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老公怎么还不死/湘云记事 金推完结+番外 (天日月)
无论是眼前的暗卫,和之前的两个嬷嬷,这都不是普通皇孙能有的。
「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吗?」史湘云忍不住问道。「莫忘了四皇子之事。」
四皇子就是动了圣上所赐的暗卫的主意,才会被圈禁的。
「放心。我有分寸。」徒昭笑道。
史湘云暗叹,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真懂的什么叫分寸吗?
徒昭见史湘云仍想开口,笑道:「我不是一个人,况且我对那个位子并无兴趣。」
他不过就是求个自保罢了,对那位子并无半点意思,自不会触及到皇祖父,父王,及太孙哥哥祖孙三代的利益。
只要不碰那个位置,无论他做什么,他们都不会在乎。
作者有话要说: 入V了,希望小天使们以后还能继续多多支持哦。
(* ̄▽ ̄)/?☆*"`'*-.,_,.-*'`"*-.,_☆
胖作者洒花卖萌中。
☆、黛玉回乡
林黛玉不只是贾家的外孙女儿, 同时也是史家的未来嫡长媳,就连史湘云都能看出贾家己呈败落之象, 更别提史鼐夫妇了。
史鼐与史王氏也是颇不放心贾琏的为人, 生怕贾家占了自家未来媳妇的嫁妆,可惜他们史家兄弟两人都是实职, 委实不好离开带着林家姐弟回扬州, 最后商量了一会,便让史二管家跟着林家姐弟去扬州一趟了。
史二管家此行一方面是盯着贾琏, 另一方面也是送史秉靖回史家祖籍金陵考举人。这些年来,史秉靖在林如海一番倾囊相授, 又得林妹妹时不时的鼓励之下, 早已考中了秀才, 虽非什么案首,但在文风鼎盛的江南地区,己是极为不易了。
史鼐想着史秉靖眼下也不过才十六岁, 本想再压个几年再让他去考举人的,但林如海反倒是要史秉靖去试上一试, 按他所言,史秉靖学问还不到,怕是难以中举, 不过借此机会了解一下乡试的情况也是好的,况且人脉、人脉,有人才能有脉,即使不中, 借此结交一些同乡学子也是好的。
且不论史秉靖回金陵试水温一事,或许是因为子女都回到身边之故,史湘云后来得到消息是林如海的身子略好了些,己然能处理公务了,只是林家姐弟为了侍疾,怕是得在扬州待上好长一阵子了。
史鼐与史王氏得了消息也略略安了心,虽说他们不是那见利忘义,一见人家姑娘娘家没了人,就马上退婚的人家,但林如海仍在自然是比不在要好的,不说别的,若林如海有个三长两短,黛玉与硕玉两个小小人儿怎么保得住林家的百万家财呢。
不过老御医对林如海的身体状况倒是不置可否,回信中直言一切都不过是假像罢了。林如海是用了烈性密药撑住自己,乍看之下似乎是好了些,不过迟早油尽灯枯,反而会损了寿命,不过就林如海的身子状况,早死晚死倒也是没差了。
老御医是真恼了,做为大夫自是最恨这般不把自个身体当一回事的病人。好在老御医恼虽恼,但也下了大力调养,勉强撑住林如海的一条命,只是这究竟能撑上多久,老御医却是不肯说了。
对此史湘云难受的很,但也只能烦恼在心里,不敢跟婶娘及二叔说上一句半句,她自己的婶娘与二叔的性子她心里清楚,虽说不至于红楼原着的贾家一般要钱又要命,但若让他们知瞧了,说不得会插上一手,将来林妹妹的嫁妆与小肉团子到手的家产必定会缩水大半。
史湘云暗恨自己同样是穿越,怎么穿越大神不多给她一点金手指?她虽然五感过人,但也就这一点小小的金手指而已了,重生穿越时可没带什么救命灵泉之类,再加上老御医都直言林如海是因为不爱惜自己身体而导致油尽灯枯,药石罔效。史湘云除了大骂林如海怎么不为黛玉和硕玉两个孩子着想之外,也着实没半点办法。
林黛玉这一去便不知道何时回来,徒昭也不好总让暗卫带他出宫偷香窃玉,便走了夏德全与史鼎的路子,在史家中另外安排了一名小婢女,虽然是不能近身的粗使丫环,但也能勉强帮徒昭传递一下消息了。
托徒昭之福,林家的消息还是三不五时的传到史湘云手上,除了证实林如海的身子确实是不行了之外,另外还有贾琏与史二管家的确是想在林家家产上动些手脚,不过林如海早有提防,不但没成,还险些让林如海知瞧,还好史二管家抽身的早,不然怕是会像贾琏一般惹了一身骚,不过徒昭坚决不肯告诉史湘云到底贾琏惹了什么样的骚事。
只说到下次见面时,如果史湘云肯给他一个像平常她给林黛玉一样的亲亲的话呢,他才会考虑告诉史湘云。对此,史湘云只能呵呵一笑,表示老子一点都不好奇,真的,所谓好奇心杀死猫,呃,不,可能会害得小红花不保,这点常识她还是有的。
