包拯,监察御史季刚, 当朝相爷王丞相以及先皇‘生父’八贤王。
至于皇帝?那就是死在大火中的先帝了。
莫愁不会弄死这位仁宗皇帝的。莫愁要让这位仁宗皇帝体验一番被他愚弄的普通百姓的生活。
在现代的时候,莫愁就听说有些组织将好好的人绑走弄成残疾,然后拉到大街上乞讨。莫愁也准备这么对待仁宗了。
当他不将黎民百姓放在心上的时候,他必须用后半辈子过上连普通百姓都不如的生活。
莫愁对历史只知道个大概,对这部包青天影视剧知道的也不全面。但她却记得天波府最后是怎么没落的,这些都是仁宗不可辩驳的事实。
还有狄青案中又是如何对待狄青的,都是仁宗不可辩驳的债。
对曾经浴血沙场的武将都如此残忍,这样的人,莫愁实在找不到理由让他痛快去死。
......
莫愁想好了一切,但这些事情必须要将几个人支走。
一个便是前面提到的八贤王。
天知道他会不会看到新帝是婴儿,然后又以先皇也是他所出为名,扶自己的儿子六和王登上帝位,若真是那样,莫愁所做的一切岂不是为他人嫁衣裳?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莫愁也准备先给六和王下点不举的药,而这毛病还会被满朝文武心知肚明。
这样一来,哪怕是六和王想要上位,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一个不能有子嗣的皇帝坐在龙椅之上。
在儿子无望登位,长子死赖着不成亲的时候,‘过继’出去的儿子有了儿子,孙子又是‘亲孙子’的时候,狄娘娘会怎么做,不需多言。
至于六和王,莫愁自然不可能一直给他下药,但解药却不会在近几年里给他就是了。
第二个必须离开京城的人,便是开封府的包大人。
如果包大人在场,哪怕一点蛛丝马迹被包大人看在眼里,莫愁的计划就很难走下去。
哪怕最后也是如莫愁所计划的那般,那么紫荆洲在里面的作用势必会曝光。
曝光了紫荆洲,这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所以将这二人一前一后都支出京城是这一次‘政.治.改.革’最稳妥的办法。
走了他二人,朝堂上只要保皇帝派的中坚力量王丞相留下来就可以了。
莫愁思绪翻飞,所思所想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此时听到包大人如此询问,一字一句,非常谨慎的说道,“莫愁再想,要不要请朝中有地位的大臣去皇上那里敲一下边鼓,就算是不让大人亲自去襄阳郡,咱们也可以走得迂回一些。比如说替天子巡视京西南路。若是途径襄阳郡,总不须学那大禹治水的模样,路过而不进城吧。只要进了襄阳郡,再安排失踪少女的家人拦路告状,大人师出有名,也算是名正言顺了...至于其他的倒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了。”
虽不是什么好主意,但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办法。“展夫人聪慧。”
代天子巡视各地,朝中每年都会派大臣去做。已然成了惯例。此时他若请人帮忙说项,倒也不算突兀。若是能找到更多襄阳王谋反以及失踪少女的证据,也可提前将兵戈消于无形。不使百姓受战乱之苦。
莫愁摇头,朝展昭看了一眼,笑得有些腼腆,“只有天下太平无战乱,才不会有牺牲,有损伤,有流血。”垂下眼,莫愁温柔的笑了笑,“我也不过是在京城里呆得烦了,想要跟大人出去走走,见识一下这一路的风土人情。”说这话的时候,莫愁又看了一眼展昭,眼中满满是对展昭的心疼。
那样子仿佛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展昭一般。
虽然,也有展昭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莫愁出了主意,无论能不能成功,总要去试一试。
包大人在心中寻思了一下莫愁的主意,慢慢的想好了一套更加妥帖的说词后,便让人备轿,他要先去南清宫,再去王丞相府。
莫愁看了一眼雷厉风行的包大人,又转头看了一眼公孙策,“公孙先生,包大人去年才铡了王丞相的女婿,今天就去求王丞相,是不是不太妥帖?”她怎么记得前儿还听人说,哪怕是上朝,王丞相都是能不跟包大人说话就不跟他说话的呢。现在去求他,会有用吗?
这王丞相平时是表现的像个包子,但你也不能真的将人当成包子使唤吧。人家平时跟你关系那么好,你却转头让人家闺女成了寡妇,这种事情隔谁身上都特么得膈应死了。
公孙策听到莫愁这么一说,也才反应过来,可是看着已经走出去的包大人,公孙策只能派人去南清宫门口等着包大人出来的时候提醒一两句。
包大人抬脚就去了南清宫,展昭只来的及跟莫愁说了声晚上别等他吃饭,也跟着走了,留下莫愁和公孙策两个人在包大人的书房,莫愁想了想,便提出了告辞。
公孙策总觉得有些什么事情想要问莫愁,可是一时间竟然怎么也想不起来,最后只能微笑着目送莫愁举着把漂亮精致的油纸伞离开。
听说现在开封城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出门都开始打伞了?
仿佛出门不打伞一定会被晒黑,一定会被人另眼相看似的。
想到这里公孙策摇了摇头,对于女人这种思想奇妙的生物再一次决定远而观之。
......
回到寒舍的莫愁是准备跟着包大人们一起出行的。
当然,前提是真的能出行成功。
如果通过包大人和她宫里耳边风的努力都不能让包大人离开开封的话,那她还得另想办法。
比如说,让包大人回乡祭祖什么的,也是个好理由。
不过若是成了的话,现在她就可以收拾出行的东西了。
这次京城里会有大动作,那她还是将她师妹随身带着吧。至于春妮和孟师傅,莫愁不确定,回头问一问他们父女再说。
跟着包大人出行,必然是要轻车简出的。总不能人家包大人的待遇比你个官家女眷还低吧。
她这边就只带上一个绿衣,无论是赶马车还是随身侍候,她一个人绝对没问题。师妹身边,原来叫.黄.衣,后来改名叫蜂玉的那个侍女看着也挺妥帖,这一回便带上她。
让人将她惯用的马车收拾出来,又让人往里面放行李,一直忙到了天黑,莫愁才消停下来。
等到天彻底黑了下来,展昭也回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