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下之别,便一定有天和地。
那么,自己应该往上还是往下?
当然是往下!自己与生俱来的对大地的亲近感,决定了自己只能往下。
于是王重阳开始循着感觉,不断地向下游。
没多久,王重阳发现自己没法再往下了。
水的浮力使他不能再继续下潜。
身边也没有一块石头让他抱住,好坠下去。
怎么办?
没有石头,只好自己变成石头!
王重阳忽然记起了一种功法,这种记忆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一般,一直待在灵魂的最深处,只是自己熟视无睹。
王重阳全身的真气自动按照功法开始流转,真气路径极其繁缛,足足分成几千万条真气,王重阳只能凭借本能施展功法。
真气每流转一个周天,就有一丝真气吸收进王重阳的体内,王重阳的身体就重一分,就能再下潜一段深度。
但体形大小并没有改变,体内的真气浓度居然也没有改变。
新吸收的真气去哪儿了?
王重阳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可以不断地吸收真气,不断地下潜。
越下潜,光线越暗,最后再也没有一丝光亮。
王重阳谨守心中的信念,依然在不断地下潜。
又过了不知多少岁月,王重阳在下潜时,突然,便踏上了坚硬的岩石。
到海底了。
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忽然,大海不见了,世界开始渐渐的变亮。
王重阳适应亮光后,发现自己身在一处有着苍松异草的仙家洞府之内,面前有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正笑咪咪的看着自己。
“恭喜我徒重阳,你用了三十二万九千六百零一年,到达了北溟大海的海底,在为师所有弟子中,你是最慢的。”
王重阳已恢复了记忆,连忙拜谢道:“弟子王重阳拜见师傅,谢师傅传功之恩。弟子资质愚钝,有劳师傅了。”
“不不不,慢点好,越慢越好。越慢,对玄溟诀的体悟就越深,神魂和玄溟诀融合的就越融洽。能收到你这样的弟子,是为师的缘分了。当年,老聃临走之时,对为师说,我等前来尘星,皆大有所获,我更是觅得了爱徒庄周。只有你玄武,一无所得啊。我便说,我定会在尘星收一传人,资质不在你的庄周之下,只不过须多等几年而已。今日果然得偿所愿。”
“弟子资质,怎能和庄周前辈相比。庄前辈五十多岁已至大乘期了,弟子至今还是凡俗。奇怪,过了几十万年,弟子怎么还未老死?”
“因为海水中的历练,乃是在为师的幻境,外界只过了十七天而已。你现在还是六十四岁。幻境中不能提升真气,但能稍微提升神魂,你的神魂强度已是从前四倍,在尘星本土人中,你的神魂可排第二,你师叔段誉第三。”
王重阳不禁问:“第一是谁?”
“是一个老僧,但他只是个凡俗,行将就木,不说也罢。”
“弟子年过半寿,仍是一名凡俗,师傅对弟子期望甚高,弟子实是惶恐。”
“徒儿,尔竟差矣。你认为,修行者,最重要的资质是什么?”玄武大帝问。
“第一道心,第二灵根资质,第三神魄真灵。弟子所答可对?”
“若是只求修行至金仙境,你的回答自是无错。但是,这三者都不能保证修行者成为上仙。为师思来想去,得出一个结论:若要成上仙,有一样东西是不能缺少的。”
“是什么?”
“漫长而丰富的凡俗阅历,必须是真正的凡俗期的经历,修行者分一缕神魂到世间历练是不济事的,转世重修也不算真正的凡俗经历。你并非前辈转世,一甲子以上的凡俗经历,是非常难得的资本,也是你将来有可能成为上仙的凭仗。”
“怎么会呢?弟子从来只听说越早入先天越好。师傅此说,可有凭证?”即便师傅是上仙,王重阳也不迷信师傅。
“自然有的,我问你,你可闻有相貌年轻之上仙?”
“没有,弟子听说过的上仙有三清、玉帝、师傅、如来、宙斯、耶和华、撒旦等人,全部都是鹤发童颜之像。”
“为师告诉你吧,本星盘有三千大世界,亿万小世界,共有上仙十万余位,全部是老态龙钟之像,都有丰富的凡俗阅历,最少三十年凡俗。那些早早入先天的所谓天才弟子,门派精英,能最终成为上仙的,一个都没有。而且,他们就算再无数次转世重修,还是不能成为上仙。因此为师断言,早入先天,便无缘上仙,快慢相补相克,天道如此。”
“弟子知道了。依师傅所言,我段师叔必定无缘上仙了。”
“一亿个修行者也出不了一个上仙,想那么远有何益。为师已收你为徒,此间事了,再留在尘星也是无益,便要前往其它大世界了,你可要随行?”
