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心想这还八字没一撇的事,怎么又说到这上面去了,急忙道:“府里的那些事我怎么好插手呢,现在怎样,以后还是怎样吧。”
水溶怕她又多想便道:“这些事慢慢再议吧,南晴在家好些年了,自小又服侍了母妃一场,以前母妃还在的时候很看重她。当然好些事我是明白的,她纵然也有许多不好的地方,不过一家子磕着碰着的地方多着去了,只要不是太出格,我也能忍,只要不犯了我的底线。”
黛玉自然不好对南晴做过多的评价,不过她清楚的是以后定不好相处。
船缓缓的行驶着,黛玉看见了沐浴在夕阳下的宝塔,便指着问:“那塔叫什么名?”
水溶道:“这可是西湖上的一道奇景,为雷锋夕照,自然就是雷锋塔了。”
“雷峰塔!”黛玉忆起曾在一个话本里看过一个故事,叫做(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讲的是一个修行千年的蛇精,修得人形来恋上了一个药铺的小伙计,最后被和尚和那小伙计联手收到了这塔里。黛玉不知道这塔里有没有白蛇精,或许只是一个荒诞的传说而已,世上哪里有那么多的鬼怪传说呢。
黛玉没有更多的去想这段故事的可靠性,只是遥望那塔身巍峨壮观,在夕阳的映照下更加绚丽多姿。此刻耳畔不禁响起了渔歌声,也不知从水面上的哪条渔船飘来。水溶和黛玉皆屏息而凝听,后来词儿越来越清楚了,像是一男一女的对答,只听得是:“我俩相约定百年。”
“哪个九十七岁死。”
“奈何桥上等三年。”
黛玉从未听过如此粗陋的歌,没有金石,没有丝弦伴奏,就如这迎面而来的和风一样,淳朴自然。这些句子使得她心里微微一动,不由得的回头看了一眼水溶,正好他也正看向了自己。
水溶取出一支竹箫来,慢慢的吹奏着,黛玉坐下聆听。原来是一支(长相思),才听得水溶吹了两句,黛玉恍然大悟,原来草原上那夜吹曲的人是他。不禁的听痴了,又思及那(乐府)上有:“长相思,久离别,两心同忆不相彻。悲风凄,愁云结。柳叶眉上销,菱花镜中灭。雁封归飞断,鲤素还流绝。”之句,又思及适才那渔歌,一时心中五味陈杂,缠绵不已,揉着手绢,思绪已经不知飞向何处了。
曲终,水溶住了口,想询问下黛玉如何感受,回头看时,却见她珠泪涟涟,心想好端端的,怎么又哭了。只见梨花带雨,娇弱无比。虽无幽咽之声,可也让人心疼至极。水溶挨近了些,揽着她的肩膀,细声说道:“怎么哭呢?”
黛玉揉了揉眼,怕他多心,连忙掩饰道:“何曾哭呢?”
水溶取笑着她“脸上泪痕还在,又和我撒谎不成,我却是不信的。”
黛玉靠在他的肩头,这一刻比任何时候都觉得踏实。不管自己多么惶恐不安,只要他在身边,总是会安慰鼓励自己。这些年的漂泊,心中的无助,此刻竟然像是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依恋,心中生出一丝恋恋不舍来。就像倦飞的鸟儿总算归还。
渔歌已经飘远了再也听不见,只有几只水鸟还围在船身飞来飞去,它们相互追逐着,嬉戏着,它们有它们的快乐。
雷峰夕照、曲苑风荷,苏白二堤交相辉映。在夕阳的掩映下更显得瑰丽多姿。黛玉努力的将眼前的美景一一的烙在记忆的深处,因为不知道今生还能不能再来此处。
水溶陪坐在跟前,含笑道:“天下再美的风景,也抵不过你的一颦一笑。偏偏你又爱哭,一见你哭,我就不知该如何是好,所以我以后得多多努力,让你多笑,少哭。”
黛玉听了这话本来要嗔怪他说话肉麻矫情,可心中却生出一丝甜蜜来。不忍再说什么。她望着船窗外的美景,夕阳已经看不见了。水面更加映得红彤彤的一片,宛如一幅上等的云锦。又见晚霞满天,心想该是归去的时候了。
水溶一直拉着她的手,忍不住又扭头去看她,却见她也染了霞光,眼波流转,泛着光芒,好如那天上的星辰,不,比那星辰还要闪亮。幼年时读过那么多的句子,此刻竟找不出一句合适的来形容跟前的佳人。他心中充满了喜悦,又怕这是他的一场梦,连忙将黛玉护在怀里,紧紧的拥着她,唇角漾出深深的笑意来:“长了这么大,总感觉一直在寻觅。如今总算寻到了。幸甚,幸甚!”
