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现在咱们手上没有一点线索,只能慢慢的查访,府里有那靠得住的老人可以试试他们,还有与咱们家交好的人家,他们的老夫人或许知道一二。依年龄算来,祖母若是活者大概在六十上下,想来有不少人应该见过她才是。”
自己今年九岁,父亲今年是38,祖母如果是20岁生了父亲,那今年也不过是58,外祖母今年六十多了,难道她当年都没有听说过祖母吗,儿女亲家不至于连这种事都没有打听过吧。黛玉暗暗思量要不要修书一封去问问外祖母呢,琏二哥的行事确实可气,但应该不会是外祖母授意的,到底是母亲的母亲,便是不为别的眼下年也不远,也要打点礼物送去才是。
又怕墨涵生气,黛玉犹豫了半晌,终究轻声问道:“哥哥,再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咱们要不要先派人把节礼送去京城呢?”
黛玉说得是京城而非贾家,但墨涵还能听不懂的,愣了愣很快就明白过来,微微一笑:“这是自然,不能因为咱们小就没了礼数,妹妹自己拟了单子就是。我会吩咐林管家的,叫他最近派几个妥当人出来,也好临时听用。”
“还有其他世交,我原先也不懂,还要哥哥多多提点。”黛玉释然一笑,倒是自己小人了。
“这没什么,反正都有旧例,咱们只要循着旧例适当添减就成。”墨涵撇开茶盏上的浮沫子,小啜一口,便放下了。
第三十三回:节礼
第二日,墨涵果然不知从哪儿领了两个清秀可人十四五岁的姑娘过来,一身量稍高些的是青宁,矮的是青月,俱是和雪雁碧香一般的姑娘。黛玉看后,不由大奇,看着这俩丫头柔柔弱弱的,居然还会武功,真是人不可貌相,也命二人领一等丫鬟的份例。
墨涵又正色对二人道:“姑娘性子好,你们更该用心服侍,姑娘有个好歹我唯你们是问。每日,不论姑娘到何处,你们至少得有一人跟着,否则我是不念旧情的。”
一句话吓得二人忙收起了脸上的喜色,战战兢兢的应了。
黛玉推了墨涵一把,撅嘴抱怨:“你做什么这么凶,也不怕吓着了两位姐姐,我看两位姐姐就很好。”
“好,我的小姑奶奶,我还不是要她们经心的意思,反倒招了你的埋怨上来,真是吃力不讨好。”墨涵忙围着黛玉打躬作揖的,狗腿的不行。
瞧得青宁青月二人瞠目结舌,大爷何时有过这样好气的时候,还百般讨好姑娘,看来以后宁可得罪大爷也不能得罪了姑娘,姑娘才是那最尊贵的人呢。
黛玉被墨涵揉得禁不住笑了,忙把一个小折子推到二人中间,故作正经的说道:“方才我和林管家林大娘已经盘问过了,这六个人愿意出府,其他人都说留着。又问了各自擅长的,林管家是这么安排的,你看看好是不好?”
墨涵不由得接过折子速速瞧了,基本上都安排地不错,只有三个府上的老嬷嬷年纪大了,家里的人都在外省,不好派出去,其中一人还是王嬷嬷。墨涵皱眉想了想,忽地展颜一笑:“王嬷嬷年纪大了,又是你的奶嬷嬷,对你的喜好清楚些,不如让她专门教导家生的小丫头,日后也好替换着服侍你,雪雁她们总是要出嫁的。
另外这个刘嬷嬷,听说刺绣的手艺极好,不如让她闲来无事去咱们家中的绣坊指点那些绣娘,想来定能进益不少。这个杜嬷嬷,是母亲当年陪嫁来的,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母亲早年已经赏了他们一家的卖身契,我看还是把她送到镇江儿子媳妇那里好些。”
黛玉讶异,不想哥哥对府中的人事这么清楚,半个字都不差,而且安顿的都极好,点头赞好。
离府的六个人每人赏了20两银子,发还了卖身契,杜嬷嬷赏了一百两银子,决定趁送节礼进京的时候顺便把她送回镇江家中。
打发完了这些,黛玉才对白卉道:“把之前的节礼单子取来给大爷瞧,我初次做事,不懂得多,哥哥好歹给我斟酌斟酌,免得错了规矩惹人笑话。”
“呵呵,你这丫头,那么聪明伶俐,身边又有这么几个能干的人,不是存心笑话哥哥吗?”说着,墨涵展开单子一个个扫了一遍,与自己的心意比较符合,最交好的几家与往年类似,甚至微微厚了,其余各家的节礼都比往年薄了两分,唯有贾家薄了四分。
林家只剩下他们兄妹,薄些那才是正理,又有几家父亲去后多多照应的,至少该和往年一样才是,便是厚了些也是该的。只是贾家薄了这许多是不是有点过了,容易惹人误会,而且算得上黛玉唯一的骨肉亲人了。
“妹妹,贾家是不是需要再加一点?”