“弟子想要再留在尘星十年,帮助虚竹师傅发展逍遥派。十年后,弟子才能放心离开。”王重阳回答。
“也好。为师仅是一缕神魄□□,临行却没有什么法宝相赠。这个洞府灵力是外界十倍,以后便是你的了,为师已设了屏障,上仙以下,任何外人都不能进入,徒儿可放心于此修炼。”
“谢师傅。”
“修行之路终究是要自己走的。为师去也。”说完,玄武大帝的身形便消失不见。
王重阳心念一动,便出了洞府,发现自己依然在太和宫门口,现在正是晚上,太和宫空无一人,一里外的山顶金殿里,段师叔正在静修。
在王重阳的面前,悬着一颗浑圆的珠子,发出柔和的白光,便是玄武所赠洞府。
王重阳心念一动,便将洞府收至泥丸宫视海。
段誉注意到了王重阳,飞过来说:“恭喜重阳出师,大帝可还在武当?”
王重阳:“启禀师叔,大帝说此间事了,已经远去了。在下得了传承,真灵已可离体两千余步,却仍未入空境。”
段誉:“不必挂怀,如此强的真灵,随时都有可能进入空境了。重阳的大帝看中,可要努力修行,早入先天,不要辜负大帝的期望啊。”
段誉是希望重阳早入先天,好应对将来的战斗。
“师叔教导的是,弟子这便开始修行。”
王重阳取出仙府,便进入府内修行,空中只留下发着柔光的珠子,竟毫不避讳段誉。
这仙府都不算法宝,可上仙以下,谁能奈何的了它,所以王重阳毫不在乎。
段誉便也于附近修行。
玄溟诀之复杂,凭王重阳现在的神魂,没有几百年,根本都学不会。
所以,王重阳不是用神识控制真气流转,而是凭数十万年形成的身体本能,来让几千万条真气,依照应有的路径流转。
运功时,王重阳下意识的用神识观察体内的真气流转路径。
嗡~~
一种感觉在王重阳的视海扫过。王重阳便发现世界消失了。
除了真气,一切都消失了。
王重阳进入了空境。
不多时,王重阳已经明白了玄溟诀的奥妙所在。
玄溟诀能够吸收三维的真气进入四维空境,让真气在空境紧挨自己身体的位置不断聚集,使自己能够随时调用这些真气。而且,这些真气仿佛正在空境结成复杂的结构。
难道,这些真气,最终能够在四维,构筑出一个躯体,四维躯体?王重阳猜测。
“师叔,我进入空境了。”王重阳飞出仙府说。
“这么快。”段誉讶道,随即便恢复了平静。“既如此,今后我便帮你提纯真气吧,也好早入先天。”
“如此便有劳师叔了。”王重阳说。
“那么就每日下午三个时辰,我帮你净化真气。”段誉说。
“如此甚好,有师叔相助,重阳必能早入先天。”
广南东路的惠州博罗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道士,名叫陈楠,号翠虚子,现年七十岁,却精神矍铄,不显老态。
陈楠擅长治病救人,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无不灵验,因此人们都叫他陈泥丸,本名倒没几个人记得。
陈楠修道前以箍桶为业,修道后,却没丢了本行,仍靠箍桶度日。每与人治病,无论何疾,分文不收。
一日,陈楠正在家箍桶,门外有人传音道:“正一教张庆先求见翠微子道长。
张庆先乃正一教掌门,今上亲封的张天师,年五十三岁,后天大成,且精通符篆之术。
陈楠随口回一句:“我这小院只接待买桶的和看病的”,便头也不抬的继续箍桶,
张庆先不以为意,说:“贫道有疾,特来求先生医治。”
陈楠见推托不掉,便说:“那就进来吧。”
☆、第四十八回 张庆先请动陈泥丸 张玄素难觅薛道光
张庆先进了小院,见陈楠正在当院忙着制桶,便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静候。
陈楠一丝不苟的用板凳刨把一块桶帮板的两个小面刨得平滑如鉴,然后把木板撂在一旁,说道:“你有何疾?以你的本事,还不能自治?”
“心疾”,张庆先答。
“堂堂天师,信徒亿万,每日讲经论道,居然会有心疾?你要有心疾,我不过一介草民,怎能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