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在太平盛世的话,有皇室养着,只要你不惹是,别人也不敢来对付你。这小日子别提有多舒服了……
当然了,这大多数人,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这有钱的想要有权,有权的那自然是想要更多的权利。特别是男人,他们都有一颗想要指点江山的野心
就算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们也想把平生所学卖给帝王家……
苏曼一个普通女人自然是不懂这些的。
言归正传,不过,还好太后住在深宫里,要不然王妃有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婆婆住在一起,那日子怕是没现在这么好过。
别说太后催,王妃自己也挺急。这结婚半年,她就开始喝药调理身体,但是这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在结婚第二年,王妃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停了两位姨娘的避子汤。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两位姨娘避子汤喝多了有了副作用,也没怀上一个。
在第三年后,王妃只得咬牙接受娘家人建议,给贤王在外面抬一房姨娘回来。没办法,这个时候宫里可有消息传出,太后想要给贤王指一个侧妃。
与其让太后指一名有背景的侧妃,还不如她自己找一个没什么背景,她要弄死对方,如同捻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
苏曼就是王妃娘家左挑右选的人。
娘家只是普通的农户,一个哥哥早年考上秀才后,家里没银子供他再往上考,只得谋了一个教书的活计。
苏曼家最出息的也就是一个秀才,秀才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可以说已经不得了了。毕竟秀才见到官还不用下跪,这对普通人来说,那真的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可对于像王妃这样的人家,一个秀才,那都是轻轻松松被拿捏的事。
最最关键的是,苏曼她家特别能生。总共生了七个孩子,六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个女儿自然就是苏曼这个小女儿。
而且苏家还特别的牛逼,苏婆子生下来的几个孩子都养活了,而且他们家下一辈的孙子孙女也没有丢掉一个。
这在古代那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奇迹。像他们这种有钱有势的人家,孩子养得再精细,可是多多少少还是会夭折一两个的。
像苏家这种,饭都吃不饱的人家,可他们家的孩子一个一个的,身体特别的好。
就冲这一点,苏曼能选中,那真的一点都不意外。
王爷大婚三年王妃却没能为贤王生个一儿半女,这就是原罪。还有一点,你自己不生,还不让府里的姨娘生,那你就是个妒妇。
王妃那也是有苦说不出,她总不能去跟别人解释说,她早就停了姨娘们的避子汤,没有孩子这口锅她可不背。
可惜,没人会听这个解释。就算知道这也许不是王妃的责任。但贤王结婚这么多年都没有个一儿半女,这是不争的事实。
更何况就这两条罪压在王妃头上,那都会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
所以,没办法,她只得抬别的女人进门来为自己男人生孩子。
苏曼作为苏家最小的孩子,还是唯一的女儿,在苏家还是很受宠的,也有少许的野心。
为什么说少许呢?那也是因为她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家里虽然有个秀才,也就那样了。为了不嫁给农家子,她跟着哥哥学认字。
她野心真不大,只想着能嫁给一个跟哥哥一样的男人做一个秀才娘家。
可她就是有那点运气在身上。
国公府做为贤王妃的娘家,自然要为女儿排忧解难。
这女儿终于同意要给贤王添人了,做亲娘的自然是最上心。不能挑长得太漂亮的,要是人太漂亮了,说不定会把爷们的魂都给勾走了。长得太普通了也不行,你长得不好看,怎么能吸引爷们的注意力。太胖了不好看,太瘦了又嫌弃对方不好生养。
最后还是陪房妈妈给大夫人解决了这个难题。
原来国公府里有一个干粗活的婆子,她吹牛说她有一个老姐妹生孩子特别的厉害,嫁了人一口气生了七个孩子……
这话就被宋妈妈听见了,又仔细打听了一下苏家的事。这不是磕睡来了就有人递枕头吗?
大夫人一听这个苏婆子生孩子这么厉害,还有一个没嫁的女儿。这不是正合适吗?