黛玉自然知道哥哥是为她着想,只是便是她嘴上不说,心里总是有几分怨的,自己把他们看成了最亲的人,却在紧要关头被弃了,这种感觉任谁都是不舒服的。而且,若外祖母真心疼惜自己,哪里会计较这么点子东西,她新丧父,总不能处处照应到的。
是以,黛玉瞟了墨涵一眼,果断的说道:“不必了,想来外祖母家里白玉为堂金作马的,什么好东西没有,我不过尽一份心而已。”
如此,墨涵倒也不再说话,他是知道这丫头的脾性的,最是认死理,又生性敏感,贾琏的做法在她心中带来的影响不是一天两天能消去的。
话说墨涵兄妹就这样开始了在姑苏的新生活。每日不是打点礼物,准备过年的事宜,就是收整礼物,接见各家来送礼的媳妇婆子们,倒也忙到了十分去。往年和林家交好的人家,刘家、查家、王家、张家、陆家等等,今年仍是一家不漏的来给林家送礼,而且许多都是厚了又厚的,只叫黛玉心下感动。
特别是姑苏知府张容和他夫人,自从林家搬回之后就多加照应,时不时地派人前来送礼或者探望黛玉。张太太原欲请黛玉去他们府上散散心的,正好她有一个小女比黛玉稍微大了一两岁,小名叫做柔嫣的,正好能与黛玉作伴。
只是尚在热孝之中,黛玉感念张太太一片爱护之心,更不好去打搅,每次都热情接待了张府的来人,还亲自修书请张太太过了年后时常带张小姐来玩。张太太为人爽快,一口就应下了,知道林府过年要低调,就说定了出了正月再来林家。
唯有贾家,一直到了腊月二十,还没有收到他们的节礼,黛玉便有几分闷闷不乐。前几年,她住在贾家,皆事不管,但也是知道的,一到腊月,家中就收到了贾家送来的节礼。即便今年大姐姐封了贵妃,也不至于忙得现在都抽不出时间来送礼吧。可黛玉又不想太往不好的那面去想,总想着终归是外祖家中,难道真连普通人都不及,那也太叫人寒了心。
直到腊月二十八这日,才收到了贾家送来的节礼,是个不甚体面的二等媳妇吴新登家的带了人来的,都是些寻常之物,不足往年的一半。
自此,黛玉对贾家便灰了大半的心,寻常更不愿意提起。
一到年关,墨涵的生意就越发好了,铺子里庄子上事情又多,不过他仍是每日回来在家与黛玉一同用饭,从不在外头用,说是有孝在身不方便。众人也不强他。
第三十四回:内情
暂且按下江南之事,先说京城贾家。自那日太监来宣旨元春晋为贵妃一事后,贾家的人无不喜气盈腮的,再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荣耀砸到他们头上。前来攀附巴结的人数不胜数,贾府每个人虽忙,却兴奋地不行,感觉回到了贾府当年最兴盛的时候。
贾母亦没想到会有这么的变故,直以为是先皇保佑,不然凭着元春这样的年纪如何就从一个小小的女官一跃而成贵妃呢。眼看一个国公府,风头一时盖过了不少闲散的王府,面上如常但心下得意得紧。
一日,京中忽然盛传皇上下旨查抄江南巡盐御史林如海家中,消息传到贾府,众人都呆了一呆,不想新皇继位第一个开刀的竟然是林家。贾家是林家的姻亲,很容易受到牵连,众人开始思虑起怎么才能撇清自己,却没有一个想到怎样帮帮林家。
贾母倒是不十分担心,你想,若是皇上有心牵连贾家,岂会这时候封元春为贵妃,分明是相信自己家的。何况这些年来,林家远在江南,与这边来往不密切,想来也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可惜了林家的家业,本来都能掌握到自己手中,这下好了,全成了国库的东西,真是吃了大亏。
贾母到底对黛玉还是有几分祖孙情在的,想到她一个女孩儿,遇到这种事入了官不就彻底完了,总得保住女儿这唯一的一点骨血,日后地下见了也能说得出话。是以,贾母就要吩咐人去江南给贾琏传信,一让他不要管林家的事,二要他想法子把黛玉弄回来。
二太太王夫人看着迂,其实很有几分心计,一听贾母要派人去江南就知贾母的心意,故意赶了过来,擦着眼角本就没有的泪:“老太太,你说说,这可怎么办好,外甥女儿一个女孩儿家的难道还要她下大狱不成?我以前是觉得外甥女儿有些不妥之处,可她总是个小女孩儿,我一个做长辈的难道还与她真心计较不成。再者,她是咱们贾府的外甥女,若是有个什么咱们府里的面子也不好看。所以媳妇以为,咱们应该派人去通知琏二,一定要想法保住外甥女才是。”
听了这话,贾母难得的觉得自己这个二儿媳也有看着顺眼的时候,笑赞道:“这才是长辈的样子,难为你替玉儿想得周到。既这样,你就赶紧派了妥当人前去,晚了就迟了。告诉琏二无论如何都得把玉儿给我带回来,不然唯他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