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什么呀。当年贾家的二姑娘就是被五千两银子卖给了孙家的,前儿四姑娘又是五千两银子直接卖给了林家,这样只要钱财连亲孙女都可以舍弃的人家,会在乎小皇后是不是他们外孙吗?”
“现在刘家逼着要银子,林家迫于无奈才去贾家提的,没想到那贾家不还银子也算了,贾老太太亲自带了人去林家大闹了一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还是个诰命夫人呢。连我们看着都不像。”
“可怜林家兄妹年幼,没人给他们作主。”
“我看不然,小皇后几个月后就要进宫了,难道太后皇上看着她受人欺负也不管,没有这样的理。”
“贾家在宫里不是还有个贵妃娘娘吗?据说备受太后皇上宠爱,小皇后不一定能占什么便宜呢。没有父母的孩子就是可怜啊。”
整个京城就充斥了这样的言论,而且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几乎都是同情林家厌恶贾家的。贾家在外头做的坏事本就不少,名声早就坏了,听到这样的传闻自然人人都是相信的,越加贬低贾家。
皇上闻知,大怒,贾家胆子不小啊,连她的皇后都敢欺负上门去,分明就是不把他这个皇上放在眼里。当即就在朝堂上把贾家训斥了一顿,然后气鼓鼓去请太后作主。
太后什么人,消息一传出来不过半日,她就摸清了。她即使不喜林家,但贾家这样打的不仅是林家的脸,还是她和皇上的脸,整个皇室的脸面,她岂能置之不理。不过惩治贾家,她又舍不得,不能任由林家坐大呢,不然日后难以收拾,贾家就是牵制林家的一枚最好的棋子。
所以,太后是想息事宁人的。当然,前提是贾家的银子必须归还,便宜了贾家还不如弄到自己手里来。
很快,贾府就接到了皇上的圣旨,责令他们五日内还清欠银。
在传闻出来之后,贾家就急得有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们的确要把事情传出去,但要抢在前头,尽量赢得外人的同情,便是日后林家出来分辨,但先入为主,还是有不少人会站在自家这边的。眼下慢了一步,舆论全部倒向了林家,他们贾家几乎能被京城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皇上圣旨一到,贾府人等大惊,唯有贾母暗暗满意。这是太后在关照他们贾家呢,只是申斥了几句责令还银,没有多做惩处,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贾家再次召开家庭会议,准备互相推卸此事。为了起到带头作用,贾母愿出五万两,王夫人咬咬牙出了三万两,贾赦贾珍只应了一万两,如此还差十万两。
王夫人偷偷对贾母使眼色,贾母疑惑,遣退了众人,独留王氏说话。
原来,自从上次与薛姨妈“偶遇”之后,王夫人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只不过瞒着贾府之人而已。薛家知道林贾两家之事后,薛姨妈传了信来,愿意出十万两银子,但必须让宝钗嫁入贾家给宝玉。王夫人不由心动,她发现薛家家底还厚实得很呢,白白放过了实在可惜,宝钗失身在前,她对自己必然千从万顺,不信她敢不听自己的话。这般一想,王夫人鼓足了勇气,顶着被贾母大骂的信念吞吞吐吐与贾母提了。
贾母一听,坚决不肯,一个破鞋还妄想嫁入贾家嫁给她的凤凰蛋,做梦。贾母这还不知道薛宝钗与张郎之事,不然不知会气成什么样呢。
薛家不傻,知道贾母会拒绝,所以提出宝钗换一个身份嫁过来,以宝钗夭亡的一个堂妹薛宝簪的身份,只做宝玉的二房。
这,倒是能暂时堵住外人的嘴,可是府里认识薛宝钗的人那么多,岂会认不出来,到头来还是会说破。贾家最得宠的孙子娶了别人用剩下的破鞋,被带了绿帽子,怎们抬起头来做人?