立马就宋妈妈去苏家先看看情况是不是那么一回事。
宋妈妈去了,情况的确是那么一个情况。苏家的小女儿苏曼长得也行,不是那种妖妖艳艳的狐狸精。他们是给王妃找帮手的,可不是给王妃添堵的。这一点可得牢记。
不过,就算心腹去见过,她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就让那个粗使婆子想了个办法,让她偷偷地看上一眼。
粗使婆子虽然不明白主家为什么让她做这样的事,可是主人有吩咐,她也只能照办。
也不是难事,她这些年本来跟老姐妹有联系,就装着回家探亲,去看望许久不见的老姐妹。
做为发了点小财的好姐妹,自然要请好姐妹去吃一顿好的,还非常大方的把侄女也带上了。
苏婆子不疑有她,再加上两人本来交情就好。好姐妹发了财,想着她,那不是应该的。
就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大夫人偷偷把苏曼这姑娘打量了个遍。长得还行,可身上的那股子小家子气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不过,大夫人也不是真看中她的长相,而且上不得台面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夫人看中的是苏曼她娘能生这一点。
有这一点在,苏曼就打败了很多对手了。
大夫人这里虽然选好了人,但是拿主意的还得是王妃,把消息传给王妃后,王妃看过之后直接就同意了。
至于苏家,一听说对方是个王爷,那就没有人不乐意的。王爷对他们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就是天上的云。
虽说是去府里做妾的,但是王府的妾那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吗?更何况,贤王谁不知道呀,他可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年轻得很。苏曼一个农家女嫁给贤王那真的是一点都不亏。
就这样,苏曼姑娘就被一顶小轿抬进了贤王府。而且这姑娘也是特别的幸运,刚跟王爷睡了一夜,王爷又被皇上派出去出差了。等王爷回来的时候,苏曼的肚子已经显怀了。
其实在知道原身是怎么回事之后,她可是为其捏了一把汗。就怕王妃卸磨杀驴,给她来一个去母留子。
还好,她这一胎是个女儿。不但没有挡了王妃亲儿子的路,还替王妃解了一半的围。
为什么说是一半呢?这王妃要是没能生出个一儿半女来,那就永远消停不了。
还好,王妃现在终于有了好消息了。不但王妃高兴,苏曼也替她高兴。只有王妃有了儿子,她们这些姨娘才安全。
特别是她,毕竟到目前为止,王府还只有大姑娘这么一个孩子。而她又是大姑娘的亲妈。真有一天,王妃想要收拾人,那第一个肯定就是收拾她。
现在好了,王妃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也就意味着她的安全又多了一分保障。
“姨娘,王妃有了孩子,咱们大姑娘怎么办?”红绣的心情却跟苏曼相反,苏曼是高兴,恨不得买些鞭炮来放,来庆祝王妃有孕。而红绣却一脸的担心,担心王妃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大姑娘在府里日子难过。
“红绣,你担心得太多了。”苏曼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心,“虽说我地位低了点,可不管怎么说大姑娘也是王爷的孩子,身上流着王爷的血。没有人该怠慢她的。”
“对了,你带着人把大姑娘的房间好好收拾一番,大姑娘应该快回来了。”
“怎么会?”红绣不解,“太后娘娘可是很喜欢大姑娘的,每次接大姑娘去宫里住不住满一个月她都不会放人,这次咱们大姑娘可才进宫没住十天。”
“红绣咱们得认清现实,在大姑娘只是王爷唯一的孩子的时候,太后娘娘自然是想怎么宠她就怎么宠她。可是如今王妃刚有了身孕,而且这个孩子还来之不易,太后娘娘肯定非常的重视。”
想要重视还是一个没有出生的孩子,要么賞赐给多点。要么就是得让王妃安安心心养胎。
王妃没嫁人之前,是国公府的小姐。结婚的时候不说十里红妆,那嫁妆也是被大家津津乐道的。
