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完结+番外 (风纪樱落)
他捯饬出来的这些东西,太上皇一直知道。贾琏制造出来后,拿去田地里实验,太上皇也跟着过去看。
见耕地的效果不错,太上皇心里很是高兴。地耕的好,才能好种粮食。
就在贾琏忙着实验制造出来的农耕工具的时候,贾敏一家人抵达了京城。
贾敏一家人远在扬州,不知道贾家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等到他们一家到贾府时,见荣国府的门匾没了,门口的石狮子也没有了,就连门都刷成了黑色,这让她心里很是震惊和不安,总觉得娘家发生了什么大事。
走进贾府,发现贾府的格局也变小了,她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难道家里的爵位没有了?
远远地看到贾母朝他们走过来,贾敏的心思全都在贾母身上,一时间把府里不对劲的地方抛之脑后。
贾母和贾敏母女俩,十来年没有见面,这一见面,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哭个不停。哭了大半天才,众人也劝了大半天,两人才停下来。
贾敏见贾母老了很多,精神也不是太好,心里很是不好受。
贾母仔细地打量着女儿,见女儿脸色苍白,眉宇间羸弱,就知道女儿的身体不好,心里很是心疼。
“收到信,我们就赶紧出发,没想到还是没有……送珠哥儿最后一程。”对于贾珠这个侄子,贾敏是比较喜欢的。在她出嫁前,贾珠很喜欢她这个姑姑,经常粘着她这个姑姑。后来,她出嫁了,贾珠长大了也时不时写封信给她。她对这个侄子的感情很好,侄子突然过世,她心里也十分难过,不敢相信贾珠这么年轻就去了。就因为贾珠年纪轻轻地就去了,这才让她觉得自己在临走前,应该回来看看。
提到贾珠,贾母的眼里又有了泪水:“唉……珠哥儿是个苦命的孩子……”
贾敏见自己把贾母惹哭了,连忙赔不是:“都怪我,又把母亲惹伤心了。”母亲一向疼爱珠哥儿,珠哥儿过世对母亲的打击肯定非常大。
贾母擦了擦泪水,对贾敏笑了笑:“你们今天回来是件喜事,我们不能总是哭。”
“母亲说的是。”贾敏见王夫人不在,关心地问道,“母亲,二嫂不在家吗,还是身体不舒服?”
“你二嫂身体不舒服,珠哥儿去了后,她就恹恹的,有时候神智还不清楚,整天窝在自己的屋子里。”
“白发人送黑发人,二嫂心里肯定不好受。”
“唉……”
“二哥呢?”
“你二哥去朋友那散心了,我已经叫人去请了。”贾母强忍着难过说,“你大哥一家,我也派人去请了,很快就会来了。”
“如果大哥和二哥有事,就不用特意去请了,我这次会在家多留一段时间,陪陪您。”
“真的啊?”贾母一脸惊喜。
”女儿好久没回来,这次回来打算多留一段时间,好好地陪陪您,尽一尽孝道。“
贾母紧紧握着贾敏的手,再次哭了起来:“我的好女儿……好好好,你们这次一定要多住一段时间,就住到过年吧。”
“您要是不嫌我烦,我就住到过年,和您一起过年。”
“不嫌弃不嫌弃。”
这边,贾母拉着贾敏眼泪婆娑地说着这段时间贾府里发生的事情。那边,贾琏他们一家三人从家里赶了过来。
走进贾母的屋子,贾琏一眼就看到贾敏。说起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贾敏这个姑姑,眉宇间有五六分像贾母,大概是因为身体不好,给人一种弱不禁风地感觉。
给贾母请过安,贾琏第一次正式地向贾敏和林如海行礼。
“见过姑姑和姑父。”
贾敏瞪大着双眼,无比震惊地望着贾琏,有些难以置信地开口:“真的是琏哥儿?”其实,贾琏一进来,贾敏就看到他了。贾琏长得太好,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第一眼看到。
“姑姑,正是我。”
贾敏站起身走到贾琏面前,拉着贾琏的手,把他从头上下地仔细地看了几遍,一脸惊叹地说道:“琏哥儿长得太好了,我刚刚都不敢认。”琏哥儿这个侄子,她就在他出生的时候见过,那个时候小小的一个,看不出长得好不好。没想到十几年不见,琏哥儿这个侄子长得这么俊俏,她还是第一次见到长得这么好看的少年。
“琏哥儿这几年越长越好,你不知道他还被京城的人说是京城第一美男。”贾母说这句话的表情非常骄傲和自豪。
“这俊俏的模样被说成京城第一美男子也很正常。”贾敏一眼就喜欢上贾琏这个侄子,当然不是因为贾琏长得好看,而是因为贾琏的一身气度非常好,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
