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任务?我只负责打脸!(不过是回忆)


这就让他更加难受了。
不是后爹当家吗?怎么比他亲爹还上心啊。
他不知道的是,长青这次写信回去,态度好得很,不仅一改原主往日与家里别扭的态度,甚至,还反思了自己以前的不好行为,给亲妈好好道了一个歉,这给他娘感动的稀里哗啦,觉得这个儿子终于长大了。
至于长青寄回去的山货,家里根本没吃,除了给邻里送了点外,其他的都卖掉了,换来的钱,也全都寄回了给他。
所以,他才能收到那么多东西。
长青想的明白。
虽然是重组家庭,但,这个家里都是正常人,他自然也愿意将心比心正常来往的。
他甚至在信中也提到了苏慧,说自己看上了一个村里的姑娘。
这也是他娘给他寄来那么多东西的原因。
儿子长大了!
想谈对象了!
家里当然要支持的。
况且,他娘还觉得,儿子的改变肯定也与那姑娘有关,以前多不懂事的孩子啊,现在,竟然主动给家里写信,还寄东西回来。
果然,男人就需要个女人管着,才算成熟!
他娘在给他的回信中,就特别嘱咐,让他一定要好好对待人家姑娘,有机会也要带回家看看。
“挺好的。”
长青很满意。
他来大田村的路上,就在思考修复与家里的关系了,好在,事情并不复杂,这时候,家里也还没对原主完全失望,尤其他母亲,一直是希望他能够成长懂事起来。
这不,有效果了。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马上就成长了。
当然,长青也很清楚,这家庭,算不上好,养父虽然是厂里的技术工,但也无权无势,母亲更是没有工作,能够在物资上支持一些已经是很不错了,其他的,就没法指望了。
所以——
“还是要靠自己啊。”
他叹了一口气。
原主的钻营路线倒是不错,但,风险也大。
这年头。
可是举报成风的。
做事尤其要小心才对。
不必要的风险当然还是不要冒的好,长青能选择的路子有很多。
他决定按部就班,等一个机会。
随后几天。
照样农忙。
知青们一个个都累惨了。
新来的几位知青适应起来都很不容易。
赵建国就更不容易了。
他刚来就病了一次,前几天的适应期错过了,现在回来又是高强度,直接将他差点累趴下。
一天下来。
不仅脖子上晒脱皮,就连腰杆子都累的直不起来。
别说给人帮忙了。
他自己的活都干不完。
这时候,他就有些庆幸了,毕竟,他与李采薇也闹翻了,嗯,不用当好人去给她帮忙了,现在,他就只想顾好自己。
只是,这样一来,他就显得更加孤僻了。
白天忙一天。
晚上回到知青点,累的一句话都不想说,吃完饭倒头就睡。
心中不着急吗?
当然是着急的。
但他没有办法。
倒是长青算是最适应的了,每天干完活还有点余力,不过,他一般不主动给人帮忙。
如果有人请他帮忙干活。
他就要求去找大队长,多干的活要多计他的工分。
用他的话来说,这叫一码归一码,工作是工作,就应该公事公办,不能混为一谈。
私底下,他却又和气的很。
自家寄来的小零食也会分给知青们,甚至,有时候,他还会从山里弄来一些山货,给知青们加加餐。
当然,他也不忘记给大队长家送一份。
原因很简单。
因为经常上山找山货的原因,他与大队长的老爹苏老头竟然结成了忘年交。
苏老头上了年纪。
家中孩子也多,自然不需要他下地挣工分了。
但他是闲不住的。
所以就经常进山。
有时候甚至会晚上去。
他本就对万知青印象不错,加上两人一起进山几次,他就发现这位年轻的知青对山里的东西特别熟悉,各种草木性质,动物习性都说的头头是道,竟然比他这个老山里人都还了解的多。
长青当然是声称都是书中学来的。
苏老头自然是佩服不已。
有一次他被一种不知名的毒虫咬到,长青弄了几样草药治好后,他更是由佩服变成了感激,甚至,说出了要拜长青为师的话。
这让大队长都是哭笑不得。
好在长青懂事。
没有收下这个老徒弟,只说互相多交流。
就这样交流着。
一来二去的。
他与大队长一家子都熟悉了,就连大队长老婆都感慨,可惜自家没有一个闺女,不然,还真想招他当女婿呢。
长青自然也是顺杆爬。
他当时他就眼睛红了,说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还说大队长的妻子,跟自己的母亲长得有些像,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那和气的样子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让老阿姨慈母之心大动。
当即拍板。
要认他这个干儿子。
长青这段时间的表现,大队长也看在眼里,为人好,人又勤快,可以说是在知青中都是一等一的,大队长自然也没有理由阻止。
不过,虽然认了干亲,但长青除了多走动下外,一切照旧,甚至他都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这回事,这让大队长也放了心。
知青们也不觉得奇怪。
长青在来大田村的路上,就跟苏老头十分投机。
两人关系好也正常。
甚至,不少人都暗自佩服,这小子,果然是有些门道的,竟然能借着苏老头这层关系,与大队长攀上一两分关系,要知道,这年头,大队长在村里可是权利不小的,小到工分计算,大到任务分配,几乎都有一言拍板的权利。
至于嫉妒?
