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完结+番外 (风纪樱落)
王夫人听到这话,趴在床上大哭了起来:“珠哥儿,我的珠哥儿……”
贾母红了双眼,眼中有泪水:“张太医,是不是珠哥儿放宽心,他的身体就能好起来?”
张太医微微点了下头:“是的,大少爷总是郁结在心,加上怒火攻心,很伤身的。”
“好,我会好好劝慰珠哥儿,现在请你开服药吧。”
“老太君,贵府要是有人参的话,切一点熬给大少爷喝吧。”喝些人参能续命,也还能保命,希望荣国府的大少爷能挺过去,不然……
“有的有的。”
“不要切得太多,先一点点地喝。”张太医嘱咐道,“喝太多,对大少爷的身体反而没有好处,一点点地喝,这样才有效果。”人参是大补之物,贾珠目前的身体状况不能大补,只能一点点地补。
贾母把张太医的话记下了,连忙点头说:“我知道了。”
张太医走出卧室,去外间写药方了。除了之前开过的药,还增加不少补身体的药材。
贾母对张太医又是一番感激,让赖大亲自把张太医送回医馆。
在回去的路上,张太医沉重地叹了口气。这个荣国府的大少爷太过小肚鸡肠,再这样下去真的会没命。
张太医离开后,贾母就让赖大家的去切人参,先切一两,熬成汤喂给贾珠喝。
把一碗人参汤喂了下去,贾珠没过多久就醒了。醒来后,只觉得胸口一阵绞痛,疼的厉害。
“祖母,娘,娘子……让你们担心了。”
王夫人见贾珠醒了,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嘴里不停地说着:“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李纨趴在床边,紧紧握着贾珠的手,双眼哭的红肿,声音有些嘶哑:“夫君,你以后不能再这样吓我们了……”
贾母站在床边,望着贾珠的目光带着心疼和欣慰:“珠哥儿,刚刚张太医说了,你以后要放宽心,不能再钻牛角尖,不然会影响你的寿元。”
贾珠听了这话,先是惊愣住,接着脸上露出一抹苦笑:“祖母,我知道了。”
贾母看到贾珠这幅样子就知道他没有听进去,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等政儿回来,还是让政儿劝劝珠哥儿吧。
“你好好休息,不要再想其他的事情。”
贾珠一脸乖巧:“恩。”
“明天继续熬参汤。”
“是。”
“老二家的,孙媳妇,都离开吧,让珠哥儿一个人好好地休息。”
“母亲,我不放心,还是守在珠哥儿的床边。”
“你让珠哥儿一个人好好地静一静,想一想。”
王夫人和李纨听到这话,明白贾母的意思,也不再留下来了,临走的时候,再三嘱咐贾珠好好休息。
出了卧室,走到院子里,贾母就问道:“通知政儿了吗?”贾政平时要去工部挂职。
“通知了。”
“等政儿回来,我跟他好好地说一说,让他这个做爹的好好劝劝珠哥儿,不然再这样下去,珠哥儿的寿元就有影响。”
“是。”
贾母望了望王夫人,特意叮嘱道:“不要再说是琏哥儿害了珠哥儿这种没脑子的话。”
王夫人听到这话,心里很是不满,脱口而出地反驳:“本来就是他害的。”
见王夫人还拎不清,贾母气的狠狠地瞪着她:“怎么,你想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珠哥儿因为嫉妒琏哥儿考中会元吐血昏倒?你有没有脑子,你想让珠哥儿背上嫉恨自己兄弟的名声吗?你想彻底毁了珠哥儿的名誉吗?”
王夫人被贾母训斥的无法反驳,但是心里却不认同贾母的这番话。她觉得贾珠之所以这样就是贾琏害的,贾琏要是没有考中会元,珠哥儿就不会吐血昏倒。
贾母见王夫人没有把她的话听下去,心里很是无力:“如果你想毁了珠哥儿,就继续这样说。”说完,也懒得跟这个木头脑袋的儿媳妇说下去,扶着赖大家的手离开了。
李纨看了看王夫人,张了张嘴想要劝说,但是又不好开口。她觉得祖母说得对,夫君吐血昏倒怪不了琏二叔。
王夫人返回屋子,走进贾珠的卧室,见贾珠已经睡着了,但是眉头微微皱着,好像在为什么事情烦恼。看到儿子这副模样,王夫人心里特别难受和心疼。
怎么能不怪贾琏?如果贾琏没有考中解元,没有考中会元,珠哥儿就不会怒火攻心,就不会吐血昏倒。一切都是贾琏的错!
