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倾世缘 (西兰)



眼中精光一闪,下一刻,探春重新是那个听话的三姑娘了,含羞带笑的站着。

元春不由喜欢起来,的确是个可造之材,如果留在身边反而是个心腹大患,倘能配得吐蕃王子那是再好不过了,这两日得加紧去探探太后的口风了。绝对不能让薛宝钗坏了事。

“既然薛妹妹身子不好,留在这里倒是大大不妥。山庄里都是贵人,冲撞了便是本宫都保不住她。抱琴,吩咐下去,收拾收拾,派几个妥当人送了薛姑娘回京好好调养,本宫看就在今天吧,宜早不宜迟。”

“是,奴婢这就去。”在宫里呆了这些年,抱琴早不是当年贾府的小丫鬟了,一言一行无不浸透着深宫的洗练。

元春眼看抱琴去了,使了眼色屏退了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换上和气的笑容:“三妹妹,这会子没有外人,不必拘礼,坐吧。”

“谢娘娘赐座。”探春恭恭敬敬的谢了恩,在最末的地方斜签着身子坐了。

元春极为满意,这才是真正的大家子千金,笑得更加温柔:“本宫听老太太说三妹妹的字写得不错,改天记得带来给本宫看看。刚才三妹妹可有去了烟波楼?”这句话才是要点。

“探春只是一点微末小技不足挂齿。早上动静甚大,又似乎关系着薛姐姐,探春想着咱们俩都是跟着娘娘来的,一言一行都关着娘娘的脸面,不得已去瞧瞧。当时薛姐姐精神不大好,探春就作主先将她带了回来,再来请娘娘示下。”元春话里话外对宝钗的不满很明显,探春没有必要与她对着干,自然地将宝姐姐换成了薛姐姐,既然上头还没有撕破脸皮,一声姐姐还是要的,只是名字上学着元春换成了姓。

元春听得频频点头,话锋一转问道:“此次吐蕃王子有意在咱们中原选个王妃,这事三妹妹听说了吗?”

“探春前日风闻小丫鬟们提过,但没有细问。”一半实话一半虚言,这样的话最容易引人相信,当然元春绝不会相信她没有刻意打听,很多事心知肚明就够了。

“三妹妹今年是多大了?”元春忽然笑吟吟看着探春,正了正头上的宝蓝点翠珠钗,流光溢彩,富贵满堂。

这样的暗示便是傻子都能隐约明了,何况是探春这样的聪明人,心中不是没有悸动的。远嫁异域,可能终身都不能再见骨肉亲人一面,不能再踏上这片土地,危难艰险时没有人可以帮她,只能完全靠她自己。可是,只要有机会,她就愿意去尝试与抓住。外面才有更广阔的舞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妃宝座她不能不动心,高高在上呼奴唤婢,绫罗绸缎富丽堂皇,这些对她都是极大的诱惑。

出身庶女,生母卑贱,成了她在人前永远抬不起头来的耻辱。或许以前她可以任命,但亲眼看到了这里边的奢靡生活之后,她的心不再平静。尤其是昔日一处言笑的姐妹,突然就比她们高贵了,过着她们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她嫉妒了,梦想着自己有一日能比她更加受尽世人宠爱。

漂亮的丹凤眼,神采飞扬,俏语娇音:“回娘娘的话,探春今年十三了。”

年纪的确有点小了,但是元春不担心,很多时候,女人靠得从来不是年纪,而是手段。而且探春虽不如宝钗丰满,但发育得极好,比起人家十五的姑娘也不差。只要给她一点点机会,元春有信心能一举博得吐蕃王子对探春的好感。

因为她已经细细调查过了,亲贵中符合年龄的女子实在太少了,出挑的更加不多,这其中探春绝对是佼佼者,除了身份上差一点。修国公家的嫡女今年十六,可是性子太过懦弱,以至到现在都未婚配;襄阳侯的小孙女很是出挑,他们家又与忠顺王府交好多半舍不得;内阁学士柳庭的女儿骄躁跋扈,常听闻闯祸惹事。此外,竟是无人了。如北静王府的郡主前段时间定了南安王府世子,林黛玉倒是什么都好,可惜身子不争气。

如果将探春记到王夫人名下,那么一切都好办多了,看来此事必须赶紧知会老太太。

打发了探春,元春用了午饭,歇了晌,直等到傍晚太阳落了山,才领着一群人去太后的住处。

千秋殿里,欢声笑语,太后自来以端庄慈爱示人,极少有这么放任下人的时候。

元春满心狐疑,面上平静如水,看到迎出来的晋嬷嬷,已有了七分的笑意。虽然列为四妃之一,但元春始终是个明白人,不骄不躁,不然也不会这么得太后的欢心,对太后身边的人就是一个小宫女都不会大小声。

“晋嬷嬷好,怎么劳你出来,暑气重着呢。”