至少明面上没有人表现出来。
毕竟,长青在知青中人气也很高,虽然不帮忙干活,但在其他方面还很大方的。
当然,难受的人也有。
赵建国!
若说谁最难受,那就是赵建国了。

赵建国确实难受。
他本来就瞧不上万长青那种人,结果,到了乡里,自己是哪哪都不顺,人家确实风生水起。
这让他怎么能不难受呢。
于是他开始盯着长青。
干活的时候盯着,关注他与谁有交集,尤其是在他与女孩子聊天或者与队里领导说话的时候,他特别注意听着,生怕错过什么“好”内容。
在知青点的时候,他也盯着,关注他看了什么书,做了什么事。
这年头可是有些禁书的。
不少国外的名著在年轻人中很流行,但是,一举报就是思想问题。
赵建国特别希望长青从包里掏出一本《呼啸山庄》。
但最终他还是失望了。
长青确实也看书,但看的都是语录、选集、中草药、甚至,还有以前的课本,但就是没有一丁点违禁的东西。
这给赵建国气的够呛。
这小子不是最叛逆的吗?
怎么下乡之后变成这样了!
没有机会啊。
他急得不行。
甚至想出了歪招,从镇上不知道哪里掏了一堆书回来,其中就有一本纸张泛黄的《基督山伯爵》,并且故意将其忘在了知青点的桌上。
要知道,这本书后世有人戏称爽文鼻祖,在这个年代,自然是极为超前的,对年轻人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很快,这书就在知青之间传阅起来。
甚至就连杨威也看了好几天。
赵建国一直默默关注,然后,就发现,万知青似乎对这种书都没有一点兴趣。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书中的剧情,主角的复仇,但万知青却是一言不发。
赵建国就忍不住了。
“万长青!你不看书,怎么能与大家交流到一起呢?还是说,你想独善其身,举报大家啊。”
他盯着长青,质问。
其他人也有些紧张地看了过来。
谁都知道,这种书现在算是禁书,若是有人举报,那可就是一个大麻烦了。
赵建国终于有了一种重新领导集体的感觉。
他挺了挺胸,神色严厉,“万长青,我看你就是不安好心,大家都看,你不看,你是不是想和大家作对?”
赵建国有一种身后站着众人,自己独自挺身而出的顾勇感。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就是个英雄。
长青是一阵无语。
这家伙,玩这么低端的手段,到现在,还在靠集体拿捏人吗?
但,这对他没用。
他可不在意什么集体,再说,他也从没有将这些知青当做与自己是一个集体,于是,他目光一扫,笑了。
“是的,我就是没安好心。”
一言既出,众人脸色一变。
长青神色也是一厉,“你们难道不知道这是禁书吗?竟然敢在知青点传看禁书!真是好大的胆子!我之前一直没有举报你们,就是要拿住所有的证据!现在,你们谁都别想跑,一个个等着上面的调查吧。”
“尤其是你,赵建国,这书是弄来的,你算是传播的首要分子!罪加一等,现在,我就要去大队部,如实反映情况,你们,想要减轻自己的罪责的,就主动跟我一起去认错,否则,到时候,落到什么下场,就别怪我没提醒了!”
话音一落,他当即站了起来。
众知青都吓了一跳。
赵建国更是脸色一白。
这.....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万长青,他就一点都不怕得罪人吗?而且一次性得罪这么多人,他都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杨威赶紧上前拦住长青。
“万知青,有话好好说,我们都是一个集体的,你就算没有看,到了大队部也说不清啊,这,这,我们也就是一是思想抛锚了,以后,肯定不看了。”
说着他回过头看向众人。
“听到没,以后都不许再讨论此书,而且这本书,现在就要烧掉!”
然而,长青却没有给他们反应时间,他一把推开杨威,就走了出去。
“你们可以烧掉,但,我照样要如实反应问题。”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没有当老好人的意思,现在这情况,自己不举报,万一有人举报,自己还要落一个包庇的罪名,所以,还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吧。
甚至,他担心被人拦住,一出门直接就跑了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心跳如鼓。
这下麻烦了。
李采薇更是瞪着赵建国,“都怪你,人家万知青说不定本来就没打算管这事的,你还逼着他闹大!”
王越也道:“就是,人家不喜欢看,就不喜欢看呗,还逼着人家看啊,这下好了,我们都要麻烦了。”
还有人道,“我看,就是赵建国不安好心,他是看万知青跟大家关系好,弄来一本书,估计离间我们与万知青呢。”
这话一出,一些人不由得暗自思量起来。
好像还真很有道理。
赵建国:.....
他现在已经没心思辩解了。
满脑子都是——
真的完了。
他现在成首恶了。
其他人则是纷纷看向杨威。
“怎么办?威哥?现在闹成这样,万知青也跑远了。”
杨威神色几次变幻,最后狠狠地瞪了一眼赵建国。
“能怎么办?咱们都主动去大队部认错,写检讨!”
.......