贾琏被贾敏拉着问了很多问题,他对这个姑姑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第八十一回
贾敏拉着贾琏关心地询问了很多问题, 比如说亲事、官职一类的问题最为关心。
听说贾琏如今是工部郎中, 比贾政这个公布员外郎还要高一级, 这让贾敏心里有诧异。又听说贾琏已经被皇上赐婚, 对方是淑妃娘娘的侄女,让她心里更加惊诧了。
贾敏本想在和贾琏他们聊一会, 但是实在是太累了, 这次来京城, 一路坐船坐了十几天, 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她,自然会觉得很累。
贾母早就给贾敏一家人准备好的住处,特意打扫出一个干净的院子给他们一家人住。
贾敏一家人被带去休息, 贾琏一家人准备离开,等明天再过来。
回到六元府,贾琏才发现刚刚在贾府没有看到包子版的林黛玉,想来是睡着了,所以没有抱出来。等明天去贾府的时候, 再好好地看看。
第二天, 贾母早早就派人来请贾琏他们一家人过去。
贾琏要去工部上班, 只能等下午下班才能去贾府。
之前,制造出来的新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实验完毕,效果非常好。贾琏打算把自己的实验的结果禀告给隆武帝。
下了朝, 贾琏就去求见隆武帝,把自己制造出来的农耕工具和实验结果写好奏折递交给隆武帝。
隆武帝看完贾琏写好的奏折,连说了三声好, 望着贾琏的目光充满赞赏:“朕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让朕失望。”
“皇上觉得没问题,可以大量制造新的农耕工具。”贾琏说道,“臣的建议,新的农耕工具免费发放给京城的农民,然后在大量推广。”每次新的东西出来都会受到质疑和排挤,要让老百姓自己购买新的农耕工具,他们肯定不愿意,所以一开始最好是免费发放,等他们用了后觉得效果不错,他们才愿意继续使用。
“就依你说的。”
“皇上,臣还研究了灌溉工具,这两天就把它弄出来,然后再拿去实验。如果实验成功,可以推广使用了。”
“好,朕等你的结果。”
隆武帝详细地问了新农耕工具的使用和效果,然后又问了贾琏关于灌溉工具的事情。
贾琏兴致勃勃地跟隆武帝讨论这方面的事情,一不小心讨论过头,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朕就知道你小子故意拖到用午膳的时候,然后厚脸皮地蹭饭。”
贾琏听到这话,满头黑线:“皇上,臣没有。”他真的没有好吧,真的是一不小心聊high了。
隆武帝一副“你不用狡辩,朕都知道”地表情:“既然你这么想蹭饭,朕就成全你一次,看在你制造出新的农耕工具的份子上。”
贾琏觉得自己很冤:“皇上,臣真的没有。”他才不是这么好吃的人。
隆武帝一副“你不用解释”地表情,大手一挥:“摆膳。”
贾琏虽然觉得自己被冤枉了,但是有好吃的,不吃白不吃。于是,他就厚脸皮地跟着隆武帝一起用午膳。
很快,贾琏被留在宫里和隆武帝一起用午膳的消息传到文武百官的耳朵里,又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是隆武帝第二次留贾琏用午膳,这意味着什么?
对文武百官来说,能被皇上留下来一起用午膳,那是天大的荣幸和恩宠。放眼整个朝廷,能被皇上留下来一起用膳的大臣屈指可数。能和皇上一起用膳的大臣,基本上都是朝中重臣,比如说颜太师、明大学士、宋大将军等人。
贾琏是什么人?一个刚刚考中状元,任职工部郎中的小鬼,什么成绩还没有,就被隆武帝两次留下来用午膳,这怎么不让文武百官猜疑。
用完午膳,隆武帝一边喝茶,一边问道:“朕听说林如海来了?”
贾琏轻轻点头:“是的,姑父昨天刚到。”
“林如海不错,他是你姑父,趁他在京城,你要好好地跟他取取经。”
听到隆武帝这么说,贾琏心里明白,他这个姑父是皇上的人,不是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而且还很受皇上重用。不过,如果不受重用,也不会任职扬州巡盐御史。
“皇上不说,臣也会向姑父请教。”从原著里就能看出来,林如海精通官场世故。像他这种官场菜鸟,最需要官场老头条指导下。
贾琏和隆武帝说完事情,就告辞出宫了。临走的时候,隆武帝依旧赏赐了他不少糕点。太后听说贾琏在宫里用膳,也派嬷嬷送来了糕点,让他带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