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么?”他问。
谢岚抿着血口子,“不疼。”
他冲她扯了扯嘴角,转过头,笑容转瞬即逝。
*
“谢岚,你怎么这个时候才考GRE?终于决定出国啦?”隔壁宿舍的同学来串门,一眼看到桌上厚厚的红宝书和各种作文资料。
GRE是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本科生如果打算出国,一般大二大三的时候就会开始准备。而这时已到了谢岚大四之前的暑假。
“是啊。”谢岚正在整理分析性写作的要点,暑假宿舍只剩她一个,正好落得个清静,“赶十月的考试,还来得及吧。”
“来是来得及,就有点赶,有些学校申请结束时间很早的。”那位同学说。
“我知道。”她想申请的几所都在十二月到一月截止,应该能赶得上。
“你不是一直说不出国吗?我还说呢,你绩点那么恐怖,又混上实验室两篇论文挂名,不出国多浪费。”
谢岚笑笑。
此一时,彼一时。
陈默去美国以后,刚开始两年,一直与她保持着稳定的联系。
但是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他却从来不肯回国见她。
逢年过节时,谢岚也在祝福之余问过朱盛,陈默的身体情况究竟如何。
朱盛每次都回答得含含糊糊。
“恢复得很好。”
“基本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了。”
“医生说完全康复的希望很大。”
如此云云。
然而最近一年,陈默在社交软件上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她发一条信息过去,有时他隔两三个月才会回复。
谢岚看着黯淡的头像,想过很多种可能性。
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种是,陈默的康复情况不佳。
谢岚专业是心理学,研究方向是认知神经科学,她知道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当初陈默说要站着回来,她只当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她也明白他的自尊和骄傲。
既然他不回来,她就去找他。
这半年,她全身心扑在博士项目的申请上。她没什么远大的学术追求,只管把陈默就医所在州的大学不论好坏申请了个遍。
年底回家,章爱萍听说她要出国,心里跟明镜似的。
“你还是要去找那个男孩子呀?”
谢岚默认。
“多好一个男孩子,可惜了,可惜了……”她年年都是这句话。
章爱萍自知劝不了女儿,只能暗地里叹息。
她找了个瘸子,女儿却死心塌地要跟一个瘫子跑。
命更苦。
年后谢岚收到三个offer,对方为她提供博士期间的全额奖学金。衡量一番之后,她选择了其中一所大学。
去美国之前,朱盛主动联系她,说这所学校恰好在他住的城市附近,他会来接机,然后送她过去。
谢岚说好。
飞机在N市降落。
距离那所大学所在的D镇还有三个小时的车程。
谢岚到的时候正值中午,朱盛邀请她先去家里吃个饭,下午再动身去D镇。
在朱盛家,谢岚见到久违的白菡和彬彬。
白菡外貌没怎么变,岁月让她更见风致。而彬彬长高了很多,已经是个十二岁的大男孩了。七年多未见,他竟还能认得她。
“谢岚姐姐。”彬彬刚进入变声期,嗓音有些沙哑,还带着些许童音。
白菡笑对谢岚说:“时间过得真快,他快跟你差不多高了。”
彬彬话还是不多,笑起来也略腼腆。
他抱着笔记本窝在沙发上,一时沉入自己的世界里。
朱盛招待她喝茶。
谢岚又提起那个她问过好多次的问题。
“陈默最近还好吗?”
白菡正要说话,朱盛抢在她前面开口。
他揉揉鼻子,“唉,谢岚啊,其实一直没敢跟你说。”
谢岚神色如常,“朱叔叔,你尽管说,我都能接受。”
朱盛长叹一口气,“陈默目前的状况很不理想,所以他不太愿意见你。这个孩子嘴上不说,心里最要强,我们也劝不动,你就再等一等他……”
白菡性子向来耿直,简直听不下去这通鬼话,拉着他去厨房。
“你骗人家小姑娘干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很多小仙女都还在,好感动QAQ。
一切都会好的。
PS.文中专业性错误欢迎大家指正,作者才疏学浅,很多相关知识都靠搜索和咨询朋友得来的,有错误在所难免,小仙女们指出来我会马上修改。
☆、第五十五章
朱盛拉上门,“不然怎么说?告诉她小默活蹦乱跳的, 就是不肯见她?”
白菡不解, “小默到底为什么……”
朱盛摆摆手, “唉, 你别管。”
白菡:“你知道?”