“娘娘说笑了,娘娘大老远的都来给太后娘娘请安,奴婢这不过是几步路而已。”晋嬷嬷是太后身边的二把手,自然清楚元春在太后心目中的地位,对她一向恭敬。

“我今儿是来对了,什么事情引得母后这么欢喜?”元春扶着晋嬷嬷的手紧了紧,随即笑道。

晋嬷嬷会意,放满了脚步,低低回道:“与娘娘正有一点子关系,娘娘一会可要小心回话了。好在太后娘娘自来疼爱娘娘,想来也不必忧心,倒是奴婢多虑了。”

这么一说,元春就明白,必是宝钗的事情传到了太后耳中,不过太后能大笑,说明事情并不是很坏。太后眼里看不顺眼林家兄妹,这一点就是自己最大的筹码,或者反会趁机寻林家的晦气呢。

心下稍安,稳稳的走了进去,蹲身甩帕行礼:“臣妾拜见母后,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第90章:议和亲事绵里藏针

上文说到元春去求见太后,太后不知正与什么人说笑,屋子里热闹得很。见元春行礼,似笑非笑的唤道:“起来吧,一家人没有那么多的礼数。”

“母后体恤臣妾,是臣妾的福分,不过臣妾是真心希望母后能够千千岁的。”元春悠悠起身,拿帕子掩了嘴角十分含笑。

“就数你会说话。哀家才说想找个人说说话呢,你来得正是时候。坐吧。”太后穿着一身轻便的玄色底子半圆绣金吉祥纹样的夏衫,高高挽起的发髻点着凤簪,脖子里一串溜圆的珍珠,跟平常富贵人家的老妇无甚区别。大半时候,太后在众人面前都是和蔼可亲的,当然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这绝非太后的真面目。

可是,没有人会傻到戳穿太后的伪装,他们都愿意配合太后演戏。在这一点上,元春拿捏的最到位。你看她,原本带笑的脸立时垮了下来,楚楚可怜的跪下,柔声低语:“臣妾自知有罪,是特意来向母后负荆请罪的,请母后责罚。”

“哀家知道你自来是个妥当人,有什么话起来再说,罚不罚的哀家心里有数。”太后只做不解,必要的时候要立立威,这个度要把握好了。元春是颗不错的棋子,私心是有,但谁没有私心,除此,她听话聪明,没有过硬的后台,后宫需要元春这样的女人得宠来平衡势力,顺便制衡林家。

元春粉面羞红,深感愧悔,低低诉道:“母后原是好意,允我们姐妹亲人的能够团聚几日,臣妾心里十分感念母后。臣妾心中想念家中的几个姐妹,就召了臣妾的亲妹妹探春与姨妈家的表妹宝钗前来,只当她俩是个好的。

谁料臣妾识人不明,反让母后蒙羞。薛家表妹她,臣妾万万没有料到她会糊涂至此,做出那样混账事来,臣妾真是无颜面对母后。薛表妹到底年纪小,臣妾又得姨妈信任托付,所以请母后开恩,母后要罚就罚臣妾吧,饶了薛表妹这次。”

一席话,既点出了事情错在薛宝钗,就表明自己的重情重义,愿意一力承担,足以担得起好姐姐的榜样。

太后本就没有怪责她的心,自然不会罚她。甚至隐隐有点得意,自己还真是老了,忘了林墨涵到了婚配娶亲的年纪,这是多么好的一次机会啊,多亏了那个薛什么宝钗的提醒。商家女就是商家女,出手不同凡响,不是这些大家子千金能比的,手段狠辣,比起自己当年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惜她自视太高,低估了林墨涵。倒也怪不得她,便是自己,当年还不是低估了林家低估了林墨涵,错过了最好的下手机会,留下今日这个心腹大患。

拨弄着尖细的护甲,好半晌,太后微微阴沉的脸色才缓和下来,叹息着:“这事原就与你无关,你也不用太过自责。你入宫多年,对家中的姊妹不甚清楚也是可以谅解的。何况,那个薛姑娘虽然糊涂了点,作下如此大事,但多半是吃多了酒,头脑不清的缘故。她如今已经受了应得的处罚,哀家也不想多做计较。不过,你还是趁早送了她回去,免得再有差错。”

“谢母后不罪之恩。臣妾得闻薛表妹身体不适,已经作主命人送她回京了,母后只管放心。”元春仰望着太后,眼里满是崇敬和感激,又磕了一个头才就着晋嬷嬷的手起来。

两人正随意说着山庄里的闲话,却是皇上带了礼部尚书一起过来。

元春闻得皇上前来,好一阵欣喜。她本就比皇上大一些,皇上对她并不算很宠爱,上次发生了赐婚黛玉之事后,更对她恼恨了好一段时间。偏皇上身边时不时冒出一些美人,引得皇上在她身上的一分情意也渐渐消退了。如果不是太后时常提点着,估计她跟在冷宫都没两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