长青到了大队部,果然,如实说明了情况。
话刚说完。
一群知青都来了。
主动认错来了。
但,这事不小,大队长根本不敢做决定,当即说了,要向上汇报。
第二天。
知青办的人和公安都来了。
事情一下子就闹大了。
知青们也就是窝里横,真要面对这种压力,分分钟都说了实话,什么都供了出去。
结果,就是,不到半小时,赵建国就被带走了。
其他知青也挨了一个记过处分。
唯有长青没事。
也不能说是没事。
他算是有功,知青办的领导考虑到他在这个知青点恐怕会受到排挤,顺带就与大队长商量,让他去村小教书,搬出知青点。
不得不说。
这算是踩着道友们得了福。
若是别人。
可能还会心虚。
但长青坦然得很,这机制就是如此,他原本都没想闹大,倒是这些人还跟着赵建国有逼迫他的意思,这就怪不上他了。
当天晚上,他就搬出了知青点。
大队长本就对他印象不错,加上上面安排了,也很上心,就让他住进自家的老宅子里面。
独立开火做饭了!
长青满意的很。

长青则是顺利搬出知青点。
大田村发生这么大的事,自然很快就传播开了,其他村知青知道后,也是议论纷纷。
都是知识分子。
还是有些傲骨的。
对于长青这种举报的行为大多颇为不齿。
尤其是,大田村写了检讨的知青们,对他更是没有好脸色了。
但长青无所谓。
他甚至一点压力都没有感觉到。
村小教书,那可是轻松挣工分,而且,也不用日晒雨淋的。
更关键的是,空闲时间也多了。
他还经常与苏老头进山,不仅弄些山货加餐,甚至,偶尔还会走几十里路,到河边去抓一些小鱼回来,炸鱼干吃。
日子很滋润。
反倒是知青点的日子难过的多了。
自从长青来了后,他因为不习惯其他人做的饭菜,所以大多时候都负责了厨师的活儿,偶尔弄来山货,也是大锅饭一起加餐。
这让一众知青的口味都有些刁了。
现在人一走。
所以,知青们又是轮流做饭。
伙食水平立刻下降了。
“唉,同样是辣椒炒土豆丝,怎么就万知青做的就好吃些呢?真是奇怪。”
这天,一起吃饭时,王越忍不住叹息一声。
他身边,邢燕也有些奇怪,“万知青家里也不是做厨师的啊,他还真是有些本事,竟然还会做菜。”
李采薇皱着眉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只感觉味同嚼蜡。
她也忍不住叹息一声,“你们忘了,他就是不习惯其他人做的饭菜,才自己主动做的,而且,他不是还自己掏钱买了调料,用油也大方,做的当然要比别人好吃了。”
众人一阵沉默。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万知青做饭,可是不省油的,他自己掏钱买了油,而且还买了调料,当然会好吃很多。
可,他走的时候,将自己买的调料和油都带走了。
现在知青点可不能那么大方的用了。
大家做饭都是放一点点油,再加点盐,一点调料都不用的。
王越一拍桌子。
“我觉得,那事根本不能怪万知青,都是那赵建国惹的祸,他故意弄来那种禁书,就是想要祸害我们!”
“就是,我觉得也是这样,而且,万知青一开始本来也不想多事,偏偏,赵建国不依不饶,最后闹到那种地步,都是赵建国的责任啊。”有人表示同意。
李采薇也有同感,“反正赵建国已经被抓了,听说还要判刑,我们又何必因为他和万知青闹得不愉快呢。”
一阵附和声之后,众人目光看向了杨威。
“杨哥,要不还是将万知青喊回来吧,咱们好好的一个集体,因为赵建国这颗老鼠屎而分裂了,多不好啊,让其他知青点看笑话。”
“我赞成!以前万知青干活快,每天都提前回来做饭,现在,我们吃饭都不能准时了,他现在在村小教书,时间更多,做饭肯定有空余时间的,给我们大伙儿做做饭,挺好的。”
杨威看向你一言我一句的众人。
大家的心思他也明白。
没办法。
万知青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个多方面的能手,有他在,大家日子确实轻松很多。
可,当初他搬走,可没有人开口留一下啊,现在,又想将人请回来,人家愿意吗?
他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但其他人并不在意。
“我觉得万知青的思想觉悟很高,可不是赵建国之流能比的,我们作为一个集体,愿意接纳他,他肯定也愿意回归啊,之前,咱们不是都相处的很好?”
“我觉得也是,大不了,咱们再跟他道个歉嘛。”
杨威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就点了点头。
然后,问题就来了。
派谁去呢?
最终大家一阵商议,决定让李采薇去,毕竟,她与长青以前就是一个班的,熟悉,而且,女生去好说话一些。
李采薇有些忐忑。
但想到知青点的伙食,她还是鼓足了勇气来拜访这位“熟人”。
她也没想到,自己来到长青家,竟然还见到了苏慧。
两人正在忙活。
炸小鱼干呢。
灶台上,竹箕内,一排排炸的金黄的鱼干散发出浓烈的香味,锅内,清油滚滚,一阵阵油香混着鱼肉的香味老远就能闻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