做为王妃的时候,宫里有什么好东西的时候,都不会少了贤王府。而王妃作为王府的女主人,自然是什么东西都见过。
宫里的赏赐对王妃来说,只能算得上是锦上添花。而把大姑娘送回王府,那就是在给王妃吃一颗定心丸。
在贤王没有其他子嗣之前,大姑娘做
为贤王唯一的硕果,太后自然重视。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又特别重视嫡庶之别。现在王妃怀孕了,太后自然会更重视王妃肚子里的孩子。而且王妃跟王爷是结婚这么多年后,肚子才有动静,为了让王妃能安心养胎,太后自然要安一下王妃的心。
以前王妃没孩子,太后再怎么宠大姑娘都不为过。现在王妃那孩子也许还没有一颗黄豆大。可是在大家眼中,他就是要比大姑娘金贵。虽说大家都是贤王的孩子,可是因为母亲不同,这孩子的地位自然不同。
红绣虽然不乐意见到这样的事,可是苏曼吩咐下来的事情,她还是照办了。
果然,跟苏曼猜想的一样,很快宫里就有了反应。
皇上,太后,皇后宫里最有权有势的几个人,都赏赐了东西。特别是太后,那赏的可多了。不但,赏了东西,还特意派了信任的嬷嬷来照顾王妃。
可想而知,太后对王妃这胎有多重视。
而且跟着这些赏赐一起来的,还有大姑娘也被送回来了。
“太后娘娘怎么能这样?”红绣为大姑娘鸣不平。而且也适应不了现在的变化。想当初大姑娘出生的时候,太后对大姑娘有多重视呀。当初大姑娘周岁抓周,那都是在太后娘娘宫里办的。这样的荣幸,可只有大姑娘独一份。
可王妃才刚传出有孕,大姑娘就被太后给赶出宫了。没错,在红绣看来,她们家的大姑娘就是被太后娘娘赶出宫的。
而且太后娘娘把事做得太绝了,不管怎么说,大姑娘也是她的孙女呀。被太后这一弄,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太后不待见她家姑娘了……
“住口。”苏曼沉着脸。“你是什么人,太后娘娘是你能随意编排的吗?”
“姨娘,奴婢该死,以后不敢了。”红绣脸上一点血色的,想起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要是被王爷王妃知道了,她不但小命不保,说不定还会连累姨娘。
“念在这是你第一次犯,这次就罚你三个月月的月钱吧。”苏曼也不是什么恶人。
她成了苏姨娘这些日子,红绣她们也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可以说,作为员工那是挑不出一点毛病。
可现在可没有言论自由这一说,你一个奴才敢说太后的坏话,那就是不行的。苏曼这次也是想给她一个教训,免得以后什么话都敢乱说,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罚了红绣,苏曼也不耽搁,带着小红去接大姑娘回家。
没错,就算大姑娘被送回来了,她还是被送到王妃那边去了。虽然她是大姑娘生物上的亲妈,可是从礼法上来讲,王妃才是大姑娘的母亲。
这孩子回家了,第一件要做的事,那就必须得去跟她的母亲请安。这是做子女的应该尽的孝道。
虽然,这个孩子还不到两岁,还不认识孝道这两个字。可就算不认识,不知道什么是孝道,可是该她做的,那就绝对不能有一点的错。
“叫人去通知苏姨娘了吗?”王妃心烦意乱地问道。
王妈妈见了,连忙上前递了一杯参茶给王妃,嘴上并回道,“已经让人通知了,让她过来把大姑娘接回去。”
“妈妈,你说太后是怎么回事,她是觉得我日子是不是过得太过舒坦了?”提起太后娘娘,王妃那就是一肚子的气。
这俗话说得好,要想处理好婆媳关系,真的很难。这天家的婆媳更难。
特别还让你遇到一个没文化还小家子气的婆婆。
说起太后这辈子,也不知道是怎么走了狗屎运,让她撞了这么大的运气成了太后。
没错,在许多人看来,太后能成为太后,那就是撞了大运。她成功的秘诀也挺简单的,能生。
太后原本是先皇后宫里的一个宫女,更准确地说,当时她在先皇后那里还叫不上号。只能在先皇后宫里干干粗活。
可就这么么一个不起眼的宫女,不知怎么地就入了先皇的眼。跟先皇睡了一夜肚子里就怀上了。
至于她一个小宫女是如何勾搭上高高在上的皇上的,大家都觉得是她使了一些手段,要不然她怎么就入了皇上的眼。