第132章:绝情寡恩
当初南安太妃预备和亲认下的女儿,如今要回府来住些时日,她倒也喜欢,忙忙的让南安王妃收拾出屋子来,又命人给黛玉裁衣裳,甚至才从自己攒的体己里拿出一部分来,预备下黛玉的嫁妆。
等到黛玉回京的消息近了,南安太妃则又让仆人天天去码头候着。
直到黛玉的轿子进了府,依旧是水溶一路相送着。
南安王妃亲自出来迎接,黛玉扶着雪雁下了轿,忙忙的欲要下拜,南安王妃一把扶住了,笑说道:“妹妹快别如此,太妃正念叨着呢,总算是回来了。”又看了一眼站在后面的水溶,笑说道:“北王爷如何呢,是上前面花厅,还是?”
水溶答道:“自然得去和太妃请安。”
南北两家本来世代交好,时常来往,所以也不大避讳。水溶径直来到南安太妃住着的院子,廊上的丫鬟通报一声便就进去了。
南安太妃穿着一身松花色的织锦衣衫,端端正正的坐在铺了玉色坐褥的罗汉床上。黛玉先行了大礼,南安太妃柔和的笑说着:“林姑娘这一路辛苦,快快入座吧。既然是回家,别太见外才好。”
当下就有个丫鬟搬了一张绣墩来请黛玉坐,南安太妃让将绣墩放到榻前来。
水溶这才行了礼。
南安太妃微微颔首道:“我们家王爷一早出门了,也不知几时回来。我常说你们俩倒像是亲兄弟一般,小的时候就爱在一处,这些年两家倒也相互照料。”
水溶自谦道:“厚海兄向来照顾侄儿,是侄儿的福气。”
南安太妃道:“北王爷就放心吧,林姑娘在我们家住着,有我的话,别人也不敢拿她怎样。自然不会让她受委屈,可是我认下的女儿呢。等你有了好日子再花轿迎门,再娶回去。我也当是再嫁一回女儿。”
水溶笑意更深了,忙忙的作揖道:“如此劳烦太妃了。”
黛玉却满脸羞红,也不敢抬头去看他。
南安太妃又留水溶用饭,水溶推说才到京,家里还有事要料理,便就告辞了。太妃也没怎么在意,由着他去了。
当下雪雁等去安排黛玉的行装。黛玉在太妃跟前说话,太妃又细问着她:“回了一趟老家,家里可好?”
黛玉当然不会将婶娘给她的那些闲气说与太妃,恭顺的回着太妃的话:“有劳太妃操心,家里都好。”
太妃又道:“说起来我们耿家和你们贾家,两家互有来往。特别是你们老太君还在的时候,不管两家有个什么事都要来往。你们贾家的那四个女孩子个个都不错。大姑娘做了贵妃,自然是好的,倒是二姑娘听说不如何,三姑娘认在我们家,说来也多亏了她,救我们王爷的急。至于还有一个倒不知怎样了,也没见过几面。倒是史家的那个姑娘听说嫁了个好人家,好端端的,怎么就做了寡妇,这福分二字还真说不清楚。”
黛玉听着太妃的话,仿佛又将自己带进了大观园生活的那些日子。回首再看,她和那时候的自己,仿佛已经是两个人了。长了的这几岁,她多了几分淡然,又多了几分孤寂,一直在外面飘零着,或许终有那么一处,是为她而停留。
黛玉跟着附和了几句,南安王妃看出了黛玉一脸的倦色,便起身笑说:“妹妹才回家,一路上想来也辛劳了,不如先请妹妹回屋子休息一会儿。母妃有话,什么时候都说得。”
南安太妃笑道:“是了,可见我是老糊涂了。林姑娘去歇着吧,反正也住在一起。等林姑娘休息好了,我们娘俩再亲近亲近。”
太妃的这一句娘俩,刻意拉近了黛玉和耿家的关系,黛玉当然会意,屈了屈身子便随王妃下去了。
南安王府规制和北王府一样的大小,前殿、配殿、罩楼,后殿,左右连着几十间屋子,又各自成一院落。
给黛玉准备的屋子在西面,为“西景阁”,此处幽僻,静养却是极好。一连四五间屋子,黛玉带来的人不多,一切都相宜。
南安王妃带了黛玉坐在自己车里,路上和黛玉说:“妹妹安心住着吧,有什么需要的,你让人传了话,到筠馆来找我就好。”
直到了西景阁车子才停下来,婆子揭了帘子请两人下车。黛玉先踩着脚凳下去了,接着又要去扶王妃,南安王妃却将手交给了后面已经上来的丫头。雪雁赶着上来搀了黛玉。南安王妃笑道:“妹妹和我客气做什么,以后两家来往多得是。你做了北府里的王妃了,和我皆是一样。”
这话让黛玉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几人齐进了西景阁,这边早有丫鬟仆妇收拾好了。
王妃滴溜溜的看了一圈,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便拉着黛玉说:“前面还有事,我就不打扰妹妹休息。这些下人们是给妹妹使唤的,妹妹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