“老太太,这个无需担心。宝丫头瘦了,与以前完全是两个样,咱们只说她们姐妹长得像就行了。有哪个不知事的敢胡说,直接杖毙。”
贾母终于心动了,思量了半日,决定娶了薛宝钗拿到十万两银子,日后寻个错再把她远远的打发了,不信薛家能翻出天去。
名义上是二房,但总是丑事,不好大肆张扬,是夜,一乘小轿抬了宝钗进府,安顿到了宝玉院子的厢房里。贾家只是为了银子,都没有告诉宝玉,当夜宝钗一人独宿,宝玉仍是歇在了王桂丽房里。
大家想必还记得当日宝钗身怀有孕之事,后来薛姨妈实在问不出什么了,宝钗又哭着说不想要这个孩子,母女俩合计之后决定打掉这个孩子,瞒着所有人。
当然,公主府的人是知道的,但公主不是那等无聊好事的人,不过一笑置之,并没有命人到处宣扬。如此一来,倒是知道的人不多。不过,宝钗嫁入贾府之后,有没有人抖出这件事来就不一定了。
几日后,贾家由贾政和贾琏出面,送二十万两银子去了林家,还意图恢复两家的关系。
原以为此事就这样了了,不期,第二日,墨涵去皇宫大闹,认为贾家欺凌他们兄妹,欺辱林家,致使林家名誉受损,成为京城的笑柄,对不起林家列祖列宗,要求从此与贾家恩断义绝。
太后十分不肯,好劝歹劝,墨涵就是不松口。黛玉也上了折子,附和墨涵的说法。后来连朝中几个御史大臣都联名上书要求林家与贾家义绝,有个这样的亲戚,日后皇后如何服人如何治理后宫,分明是给个把柄给外人。皇后身份尊贵,母仪天下,受万民景仰,身上不容许有这样的污点,何况皇后即将是皇室的人,她的外祖家只有皇上的外祖家,本来与贾家就快断绝关系了,不过是早了几个月。
除此之外,不知刘瑄在皇上跟前说了什么话,以至于皇上日日与太后唠叨个不停,太后架不住多方的压力,勉强同意了,暗想过一阵子再说。
难得的,这次皇上下手极快,太后这边才发了话,他那边一道圣旨下到了林家与贾家,同意林家与贾家恩断义绝的要求。太后不防皇上会下旨,即便皇上没有多少实权,但君无戏言,她不能要求皇上收回圣旨,否则是对皇权的轻蔑。事情再无转圜余地,偏是太后亲口应下的,只得忍气吞声由他去了。
贾家以为还了银子就好了,谁想银子还了,林家居然与他们闹了个决裂,那还不如不还银子呢。不然,不管发生过什么事,他们总归是皇后外祖家,外人都会给他们几分体面。这样一行,别说体面了,不借着这个机会往死里头踩他们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贾母真是悔不当初,银子重要,却抵不上权势啊。
第103章:姐妹诉情风雨前夕
连续了半月的酷热,因为两日来的透雨结束了,天气爽阔,凉风习习。黛玉放下笔,又重头轻吟一番,方才莞尔一笑,立起身来,随口问道:“惜妹妹呢,怎么一下午都不见人影?”
“晌午停了雨,惜姑娘就吵着去金瑰楼边的小池塘钓鱼了,说是晚上请姑娘吃她亲手做的鱼汤呢。”白卉把黛玉才写的字吹了吹,等到干了之后收到黛玉专放字纸的小屉子里。
“前儿让你们收拾的东西都收好了吗?回头你再细细查验一遍,可别少了,外头不及家里凡事方便的。再有伺候的丫鬟们,你都挑了哪些人,一回领了一起去惜妹妹那里。”黛玉由小丫鬟服侍着净了手,吃了几口绿豆汤,就示意小丫鬟收下去。
白卉知道黛玉这是要出门去惜春那边,蹲下给黛玉在绣花鞋外又穿了一双下雨天经水的木屐。雨虽然停了,但园子里各处都有不少的水渍。笑着抬起头来,扁了扁嘴,嗔道:“姑娘是越发看不起人了,姑娘交代的事我们何曾敢大意过。不但雪雁检了一遍,我又检了一遍,姑娘若是不放心,回头自己再去看一遍。
如今服侍惜姑娘的晏草、出云自是要去的,还有管着园中花草的林大家的老两口也去,他们一向稳重妥帖,姑娘只管放心。林大的儿子媳妇也大了,管理园子不成问题。小丫鬟们,派了紫桐、红露、沉烟、兰止、晓痕,四个小厮四个侍卫四个婆子。到了那边,一切都是现成的,半点不需操心。”
黛玉被白卉抢白了几句,倒也不恼,恨恨的点着白卉的额角笑骂:“死丫头,何时学了雪雁的嘴皮子,连主子我的话都敢顶几句,真是把你们惯得无法无天了。”
“还不是姑娘呕上人的气来,往日也没这么小心过,不过一点点事,这几天问了几回。”白卉扶着黛玉走了几步试了试合不合脚。
“好好好,我的白卉姑奶奶。我错了,姑奶奶的本事我有什么不放心的,还不是怕惜妹妹年纪小,在外头害怕,啰嗦了几句,就招了你的一篇话上来。”主仆二人摇摇向院外走去,路上滑,小丫头们赶忙跟上,小心翼翼簇拥着。
黛玉搭着白卉的手,走得极慢,深深吸了口气,真是舒服啊!不由一叹,正色说道:“接下来要越发小心了,你多经心着点。只别太累了,有什么事交给雪雁几个都行,她们跟着你几年都是能顶事的人了。下边的人有谁不好的,爱嚼舌根的、无事生非的、偷懒躲滑的、贼眉鼠眼的,你都一并打了出去,咱们府里绝不留这样的人。
往日我是念着大家服侍了我一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咱们家主子又少,乐得大家清闲点。以后却不能不小心行事了,一步错或就是灭顶之灾。旁的我也不多说,你只拿出五品女官的派头来,好好治以治,别叫人以为我们林府没有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