凭着肚子,太后自然就母凭子贵,成了先皇后宫里其中一人。而当时皇后也没为皇上生下一儿半女,而她宫里的宫女却怀上了皇上的孩子。这让皇后看见了希望。
等孩子一生下来,皇后就把孩子抱去自己养了。大家更是猜想,当初太后能平安的把孩子生下来,这皇后应该在其中下了大力气的。要不然,一个宫女怎么可能平安的把孩子保住了。
不管怎么样,虽然这孩子生下来被皇后保住了,可凭这孩子太后这位分又往上升了一级。而且有皇后关照着,也没人敢为难她。
而且更让人想不通的,先皇还挺宠她的。不宠她也不会有如今的贤王和七公主了。
太后的好运还不止这点。
皇上成功上位后,先皇后自然就成了太后,而现在的太后也只能是太妃。
她这太妃还没有干上一年,太后就病没了。那之后,她就成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虽然许多女人都看不上她,可谁让她生了一个好儿子呀。
你再看不上她,那你也得给我憋着。见到她的时候,你还得捧着她,哄着她。
王妃跟太后两人之间的二三事,那也是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完的。
这两婆媳一个住宫里,一个住宫外,按道理来说,除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王妃要去宫里请安之外,其他时间应该没多少时间长面。
可,谁让王妃肚子不争气呀。不能给贤王生一个儿子,在太后看来那就是王妃的错。
既然你有错,那我就不时叫你进宫,敲打敲打一下。你王妃的确很尊贵,可是再尊贵能尊贵过太后。而且她还是你的婆婆。你就是有一万种方法能让太后死得无声无息,可你也不敢呀。
这好不容易贤王后院有了好消息,太后更是一点体面都不给王妃留,又是赏赐又是派人过来照顾苏姨娘。那明晃晃就是在告诉别人,她就是信不过王妃。
还好苏姨娘这一胎生的女孩子,要是生了个男孩子,王妃还不得被太后给挤兑死。
现在好了,王妃终于怀孕了。太后又跟屁股着了火一样,急急忙忙地把大姑娘给送回来了。
被太后这一通操作下来,又把王妃给弄得里外不是人了。王妃觉得,她这些年的名声,就是太后给败坏了的。
“王妃,你可别跟她一般见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养胎,把自己和咱们的小世子养得白白胖胖的,咱们定叫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看看,什么叫好饭不怕晚。咱们家的世子肯定要比那些不三不四的混小子强。”
王妈妈是王妃的奶妈,王妃退进王府,王妈妈做为陪房自然一起进了王府。
王妈妈一家人可以算是王妃心腹中的心腹。这些年来,因为王妃没为王爷添个一儿半女,不知道受了多少罪。王妈妈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妈妈,以后这话可不能随便胡说。”王妃嘴上这样说,可脸上带着笑。“我只希望小世子这一生能平平安安的。”
做为贤王的儿子,其实真的可以不用多能干,他这一辈子日子肯定不会差。
贤王的嫡子,以后整个贤王府都是他的。皇上又是亲大伯,对嫡亲的侄子肯定不错。
所以,只要他不胡来,这辈子肯定不用愁了。
“小世子肯定会平平安安的。”王妈妈也是好话不断。“不过,太后送来的这几个人咱们该怎么处理。”王妈妈对太后可不是那么的信任。
“让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吧。”王妃自然也信不过。太后的确重视她肚子里的孩子,就算为了孩子,太后也不会想把她怎么样。可是就太后那点本事,身边的人忠不忠心还不一定。所以她派来的人,王妃说什么都不敢用的。
不用她们,那就只能好吃好喝的养着她们一年。这样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我娘肯定会送人进来照顾我。”相比太后送的人,王妃自然相信娘家人。
“大夫人知道消息后,肯定会选几个得用的人手送过来的。”王妈妈的忠心自然没得说,可是她得帮着王妃管理这一大家子事。这么一来,她自然就没办法再照顾王妃。所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