烤箱预热完毕, 发出嘀嘀声。朱盛将烤盘放进去, 说:“这事儿你也别问了,两个孩子熬过来都不容易, 我们尊重小默的决定吧。等他自己想明白那天, 让他自己去跟小姑娘说清楚。”
“什么事不能告诉我?”
“……唉。”
白菡觉得自己得被这两个男人气掉半条命。
那天吃完午饭, 朱盛开车送谢岚去D镇。
从热闹繁华的N市, 一路向北经过风景秀美的乡村, 坦荡无际的旷野,人烟逐渐稀疏。谢岚一边欣赏沿路风景, 一边听朱盛面面俱到地向她介绍这边的衣食住行。
朱盛说:“你们学校地理位置是偏远了点, 但小镇也有小镇的好处。特别D镇,那绝对是世外桃源啊, 再过一两个月,你们那漫山红叶, 美得不行。”
谢岚问:“陈默来过么?”
“他啊……”朱盛支支吾吾, 马上转移话题, “哦对,你找好房子了吗?去了住哪儿?”
“没有,学校公寓申请还在排队中。我先找了个教会的华人家庭暂住一周, 再看看能不能排上公寓或者租到外面的房子。”
朱盛说:“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还是住学校公寓安全一点。D镇犯罪率不算高,不过也谈不上绝对安全,晚上没车的话最好别出门。”
来之前师兄师姐都这么说。
但这所大学的研究生宿舍名额一向紧张,申请不到很正常。
就在谢岚快要放弃的时候,她收到一封电子邮件。
一名自称孔晓玥的中国女孩向她发来邀请,问她愿不愿意合租学校的两室公寓。
“本来申请一室的公寓,他们没有名额了,就给我调配到两室。一个月租金880刀,两人平摊,你愿意来合住吗?”
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谢岚迫不及待地约她在学校餐厅见面。
孔晓玥是个性格很活泼的女生,介绍起自己滔滔不绝。“我商学院研一的,本科就在这边读,今年是第五年啦,D镇附近就没有我不熟的地方,远到……近到……”她批判了一通学校餐厅的垃圾食物后,忽然露出神秘的笑容,“你没车是吧?”
谢岚:“还没买,准备等第二年再说。”
孔晓玥嘿嘿一笑,“你不是擅长厨艺么,我们做个交易好不好?你给我当厨师,要求不多,每天管一顿饭就行。我给你当私人司机,不分早晚,任你使唤。你知道,D镇这地方,没车寸步难行,尤其到了冬天……”
谢岚意识到一个问题,好奇道,“你怎么知道我会做饭?”
“你帖子里说的啊。”
“什么帖子?”
“不是你自己在论坛回的么?我发的帖子下面……”孔晓玥拿出手机,翻给她看,“喏,就这个,不是你回的?”
【心理系PhD新生求合租。女,无车,会做饭,邮箱联系。】
谢岚反复确认自己没有眼花,难道她有梦游症?
“……可能是我朋友回的吧。”
孔晓玥扒一叉子披萨,“你这朋友可真到位,还帮你蹲合租贴。”
谢岚哪有什么朋友。
除了实验室老板,在美国她数来数去也就认识朱白一家。
朱盛每隔一两个月就会邀请她去N市小聚。D镇地处偏僻,平时网购居多,因此每次谢岚来了N市,白菡还会贴心地带她去购物。
有次谢岚提起过这件事。
朱盛愣了一下,说:“是啊,我没事喜欢逛论坛,刚好看到那个帖子,就帮你回了一个。”
白菡笑盈盈道:“跟我们不要客气,有困难尽管开口。”
谢岚回想来美国这半年多,似乎没遇到过什么困难。
她在学习和科研上一直很自律,老板人也nice,对她很满意;朱白一家对她无微不至;还有个性格好易相处的室友兼私人司机……
日子过得太舒坦,偶尔也会忘了那个杳无音讯的人。
可生活就像在跟她开玩笑,总在她以为快要忘记的时候,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比如在学校偶尔遇到疑似陈默的人。
又比如,春假之前,谢岚生了场病。
谢岚很少生病。
而且这病来的也怪。
起初她就是喉咙痛,后来开始发低烧。美国看病预约时间长,类似这种小病小痛,留学生一般习惯自行解决。毕竟等熬到医生见你时,可能病已经自个儿好了。
谢岚没当回事,随便吃了点从国内带来的阿莫西林抗着,结果低烧持续不退,一个多礼拜没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