无论如何,按徒昭的消息中所透露的,虽然林如海的命是保不住了,但是林家的财产应当还是保住了,不至于被贾史两家瓜分掉。见着徒昭的信件,表示史家也有份之时,史湘云的心还是微微一沈,她虽知道二叔与二婶没那么『纯真善良』,但是乍听这消息时还是有些难过。只希望林妹妹不要因此事和二叔还有二婶起了心结。
且不论林家之事。随着圣上的身体一日比一日虚弱,皇太孙与太子之间的问题矛盾也开始逐渐浮现了。
随着四皇子被圈禁,四皇子一脉尽数沈积,本来朝庭上己是六皇子与太子之争,但随着圣上的身体越发虚弱,圣上无法再护着六皇子,六皇子连连犯错,手下人逐的逐,贬的贬,六皇子本身也无大才,手上势力逐渐被太子所吞噬,圣上见状,急急捧了皇太孙出来,手中的势力也大半落到了皇太孙的手上,但父为子纲,不少圣上交给皇太孙的势力反落到了太子手上,再加上太子以孝道压制,于是乎朝堂之上就变成皇太孙与太子之间的政治斗争。
平心而论,皇太孙办事的能力是有的,看事情的角度也极为新颖,颇为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其立意是好的,只是太过理想法,也影响到了官场上太多人的利益,反对者众,支持者少,虽是有利民生,倒推行不易,反倒成了空谈。
而太子经过圣上多年的打压磨练之后,脾气己不复多年前的暴臊,仗着有众多官员们支持,对皇太孙所提之议事事反对,处处打压。而皇太孙心知这历史走向,自是坚持己见。太子妃虽是尽力想要缓和父子两人之间的纷争,但又扯到了柳贵嫔所出的两位庶长子与庶次子。朝堂上着实一片纷乱。
XXX我是可爱的分隔线XXX
这日皇太孙的新计划又被太子打了回票,就连众多阁老们都有几分不赞同,皇太孙郁闷之下,只能在书房之中一边练字,一边借此把愤怒的心情稳定下来,近来他提了好些富国强兵之计,每每被父王反对,他如果还看不出父王这一切尽是针对他的话,那他也太过对不起皇祖父多年来的教导了。
他自出生后未久便被带到皇祖父身旁亲自教导,皇祖父教了他不少,莫说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就连御下之道都教了不少,唯独没有教过当人以孝道压之之时,他该怎么处理?偏生,他又生长在这坑爹的孝道大过天的时代。
想着太子近来越发让人憎恶的面孔,还有以往在他面前畏畏缩缩,而今在他面前耀武扬威的大哥、二哥,皇太孙眸间一片阴暗,神情晦暗不明。正思索间,突听茶间传来细碎的哭声……
皇太孙心中一动,他这书房之中,隐密之事甚多,他不愿让太多人能进出书房,所以留在这书房中的奉茶宫女就只有一位,难不成王熙凤又找事了?
想起那不知进退的王熙凤,皇太孙心里不禁一阵厌烦,若王熙凤以为他会是像贾琏这般软骨头的男人就错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弄事出来,要不是为了巧姐儿,他早就冷着她了。
他虽是一心想让薛宝钗生下自己的第一子,但这男女之事,行事间哪有那么容易控制得住?再加上他房里的女人大多还年轻,月事不准。光是王熙凤一人就曾因计算错误,一连怀孕了三次,也不知是不是纳了王熙凤的缘故,虽然王熙凤这三次怀孕期间,他都下令让太医院好生照顾,但只有巧姐儿保住了,另外两个男胎都流掉了。
除了王熙凤之外,其他的小才人与小良人也不是没有人有孕过,但大多是流掉了,而太孙妃是直到现在都不成有成孕过,至今他膝下仍只有一个女儿,想起大哥膝下已经有了二个庶子,二哥底下也有了一个庶子,虽然年级还小,而且还是病病歪歪地庶子,但终究是成活的儿子,太子对这三个孙儿也颇上心,连皇祖父都颇为关心这几个曾孙子,徒辰阳就心头一阵郁闷。
随着夺嫡之事越发明确。皇太孙这大半年来也不再试着避孕了。但可惜的是直到现在后院所有妻妾中仍无一人怀孕。想到这说不定是娶了王熙凤的后果。皇太孙对王熙凤越发不耐烦。
难不成这是娶了十二钗的代价?
原着中王熙凤只生了一女,连流了二次男胎,所以他娶了王熙凤之后,这子孙缘也会跟着如此?
皇太孙心情烦燥之下,哗啦一声,直接把桌上写到一半的计划书整个撕破。听到了声音,薛宝钗连忙出来查看,她虽穿着一袭宫女所穿的普通青色棉衣,头发还未留长,只能先以青色轻纱包住头发,虽看起来有些不论不类,但穿载在薛宝钗身上却有莫名带着几分说不出的风情。