很快,贾珠吐血昏倒的事情传遍整个荣国府,这次所有人都不用想也知道贾珠为什么会吐血昏倒,他们已经习惯了。
大房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对二房的人一阵冷嘲热讽。每次他们家少爷考中,大少爷就会气的吐血昏倒,大少爷还真是……没救了。
贾母听说贾政回来了,就让赖大家的把他叫来。
“珠哥儿的情况,不用我多说,你应该知道。”
贾政紧皱着眉头,神色很不好看地点了下头:“儿子知道。”
“你是他爹,他对你最是仰慕,你好好地劝劝他,让他不要再介意琏哥儿考中的事情。”贾母真的不知道该拿大孙子怎么办,“他下次再怒火攻心,再吐血昏倒就会有损他的寿元。”
贾政微微红了眼眶,很是无奈又很是心疼地说:“儿子也没有想到他……唉……主要是他两次没有考中乡试,而琏哥儿连中了五元,他心里不好受。”别说儿子心里不好受,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贾母长长地叹了口气说:“这都是命啊……”大孙子从小到大都会读书,非常聪明,本以为他日后能考中,没想到……琏哥儿从小就不喜欢读书,是个草包,没想到认真读起书来,比珠哥儿还要聪明,从县试考到会试,一路以来都是考中了第一名。
“儿子会好好地劝解他,让他放宽心。”贾政很重视贾珠这个儿子,贾珠两次没有考中乡试,他这心里并不比儿子的心里好受。
“你的话,他应该会听。”虽然贾珠没有考中乡试,但是贾母依旧疼爱他,不想看他年纪轻轻就损了寿元。“要不过两天等珠哥儿好点,你带他出去散散心吧?”一直闷在府里也不是好事,出去走走或许还能想通。
贾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马点头:“就听母亲的。”
“我们在郊外不是有庄子么,那里风景好,就让珠哥儿带着他媳妇去住一段时间,好好地散散心。”
“好。”
贾政在贾母那里坐了一会儿才离开,回到王夫人的院子,把贾母的提议跟王夫人说了,没想到王夫人却反对。
“庄子哪里有家里舒服。”王夫人现在舍不得贾珠吃一丁点的苦。
“庄子里什么都有,风景还很美,让珠哥儿多走走,说不定就放宽心了。”贾政板着脸说,“让他在府里就会见到贾琏,心情反而会变得更坏。”
“要走也是贾琏那个扫把星走,凭什么让珠哥儿走。”
贾政被王夫人的愚蠢气到了:“这是让珠哥儿出去散心。”
“珠哥儿的身体不好,去庄子只会让他的身体变得更差。”
贾政懒得再跟王夫人说什么,直接命令道:“过两天就让珠哥儿和他媳妇去庄子住一段时间。”
“老爷……”王夫人不满地叫道,哪有老子赶儿子去庄子的。
“你给我闭嘴。”贾政怒瞪着王夫人,冷着脸说道,“珠哥儿会变成这个样子,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你。”
“老爷,你这是什么意思?”王夫人不敢相信贾政会对她说出这种话,心里又是愤怒又是委屈,“我是珠哥儿的娘,我怎么可能害他?明明都是贾琏那个扫把星害的……”
“就这么办了,你要是不放心,也跟着去庄子。”说完,贾政就离开了。
“我的命好苦啊……”王夫人趴在炕上,一边捶着炕,一边哭嚎。
荣国府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传到外面,此时整个京城因为贾琏考中会元,变得热闹了起来。
贾琏考中会元,这对京城学子们来说是一件大喜事。他们京城学子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赢了江南学子。
江南学子们想到之前的传言,觉得贾琏这个会元是礼部的人故意给的,认为苏鸣远才是真正的会元。
江南学子们对贾琏的这个会元非常质疑,纷纷跑去查看贾琏和苏鸣远的考卷,发现两人的确如之前的传言一样考的不相上下。
既然两人考的不相上下,凭什么贾琏考中会元,而苏鸣远是第二名,这分明是礼部的人想要让京城的学子考中会元,他们觉得这对苏鸣远太不公平。
江南学子们纷纷为苏鸣远抱不平,那些没考中的人心里本来就有怨气,没有地方撒,刚好通过苏鸣远一事撒泼出来。他们煽动所有的江南学子,和那些北方的学子们,要礼部给他们一个公道。
这件事情越闹越大,礼部的人听到消息,觉得不能再坐视不管,不然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礼部尚书只好把这件事上告给隆武帝,隆武帝闻言后就把这件事情交给四皇子处理。
四皇子把这些学子们聚集在一起,向他们分析道贾琏为什么考中会元,而苏鸣远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